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家装资讯

PK北上广!争创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有几成把握?

2019-12-06 01:40家装资讯

简介" 除了北上广,这些城市也在争创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有几成把握? 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扩内需、稳经济的重要抓手。 近日,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建...

"PK北上广!争创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有几成把握?

除了北上广,这些城市也在争创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有几成把握?

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扩内需、稳经济的重要抓手。

近日,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建设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18座城市展开相关工作,除了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外,杭州、武汉、成都、南京、青岛、宁波、厦门等城市也在暗暗较劲。

如何称得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高、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这些是前提。

除了优势明显的北上广之外,还有谁有望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消费水平、国际化程度等为坐标,我们来看看,与全国其他竞争对手相比,青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潜力在哪?

一看“消费”:

青岛夜经济、首店经济潜力尚待挖掘

什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大概是巴黎、伦敦、东京等名店云集、大牌汇聚、大量新品首发的国际性大都市。如今,中国也瞄准了这样的目标。

PK北上广!争创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有几成把握?

来源:中国政府网

近日,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5年左右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

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众多必备条件中,消费水平和潜力是第一位的。各个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则是表现消费需求最直接的数据。

据统计,2019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成都、武汉、深圳、南京、杭州和长沙。

青岛以3697.8亿元位列第11名,与有望在年底突破万亿的前三甲上海(9913.29亿元)、北京(8789.9亿元)、广州(7346.95亿元)相比,青岛的差距还很大。

除去北上广三大国内公认的消费中心城市,重庆跻身社零消费总额第4位,这个全国常住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总额虽高,但人均消费却“垫底”。紧随重庆之后的成都和武汉,社零消费增速分别为9.7%和9%,增长后劲较强,作为内陆消费中心城市的优势更明显。

中西部中心城市的消费活跃度确实不容小觑。根据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19年Q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西部地区成假日夜经济主力军。其中,西安成为当之无愧的“十二时辰”不夜城,夜间拥堵延时指数达到1.440,排名全国各大城市第一位。此外,像重庆纪念碑、长沙五一广场、成都春熙路等也位列全国十大夜间最堵商圈,是当之无愧的夜间CBD。

相较而言,青岛的“夜经济”则显得萧条得多。笔者最近去了一趟广州,相比青岛晚上9点满大街没几个人的冷清,广州天河路商圈、北京路商圈的晚上9点才刚是夜生活的开始,街边小吃店、网红茶餐厅门口等待打卡的人排着长队熙熙攘攘,这其中不仅有各地游客,更多的是当地的土著食客。

针对“夜经济”这一城市发展短板,青岛将原创音乐节、打造酒吧一条街、引进夜间演艺活动等一系列举措提上日程,文化旅游消费活动也相继开展,试图将市民的夜生活在烟火气中唤醒。

“首店经济”亦被认为是反映一个城市消费活跃程度的指标。首店聚集度越高,越能体现出城市的商业成熟度。

PK北上广!争创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有几成把握?

青岛拥有全省第一家方所、第一家喜茶、第一家盒马鲜生,如果仅限山东地区,青岛的“首店经济”尚可圈可点,但放眼全国,“首店经济”的潜力仍有待挖掘。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2019年上半年,共有2000多余品牌商分别进驻我国30多个城市,其中有336家品牌为全国首店和大陆地区首店。其中以首店数量分城市排名,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杭州、深圳、西安、武汉、南京和长沙成为我国首店分布最密集的十大城市。

上海在首店经济方面起跑领先,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在引进首店方面卓有成效;而成都厚积薄发,学习上海先进经验,已经成为了“西南首店第一城”。城市之间的“首店经济”争夺战日趋激烈,品牌首店或成为众多同质品牌战略性布局的风向标,而这将可以帮助城市通过品牌的“聚集效应”来提升商业影响力。

从纽约曼哈顿的第五大道、到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再到伦敦的牛津街……一座城的繁华程度,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商圈。

此前,百度地图慧眼团队和百度地图智慧交通团队联合撰写并发布《中国城市研究报告》,通过商圈客流辐射半径识别出辐射最大商圈,分别是:北京的王府井商圈、上海的南京东路商圈、广州的天河路商圈、深圳的南油商圈、成都的春熙路商圈。

这些商圈的吸引力如何?以广州天河路商圈为例,2018年天河路商圈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2106.75亿元。在该商圈内,有9家销售额破百亿的企业,有32家税收过亿的企业。

青岛也在极力缩短消费半径,带动商圈实现消费能力跃升。按照规划,今年,青岛将再添西海岸永旺梦乐城、崂山青铁华润城万象汇等6个全新购物场所。至此,青岛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购物中心超113家,遍布青岛各个区市,形成中山路、台东、香港路、李村、崂山、香江路六大商圈,市区基本形成“8分钟消费圈”。随着青岛地铁线路的增加,这些商圈串联为1小时内直通速达的商业带。

PK北上广!争创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有几成把握?

