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 West综合征症状及发病原因 West综合征如何预防

West综合征症状及发病原因 West综合征如何预防

2020-03-28 04:40阅读(61)

West综合征又称为婴儿痉挛(infantilespasms),最早于1841年由英国儿科医师West首先详细描述,他所报告的病例是West医师近1岁的孩子,出生后4个月开始不自主轻

1
West综合征又称为婴儿痉挛(infantilespasms),最早于1841年由英国儿科医师West首先详细描述,他所报告的病例是West医师近1岁的孩子,出生后4个月开始不自主轻微点头,进行性加重,每天2~3次发展到每天50~60次不等,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在发现特征性脑电图表现以前,曾将其描述为体能、精神发育迟滞的发作性临床综合征。病因与脑部病损或代谢障碍、遗传缺陷、致病基因有关。

2

流行病学

1952年,美国医师Gibbs等首次将其命名为婴儿痉挛症,但在以后的国际癫痫分类中,仍将其归类为有特殊脑电图改变的精神障碍。直到1989年ILAE有关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的分类中才将其定义为一种新的癫痫综合征,称为West综合征。2001年ILAE在癫痫发作及癫痫和癫痫综合征新分类中将West综合征归入癫痫性脑病组。West综合征是一种婴儿期的严重的癫痫性脑病,主要表现为特殊形式的癫痫发作,多伴有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或倒退。West综合征的发病率各国报道不同。欧美国家20世纪60年代的调查显示年发病率为1/2000~1/4000,1991年Appleton在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地区76万儿童中进行的研究发现,婴儿痉挛年发病率为1/10000~4/10000。目前报道在1万个活产婴儿中West综合征的发病率大约为3~5个,其中美国为2.9个,瑞典为5个,芬兰为4.1个,冰岛为3个。据估计每年全球有2万~5万新发病例。国内尚无具体统计数据报道。

3

临床类型和分类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结构性和代谢性

是指存在明确的脑部病损或代谢障碍,其发现比例逐渐增高,约70%~80%West综合征为结构性和代谢性。目前已知有200多种病因可致婴儿痉挛。Osborne等总结的207例West综合征患儿中127例有明确病因,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10%,染色体病8%、结节性硬化症7%、脑发育畸形8%、卒中8%、脑室周围白质软化5%。

(1)产前因素

①神经皮肤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脑血管瘤病、色素失调症、神经纤维瘤病)。

②先天感染(先天性弓形体病、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先天性梅毒)。

③染色体病(Down综合征、Miller-Dieker综合征等)。

④脑发育畸形(Aicardi综合征、小脑回症、巨脑回症、无脑回症、半侧巨脑症、胼胝体发育不良、脑穿通畸形、多发性松果体囊肿、灰质异位症、先天性脑积水、颅后窝囊肿等)。⑤遗传代谢病(苯丙酮尿症、组氨酸尿症、瓜氨酸尿症、半乳糖尿症、脯氨酸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高甘氨酸血症、溶酶体贮积病、维生素B6依赖症等)。

(2)围产期因素

产伤、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脑病,感染、低血糖、胆红素脑病等。

(3)产后因素

各种病原体所致颅内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颅脑创伤,变性病,颅内出血,药物中毒等。

2、未知病因

目前的检查手段包括颅脑MRI和代谢病检测仍不能发现病因者。可能有遗传缺陷的基础,也可能是某种尚未被认识的独立疾病的结果。应用PET研究发现未知病因者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存在代谢异常,经手术证实低代谢区为皮层发育不良。有人认为脑微观结构的异常可能是未知病因者最常见的病因,且存在多灶性非对称性脑灰质浓度减低,以右额上回10区减低最明显;而在双颞下回20区灰质浓度有增加,可能是由于白质萎缩造成灰白质分界缩小。

3、致病基因

随着新一代遗传诊断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West综合征与一些神经发育有关的基因密切相关,其中包括STXBP1,ARX,CDKL5,MAGI2、PNKP,FOXG1、GRIN2A、GRIN1、SPTNA1基因等。

