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看总热量。

人体的各种生命都需要能量持。人体能量的依赖于质、脂肪、碳水化合当我们吃的食物里能源物质过多了,生命活动消耗不了了。

这些多余的能量就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脂肪储存多了就形成了超重或肥胖。所以肥胖者总想减调体内的脂肪。食物的热量和可转化成体内的脂肪量是呈正相关的。

扩展资料

研究结果显示,单纯依靠减少卡路里摄入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是不可行的。因为人体有一套“补偿”机制:如果含氏卡路里的摄入量减少,那么身体的代谢速率也会降低。只有合理控制饮食,加上适当运动,才能成功减轻体重。

减轻体重的正确道路是从食物中摄入较少的能量,并且消耗更多的能量。这通常也叫做“热力学法则”,然而,仅有1/3减肥中的人在尝试这一推荐租老裂减肥方法——弊闭少食多动,而它正是体重减轻的根本。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减脂计算“卡路里”真的科学吗?

-

下面是更多关于卡路里是能量还是热量?的问答

请问如果要减脂的话,看配表,是看热量还是脂肪,还是看碳水化合物呢?

最重要的是能量总和,帆缺其次看配比,蛋白/脂肪/碳水的能态猛辩量 全天尽量控制在百分之30/30/40 就好。多余能量的脂肪是100%转化成脂肪的。碳水只有70%左右。知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食物热量表应该怎么看?

食物热量是根据单量(如100克)物中所含的能量,绘制或列出的一览表便食保健参考。不同的食物有产生不同的能量。

一个正常人每日所需的热量,和他的体重有关。每小时摄取热量和体重的关系,约为1千卡/小时/千克,即4.186千焦/小时/千克。所以一个重5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所需的正常平均枝敏热量如下:

所需平均热量 = 4.186千焦 * 24小时 * 50千克 = 5023.2千焦

扩展资料

单位换算:卡、千卡、大卡、卡路里、千焦都是热量单位。

卡路里 (简称“卡”,缩源乎写为"calorie")的定义为将1克水在1大气压下提升1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 1千卡等于1000卡路雹搭悉里,约4186焦耳。大卡,相当于工程单位千卡/公斤(千卡),多用于营养计量和健身手册上。

它们之间的换算是:1卡=4.186焦耳;1千卡=1大卡=1000卡=1000卡路里 =4186焦耳=4.186千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食物热量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减肥要看食物的热量 还要看碳水化合物吗?是不是值越小越有利减肥。谢谢

碳水化合物热量,不过一出食物热里说的热量,大多都是已的碳水化合物折合成热量之后的总热量。之所以给出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是因为各人身体情况对于摄入的食物所含的热量吸收水平不一样,碳水化合物是最容易被身体分解吸收的热量,换句话说,就是食物的总热量是人摄入这种食物之后能吸收分解的最大热量值,而碳水化合物含量代表人摄入食物后会吸收分解的最小热量值。

各人体质不拦团同,单看数值并不能说明越小越有利于减肥,比如一个人对于碳水化合物以外简虚橘的热量完全不吸收,那么他吃多少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高脂肪食物他也照样减肥,相反他不吃脂肪类只吃低热量的碳水化合物也会肥起来。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表里,让人变胖的到底是什么?是脂肪?还是热量?还是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酸又是什么?

脂肪和热量,还有糖

减脂期饮食,到底是控制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

减脂期饮食,三分练,七分吃。可是具体饮食应该控制摄入脂肪还是碳水化合

跟糖相比,脂肪更容易让人发胖,下面我详细讲一下。

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在看文章的时候,注意不要走极端,也不要片面的理解。我之唤返桥前听人说,完全不吃脂肪也不行啊,如何如何还说了挺多。我挺替他惋惜,因为我根本没有说要完全不吃脂肪啊。

相对于和猛糖,食物脂肪更容易储存成身体脂肪。我既没说,碳水化合物绝对不会胖人,也没说绝对不要吃脂肪。我想对极个别朋友说,都是成年人了,这点阅读能力还是应该有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都知道,美国人肥胖率比中国人高,很多人可能觉得美国人吃的比中国人多,其实不对。柯林·坎贝尔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里有个表,对比了相同体重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的饮食总热量和成分比例。相同体重的美国人跟中国人相比,热量摄入都要少得多。拿65公斤体重组来说,美国人热量摄入是1989千卡,中国人是2641千卡。2641千卡,比美国77公斤成年男性的能量摄入还多。还有很多研究也支持这种观点,并且发现,排除了体能消耗的差异之后,美国人的能量摄入还是比中国人少。也就是说,美国人比我们胖,不一定是因为比我们吃的多,更可能是食物的成分有区别。实际上,数据显示美国人的脂肪摄入量是中国人的2倍以上。

