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盘资讯

俺村的“通讯录”

2019-10-25 15:01新盘资讯

简介" 陈瑞玲 大凡三四十岁以上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都熟悉村里的大喇叭。通常是沙沙拉拉一阵信号声,“喂?喂!喂……”村里文书就开始广播了。大到交公粮交提留,什么时候村里放电影,小到三婶子的猫不见了,村头老王家小卖部新进了酱油……在我记事之后,逢...

"

陈瑞玲

大凡三四十岁以上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都熟悉村里的大喇叭。通常是沙沙拉拉一阵信号声,“喂?喂!喂……”村里文书就开始广播了。大到交公粮交提留,什么时候村里放电影,小到三婶子的猫不见了,村头老王家小卖部新进了酱油……在我记事之后,逢年过节还从大喇叭上举办过儿歌比赛:也亏着那时民风淳朴又少不更事,要不对着大喇叭清唱,嘿,这得有多大勇气啊!现在想来还让人一阵阵脸红。脸红归脸红,奖品曾经发过暖瓶,还有大小三个塑料盆,领奖时那骄傲和神气活现,真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那时富裕的人家刚有了黑白电视机,放磁带的录音机也刚刚兴起。大喇叭做为公共通讯的主要工具,倒是及时方便的很。当然局限性也是有的,毕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广而告之”,有时候通知的范围小,就要文书一家一家的跑了。

大喇叭终归只是个“单线联系”,“下达”比较方便,却没法“上传”。电话的出现就立马改善了这个局面。如果说自行车、电视机是以“雨后春笋”的速度普及开来,电话简直就是“一眨眼”遍布了大街小巷。这时候就不仅仅是为了公共通讯了,城乡之间、村镇之间、邻里之间,终于从“鸿雁传书”、“喇叭传音”走到了“亲切问候”。当距离不再成为问题,乡亲们交流明显多了起来。不但能三五成群约着赶大集,冬夜里打牌,农闲时聚餐,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确实是高效方便了太多。

对公共交流来讲,手机的出现一开始是“波澜不惊”的。真正再一次改变了村里集体通讯方式的,与其说是手机,不如说是网络、依靠网络而生的微信。“我们这辈子哪里还想到能用上这个吆”,这是我妈谈及微信的原话。但即便目不识丁,也丝毫不妨碍我那68岁高龄的老母亲在微信群里熟练地发心灵鸡汤、约广场舞姐妹、晒小外甥照片。现在哪个村里没几个微信群呢?“学习强国”要有,社区群要有,相好的邻居群要有,当然超市群更要有……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过年磕头、短信问候都用发微信和抢红包给替代了,没有微信支付宝,连小商小贩都没法营业。村里开会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有啥事不能在群里讨论解决的呢?

假期回家,很惊讶地发现村里居然开了“抖音”。一开始是推销农产品的,获评全省“美丽小村庄”之后,村容村貌、文化活动、广场舞大赛……通通在抖音上进行了推送。乡亲们不时就能刷到熟识的面孔,也都攒足了劲想要“露一小脸”。如果说大喇叭电话手机都只是通讯手段,从抖音开始,村民们实实在在开启了主动利用网络、营销生活的道路。

村头的大喇叭慢慢沉寂了,微信群里越来越热闹。这小村庄的通讯如村风一般质朴,却记载了那么多从无到有、由远及近的发展历程:通讯的历程、致富的历程、越来越好的历程!

"

Tags:俺村,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