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二手房资讯

什么是青岛?

2019-03-11 07:40二手房资讯

简介一部城市美学史 文 | 星球研究所 青岛 这个中国北方最年轻的滨海城市之一 曾经为世界奉献了 一场精彩绝伦的灯光焰火表演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摄影师@张凯) ▼ 说它年轻 是因为青岛的建城史不过百余年 这在千年古城扎堆的中国 实在太过短暂 那是一个中国城...

一部城市美学史

文 | 星球研究所

青岛

这个中国北方最年轻的滨海城市之一

曾经为世界奉献了

一场精彩绝伦的灯光焰火表演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摄影师@张凯)

说它年轻

是因为青岛的建城史不过百余年

这在千年古城扎堆的中国

实在太过短暂

那是一个中国城市地位重新洗牌的年代

清末民初

西安、镇江、九江等传统工商业城市

在洋货冲击之下百业萧条、江河日下

昔日舟楫云集的淮安、嘉定、扬州

因大运河的淤塞而繁华尽散、一蹶不振

苏州、南昌、开封

则几乎被连年的战争或灾害夷为平地

此消彼长

工业时代强烈需求下的采矿业

带动唐山、萍乡、抚顺相继崛起

愈发重要的铁路

很快会将石家庄、郑州、哈尔滨推向省会的宝座

西方殖民者的强势影响下

上海、天津、青岛跃升为经济文化中心

(近代中国部分城市兴衰图,红色为新兴城市,白色为衰落城市;数据源自@何一民《中国近代衰落城市研究》,底图源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星球研究所制作)

与此同时

人们欣赏城市的眼光也在发生剧烈变化

科学的规划、对城市整体风貌的控制

开始更多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我们将其称为

城市美学

在这方面

青岛尤其受到世人的赞誉

当时寓居青岛的文人墨客如过江之鲫

从蔡元培、沈从文、巴金

到闻一多、郁达夫、老舍

无不对青岛推崇备至

广东人康有为的评价则最为经典

(这段评价在青岛流传甚广,并有多个不同版本,我们未能考证到其原始出处,所以原文存疑)

“绿树青山,不寒不暑,碧海蓝天,可舟可车,中国第一”

杭州人梁实秋更是将青岛捧若天堂

(语出自梁实秋《忆青岛》)

“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时至今日

除了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之外

青岛不但是北方经济最强的城市

(以2017年各大城市GDP排名)

也是中国最具旅游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许多人提到青岛

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好感与向往

(下面这张榜单源自《2017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由界面新闻发布;因为中国市面上的榜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或数据偏颇,或有利益驱动,所以我们查阅了多个旅游榜单,互相佐证;我们发现这些榜单中,青岛排名都在第12名上下,居于全国前列;百度旅游城市搜索指数中,青岛更是位列前5名)

几乎没有历史根基的青岛

为什么能拥有如此高的评价?

事实上

青岛的城市美学

在建城之初就超越了同期崛起的大多数城市

之后的百余年间

它也曾倒退或止步不前

但旋即重新上路,再开新篇

其一波三折可谓一部浓缩的城市美学史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

北依大泽山脉、南滨黄海

中间为东西展布的胶莱盆地

陆海相接之处,崂山、大小珠山、铁橛山等

接连耸立、拱卫胶州湾

(点击放大查看,青岛在山东半岛的位置及地形示意图,红线区域内为目前青岛的行政区域;橛音jué;地图源自@Google)

其中崂山山脉最高峰海拔1132米

为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日落时分的崂山云海,摄影师@王泽东)

山入海中、海侵山下

大雾起时,有如水墨国画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摄影师@徐堃)

山海相连之处

或礁石丛生、惊涛拍岸

(摄影师@烟雨斜阳)

或细沙轻语、柔情似水

(沙滩上的小船,摄影师@烟雨斜阳)

远离海岸之处则是岛屿林立

郁郁葱葱、与世隔绝

(火山喷发形成的竹岔岛,摄影师@卢晖)

加之青岛海岸线曲折、湾岬交错

大小海湾多达49个

这样的地形使得青岛天生就是极具经济、军事价值的良港

(崂山脚下的青山湾,摄影师@烟雨斜阳)

