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回归热症状及发病原因 回归热如何预防

回归热症状及发病原因 回归热如何预防

2020-03-28 06:41阅读(61)

回归热(relapsingfever)是由回归热螺旋体(包柔螺旋体)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A俅蔡氐闶钦蠓⑿愿呷劝槿?硖弁础⒏纹⒋螅?刂⒂谢起愫统鲅?阆颍?唐谌韧顺饰奕燃湫?

1
回归热(relapsingfever)是由回归热螺旋体(包柔螺旋体)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特点是阵发性高热伴全身疼痛、肝脾大,重症有黄疸和出血倾向,短期热退呈无热间歇,数日后又反复发热,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反复出现,故称回归热。根据传播媒介昆虫的不同,又分为虱传(流行性)回归热及蜱传(地方性)回归热。我国流行的主要是虱传回归热。

2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是虱传回归热的唯一传染源,以人-体虱-人的方式传播。鼠类等啮齿动物既是蜱传回归热主要传染源又是贮存宿主,患者亦可为蜱传回归热传染源。

2、传播途径

体虱是虱传回归热的主要媒介。虱吸吮患者血液5~6天后,螺旋体即自胃肠道进入体液中大量繁殖,但不进入唾腺、卵巢及卵。不经卵垂直传播。人被虱叮咬后因抓痒将虱体压碎,螺旋体自体腔内逸出,随皮肤创面进入人体,也可因污染手指接触眼结膜或鼻黏膜而导致发病。

蜱的生命远较虱为长,蜱的体腔、唾腺和粪便内均含有病原体。当蜱刺螫吸血时可直接将病原体从皮肤创口注入人体,其粪便和体腔内(压碎后)的病原体也可经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

患者血液在发作间歇期仍具传染性,故输血亦可传播本病。

3、易感者

人群普遍易感,且发病率在性别、年龄间无明显差别。患病后的免疫力不持久,约1年后可再感染。

4、流行特征

虱传回归热分布于世界各地。冬、春季流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很少有本病报道。不良卫生条件、居住拥挤等为发生本病的社会条件。蜱传回归热散发于世界各国的局部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地区为著。发病以春、夏季(4~8月)为多,国内主要见于南疆、山西等地。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1、虱传回归热

2、蜱传回归热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回归热螺旋体为疏螺旋体属,以虱为传播媒介的包柔螺旋体仅有一种,为回归热包柔螺旋体。以蜱为传播媒介的包柔螺旋体有10余种,亚洲和中国为波斯包柔螺旋体及拉迪什夫包柔螺旋体等。两种回归热的包柔螺旋体,在形态上难于区分,呈纤细的疏螺旋体,两端尖锐。长约5~20μm,宽0.2~0.5μm,有3~10个粗而不规则的螺旋。暗视野中可见弯曲、旋转的螺旋活动。在电镜下其由柱形菌体、轴缘和外膜三部分组成。回归热包柔螺旋体革兰染色阴性,吉姆萨染色呈紫红色,较红细胞着色略深。回归热包柔螺旋体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须用含有血液、腹水或组织(兔肾)碎片的培养基,微需氧环境,37℃,2~3天螺旋体即可生长繁殖,但不易传代保存。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良好。

回归热包柔螺旋体具有内毒素样活性。含有类属抗原和特异性抗原。其最大的特点是体表抗原极易变异。

回归热包柔螺旋体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离体组织中,0~8℃环境下存活7天;在凝血块中0℃至少存活100天。但对热、干燥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在56℃时30分钟即可杀灭。

(二)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

回归热的发热和中毒症状与螺旋体血症有关。其发作及间歇之“回归”表现与机体免疫反应和螺旋体体表抗原变异有关。螺旋体通过皮肤、黏膜到达淋巴及血液循环。皮损局部可出现皮疹和痒感。在血循环中迅速生长繁殖,产生大量包括内毒素样物质等在内的代谢产物,导致发热和毒血症症状。当人体针对螺旋体产生以免疫球蛋白为主的特异性抗体如溶解素、凝集素、制动素等后,螺旋体即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被吞噬和溶解,并从周围血中消失,高热骤退,转入间歇期;但血中病原体并未完全被杀灭,故仍具传染性。少数抗原性发生变异的螺旋体隐匿于肝、脾、骨髓、脑及肾等脏器中,逃避了机体的免疫清除,经繁殖并达一定数量再次入血,引起发热等临床症状,但较前次为轻。每次回归发作,螺旋体的抗原性均有变异,变异的抗原性又导致新的免疫应答,如此多次反复,引起发热间歇表现的回归热。复发次数愈多,产生特异性免疫范围愈广,病原体抗原变异范围愈加有限直至其抗原变异不能超越特异免疫作用的范围时,终将螺旋体消灭。

螺旋体及其代谢产物能破坏红细胞和损伤小血管内皮细胞以及激活补体、活化凝血因子等。导致溶血性黄疸、贫血、出血性皮疹及严重的腔道出血。

病变主要见于脾、肝、肾、心、脑、骨髓等,以脾的变化最为显著。脾大,质软,有散在的梗死、坏死灶及小脓肿,镜检可见吞噬细胞、浆细胞等浸润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肝脏时有增大,可见散在的坏死灶、出血、弥漫性充血和混浊肿胀性退行性变。心脏有时呈弥漫性心肌炎。肾混浊肿胀、充血、肺出血、脑充血水肿,有时出血。

