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楼市动态

刘家岛村――传说本村与唐僧和“刘罗锅”有关

2019-12-02 20:41楼市动态

简介"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办事处刘家岛村 刘家岛村历史上有个三官庙,乃江浙的海商所建,庙里除了供奉“鸡神”外,还供奉着唐僧的三个弟弟。另外,传说清朝“刘罗锅”与本村有血缘关系。 刘家岛村,位于薛家岛街道南岛中东部,南濒黄...

"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办事处刘家岛村

刘家岛村历史上有个三官庙,乃江浙的海商所建,庙里除了供奉“鸡神”外,还供奉着唐僧的三个弟弟。另外,传说清朝“刘罗锅”与本村有血缘关系。

刘家岛村,位于薛家岛街道南岛中东部,南濒黄海,北临唐岛湾,东与鹿角湾村相邻,西与施沟村、石岭子村接壤。2006年,全村有360户,1170口人;居民中刘姓占90%以上,另有薛、尹、梁、王、赵等姓,多为汉族。

据传,明朝洪武年间,刘姓兄弟三人随移民大潮由山西洪洞大槐树底来到这里定居。当时,村西北部、唐岛湾南岸沙丘前是一片平地,生长着茂密的棘子林,前面有一道“西泉石”为屏。刘姓人迁来后,因这里地处半岛,故定村名为“刘家岛”。刘姓人最早的墓地在棘子林,老大去世后就被安葬在此。后来,老二刘禄迁至诸城庞戈庄居住,老三刘禧去向不明。

刘家岛村――传说本村与唐僧和“刘罗锅”有关

清光绪年间,有薛姓一家人从本地原北庄村迁来,住村东;另一薛姓人从鹿角湾村迁来,住村中部。他们同姓同宗。尹姓人于20世纪初从本地烟台前村迁来。梁、王姓人于20世纪40年代分别从现胶南灵山卫杨七岭村、西门外村迁来。贾、赵、吴、张、焦等其他诸姓人都是建国后陆续由外地迁来的。

先人们迁来后,一部分居村东部,一部分居村西部,时有东、西两村之称。昔日,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最大的两条,也只有2-3米宽,其他的全是弯曲的胡同、小巷,人们住的是简陋的“草披屋”、“海带叶子屋”。20世纪70年代以来,古老的房屋逐渐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水泥、砖石结构的大瓦房。经规划建设街道也被拓宽,现有10米宽的东西大街1条、南北大街3条。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并设置了路灯。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里在村东建起部分居民楼,还有部分别墅。

刘家岛村――传说本村与唐僧和“刘罗锅”有关

本村南北两面临海,海域广阔。南海岸线西到银沙滩大屋沙堂、东至扒蛸湾,全长2公里。北海岸线位于村北、唐岛湾南岸,东与鹿角湾村海岸线相接,西与施沟村海岸线相连,全长2公里。附近海域盛产黄鱼、鲅鱼、刀鱼、海参、鲍鱼、海菜、海草、虾、蟹等海产品,浅海滩涂里盛产蚶子、蛏子、蜊子、海螺等贝类。

在村西北部古墩下有一石坎,俗称“烂鱼圈”。先人们曾在这里用木棍“挡鱼”。因鱼虾甚多,收获不及,常常烂在这里,故名。周围有一地名“虾流子”。先民们曾在这里用笼子或筛子捕捞大量的虾,故名。在近海唐岛湾,人们善于张“挂网”,捕捞鱼虾。在南部海域下“坛子网”、“蛄噜网”,进行捕捞。在夏季休渔期则务农。早年,当秋风起时,人们便载着一船船的花生、食油等土产品南下江苏、浙江等地进行交易,换回大米、豆子等江浙地区的土特产。

自古至今,这里的蚶贝最为著名。薛家岛著名海产品“南蚶、北蛤、东蛏”中提到的蚶子,即由这里出产。20世纪70-90年代,这里的蚶苗曾远销江、浙一带,给集体和个人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在村北浅海区拦网养殖对虾,开创了本地人工养殖对虾的先河。2001年,区政府开始对唐岛湾进行综合改造,村北海岸线一带成为一处优美的旅游景点。

银沙滩,为凤凰岛旅游度假区内三大沙滩之一,位于本村西南0.5公里处,全长2000余米。银沙滩呈月牙形东西展开,水清滩平,沙细如粉,是天然的海水浴场。银沙滩东西两端奇石林立,有的尖锐高耸,犹如刀削;有的平滑圆润,很是好看。其北岸是茂密的松林带,东西长1公里余。

刘家岛村――传说本村与唐僧和“刘罗锅”有关

铁锅头,俗称“铁窝头”,位于银沙滩东端。传说,因早年有一似锅的铁壳船只在附近海上沉没,故名。这里是一处天然的避风港湾,可泊船。每到渔汛季节,渔船出出进进,渔民、商人来来往往,一派繁荣景象。

