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家装资讯

青岛城市记忆:镇江路原名探寻,“炮台路”上的炮台寻踪

2019-03-15 15:40家装资讯

简介据民国十七年出版的《胶澳志》载称炮台路,1970年始改称镇江路,新路名沿用至今,何称炮台路无从查考,应该与此之前的这条路曾因拥有二、三、四号炮台,而在民间被称为“炮台路”吧。 1897年11月14日,德国政府借口“巨野教案”,在栈桥强行登陆,侵占青岛。...

据民国十七年出版的《胶澳志》载称炮台路,1970年始改称镇江路,新路名沿用至今,何称炮台路无从查考,应该与此之前的这条路曾因拥有二、三、四号炮台,而在民间被称为“炮台路”吧。


1897年11月14日,德国政府借口“巨野教案”,在栈桥强行登陆,侵占青岛。德占青岛时期,在岛城建有6公里长的步兵防御线,期间分布有小湛山堡垒、小湛山北堡垒、中央堡垒、仲家洼炮台和台东镇堡垒、海岸堡垒。在1914年德日青岛争夺战中,这些工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老青岛也习惯把这五大堡垒,叫做一到五号炮台。

“炮台路”上的炮台寻踪

云溪路12号·仲家洼炮台遗址探寻

德军在第二号步兵防御堡垒和第三号步兵防御堡垒之间的第五号警戒哨所的后侧修建了两座大型步兵掩蔽部,以供德军在防御堑壕后面进行休整之用。该掩蔽部在习惯上被称为仲家洼炮台。该炮台未配备火炮,只建有8个炮座,属德军支援前沿的永久性军事工事。该炮台的建设属德军第二期要塞防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建成,德军前沿的支援火力将大大增强。火炮本预计在1915报告年度安装,应装备8门150mm炮,可惜还没来得及安装战争就开始了。

位于今云溪路12号大院的两座掩蔽部呈南北排列,依小土坡而建背东面西半埋于地下,两座半地下式掩蔽部各为单层构造形式,顶部附近有众多的排气孔做通风之用,建筑两边采用双门形式,上圆下方的大铁门总厚度为40毫米,是使用3-4层厚度在10毫米钢板叠加并用铆钉结合而成,异常坚固,不但能抗任何子弹、甚至可以抵御小口径火炮的攻击。墙壁上有多个小方窗,以前带有20毫米厚的钢板,战时可以作为射击窗口。该掩蔽部墙壁厚度在80-100厘米以上,为了防止地下水的渗入,采用建筑外围和地基部位设置排水系统。整个掩蔽部的构造大致完好。






2007年10月5日,岛城著名植物专家于涛先生在云溪路附近发现一棵近百年树龄的无刺槐树,顺着古树的踪迹,又发现了一处德占时期的德军建筑,经专家探查,这处位于云溪路12号院内的建筑就是一直以来未曾发现、废弃多年的“仲家洼炮台”。

进入内部后发现空间宽广,室内高度约4米,墙体的厚度也达1米多。室内共有6间大房间、2间小房间,面积至少有700平米。堡垒由独立的两部分组成,中间被一座居民楼隔开,加上居民楼另一侧的小堡垒,总面积应在1000平米以上。





由于这里的掩蔽部的结构坚固并远离市区,在日军占领青岛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据说这里曾经被作为军火库使用过。到了解放后则一直属于海军部队管辖,当作弹药库的一部分使用到文革时期。80年代初部队撤出,这里被规划成民居小区,后期又陆续建起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当时还曾经因掩蔽部妨害楼层建设,曾一度试图爆破拆除,只是由于掩蔽部过于坚固再加上其他原因,侥幸躲过一劫。现在则作为某单位的物资杂物仓库在使用。后期由于形式的需要,因其特有的功能,这里又成为人防的避难场所。

百年历史遗迹常年隐没于居民小区内,十年前的发现,对于青岛近代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老台东随着城市发展改造,很多历史遗迹不断地消失,仲家洼炮台遗址因现处位置原因,加强保护也是目前根本所在。

文章部分内容参考引用衣琳《1914年青岛日德战争风云录》,部分照片摄影者李永林。(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

Tags:青岛,城市,记忆,镇江路,原名,探寻,炮台路,炮台,寻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