想减肥,吃多少很重要,吃什么可能更重要。原因下面我慢慢讲。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我们看一下食物热量,前两者都是每克4千卡,脂肪是每克9千卡,前两者的2倍。我们一算,100克蛋白质的热量跟44克脂肪相同,那就是说吃100克蛋白质,相当于吃44克脂肪,对吗?答案是不对。实际上,吃100克蛋白质,从能量摄入的角度说,大约只相当于吃了25克脂肪。

原因有2个:1、蛋白质的产热效应比脂肪高出好几倍,之前说过,大概能达到自身热量的20%-30%。也就是说,吃100克蛋白质,只能提供70-80克蛋白质的热量。剩下的都在消化和吸收和利用过程中消耗掉了。而脂肪的产热效应只有3%-5%,基本是吃多少吸收多少。2、多余的蛋白质如果想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又要额外消耗25%-40%的能量。

也就是说,蛋白质吃进肚子里,吸收利用,浪费一部分能量。如果有点盈余,想变成脂肪,又要消耗一大部分能量。所以,蛋白质多吃一点,也很难变成脂肪,除非长期有极大的盈余。另外,蛋白质摄入越多,会刺激越多蛋白质氧化,让更多的蛋白质变成能量消耗掉。我们的身体设计,就不喜欢让蛋白质变成脂肪储存起来。

跟蛋白质一样,碳水化合物也很难变成脂肪。这可能跟我们一直以为来的认识相悖。但试验发现,一些人的糖原储存能力会随着碳水化合物摄入而增加(Eckel)。并且,储存够必要的肌糖原和肝糖原之后,多余的碳水化合物几乎都被直接氧化。除非饮食中连续提供大量过剩(超过需要30%-50%)的碳水化合物。而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提高,也会刺激更多碳水化合物氧化。

这就是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是不易转化成脂肪的营养物质。这其实是身体保持能量摄入平衡的手段之一。Swinburn和Ravussin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说如果你在40年内每天多吃一片巧克力蛋糕(大约100千卡)会怎么样?你会额外摄入1500000千卡热量。这些热量都转化成脂肪,40年你会增重190公斤。但我们都知道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原因是我们的身体希望保持一个稳定的体重,能量过剩,限制能量的储存。能量不足,限制能量的丢失。否则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早已灰飞烟灭,所有的人不是胖死就是瘦死。

相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来说,膳食脂肪比较容易变成身体脂肪储存起来。膳食脂肪储存成体内脂肪,只需要额外消耗4%-7%的能量。并且,膳食脂肪摄入量提高,也不会立刻刺激脂肪氧化率的提高。也就是说,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多吃多氧化多消耗。混合膳食中脂肪含量增加很多,脂肪的氧化率变化却不太大。

两个基础代谢率都是1800千卡/天,活动量也相同的人,每天都摄入2000千卡热量,一个吃炸鸡腿、薯条和汉堡,一个吃豆腐、蔬菜和燕麦粥。前者很可能会发胖,后者却有可能保持体重。

----------这是一条分割线----------

想要更好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打世扒个比方。

发挥想象力,把人类的身体想象成一个由电脑精确控制的锅炉。人需要能量,锅炉也需要能源,对人来说,能提供能量的东西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给锅炉,我们也提供3种能源物质:木柴、煤和石油。

木柴的特点:一点就着,提供能量很快。但烧一会儿就没了,能量密度小。并且木柴体积大占地方,不适合大量储存。

煤的特点:引燃慢,提供能量慢。但一块儿煤能烧很久,能量密度大。相对于储存的能量,煤的体积小,适合大量储存。

石油的特点:也能燃烧,但烧起来黑烟弥漫,污染环境。并且,石油的用处很多,能制成塑料、润滑剂,甚至纤维,拿来当柴烧太浪费。石油能量密度也不高,也不适合储存。

那么我们想一下,一个管理良好的锅炉,运来一车燃料,有木柴有煤也有石油,这些燃料怎么使用最合适?答案恐怕是:优先烧木柴,储存煤,使用石油来加工成锅炉的零备件。储存燃料的空间有限,木柴体积大储能少,不适合储存,就优先使用掉。既节省了煤,又节省了空间。当然,木柴也需要少量储存,需要临时提高炉温,烧木柴速度最快,临时救急用得上。除非木柴不够烧,否则运来多少煤,就储存多少,以备不时之需。石油不适合当能量烧掉,污染坏境还浪费,就加工成锅炉需要的零件。如果木柴和石油富裕特别多怎么办?想储存,先变成最适合储存的煤。当然,变成煤,可能需要付出高额的转化费用。

