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新生儿扩张型心肌病症状及发病原因 新生儿扩张型心肌病如何预防

新生儿扩张型心肌病症状及发病原因 新生儿扩张型心肌病如何预防

2020-03-28 05:40阅读(59)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又称为扩张型充血性心肌?1静】稍谌魏文炅浞⒉。?律??⒉÷实汀T诔?庑脑喟昴げ”洹⒐谧炊?霾”洹⑿陌?膊『拖忍煨孕脑嗷?蔚

1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又称为扩张型充血性心肌病。本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新生儿发病率低。在除外心脏瓣膜病变、冠状动脉病变、心包疾病和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基础上,由心肌病变引起的双心室扩张,尤其是左室扩张伴心脏泵功能障碍是本病的特征。本病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

2

流行病学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本病至今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下列因素和本病的发生有关,包括:遗传因素、感染、自身免疫异常、营养不良、药物等。扩张型心肌病罕见有家族史,但一些遗传性疾病可伴有扩张型心肌病。Child等报道,约7%的Fride-reich共济失调合并扩张型心肌病,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心肌病变可能继发于线粒体异常。病毒性心肌炎是导致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性心肌炎时,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也可引起异常免疫反应,造成心肌细胞损伤。研究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可使小鼠发生扩张型心肌病。最初心肌细胞有纤维蛋白沉积,之后发生心肌细胞纤维化,从而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新生儿时期的扩张型心肌病可能与宫内感染有关。阿霉素等蒽环类药物可引起心肌病变,而且心肌病常为迟发性,一般认为剂量超过550mg/m2时易发生心肌病。

5

症状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起病常为隐匿性。患儿可突然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烦躁、厌食、呼气困难,面色苍白、出汗增多、尿量减少、脉搏减弱、肝脏肿大、水肿等。患儿均可见心动过速,心率常接近正常上限。毛细血管的再充盈时间延迟。心力衰竭时,部分患儿可听到增强的第三心音,又称为奔马律。如心腔扩大造成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但在心搏出量很低时,可听不到此杂音,心功能改善后才可听到杂音。如有肺静脉淤血,则可发生肺水肿,此时肺部可听到细湿啰音。由于肺静脉淤血,肺血管阻力增高,患儿的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常增强。部分患儿心腔内有血栓形成,脱落后可造成一些脏器栓塞。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对了解心脏解剖和功能变化有重要价值,对诊断极有帮助,但对病因诊断无帮助。而且,必须除外能引起心肌病变的器质性心脏病和相关的全身性疾病,才能诊断扩张型心肌病。

9

鉴别诊断

10

治疗

(一)治疗

治疗的目的为增加心搏出量、减轻水钠潴留,降低血管阻力。

急性心力衰竭的患儿需要卧床休息,必要时可予吸氧、限制水钠摄入。

地高辛是最主要的治疗药物,可降低交感兴奋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由于心搏出量降低,肾血流量减少,药物的清除减慢。因此,应用时需慎重,需要监测血清地高辛浓度。长期应用需注意监测血钾浓度,预防地高辛中毒。急性期也可选用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通常两药合并使用。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儿尚可用氨力农、米力农治疗。

呋塞米(速尿)是首选的利尿剂。通常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患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最常用的血管扩张剂。药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ACEI的应用可改善患儿的存活率。如体循环阻力显著增高者,可用硝普钠持续静脉点滴,降低左室后负荷。

如患儿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则需要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由于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无力,很易形成心腔内血栓。因此,为了预防血栓形成,严重心功能不全的患儿可给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常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如心脏超声怀疑有血栓形成,可予华法林(卞丙酮香豆素钠)治疗。

(二)预后

本病预后不佳。常呈进行性加重,但病程中可有稳定期。抗心力衰竭治疗只能取得暂时的症状缓解。一年存活率为63%~90%,5年存活率则为20%~80%。伴有心律失常、心脏超声示FS<21%、X线示心胸比率明显增大者,预后较差。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可发生猝死。一旦患儿对抗心力衰竭药物的治疗失效,提示存活期很少超过1年。

11

日常护理

1、保持患儿安静,减少搬动及不必要的操作。

2、喂奶宜少量多次,必要时鼻饲,不能进食者可予以静脉补液或静脉营养液。

3、置患儿于重症监护室,严密监视患儿一般情况,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及呼吸变化,做好监护记录。必要时,可给予氧气吸入。

4、严格掌握出入量,并详细记录。

5、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其疗效,警惕其毒副作用。

6、维持适中温度和室内湿度,确保环境安静。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