古代青岛人

以海为家,捕渔为生

(夕阳下的渔船,画面右侧为著名的石老人,为17米高的石柱,中间部分石块崩落,形成了一处空洞;摄影师@烟雨斜阳)

到清代时

已经形成了数百个村落

人口多达数万人

(崂山边的渔村,摄影师@烟雨斜阳)

1892年

为巩固海防

清廷派兵驻防青岛

修建总兵衙门、炮台、栈桥

宽窄不一的街道以及60余家商铺也随之出现

青岛作为一个萌芽城市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但在此时

我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青岛的巨大潜力

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军事重镇

多数的城市功能仍然缺失

(下方为青岛栈桥,始建于1892年,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现在已成为青岛的标志之一;上方的岛屿为小青岛,被认为是“青岛”得名之处;摄影师@刘中)


真正发掘青岛潜力的是

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他曾在中国实地考察数年

之后便极力向德国政府提议占领青岛

(李希霍芬对中国极为了解,因其是“丝绸之路”概念的首次提出者,而被中国人熟知;鲁迅曾在其地理著作《中国地质概论》中说:自李氏游历以来,胶州早非我有矣;下面李希霍芬的话转引自郭双林《晚清外国“探险家”在华活动述论》)

“此地可以建设一个伸展到华北的铁路网······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

19世纪末的德国刚刚统一不久

虽然错过了列强瓜分世界的黄金时期

却后来居上

其经济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英法等传统强国

于是他们有了一个更大的野心

即通过建设一个“样板殖民地”向世界证明

德国在经营殖民地方面同样超越那些老牌帝国

(德国政治家的话,转引自李东泉《从德国近代历史进程论青岛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们不会使任何人黯然失色,但是我们也要求我们在阳光下的位置”

青岛显然就是“样板殖民地”的最佳选择

它拥有极佳的地理条件

同时又不像上海那样需要和其他列强共享

也不像天津那样已经有太多的城市基础

青岛就像一张白纸

可以任由德国人规划蓝图

1897年11月14日

德意志帝国海军出兵占领青岛

无能的清军未做任何抵抗、完全拱手相让

(1898年的明信片《来自胶澳的问候》,有些讽刺的是画风结合了中国儿童的形象,作者未知;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现在

青岛是德国人的了

殖民者踌躇满志的样板之城即将启幕

他们并没有急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而是首先开展土地勘察测量

在完成青岛史上第一份城市规划之后

建设才全面展开

(下图为1912年德租时期的青岛地图,经现代重新上色标注,红线为铁路;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整个城市行政中心围绕着总督府展开

正前方是开敞的广场

六条放射形道路在广场交汇

烘托出总督府的中心地位

(中央方形建筑南半部为总督府旧址,北半部为新中国成立后以同样风格新建的建筑;从航拍图中可以清楚看到前方广场周围的六条道路;摄影师@卢晖)

总督府建在观海山的半山腰处

共四层,高20米

总建筑面积达7500平方米

最新式的钢铁结构被应用其中

钢材则由克虏伯公司从德国远道运来

外立面采用青岛随处可见的花岗岩细方石

整个建筑庄重威严,极具质感

(总督府旧址,摄影师@陈曦)

为保障建筑质量

殖民政府从德国聘请建筑设计师、专业技术工人

本地无法生产的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

则直接从德国运来

胶澳总督本人下班后亲临工地视察

甚至登上脚手架检查施工质量

决不允许一点纰漏

所有行政建筑、宗教建筑、住宅

也都通过立法手段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定

(引自德租时期的法律文件《买地办理章程》)

“房屋的高度控制在18米以下及楼层最高为 3 层。建筑物所占面积应在宅地面积的 6/10 以下。相邻建筑的间距为 3 米,有窗户时为 4 米”

其中一项规定对青岛的影响更为直观

即建筑外形不能重复

这一规定直接导致

各种风格、样式的建筑纷纷在青岛落地

例如30米高的总督官邸

建筑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

是德租时期青岛最豪华的建筑之一

为新罗马风与青年风格派的结合

大面积的券柱式开敞外廊

以及有序排列的花岗岩饰面

使得建筑极为生动

(从信号山拍摄的总督官邸,1957年毛泽东曾经入住,摄影师@王恺)