(二)发病机制

West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经典的脑干假说等认为癫痫起源于皮层下结构,但无法解释临床和影像学发现的皮层病变。近年来提出的不同步性脑发育理论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这种假说认为在脑发育进程中,一个或若干脑区组织受损导致其发育进程与整体存在不同步而发病。也有人认为婴儿痉挛是由于皮层病变触发皮层下结构,从而产生脑电高度节律失调和临床痉挛发作。目前认为存在有皮质致痫灶和局部皮质发育异常等均可引起West综合征,大多数研究认为West综合征发病机制是由皮层放电触发皮层下结构所产生,而皮层开始放电与皮层的功能成熟有关。然而普遍的研究认为West综合征起源于胎儿时期,受缺血缺氧、损伤等因素诱发,与大脑发育的成熟程度无线性相关关系。

1、产前应激暴露假说

Shi等提出导致婴儿痉挛发病的各种病因均可在母孕期不良应激的促发下,通过“共同兴奋通路”激活脑内内在的应激系统。使脑内应激相关的神经肽,如边缘系统和惊厥易感脑区的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H)过度合成和释放,脑区内CRH水平增高可引起发育中的动物出现严重的惊厥发作及神经元的损伤,从而引发婴儿痉挛。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失调假说(CRH过度增高假说)是目前关于West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较为深人的理论。有研究表明,West综合征患儿脑脊液中ACTH和皮质醇的浓度是下降的,而且50%~88%的患儿对ACTH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推测是通过负反馈抑制CRH过度产生和释放而控制惊厥发作。因此,HPA轴功能失调可能在West综合征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1991年,Baram等在生后5~10天的CRH大鼠模型侧脑室注射CRH,诱导出节律性的咀嚼和舔欲动作、肢体抽搐和“游泳样”惊厥,症状在几分钟内暴发并持续几小时,进一步证实了HPA轴功能失调假说,表明CRH是强烈的致痉挛剂,其过度释放可能是各种病因导致的West综合征的最终共同通路。

3、不同步性发育理论

Frost等提出West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存在暂时的发育不平衡,导致脑功能紊乱。这种不同步性发育理论认为,West综合征不是单一的某种脑损伤或某种生化通路的异常引起的,而是脑发育成熟进程受损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脑功能障碍。此假说认为脑功能障碍可继发于多种诱发因素,例如神经元、髓鞘形成,突触发生,细胞凋亡及神经递质异常等,也可继发于各种解剖学或生化异常。Wrightt等提出皮层下异常电活动引起的神经信息传递紊乱源于皮层本身的功能障碍,可使发育过程的同步性受到破坏,继而导致婴儿痉挛。

4、5-羟色胺假说

West综合征最早的神经递质假说来自于发现婴儿痉挛患儿脑脊液5-羟吲哚乙酸(5-HIAA)水平减低,而5-HIAA、是5-羟色胺(5-HT)的主要代谢产物。症状性婴儿痉挛患儿由于胶质瘢痕、灰质异位、脑发育不良等形成大脑致痫灶的异常激活,使脑干内5-HT能神经元通道活性亢进,5-HT能纤维有着广泛的上行和下行投射,双侧脑干-纹状体的投射激活纹状体,下行投射到脊髓,进而导致痉挛发作。

5、脑干功能障碍

延髓、脑桥、中脑内存在着控制运动的基本神经机制,它是一个“信息传递站”,上位脑干内的运动中枢可以通过与下位脑干和脊髓的联系而使机体产生有目的的行动。Hayashi报道,在许多不同病因的婴儿痉挛尸检脑标本中发现脑干被盖体积缩小或中央被盖束胶质增生,而且脑干酪氨酸羟化酶、蛋氨酸脑啡肽及小白蛋白表达减低,认为脑干损害导致婴儿痉挛发生。陈世峻等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脑干神经信息传递的不同功能状态,发现婴儿痉挛患儿存在着严重的脑干神经信息传递障碍,从而证实了脑干是婴儿痉挛发病责任结构的假说。

6、大脑皮层-皮层下调节障碍

Wrightt提出皮层下异常电活动引起的神经信息传递紊乱源于皮层本身的功能障碍。应用PET发现West综合征患儿脑皮质中存在MRI无法发现的局部代谢异常病灶,大多数West综合征患儿豆状核有代谢活性增高灶,一些患儿的脑干区域也同样存在代谢活性增高灶。SPECT研究发现婴儿痉挛的发生与脑血流异常有关,提示海马和豆状核区低灌注状态与大脑皮质短暂脑功能障碍关系密切。