5

症状

1、虱传回归热

潜伏期为7~8天(1~14天),个别可长达3周。

(1)前驱期:1~2天,可有畏寒、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精神不振、全身乏力及眩晕等前驱症状。

(2)发热期:多数患者起病急骤,最初有畏寒、寒战,数小时后体温达38℃左右,伴有剧烈头痛及四肢、背部肌肉疼痛。1~2天内迅速高达40℃左右,呈稽留热,少数为弛张型或间歇型。剧烈头痛及全身肌肉骨骼疼痛为本病突出症状,尤以腓肠肌为著。部分患者可有鼻出血。高热期间还可出现谵妄、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面部及眼结膜充血、呼吸次数增加、肺底闻及啰音、脉快,可有奔马律及室性过早搏动,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也非罕见。约半数以上的病例脾脏明显增大,约2/3的病例肝脏肿大伴压痛,重症病例可出现黄疸。淋巴结可肿大。皮肤有时出现一过性点状出血性皮疹。少数病例可发生DIC。高热一般持续6~7天。后体温下降,并伴有大量出汗,呈虚脱状态。血中螺旋体也常于退热前消失。

(3)间歇期:随着体温骤降,出汗甚多,患者除感觉虚弱外,症状减退或消失,但皮肤苍白,体温常低于37℃,其或低全35℃。约经4~8天逐渐恢复正常体温。

(4)复发期:经7~9天的无热间歇期后,患者先出现低热,体温下降后又复上升,初发期的各种症状又重复出现。复发期发热的期限大致和第一次无热期相近,如以后再次复发,则发热期逐渐缩短而无热间歇期则愈见延长。一般在体温重复上升之前,血中即可再次出现螺旋体,但其数量常较初发期为少。

我国南方所见的虱传回归热病例大多只发作一次。其他地区的患者复发次数一般1~2次的为最多。亦有报道未经治疗的虱传回归热患者,复发次数平均为5~8次。

2、蜱传回归热

潜伏期4~9天(2~15天)。

临床表现与虱传回归热基本相同,但较轻。发病前在蜱叮咬的局部有炎症改变,初为斑丘疹,刺口有出血或小水疱,伴痒感,局部淋巴结可肿大。肝、脾增大较虱传回归热为少且缓慢。复发次数较多,大多发作2~4次。

6

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还可有虹膜睫状体炎、中耳炎、关节炎、偶见脑炎、脑膜炎及脾破裂出血等。

7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虱传回归热患者白细胞多增高,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间歇期恢复正常或偏低。蜱传回归热白细胞多正常。发作次数多者贫血常较严重,血小板可减少。

2、尿和脑脊液

尿中常有少量蛋白、红白细胞及管型。少数患者的脑脊液压力可稍增高,蛋白质和淋巴细胞增多。

3、血生化试验

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严重者血清胆红素上升,有达170μmol/L者。

4、病原学检查

(1)暗视野检查在发热期采血涂片暗视野检查,可查到螺旋体。在滚动的红细胞附近很易发现活动的螺旋体。

(2)涂片检查用血液、骨髓或脑脊液同时涂厚片或薄片,吉姆萨或瑞特染色可查到红色或紫色螺旋体。

(3)动物接种取血1~2ml接种小鼠腹腔,逐日尾静脉采血,1~3天内即可检出螺旋体。

8

诊断要点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有否体虱或野外作业和蜱叮咬史等流行病学资料,应考虑本病诊断。凡在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有体虱或蜱叮咬,又有不规则间歇发热者,均应考虑有本病之可能。确诊有赖于查获病原螺旋体。国内已多年消灭本病,应警惕首发病例被忽略。

9

鉴别诊断

回归热应与布氏杄菌病、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疟疾、伤寒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疾病相鉴别。一经复发,诊断较易确定。

10

治疗

(一)治疗

1、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流质饮食。补充足量液体和所需电解质。毒血症状严重者,可适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2、病原治疗

四环素为首选药物。红霉素或氯霉素与四环素疗效相当。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赫氏样反应,需及时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二)预后

取决于治疗早晚、年龄及有无并发症。病死率约2%~6%,蜱传回归热病死率略低。儿童患者者预后良好。本病痊愈后免疫力维持时间不长,一年以后可再次感染。

11

日常护理

1、隔离护理

按传染病昆虫隔离常规护理,患者隔离至体温正常后15d,接触者火虱后医学观察14d。

2、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高热期应监测体温、心率、心律,每1~2h1次。

(2)注意观察精神和意识状态。

(3)注意观察呕吐物和粪便性质、颜色及量。

3、对症处理

(1)按发热及头痛的护理常规护理。

(2)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记录疗效。

(3)注意观察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局部热敷、理疗、按摩改善头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切勿搔抓皮肤和使用外用药。

4、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液体和电解质摄入。

5、休息与活动

卧床休息,减小活动,协助患者生活所需。

6、用药护理

遵医嘱首选四环素族抗生素药物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

7、心理护理

给予心理支持,消除顾虑,使之配合治疗。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