从不同角度观看

会呈现出迥异的景象

(总督官邸,摄影师@望麓自卑)

1910年建成的基督教堂

拥有一个造型突出的钟塔楼

将整个区域都渲染出了浓浓的欧洲风情

(基督教堂,摄影师@姚璐)

不同时节、不同方位

都极具韵味

(基督教堂,前两张摄影师@Radiostar;第3张摄影师@徐逸凡)

其他形态各异的代表性建筑还包括

胶州邮政局

(1904年建成的胶州邮政局,摄影师@王恺)

海滨旅馆

(1903年建成的青岛海滨旅馆旧址,1912年孙中山曾经入住,摄影师@王恺)

亨利王子路理发厅

(1905年建成的亨利王子路理发厅旧址,摄影师@王恺)

安娜别墅等等

(1903建成的安娜别墅,德国砖瓦商罗伯特为纪念爱女而命名,为巴洛克式建筑;摄影师@李文博)

除了对建筑事无巨细的追求

德国人还非常重视城市绿化

为此设立了专门的“林务署”

不遗余力地引入法国梧桐、槐树、银杏等树木

绿化城市的盛名在当时享誉全国

连上海、北京等城市都派人来学习参观

(始建于德租时期的中山公园,夜晚的樱花在灯光下异常梦幻,樱花的种植则始于后来日占时期;摄影师@高江峰)

建筑之间、道路两侧

也将绿植穿插而置

配合当时广泛采用的红色屋顶

可谓真真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在全国城市之中独树一帜

(拍摄于观海山上方,观海山的建筑沿山体规整排列,空间疏朗,均匀细致;摄影师@卢晖)

加之青岛市区不断出现的山地丘陵

建筑往往顺坡就势

建筑群轮廓连绵起伏、高低错落

构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观效果

(山上为青岛电视塔,摄影师@Radiostar)

总体而言

德国人在青岛的城市建设

奠定了青岛基本的城市格局和风貌

这是青岛城市美学的第一次建立

青岛已经不再只是一座普通的小渔村或者军事堡垒

而是一座个性鲜明的城市

经济上的成绩也同样斐然

以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理念建设的青岛港

从建成之初就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港

许多方面都超越了香港、上海

德国人打造“样板殖民地”的目标初步实现

然而“好景”不长

在德国人治理青岛17年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对青岛觊觎已久的日本

于1914年趁机对德宣战、取而代之

日本与德国人对青岛的经营风格完全不同

他们更多着眼于急功近利地扩张与掠夺

包括将数万名日本人移民青岛

全面控制青岛的工业、商业、金融业

市区规模虽然比德占时期扩大了 3 倍

但总体上呈现为无序的自发扩展

自始至终没有做出一份长远的城市规划

这一时期建筑质量也明显下降、风貌大为倒退

(第一次日占时期在日侨聚居区建设的普济医院,是当时的代表建筑之一,被认为存在刻意设计的痕迹;图片源自@维基百科/StefanTsingtauer)

倒退与止步不前的日子是漫长的

青岛城市美学的第二次提升

要等到十余年后才会再次来临


一战结束之后

五四运动的口号响彻全国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1922年

北洋政府虽然最终收回青岛

但此后数年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乱局之中青岛的城市建设也是一落千丈

(时人对1920年代青岛建筑的评价,节选自青岛地方志《胶澳志》)

“国人近年建筑······其取材施工恒取苟完苟美之主义,不若德人之坚固整洁矣”

直到1931年

驻防青岛的海军将领沈鸿烈

同时被任命为青岛市长

青岛逐渐远离战火,局势趋于稳定

青岛城市美学的第二次提升开始了

并且完全由中国人主导

首先

青岛市政府深化了关于城市建筑的法规

设立市区工程设计委员会

着力提升建筑质量

甚至还包括一个建筑审美委员会

对于不符合青岛风貌的建筑一律禁止

对优秀的设计则予以奖励

著名的八大关别墅群

便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

(八大关的花石楼是一座座落于海岸礁石之上的别墅,由中国设计师刘耀宸设计,外形不求规则而富于变化,1931年建成,首任业主为俄罗斯人涞比池;摄影师@梦之境)