7、免疫假说

研究发现,West综合征患儿血清中存在针对脑组织的自身抗体,且抗脑组织抗体阳性率及滴度明显增加,提示West综合征患儿存在自身免疫功能失调。血脑屏障损伤是某些West综合征患儿的病理学基础,自身的脑组织抗原可进入血液,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而产生抗自身脑组织抗体,特异性抗脑组织抗体与脑细胞表面靶抗原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引发脑组织免疫损伤,导致大脑皮质致痫灶异常放电,诱发痉挛发作。有研究发现,婴儿痉挛患儿经ACTH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下降;母鼠IgG能减轻NMDA诱导惊厥子鼠的惊厥严重程度,并增加子鼠皮层ACTH免疫反应细胞的数量,提示自身免疫机制在West综合征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8、基因突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因被报道与不明原因的West综合征密切相关。研究发现,除ARX,STXBP1,SLC25A22基因外,其他基因包括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样-5(CDKL5)、非红细胞收缩蛋白1(SPTAN1)、丝氨酸/苏氨酸激酶9(STK9)、膜关联鸟昔酸激酶反转2(MAGI2)、叉头框G1基因(FOXG1),肌细胞增强因子2C(MEF2C)、血小板激活因子乙酞水解酶1B亚基alpha基因(PAFAHIB1)和双皮层素基因(DCX)等。尽管这些基因突变并非一定会导致婴儿痉挛,但通常称之为婴儿痉挛相关基因伴外显不全或表型变异,其编码的蛋白参与前脑发育和突触传递功能。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效性及异质性,大部分基因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没有报道。

(1)ARX基因

ARX是端脑、胰腺和睾丸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转录因子,其基因突变可见于多种不同的临床表型。ARX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为位于第二外显子24bp(c.428-451dup)重复突变和c.333-334ins(GCG)7插入突变,占散发性非症状性X-连锁精神发育迟滞、Partington综合征和男性West综合征患儿所发现突变的40%,而在家族性早发性癫痫脑病患儿中,ARX基因突变多为位于第四、五外显子的微小插入、错义、无义突变。尽管ARX突变的女性病例亦有报道,但突变患儿仍以男性为主。而在散发男性早发性癫痫脑病和隐源性男性West综合征中,应着重筛查第二外显子突变。

(2)CDKL5基因

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Xp22.13,编码一个具有激酶活性的磷酸化蛋白,属于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在N-端和C-端有一个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区域,可以调节其激酶活性和核酸定位。突变区域和临床表型的严重程度之间无相关性。CDKL5突变多累及女孩,在典型的癫痫性脑病基础上,出现类似Rett综合征的表现,如过度换气、头围增长减速、睡眠障碍、刻板动作、严重运动功能障碍、手的失用、脊柱侧后凸畸形。颅脑MRI提示广泛皮层萎缩,颞叶白质内高信号。其癫痫分为3个阶段:

①早期出现、反复发作的惊厥,肌张力低下,间歇期EEG正常。

②逐渐发展至婴儿痉挛、高度失律。

③最后发展为难治性强直、肌阵挛癫痫。激酶区域的无义突变可导致患儿迅速进展至第三阶段。

(3)SPTAN1基因

该基因定位于9q33-q34,编码alpha-非红细胞膜收缩蛋白,属于细胞骨架蛋白家族成员,在调节突触结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脊髓和运动神经的髓鞘化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SPTAN1基因非移码突变可以导致轴索起始端(AIS)膜蛋白不稳定和细胞内运输功能障碍,还可以改变细胞骨架重叠,导致AIS区域离子通道的调节失活。目前全世界有3例报道,其中2例无血缘关系的患者有SPTAN1基因突变,另1例有9q34.11的复杂重排,同时影响STXBP1和SPTAN1基因致病。临床上,SPTAN1基因突变患儿的髓鞘发育不良随着年龄增长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4)STK9基因