聪明人已经明白了,对我们的身体来说,碳水化合物就是木柴,脂肪就是煤,蛋白质就是石油。碳水化合物的特点就是不适合储存。首先它能量密度低,4千卡/克。脂肪是9千卡/克。其次,储存碳水化合物,重量大,占地方,储量上不去。

我们的身体储存的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就是糖原。碳水化合物储存成糖原,需要额外储存大量水。1克糖原携带2.7克水。想象一下,我们不可能像储存脂肪那样储存糖原,否则身体太重,谁都受不了。而脂肪基本无水,脂肪分子合成,还能生成3分子水。但糖原也需要少量储存,高强度运动时,它动员比脂肪快的多。蛋白质是构成身体的重要物质,氧化供能太浪费。而且,蛋白质氧化需要排泄有毒的氮,污染体内环境。

同样,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想变成脂肪储存起来,但要额外付出很多能量。长期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大量盈余的时候,身体才会把它们变成脂肪储存起来,否则还不如直接氧化掉更划算。进化让我们的身体特别精明,特别会算账。

说了这么多,实际上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低脂饮食是减肥饮食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同样的卡路里数,高脂食物比低脂食物更容易发胖。最不容易使人发胖的东西就是蛋白质。所以我总说,想减肥,实在饿了就喝点蛋白粉。蛋白质除了不容易转化成脂肪之外,还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但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有所控制,每日的总蛋白摄入量不宜过多。

低脂饮食还有很多好处。比如混合膳时中的脂肪含量低时,人会自动减少食量。恐怕我们也有这样的感觉。低脂食物往往体积大,纤维含量高,容易产生饱腹感。口味清淡,可以适当抑制食欲。而且,很多试验也验证了这一点。Bell和Rolls的试验就发现,低脂饮食(25%的能量来自于脂肪)的女性,比高脂饮食(35%-45%脂肪),吃的明显要少。

Lissner等也做过类似的试验,给24个不吸烟的女大学生提供3种脂肪含量不同的饮食,允许受试者随意食用提供的食物。2周后发现,低脂饮食组的受试者吃得最少,高脂饮食组受试者吃得最多。每天相差了大约600千卡。体脂饮食组受试者平均减重约0.4公斤,高脂饮食组增重约0.3公斤。24名受试者都没有挨饿,有的减肥,有的却增加了体重。

少吃高脂肪食物,从保健的角度讲好处很多。即便从健美训练的角度来说,也大有好处。除了能够减脂之外,低脂饮食减少了热量,但几乎不影响糖原的储存,不会对我们的训练造成影响。低脂饮食,减少了饱和脂肪和一些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有助于减低体内的促炎症反应,让我们训练后恢复的更快。

当然,再次强调,也不是说高糖食物就能随便吃。这只是说,相对于糖类,脂类更容易让人发胖。

吃东西是看能量,看脂肪还是看碳水化合物?哪个最增肥?

诶。我就是很。总是抱着巧克力吃都不胖。那些高卡路里的我吃很多也胖不起来。。自己都很郁闷。。~~最近我姐告诉我她2个星期胖了10斤。。因为我们一家都很瘦,胖起来就很开心啦。。她就告诉我她的增肥方法啦。很有效的哈。。我也在增肥ing。。3天了已经胖了2斤诶。好开心。。

分享上来哈。~~就是吃土豆泥哦~~

土豆泥的做法如稿薯下

材料(这是我做土豆泥的比例,可以按照这个比例增加或者减少):

1. 600g 白土豆,切成小丁块,不要太小了,大概4-5厘米左右宽厚

2. 盐 少许,依个人口味而定

4. 胡椒少许,依个人口味而定

3. 120g unsalted butter(没有味道的黄油120克,最好是常温的),切成小丁块

4. 50ml warm milk (50毫升的温牛奶)

做法:

1. 拿一大锅, 将土豆放入锅里,盛满水(水位一定要没过土豆)。放到炉子上,大火煮。煮到用小刀可以插穿土豆块即可捞出,大约15-20分钟吧。

2. 将盛出来的土豆放入搅拌器中搅拌,搅拌的过程中依照顺序,慢慢加入 黄油,盐,胡椒,和 牛奶。 (**牛奶一定要最后加入**)

3. 等一切都搅拌均匀了,就可以吃了。

小要点:

1. 平时一定放在冰箱里保存,想吃的时候微波炉一热就可以了。

2. 如果想保存的久,可以在做的时候不放牛奶,吃的时候再放,一定要用段雹温热的牛奶。

每天吃一碗,保证增肥。如果想效果更好,建议在临睡之前吃,平握敬帆时就不要吃了,因为还挺有点腻的。坚持吃上2个礼拜,就会看到效果了。

减肥是看食物热量还是脂肪

看热量。太大的卡消耗不了就会变脂肪了

最佳贡献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