疾病百科 > 臭汗症症状及发病原因 臭汗症如何预防

臭汗症症状及发病原因 臭汗症如何预防

2020-03-28 07:40阅读(62)

臭汗症(bromhidrosis)是指汗腺分泌液具有特殊臭味或汗液及皮肤表面污物被分解而释放出臭味的一类疾?3艉怪⒖衫丛从谛『瓜僖部梢岳丛从诙ッ诤瓜佟MǔR砸肝选

1
臭汗症(bromhidrosis)是指汗腺分泌液具有特殊臭味或汗液及皮肤表面污物被分解而释放出臭味的一类疾病。臭汗症可来源于小汗腺也可以来源于顶泌汗腺。通常以腋窝、足部和会阴部为多,典型疾病如腋臭。

2

流行病学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小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由表皮细菌分解汗液和皮肤表面污物引起,常与多汗症伴发,以足趾和趾间常见。一些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汗液含有的特殊物质具有特殊臭味,如苯丙酮尿症患者的汗液具有“霉”味或“鼠尿”味。一些患者服用药物或食用大蒜和生葱等后某些成分可由小汗腺随汗液排出而产生臭味,引起全身性臭汗症,如使用青霉素或溴剂的患者。

顶泌汗腺引起的臭汗症多由该部位各种细菌与顶泌汗腺分泌物中所含的有机物起作用后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氨所致,一般引起局部臭汗症,最常见为腋臭。

5

症状

臭汗症多见于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和顶泌汗腺所在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部及女性乳房下等处,而以足部和腋下最为常见。足部臭汗症表现为足底和脚趾间发出臭味,常与足部多汗症伴发。腋部臭汗症又称腋臭,为腋窝部发出特殊的刺鼻臭味,天热汗多或运动后最为明显,可同时伴有色汗(以黄色多见),年轻女性多见,常有家族史,少数患者的外阴、肛门和乳晕等部位也可累及,由于顶泌汗腺的分泌受性激素影响,在青春期后较严重,老年期则逐渐减轻或消失。代谢性疾病、服用药物或特殊食物引起的臭汗症表现为全身臭味,同时患者唾液和尿液可能具有相同气味,因此一些全身泛发臭汗症可为系统性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1、大汗腺臭汗症(腋臭)

臭汗症为腋窝、乳晕、肛周、外阴及外耳道分泌汗液所致者。

2、小汗腺臭汗症

有小汗腺多汗症多由细菌分解皮肤表面的秽物所引起。如足部多汗症伴发的臭汗症。

9

鉴别诊断

全身性多汗症主要和一些系统性疾病引起的体臭鉴别,在某些严重的糖尿病、痛风、尿毒症等患者中,可因尿素通过汗液排泄到皮肤表面而形成很薄层的结晶,产生臭尿味,谓之尿汗症,局限性臭汗症如腋臭需和多汗症相鉴别;足部臭汗症需和足癣引起的臭足相鉴别。

10

治疗

(一)治疗

臭汗症的患者首先要明确病因,有代谢性疾病的需进一步明确诊断,由药物或特殊食物引起的需尽量避免服用。无特殊病因的患者应注意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勤换衣袜,保持皮肤干燥与清洁。腋臭患者可将腋毛刮去,以减少局部寄生菌数量。

1、外用药物治疗

局部臭汗症可外用2%~4%甲醛溶液、20%氯化铝无水乙醇溶液等;足臭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每天30分钟,共数周;腋臭可用腋臭粉(枯矾30g、蛤蜊壳粉15g、樟脑15g共研细末);局部臭汗症也可使用肉毒素局部注射。

2、物理治疗

腋臭可选择高频电针刺入毛根破坏顶泌汗腺及其导管;激光脱毛亦有微效;物理治疗疗效有限。

3、手术治疗

腋臭可采用小切口剥离术。

(二)预后

更年期过后,大汗腺逐渐萎缩,本病逐渐消退。

11

日常护理

1、按皮肤附属器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观察出汗较多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脐部等处有无特殊的臭味。

3、局部臭汗症予以收敛、止汗、杀菌、除臭的药物。

4、症状较重的腋臭可用高频电针刺入毛根电凝或有激光术、搔刮术或手术等方法治疗。

5、腋臭术后,双上肢要制动,防止皮肤与皮下组织分离形成腔隙或感染。

6、协助患者做一些生活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12

防治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应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2、足部多汗者应勤换鞋袜,不宜穿胶鞋或皮鞋。腋部或会阴部多汗者,可于清洁后扑粉,以保持局部干燥。

3、积极治疗体内其他原发性疾病,避免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

4、宜清淡饮食,勿食辛辣刺激或油腻食物,做到饮食、起居等生活规律化。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