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二手房资讯
青岛人忘不了的李村大集
2019-10-30 15:01二手房资讯
简介" 天气晴和的秋日下午,邻居们常常聚在一起闲聊,其中很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赶集。二七(农历)李村,三八城阳,四九王哥庄,五十沙子口,一六灵山卫,大家如数家珍,各有体会。“今天你去哪了?”一个问,“我去王哥庄啦?币桓龃稹!奥虻氖裁?”一个问,...
天气晴和的秋日下午,邻居们常常聚在一起闲聊,其中很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赶集。二七(农历)李村,三八城阳,四九王哥庄,五十沙子口,一六灵山卫,大家如数家珍,各有体会。“今天你去哪了?”一个问,“我去王哥庄啦!”一个答。“买的什么?”一个问,“啊……”另一个则说买的什么什么,如何好,如何便宜,特别是买到在别处买不到的东西更是赞不绝口,另一个就会说:“下一集我也去看看!”
其实我也是赶集的爱好者,退休在家,闲来无事,不常出去跑跑怎么行?我常去的集市是李村集。记得十多年前临近春节的时候,既是邻居又是同事的老吕来找我,说是去赶集买年货,我便随之而去。等来到李村集一看,我万万没有想到李村集这么大,货物这么多,游人这么挤,据说大集常年店铺和临时摊位皆有数千之多,只见万人攒动,只听人声嘈杂,简直就是一个大海洋……从南庄下车后,顺着马路来到桥头,我们决定从西向东游逛。
一溜下坡,这才知道李村大集原来就在李村河底,因为常年少水,后来又用花岗岩大理石加以覆盖,加之地面平整,视野开阔,真是一个作为集市的好地方。
首先看到的是菜市,鸟市、花市、和对联灯笼市。菜市里,只见各种菜果,农产品一应俱全,因为近年来采用大棚和温室种植,所以我们在寒冬里,依然能够吃到春夏秋季的蔬菜。花市里,一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茶花,腊梅,杜鹃花,蟹甲兰,君子兰,瓜叶菊……都被花农从青岛各个乡镇,甚至从省内各地送到大集上。到花市的人,你一盆、我一盆,高兴地用大车小车带回家去,等到春节摆放在厅堂里,那才真叫喜庆哩。
然而,我更感兴趣的是灯笼市和对联市,灯笼市里大多是牵子携孙的人。不一会,小孩的手上就会擎上一盏红灯笼,有“年年有余”的双鱼灯,有“万事如意”宫灯,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灯。同时,在这里还可以买到鞭炮和礼花……对联市里,写满吉言的大红对联一排接一排,沿东西河道一溜挂起,从远处望去,红红火火一大片。
地摊上摆满五颜六色的过门帖,方方正正的大“福”字,四角衬着“富贵吉祥”、“年年有余”烫金字,格外显眼。看到许多对联的妙词佳句后,我立即找出笔和本子,把那些感觉新鲜、别有韵味儿的联语记下来,例如“丰年飞瑞雪,骏马跃长征”、“春新门载福,志远马扬蹄”、“马腾风雪舞,春到杏花红”、“百花齐放春光好,万马奔腾国步雄”、“伯乐明眸识好马,良才妙手展宏图”等等。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卖“族谱”(又叫“家堂”,买的话要说“请”)的,多年没有见过卖的了,也感到新鲜,于是就站下来,细细地看了族谱上那填写祖先名字的格系,和格系下面颜色鲜艳的画面,画面是一座宅子的大门外边,主人和女眷迎来送往、小孩子放鞭炮的场面。依稀记得,在我小时候家里大年三十也曾挂过祖谱,世代的老祖宗在上面都有他们的位置,年除夕在吃饺子之前我也曾经在供桌前给先辈们磕过头,后来由于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便收藏起来了,再后来就渐渐地不见了踪影。心想,现在生活好了,许多人又把这些老东西翻腾出来,在辞旧迎新之际,把自己的先祖祭奠一番,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对联市的后面应当是鸟市,金鱼市,只是春节临近,天气严寒,这时已经搬进屋子里了……
从这里走出来过桥底,你便可以闻到一股浓烈的香气,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李村脂渣,只见几条长桌,许多小凳,人们围坐在一只大锅旁边,吃的时候加一把葱段和香菜末,再来两个火烧一瓶啤酒,直吃的满脸流汗。现在,很多外地人把他们当地的风味小吃也搬到了李村大集上,例如大西北的清真羊肉泡馍,韩国的狗肉冷面,陕西的大刀凉皮,朝鲜打糕,东北大麻花,沂蒙山大锅盔(饼)……这里面有行商散落各处,也有坐商在河沿上开门头……走出桥底向东走,来到鱼肉鸡鸭市场。可能春节临近的缘故,一个个猪头摆在案板上,笑盈盈地等着你领回家去呢。鸡鸭则在笼子里叫个不停,吃个不停。海鲜类更是齐全,沙子口的蛎虾、红岛的蛤蜊、王哥庄的八带虾虎颇有名气,另外,鲜海货有刀鱼、鲅鱼、鱿鱼、鲳鱼等,干海鲜有海参、鱼翅、海米、鱿鱼、干贝、蛤蜊肉、银鱼、乌鱼,可谓海货大全,任你挑选。
再过桥底,再向东走,便是鞋帽被褥沙发垫鞋袜市场,每年秋冬之际,卖春秋衣春秋裤羽绒服的特别多,我对此不太感兴趣,很少在此滞留。再过桥底,再向东走,就是陈杂旧货小五金市场了,新时期后,又有了二手车市场,车辆过千,偌大一片,我都是匆匆而过。我最感兴趣的是,大集的尽头,有二三十个卖古玩儿和旧书的散摊,书籍似乎比昌乐路文化市场还能便宜一些。每次逛李村集,我在书摊前耗得时间最多,花钱也最多。例如我们家里,现代文学家的作品集是比较多的,单单没有吴伯萧的《窑洞风景》,有一次在李村集最东头的桥底下的一个书摊上,突然看到这本书,全新,正规出版,一问,只要三元,便立即纳入囊中。当然其他方面关于现代文学的书,关于鲁迅的书,关于青岛的书,关于古诗词方面的书,每次赶集都会买几本,十几年积累起来也不少,此处就不必赘述了。
