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二手房资讯

「青岛记忆」怀念消失的青岛影剧院

2019-06-03 03:40二手房资讯

简介一般是老年人怀旧,其实中年人也怀旧。如今在青岛大街小巷漫步,到处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令我惆怅的是,青岛影剧院将从李村路上被彻底地抹去了。 一提起青岛影剧院,老青岛人是再熟悉不过了,她不仅历史悠久,曾是青岛一类电影院,不仅局限于放映...


一般是老年人怀旧,其实中年人也怀旧。如今在青岛大街小巷漫步,到处可以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但令我惆怅的是,青岛影剧院将从李村路上被彻底地抹去了。

一提起青岛影剧院,老青岛人是再熟悉不过了,她不仅历史悠久,曾是青岛一类电影院,不仅局限于放映电影,而且是我市最著名的演出剧场之一。它承载了许多老青岛人难忘的记忆,很多市民都有在这里观看话剧和电影的美好记忆,折射出青岛人文化生活的一个时代印记。她位于老市北李村路12号,紧邻繁华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有资料记载,该剧院为日本人三浦于1939年开建,取名曰“青岛映画剧场”。总面积为2323平方米,有一、二层观众席,共有座位1051个,1945年抗战胜利后,更名为“庆胜影院”,1946年易名为“电化教育馆”,解放后,定名为“青岛影剧院”,“文革”期间一度改名为“新青岛电影院”。


照片源自网友“donkeyljy”

影剧院内座椅舒适,舞台很大,尤其是音响最好,曾号称“华北第一”。演员在舞台上以普通声度说话,剧场内每一个角落的观众都能听到,根本不用“麦克风”。1956年成立的青岛市话剧团址与青岛影剧院近在咫尺。排练、彩排、正式演出都在该影剧院,著名演员邵宏来、唐国强等都从这里开始成名的。据考证1962年以张瑞芳为团长、赵丹为导演的上影演员剧团在这里演出了《上海屋檐下》、《雷雨》等话剧,演员有上官云珠、王丹凤、高博、康泰等一批明星,场场爆满,剧场大玻璃门甚至被挤碎。青岛剧院六十年来一度星光闪耀。记忆中六十年代初新中国影坛的崔嵬、于洋、孙道临、白杨、秦怡、王心刚、王晓棠等影星的大照片,被高高悬挂在电影院中最显眼的位置,我们看电影时常驻足观看还加以评论。

我小时候很多电影就是在青岛影剧院观赏的,如《林则徐》、《聂耳》、《万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铺子》、《老兵新传》、《五朵金花》等题材风格多样的电影,那时是属于档次比较高的影院。上中学的时候学校经常组织看电影,地点也是在这里,一得到消息我们就积极报名买票,票拿到手就等着去过看电影的瘾,往往早早赶到影院。那时候的电影院没有空调和什么立体声设备,还是看的津津有味,如《甲午风云》、《革命家庭》、《红旗谱》、《舞台姐妹》、《小兵张嘎》、《英雄儿女》、《国庆十点钟》等,尤其是我们去看等战斗或反特一类的影片觉得是那么神奇……

1966年春天中午放学时路过影剧院门口见有下午4点的《羊城暗哨》电影票,我十分欣赏演员冯喆的表演艺术,因下午三点半放学就买了一张票,结果那天下了课老师又开班会四点多才放学,一看来不及了用了20分钟满头大汗跑到电影院,晚了半小时只看了三分之二。文革中电影少,一场电影能放十几天,1975年影片《闪闪的红星》放映时,不管大人孩子都抢着看,我记得我曾看过三遍,主要台词都能背过了。

“文革”后是电影最早给广大群众带来了春天的信息,一批被禁演尘封多年的影片重新放映,带动了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演出市场空前繁荣。青岛影剧院及各放映单位门庭若市,买票还要托关系找熟人,售票员成了“香饽饽”。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与爱人初恋的时候,第一场电影就是从这里看起的,这儿又成了我们经常光顾的主要场所,可以说是青岛影剧院功不可没。后来又排队买票去看当时风靡一时的印度电影《流浪者》,记得80年代初观看青岛歌舞团演出舞蹈西班牙斗牛士片段,票不好买不说,剧场人满为患,演出结束后观众情绪热烈,掌声欢呼声不断,演员往往再表演一次才能下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影剧院发展最为顶峰的时期,能够容纳1000多人的放映厅场场爆满,有时甚至能放映到晚上12点,与第二天的放映循环连接。后来青岛影剧院购宽银幕是岛城仅有的几家,所有音响设备都更换成了模拟立体声,观影效果相当震撼。《天云山传奇》、《喜盈门》、《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环》等电影渐渐多了起来。那时,还针对情侣们建成了包厢,包厢一推出,立刻成了情侣们约会的首选,每场电影都是包厢的票先卖完。

从1982年开始,影剧院及各放映单位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电影发行放映的观众人数和经济收入均完成了经济指标。1990年影剧院在全市举办“我为亚运做贡献”电影观摩月活动,共售出观摩券万余张,所获得的专项经费转交北京亚运会组委会,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还举行过庆典电影汇映,199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和青岛电影放映90周年,青岛影剧院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电影系列活动。举办了影评演讲竟赛,电影知识比赛,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影片汇映,主要有;《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南京大屠杀》等中国影片和亚洲国家影片。同时还组织了当代世界电影一流内部片的观摩,计有《辛得勒的名单》、《铁十字》等十部原版影片。1997年举行迎接香港回归电影系列放映活动,分三个阶段,历时100天,产生较大影响。1999年青岛剧院推出电影年卡活动,对预售影票工作进行改革。

1993年我还在区委宣传部工作,我们与吕铭康老师及有关单位举办了“青岛市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京剧票友大赛”,场地就在该影剧院,与领导工作人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94年外地剧团来青岛演出儿童剧,时任影剧院的杨经理与我们合作组织学生观看话剧场场爆满。20世纪90年代,剧院逐渐开始衰败,去的人也逐渐少了。


2001年9月,青岛影剧院因为屋顶为木质结构、存在消防隐患等等原因,被有关部门依法责令停业,原先的工作人员分流安置,此后因资金匮乏,无力整改,一直闲置,一段时间竟成了废品收购站,日渐败落荒废,路过几次感到惨不忍睹。去年已列入拆迁计划,将从李村路上被彻底地抹去。青岛影剧院牵动了岛城太多老影迷的回忆,岛城观众对于青岛影剧院,也总有着那么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而且永远也不会消失。

本文作者为网友“颂舟”,宋培常老师,发表于2010年3月23日。记录了曾获“华北最佳影院”美誉的青岛剧院悠久历史及日渐荒废乃至消失的惋惜怀念之情。

Tags:青岛,记忆,怀念,消失,影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