该基因位于ARX远端的Xp22.3区域,在正常女性体细胞中属于X染色体连锁性失活,STK9可能是ISSX于X染色体上的第二个致病基因。

PAFAH1B1,DCX基因与伴无脑回的West综合征密切相关,文献报道占这类患儿的80%。与ARX基因突变导致的以X连锁一无脑回、生殖器发育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早期癫痫性脑病不同,PAFAH1B1和DCX基因突变早期导致West综合征,以后多逐渐进展为严重的难治性癫痫。ARX,PAFAH1B1和DCX均在GABA能中间神经元表达,推测可能通过作用于该类神经元,导致其功能障碍而引起痉挛发作,而不是脑发育畸形所致。此外,脑细胞膜离子通道障碍或基因突变,例如电压依赖性钠通道α1亚基(SCN1A)基因突变和钙敏感性钾离子通道(BKCa)β亚基基因缺失可使脑组织去极化,兴奋性增高,诱发婴儿痉挛。现吸吮、咀嚼、吞咽等自动症,随后出现四肢屈曲样强直,持续数十秒后出现一连串的屈曲型痉挛发作。

5

症状

1、发病特点

主要为婴儿期(3~12个月)起病,高峰年龄4~6个月,70%在6个月内起病,90%病例<12个月,3个月以内发病的很少,1~3岁发病的也很少,仅占5%左右。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5∶1。发作多在清醒时,睡眠时发作很少见。在睡前或清醒后容易出现发作,突然声响或触觉刺激可以诱发,哺乳时也可诱发,但光刺激不诱发,大多数发作无明确的诱因。

2、发作形式

West综合征的典型表现为痉挛,有作者认为称为“癫痫性痉挛”更恰当。痉挛发作的形式分为屈曲型、伸展型和混合型。也可表现为部分性发作,患儿先停止活动,双眼凝视,神情茫然,口周出吸吮、咀嚼、吞咽的自动症,随后出现四肢屈曲样强直,持续数秒后出现一连串的屈曲型痉挛发作。

3、发作表现

典型的发作为突然发生的一连串的躯干及双侧肢体肌肉收缩,其收缩速度较肌阵挛慢(0.2~2秒),较强直为快。

(1)屈曲型:最多见,约占40%,表现为突然点头,颈部及躯干前屈,双上肢上举内收、屈肘,呈点头弯腰状,也称为“行额礼状”、“虾米状”、“抱球状”、“折刀状”等。有时伴下肢抬起,屈髋、屈膝,躯干及四肢动作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2)伸展型:较少见,约占10%,表现为头后仰,颈、躯干向后伸展,上下肢伸直外展,像Moro反射动作。

(3)混合型:较常见,约占50%,颈部、躯干及上肢屈曲,下肢伸展。

成串痉挛发作是本病特点,每次痉挛持续时间为1~2秒,间隔时间不等,多数间隔20秒左右,可连续十余次甚至上百次,间隔期表现为动作减少,无动性凝视或茫然,口周自动症,肢体无目的不规则运动。少数患儿痉挛发作可为孤立的单次发作。每次痉挛发作轻重不同,同一患儿每次发作也不尽相同。轻时只表现为点头,重时波及躯干、四肢,且痉挛发作后伴有哭叫。

4、神经发育障碍

大约2/3病例在发病前即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33%~89%的病例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包括运动障碍(偏瘫、双侧瘫、四肢瘫、共济失调、手足徐动)、小头畸形、视听障碍、感觉障碍等。

6

并发症

7

实验室检查

8

诊断要点

依据典型病例根据其特有的三联征即可作出诊断:

1、体轴强直性(屈性或伸性)痉挛。

2、神经发育障碍。

3、高度失律脑电图。

典型病例根据起病年龄、临床痉挛发作特点、精神运动发育迟滞、EEG高峰节律紊乱等特征,一般不难作出婴儿痉挛的诊断。诊断明确后,应尽量寻找有关病因。本病早期时临床症状可能不典型,EEG尚未出现典型的高峰节律紊乱,此时诊断比较困难,应密切追踪临床及EEG变化。一般在发病1~2个月内即出现典型的临床和EEG特征。

9

鉴别诊断

1、婴儿良性肌阵挛

类似痉挛的发作亦可成串出现,常在进食时发生。生后数周至数月时明显,通常在3个月后自行消失。症状出现前后精神运动发育正常,无神经系统异常体征。EEG及神经影像学正常。本症为小婴儿的一种非随意运动,无需治疗。