龙石林,俗称“挡龙林”,位于村南海岸、银沙滩之东,东西长100米,南北宽30余米,高达5米。这里石头耸立如林。传说,很早以前,海龙王来到银沙滩,乐不思归,便化成石头,故名“龙石林”,现大部分已被采石者毁掉。

石蛋园,俗称“滑石蛋子园”,位于村南海岸、龙石林之东,长100米,宽20余米。这里布满圆滑、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石头,大者如坛,小者如蛋,故名滑石蛋子园,后多被采石者毁掉。

仙人洞,位于村南海岸、滑石蛋子园之东。在一块高达20余米的巨石南壁中上部,洞深约2米。洞中间有一约30厘米长的方形石头,似桌,俗称“石桌”。传说,唐玄奘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越海经此时,曾在洞里玩耍过,故名。早年这个洞可进去4人,20世纪50年代初还可进去1人。如今一人也进不去了,只有一个小洞口透着光。

鸡冠子石,位于村南海岸、仙人洞之东,高约10米,状似鸡头,故名。

据说,早年村西古墩子南部一带,棘林茂密,杂草从生,野生动物尤其兔子较多。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侵占薛家岛的德军常来跑马打猎,该地人称“跑马场”。

由村后“薛一鱼”路西行约1公里有一桥,俗称“西滩桥”,为两孔台墩石板桥,长15米,宽5米,由国民党青岛市政府于1932年建造,后于20世纪90年代被改建。近年新建的环岛路由村前通过。

解放战争时期,村民们积极参军参战,出夫支前。1947-1948年,村民刘正春、刘长岐等人参加了解放军。1947年3月,村里出动车夫数十人,转战山东沂蒙等地,支援孟良崮战役。

建国后,人们渔农并举,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渔业生产以海上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主,合理开发浅海滩涂,养殖对虾、海参、鲍鱼、扇贝等海珍品。先后办起了海带加工厂、木器加工厂、塑钢厂、水磨石厂、印刷厂等多家企业。20世纪90年代,村民吃上了自来水。村里建立了老年活动室、门球场等设施。

刘家岛村――传说本村与唐僧和“刘罗锅”有关

本村现有耕地300余亩,苗圃200余亩,容水量200立方米的大口井1座。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7亿元,人均纯收入7299元。

《三官庙》

位于村西端,建于明朝。庙堂占地400余平方米,有正殿3间,建在1米余高的平台上。3间西厢房为道舍,供道士居住。庙内有钟楼、鼓楼各一座。院内有7株槐树。有庙田16亩,收入供道士生活。

庙内供奉唐玄奘三个同父异母弟弟的神像,还供有“鸡老爷”神像,以求五谷丰登。

从前,每逢年节或出海捕鱼前,人们都会到庙里祭拜。20世纪40年代末,神像被毁。20世纪50年代,院内树木被伐。20世纪60年代,庙宇被毁。如今,庙的遗迹尚可辨认。

此庙有一个传说:古典名著《西游记》主角唐玄奘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修身成仙后,欲到人间找一块风水宝地继续修炼。

一天,风和日丽。一艘由南方来的大商船正顺风顺流地航行。当驶至刘家岛村南部海域时,突然停止不前,船主、客商及船上的伙计们着急起来,惊奇地四处观望,发现正北方陆地上(即刘家岛村西端)有三个仙人各骑一匹青鬃烈马来回奔驰。船主和客商立即在船上焚香烧纸,许愿在此地建庙。于是,商船便又得以继续航行。

船主回到南方,不久即带着能工巧匠和建筑材料来到这里,建立了此庙。

《“刘大灯笼”的故事》

清乾隆年间朝廷重臣刘墉,原籍诸城庞戈庄。据传,他的先祖是从刘家岛村迁去的,其祖墓位于本村西北部棘子林。

有一年正月十五,皇帝为了庆贺盛世,与民同欢,诏告群臣各做一个灯笼,于夜里挂在京城午门外。为了博得皇上的欢心,大小官员费尽心机,灯笼扎得一个比一个精美,一个比一个大。

交灯笼时,唯独刘墉从袍袖里拿出一个制作精巧的小灯笼。大家不禁一阵哗然,都替他捏了一把汗。皇帝皱着眉头接过小灯笼一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连声说道:“妙!妙!好!好!这才是真正的大灯笼呢!”原来,那灯笼上写着刘墉的一首诗:“路为灯捻海为油,高挂凌霄照九州。皇恩浩荡庆盛世,万民欢腾颂千秋。”从此,“刘大灯笼”的故事便传开了。

后来,刘墉回刘家岛村祭祖时,特意送给刘氏家族一个灯笼,称为“刘大灯笼”。在清朝,刘家岛村刘姓人被诸城庞戈庄刘墉祖辈称为“大少爷”。他们还送给刘家岛村刘氏家族一对大灯笼,上有“清爱堂”字样。每逢年节吉庆佳日,刘氏家族都要把灯笼挂出来。灯笼在刘家岛村刘氏家族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成了他们的传家之宝(编者:后来失传)。两百余年来,这个故事在薛家岛一带广为流传。

"

Tags:刘家,岛村,传说,本村,唐僧,刘罗锅,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