二看国际化:

青岛“国际范”氛围越来越浓

当然,一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只是“购物天堂”这么简单。除了雄厚的消费实力,国际化程度也是衡量城市潜力的重要指标。

说到国际影响力,青岛近年来的表现十分亮眼。从奥帆赛的“圆梦之旅”,到APEC高官会和贸易部长会“拥抱亚太”,到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合共生”,到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惊艳全球”,青岛正在成为国际大舞台上的明星、中国面向全球的窗口和客厅。

就今年而言,旨在打造国际客厅的青岛也是频频站上“C位”,从2019世界韩商合作大会到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从青岛国际友好城市商品展到“一带一路”国家进口商品展,来自全球的各类信息、人才、资本、技术、市场、管理等资源要素在青岛这个大客厅深度耦合,“国际范”消费氛围也越来越浓。

能够体现城市国际吸引力的一个具体指标,是入境游客数量。

今年上半年,青岛接待游客4205.73万人次,同比增长7.13%,实现旅游总收入775.76亿元,同比增长13.06%。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23469人次,同比增长7.74%,实现外汇收入49947.31万美元,同比增长7.3%。

不过,与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众多城市相比,青岛仍有一定差距。以2018年的数据为例,青岛接待入境游客153.6万人次,排在第11位。深圳以接待1220.21万人次入境游客位居18座城市榜首;紧随其后的广州略高于上海,都在900万上下浮动;厦门、杭州、北京分列四、五、六位,接待入境游客都在400万量级。

实际使用外资也是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参考,它反映出一座城市受外资青睐程度。在实际使用外资方面,去年青岛表现不俗,在18座城市中以86.9亿美元位列第五。排在青岛之前的分别为北京(173.1亿美元)、上海(173亿美元)、武汉(109.27亿美元)、重庆(102.73亿美元)。排在青岛之后分别是深圳、成都、杭州、广州、西安。

与中西部内陆城市相比,青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大优势就是航运物流枢纽。临海而生、凭海而兴,陆海连接、东西互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得航运物流业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目前,青岛已形成北达俄蒙、南连东盟、东至日韩、西到欧洲的“四大经济走廊”,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货物“进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货物“出海”架起高效的国际物流通道。正是得益于一列列海铁联运班列,作为“一带一路”上的海陆双枢纽城市,青岛愈发当之无愧。同时,越来越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也通过这一国际物流大通道,实现了互联互通,打开了开放新格局。

PK北上广!争创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有几成把握?

多地发力,留住消费者的“钱包”

为何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对国内经济增长而言,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消费转型升级,对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对城市发展而言,在具有区域跨度的大城市建设消费中心,推动城市消费梯度升级,进而推动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数据,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游花费排名世界第一,全年在境外消费达2773亿美元。从抢购国际大牌衣物饰品,到抢购日本电饭煲、德国刀具、澳大利亚雪地靴等,中国消费者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着力吸引的顾客。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成,将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国际化、品牌化的消费需求,将境外消费转为国内消费,留住消费者的“钱包”。

前景如此吸引人,各地纷纷摩拳擦掌。

■ 今年5月,武汉市出台《全市加快新消费引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形成现代化商业聚集地、国际化消费目的地、便利化时尚宜居地,打响“武汉购”品牌。

■ 9月,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将深圳建设为消费创新的“全球重镇”、国际品牌的“重要驻地”、中国制造的“世界橱窗”、引领潮流的“时尚之都”的总体要求。

■ 10月,宁波发布《宁波市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实施方案》,提出要构建国内进口商品集散网络,打造中东欧消费品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打造全国重要的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配送中心和交易中心。

上海是中国著名的消费城市,也是国际零售商和国际知名品牌集聚度颇高的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怎么建?从上海的做法中或许可窥一二。

一是聚集优质消费资源。上海已经成为各大知名品牌新品首发的首选地,也是全国拥有最多“旗舰店”“首店”的城市。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新进首店756家,平均每天新增首店近2.8家,首店经济领跑全国。

二是建设新型消费商圈。在2019上海购物节上,首批9个上海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发布,包括黄浦滨江外滩地区、新天地、徐家汇、静安寺等知名商圈。

三是推动消费融合创新。近年来,上海引导推动了一批老字号改革创新。目前,老凤祥、光明乳业等5家企业年营收超百亿元。

四是加强消费环境建设。2018年,上海市共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207279件,涉及商品和服务总额14.2亿元,其中,承办市民服务热线转办件29028件,平均满意度96.1%。健全的消费维权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环境。

青岛作为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城市魅力和开放地位,具备发展消费中心城市的基础。笔者梳理发现,早在2017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争创全国沿海地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今年上半年,又制定了《青岛市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程行动计划》。今年以来,青岛发起了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提出大力发展国际化、现代化、智慧化和潮流化时尚产业及相关服务业集群,把青岛建设为创意活跃、消费时尚、文化多元、体育发达、会展高端、令人向往的国际时尚城。

然而,青岛目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虽然逐年增加,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却在降低,本市居民的消费能力还未得到完全释放。外来游客消费方面,尽管旅游人次逐年上升,但是增幅呈现递减趋势,过夜游客人次和支出的比重逐年降低。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文娱消费场所数量等方面与其他先进城市存在较大差距,缺乏深度旅游和综合性消费产品。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色,这是由其城市禀赋和消费特点决定的。青岛也该抓准自己的消费特点,扬长补短,推动城市向高质量消费阶段迈进,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赋能。

"

Tags:北上,争创,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青岛,几成,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