2、婴儿早期癫痫性脑病

又称大田原综合征。起病年龄较婴儿痉挛更早,在生后数日至3个月内起病。发作形式为单次或成串的痉挛发作,EEG表现为爆发-抑制图形。多有严重的脑损伤或脑结构性异常。治疗困难,预后很差。部分患儿在4~6个月时转变为婴儿痉挛。也有人认为大田原综合征是婴儿痉挛的一种变异型。

3、婴儿良性肌阵挛性癫痫

临床少见。1/3的患儿有癫痫家族史。4个月至2岁起病,发作形式为全身性肌阵挛发作。婴儿期无其他类型发作,青春期可有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发病前后精神运动发育正常。发作间期EEG正常,发作期为全导棘慢波、多棘慢波爆发。丙戊酸钠对控制发作效果良好。如不治疗,发作可持续数年。

4、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

特点为出生正常的婴儿在惊厥起病后神经系统状况进行性恶化,出现慢性严重脑损害。25%的患儿有癫痫家族史。首次发作多为热性惊厥,持续时间长,为全身或局部阵挛发作。以后可有癫痫持续状态。1岁以后出现全身肌阵挛发作,并有复杂部分性发作,可全身泛化。肌阵挛出现的同时开始发育减缓,并出现共济失调,腱反射亢进等神经系统异常。发作间期EEG病初正常,以后出现阵发3Hz以上广泛棘慢波或多棘慢波发放。闪光、困倦及睡眠可诱发异常放电。治疗困难。卡马西平可增加发作频率,丙戊酸钠或苯二氮卓类药物有效。

5、早发型Lennox-Gastaut综合征

约不到半数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在2岁以前起病。20%有婴儿痉挛病史。多数发病前即有神经系统异常。临床表现为三联症:癫痫发作(不典型失神、失张力、肌阵挛、强直发作等),EEG为广泛性慢棘慢波,精神运动发育迟滞。

10

治疗

(一)治疗

1、病因治疗

如静脉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有助于吡哆醇依赖症的诊断及治疗;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苯丙酮尿症或其他纠正代谢异常的治疗。

2、ACTH及激素治疗

1958年Sorel和Dusaucy首次报道用ACTH治疗婴儿痉挛有效。ACTH治疗West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①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

②直接作用于大脑,促进脑成熟。

③在幼年动物模型中发现,ACTH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的分泌而发挥控制痉挛发作作用;ACTH作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可直接作用于GABA受体和BZD受体或作为一种神经调质,调节神经类固醇和腺嘌呤生成,对GABA受体发挥间接作用。目前欧美国家将ACTH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但方案并不一致。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大剂量(120~160U)与小剂量(20~40U)ACTH在控制痉挛发作、改善EEG高度失律、降低复发率及改善认知功能等方面并无差异,但长期随访表明,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小剂量优于大剂量,且随着ACTH剂量增加,其不良反应风险也增加。

(2)目前,中国、日本、芬兰多采用小剂量治疗。中国推荐方案:

ACTH剂量为20U/d静脉或肌肉注射,2周后如果完全控制,则改为泼尼松2mg/(kg·d),连用2周。如对ACTH无反应,可加量至30~40U/d,再用4周。如果仍不能控制,则换用泼尼松4周。日本推荐ACTH剂量为0.2~0.59U/(kg·d),用1~4周后逐渐减停。短期内痉挛发作缓解率为75%,长期随访痉挛发作缓解率为59%。芬兰推荐方案为:先给予维生素B6150~200mg,3~4d,然后给予ACTH3U/(kg·d),如果反应良好,2周后逐渐减停,症状性者应用至4周后再逐渐减停;如果反应不好,无论原发性还是症状性,2周后加量至6U/(kg·d),仍无效,再用2周后加量至12U/(kg·d),2周后逐渐减量,减量方法为每隔1周,减量一半。