由于常常去李村大集,对它的来龙去脉便有了了解的兴趣。查阅相关资料,李村大集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明万历《即墨县志》,其建置篇说“市集,在乡十二。李村,在县南六十里”。据此可知,李村大集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即墨县志》,对李村大集也有载录,即墨县内有城集4个,乡集39个,李村大集为其中之一,这距今也有一个半世纪之久了。至清朝末期,李村大集已形成繁荣一方、辐射百里的规模了。大集以自由交易为主。交易的商品有粮食、海产品、手工制品、木材、禽蛋、蔬菜、水果等。交易品有本地自产的,也有产自外地的,还有煤油、火柴等“洋货”(当时称谓)。
民国十七年(1928年)《胶澳志》,对李村大集的交易情况也有过记载。据载,当时李村区有名的市集有李村、枣园、沧口、浮山所等。李村大集以逢二、逢七为集日,利用李村河的沙滩为临时市场,其买卖之繁盛,可谓“首屈一指”,每逢集日,百货咸集,游人如织。但是,1930~1940年代,由于战火纷扰,莅市人数比德占时期大幅下降,每集约有三千到五千人,每集商品总值在万元左右,成交额在500~1000元间。到40
年代末,在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下,货源奇缺,物价飞涨,大集已经非常萧条了。
1950年代初,社会安定,物价低廉,大集年成交额在百万元左右,并呈逐年上升之势。1954年起,粮油实行统购统销,自由交易被限制,大集贸易额略有下降。1958年,受极“左”思潮影响,农村自留地被取消,家庭副业被禁止,大集交易品种明显减少,并一度由李村河底迁至河上。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自由市场重新恢复,农副产品及家庭加工产品上市,李村大集又活跃起来,但交易品种有限,比较单调,交易额与50年代相比大幅下降。1963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大集交易额逐年上升。70年代,集市搬到了李村广场,即今商贸中心所在地。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体制改革,农民收入增加,李村及周边城乡购买力提高,李村大集进入了繁盛时期。
上个世纪90年代,政府对集市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河南岸硬化了地面,设立了台式摊点,辟为海产品市,为固定摊点,并改为全日市场。河北岸全线建设了2层楼房,部分摊点退河进室,同时也吸引了更多行业参与集市经营。进入21世纪,政府又投入百万元对大集进行改造,用花岗岩大理石铺设了地面,集市环境得到更大改善。李村大集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市场,摊位设于李村河底及两岸,东至东李村,西至杨哥庄,南北百余米,东西绵延3公里,盘地500多亩。集市被3座桥梁自然划分,辟为4大地段,自东向西,分别为汽车、摩托车,服装市、鞋帽市、旧货,蔬菜,海鲜,粮食,肉类产品,,花鸟市,农产品市,木材市,日用品市,自行车市,摊位多至数千个。除河北段为固定市外,其他3段皆为集市场所。整个大集年交易额达2个多亿元。李村大集历史悠久,声名远播,辐射面遍及青岛市及其周边地区,省内外各地甚至外国人也把生意做到了这里。
李村大集巨大的消费群带动了李村商业圈的迅速发展。目前,李村早已成为青岛地区北部的商业中心。大集与李村众多的大型商场超市,还有林林总总的商家店铺,相互补充,互为协调,不但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主流消费群,还形成了靓丽繁荣大而统一的商业氛围。
2015年4月,李村大集搬迁工程启动,2016年7月1日新李村大集正式开业,新址位于李沧区青山路与重庆中路交会处。概而言之,李村大集为繁荣一方经济,方便居民生活,增加税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源:青岛故事 作者:刘书章
"Tags:青岛人,忘不,了的,李村,大集,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TiVo流4K启动时出现问题,但正在修复
当我们收到TiVo Stream 4K视频流媒体进行审查时,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这款设备售价50美元,类似于Roku或Fi... -
前eBay高管被控对公司进行网络跟踪“批评”
美国司法部在周一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称,16名eBay前员工被控在一份新闻稿背后对一对夫妇进行网络跟踪,高管... -
谁说你不能给iPhone增加存储空间?花18美元买一个128G
如果你有一部iPhone,你无疑已经听到了Android用户对你手机的一个主要批评:你不能用microSD卡扩展它的内存... -
谷歌表示,到2025年,领导层多元化程度将提高30%
Google首席执行官皮查伊(Sundar Pichai)周三表示,该搜索巨头将增加更多的黑人员工,以及其他“代表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