(3)泼尼松剂量为2mg/(kg·d),观察2~6周后无效则减停,或作为停用ACTH后的序贯治疗。一些报道认为ACTH与泼尼松的作用相近,有些病例ACTH治疗无效,而泼尼松有效,或者ACTH治疗有效,而泼尼松无效。疗效通常在2周出现,复发率约30%,多数在停药后2个月内复发,约1/3~1/2复发的患儿再用ACTH治疗仍有效。病因对ACTH疗效的影响仍有争议,有报道认为对特发性病例的疗效比症状性好,另有报道认为特发性与症状性病例疗效相同。ACTH与激素治疗的远期预后难于评价,有人认为特发或隐源性病例较好,其智能恢复可达28%~58%。

(4)ACTH的副作用:高血压、感染、电解质紊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肥厚性心肌病、脑水肿、脑萎缩、硬膜下积液及硬膜下血肿;目前对肥厚性心肌病的认识不够,治疗中发生“脑容积减小”的严重度与所用ACTH的日剂量和总剂量明显相关,采用小剂量连续5周或在8周内渐减量停药治疗观察,基本没有影像学的脑萎缩发生。其中最危险的副作用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减轻ACTH副作用的方法:

①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和较短的疗程(25U/d,2周后评价疗效,若无效加量至40U/d,总疗程为4周)。

②缓慢减量。

③在ACTH治疗结束后给予足量的皮质醇替代物,在高热等应激状况下应重新给予皮质醇替代物。

(5)高剂量泼尼松龙2~8mg/(kg·d)治疗婴儿痉挛的疗效与低剂量ACTH(10~40U/d)相当,口服泼尼松龙8mg/(kg·d,60mg/d)治疗婴儿痉挛的有效率为63%。在国内ACTH药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口服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婴儿痉挛。

3、AEDs治疗

(1)一线AEDs:West综合征早期对各种AEDs的反应较好,单用硝西伴(NZP)0.1~1mg/(kg·d)或VPA25~30mg/(kg·d),分2次口服,可使60%的未知病因和45%~50%的结构性婴儿痉挛发作得到控制。这些药物的优点是耐受性好,但癫痫控制率不高,对精神运动改善较差,随着类固醇的减量或用维持量的抗癫痫药,则很快复发或出现长期治疗无法耐受的副作用。其他一线广谱AEDs如PHT,CBZ,PB对West综合征无明显效果。

(2)VGB:VGB对West综合征有肯定疗效,无论在控制临床发作或消除脑电图高度失律图形方面均有突出疗效,尤其对结节性硬化引起的West综合征效果更好,特发性疗效优于症状性,目前在欧洲国家已将其作为治疗West综合征的一线药物。推荐用法:首次剂量为40~100mg/(kg·d),若10~14天内痉挛发作未控制,将剂量增加至150mg/(kg·d),若仍有发作则加用ACTH治疗,初始剂量为3~6U/(kg·d),肌肉注射,2周后仍发作,剂量加至6~12U/(kg·d)或加用VPA,VGB用至ACTH起效后6个月至2年。单用VGB疗效优于ACTH或相同,且单用VGB副作用轻,易耐受,主要表现嗜睡、多动;但有可能引起视网膜病变及视野缺损,多在用药3周内出现,令其使用受到限制。

(3)ZNS:ZNS具有阻断钠通道、T型钙通道,调控神经递质,抑制碳酸酐酶的作用。自1989年上市以来,在日本已将其作为治疗West综合征的首选治疗之一,有效率为20%~38%。剂量为4~8mg/(kg·d),1~2周内起效;建议在大剂量维生素B630~50mg(kg·d)口服无效后,改为ZNS3~5mg(kg·d),分2次口服,每4天加量1次,至痉挛发作停止,或最大量至10mg/(kg·d),如果ZNS治疗3周仍无效则改用ACTH治疗。ZNS副作用:嗜睡、共济失调、食欲差、胃肠道反应、头晕、皮疹、意识障碍、体重下降、白细胞降低。

(4)TPM:TPM具有阻滞Na+通道的重复点燃,在GABAA受体上增强GABA的抑制,通过AMPA

受体减低谷氨酸的兴奋作用,抑制高电压Ca2+通道等多重抗癫痫作用机制。国内报道应用TPM

治疗West综合征有一定效果。剂量为10~15mg/(kg·d),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5)LTG:LTG作为一种新型AEDs,对West综合征也有效。与VPA联合治疗似有更好的效果。初始剂量为0.15mg/(kg·d),每日1次,连服2周,随后2周0.3mg/(kg·d),此后每隔1~2周增加0.15~0.3mg/(kg·d),维持量为1~5mg/(kg·d);与酶诱导剂合用者初始剂量为0.6mg/(kg·d),分2次口服,连服2周,随后2周1.2mg/(kg·d),此后每隔1~2周增加0.6~1.2mg/(kg·d),维持量为5~15mg/(kg·d)。

(6)LVE:LVE与其他AEDs相比具有独特的抗癫痫机制、较好的药动学特点,且高效、安全。其抗癫痫机制可能为:与脑内突触囊泡蛋白SV2A结合,且与抑制性放电密切相关;抑制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高电压激活的N2型钙通道;通过解除负性变构剂对GABA能和甘氨酸能神经元的抑制,间接增强中枢抑制作用;阻断大脑皮质GABA受体下调,并将下调的受体滞留于海马而增强GABA对神经元回路的抑制作用。国内有多中心研究发现,LVE治疗有效,起效剂量及完全缓解剂量较国外报道的低,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提出在中国应用LVE治疗可从小剂量开始,以控制发作为治疗目标。

4、免疫制剂

近年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包括West综合征在内的难治性癫痫取得成功的报告不少,但缺乏严格对照,方法也不统一,一般为400mg/(kg·d),连用5天,以后每次按1.0g/kg,每月1次,再用3次。

2、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

大剂量维生素B6治疗婴儿痉挛在日本和德国被广泛应用,主张在患儿接受皮质激素和AEDs治疗前先用维生素B6,大约10%~30%的患儿治疗有效,起效迅速,特发性较症状性疗效好。开始剂量20~30mg/(kg·d),3~4d后加量至40~50mg(kg·d);也有学者采用维生素B6100mg/(kg·d),分3次口服,6天内加量至300mg/(kg·d),可对小部分患儿取得戏剧性的效果。

6、手术治疗

对于用激素和AEDs等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若有手术治疗指征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

疗。手术指征是借助MRI或PET能检测出功能障碍半球代谢低落区,这些功能障碍区必须与发作期和(或)发作间期的脑电图所示病灶位置一致。

(1)手术原则

去除致痫区和(或)阻断发作传播途径,并尽可能保留正常神经功能。致痫区包括病理学意义上的癫痫病灶和神经生理学意义上的癫痫性放电区。

(2)手术方式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切除性和姑息性两种手术方式。对有明确病因,且致痫局限,位于非功能区者,采取切除性手术;对于一侧的多灶性或较为广泛的致痫灶,可考虑行多脑叶切除并联合多处软脑膜下横切;若同时合并对侧肢体偏瘫、手指功能丧失、语言中枢位于对侧大脑

半球,可行大脑半球切除术。对没有明确病因,或痫样放电广泛、弥散者,可采用姑息性手术,主要是胼胝体切开术,也可考虑行迷走神经刺激术(VNS)和脑深部电刺激术等神经调控技术。

(3)术前评估

评估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神经心理测定、EEG,MRI,PET,SPECT、脑磁图等检查。

①发作期EEG的起源:EEG可确定发作起源区域,虽为广泛性或多灶起源性发作,但VEEG存在发作间期异常,提示为局灶性异常。

②神经影像学的结构性异常:CT或MRI检查证实存在局部皮质异常区且有与之相关的EEG局灶异常。

③功能学评估的异常:PET,SPECT显示存在局灶或半球代谢减低区域,是手术定位的重要依据。

④神经病学检查:存在局灶性神经病学损害,与考虑要手术切除的局部皮质异常区有关。定位困难可考虑颅内埋藏电极或分期手术,颅内埋藏电极除有助于致痫灶定位外,尚可应用于功能区的识别。

7、酮食疗法

Eun等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43例West综合征患儿生酮饮食治疗,53.5%发作完全控制,

62.8%发作减少>90%。Hong等对108例West综合征患儿进行生酮饮食治疗,平均年龄1.2岁,治疗6个月,64%发作减少,其中37%发作完全控制,35%EEG改善,29%同时应用AEDs的剂量减少。因此,生酮饮食可作为West综合征一种疗效较好的早期治疗方案。

(二)预后

症状性婴儿痉挛多数预后不良,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发育落后,惊厥难以控制或转变为其他类型发作。痉挛性发作持续3~30个月,一般1岁后减少,3岁后痉挛发作趋于消失。约半数患儿转变为其他类型发作,多为全身性发作,包括不典型失神、强直性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失张力发作等,也可有部分性发作。23%~60%的婴儿痉挛发展为Lennox-Gastaut综合征。80%~90%的患儿遗留精神运动发育落后。

1、癫痫发作的转归

患儿不论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随着年龄增长,痉挛发作有逐渐减少趋势,至5岁时多停止发作,55%~60%患儿转变为其他类型发作,如LGS、强直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和失张力发作等,也可转为局灶性发作。

2、智力和运动发育转归

多数患儿痉挛消失后,遗留不同程度智能缺陷和运动发育障碍。

3、脑电图转归

随患儿年龄增长,EEG异常程度逐渐节律化,高度节律紊乱消失,代之以正常或其他类型异常EEG。痉挛发作终止后约2/3患儿EEG恢复正常。典型高度节律紊乱EEG通常在5岁内消失,但EEG的改善并不一定伴随临床发作的改善。

4、影响预后的因素

预后较好的因素为发病前神经系统检查及发育正常,病前无其他发作形式,起病年龄较大者,病程短和早期有效控制痉挛发作者。预后较差的因素为大脑皮质发育异常、发病前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者、症状性者、复发或痉挛发作持续存在者。

11

日常护理

1、一般护理

措施与癫痫的护理相同。

2、用药(ACTH)前后的护理

(1)用药前护理

①皮肤黏膜护理:由于婴儿皮肤黏膜较嫩较薄及其免疫系统相对发育不完善,易出现皮肤黏膜的化脓性感染或真菌感染,要勤温水浴和生理盐水凊洗口腔黏膜。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及时局部或全身用药治疗,做好局部的护理。

②胃肠及呼吸道护理:用药前注意体温监测,同时观察有无流涕、咳嗽、气促、大便次数及形状的改变,如有上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如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可以适当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以增加其机体抵抗力,减少在后续治疔期间的感染机会,但本法无需作为常规给药。

③用药前的常规检査:包括生命体征(脉搏、呼吸、血压)检测、血常规及大小便常规、C-反应蛋白、血电解质及血糖、胸部正位片、PPD皮试、视频脑电图检测等。

④记录痉挛表现及频率:准确记录痉挛发作的表现及每日发作的次数,描绘出日期一发作次数散点图。

⑤家属心理护理:告知家属本病并不是不治之症,通过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半数以上患儿可以控制发作,即使患儿此疗法效果不满意,还可以进行其他治疗(如生酮饮食疗法),使家属充满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告知促皮质激素在用药期间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及我们可能会采取的应对措施,绝大多数患儿会顺利完成本次疗程,从而增加家属的依从性。

(2)用药中护理

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ACTH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诱发院内感染,故应将患儿安置在非感染房间,减少该房间的陪护人数。控制好房间的温度、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床上用品经常更换,保持地面清洁并每天1次健之素消毒液擦拭。做好皮肤黏膜的护理,预防真菌感染。尽量减少静脉穿刺次数,穿刺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

②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在ACTH持续静脉维持期间要监测体温,有条件的给予床边心电监护,监测患儿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注意患儿精神状态、睡眠情况、皮肤及口唇颜色、大便性状及颜色,有无咳嗽、气促、腹胀、肠鸣音减弱等异常体征。常规进行每周1~2次的血及大、小便常规化验,血电解质及血糖检査,如发现异常情况随时化验。如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主管医生,遵医嘱给予治疗。

③做好惊厥发作次数的记录工作,每日绘制日期一发作次数散点图,了解药物的临床疗效。

(3)用药后护理

2周的ACTH治疗后,为防止撤退综合征的发生,需继续口服泼尼松治疗。激素治疗期间要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剂以防止出现骨质疏松或低钙惊厥的发生。因较长时间的激素应用,势必导致患儿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告知家属尽量不要带患儿去商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以防发生获得性感染。疗程结束后根据日期-发作次数散点图总结药物疗效,进一步做好出院指导。

12

防治措施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