它以二、三层独立式庭院别墅为主

拥有大量精美的建筑小品

更重要的是景观疏朗、空间亲切静谧

有如都市村庄

(拍摄于八大关之一的正阳关一支路路口,路口共延伸出5个方向,对面建筑为韶关路22号,一幢北欧乡村风格别墅;摄影师@王恺)

其次

青岛市政府通过绿化以及一些特别的设计

对道路景观予以优化

使得青岛城区的许多道路都颇具韵味

(湛山三路的秋色@Radiostar)

最为经典的则是对“对景”的运用

对景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经典手法

即从一处景观欣赏另处一景观

两景相对,会产生非常奇妙的视觉美感

以1934年建成的圣弥爱尔大教堂为例

这是一处56米高的双塔楼建筑

也是青岛老城最为醒目的建筑之一

(冬天的圣弥爱尔大教堂,摄影师@卢晖)

当这样的建筑出现在道路的尽端

神奇的街道对景便出现了

建筑变得更加突出

街道也更富生趣

(摄影师@Shana Wang/Flickr)

或是绿意丛中

仰望尖尖小角

(摄影师@李文博)

或是老城之巅

俯瞰双塔奇兵

(摄影师@布莱克先生)

第三

与德国、日本等殖民者不同的是

中国人治下的青岛市政府

更加注重对城乡区域的平衡发展

以及对城市边缘贫民区的改造

包括统一规划布局

每处院落均设置水龙头、公共厕所

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一种起源于德租时期的建筑形式

里院

也在此时大规模发展起来

(航拍芝罘路周边的里院,摄影师@卢晖)

这是一种结合了欧洲联排住宅

与中国四合院的建筑

可以在有限的建筑面积中容纳更多人居住

居住者包括小职员、下级军官、工人、小商贩

1932年时青岛的里院已达506处

容纳了10669户人家

(航拍黄岛路与芝罘路交驻口的里院,摄影师@卢晖)

今天我们借助航拍技术

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种建筑的几何美感

雪后初晴

不知道当年这狭小的天井

蕴藏了多少个“青岛梦”

(冬季雪后的里院,摄影师@卢晖)

1935年

成就颇丰的青岛市政府

出台了第一部中国人制定的青岛城市规划

其中甚至包括一条从青岛经新疆直通欧洲的铁路

其雄心壮志,溢于纸面

然而规划未及实施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便让青岛的发展再次停滞

青岛城市美学的第三次升级

将要等到数十年以后


抗战结束之后

青岛历经内战、建国初期的曲折探索

以及文革的混乱无序

一些建筑风貌遭到破坏

城市风格大变

例如受前苏联建筑理论的影响

以“肥梁胖柱”为特征的会堂、疗养院

大量在1950-1960年代出现

(1960年建成的青岛人民会堂,为此还拆除了清代总兵衙门旧址,当时全国都出现了这种风格的建筑)

破坏与不协调

在改革开放初期对高楼的一味崇拜中愈演愈烈

最典型的莫过于1990年建设的东海大酒店

直挺挺地竖在海湾之上

可谓大煞风景

(海滨浴场与东海大酒店,摄影师@李滨)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近些年

人类对自然地理条件的改造能力极速增加

我们可以填海造地、削山填谷

青岛的城市风貌突然完全跳出之前的发展脉络

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出现

不再是红瓦绿树、疏落有致

而是高楼林立、紧凑致密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航拍浮山湾,摄影师@卢晖)

与其他高楼林立的城市大不相同的是

青岛的特色依然相当突出

它的海湾曲线极为优美

大湾小湾依次出现、连绵不绝

城市建筑群与大海交融穿插

滨海建筑布局从低到高,层次分明

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景观

(从另一个方向航拍浮山湾,摄影师@卢晖)

而在陆地上

密集的高楼建筑群

还会被突兀的山峰打破

使得青岛在钢筋水泥之中

依然保持些许山野气息

(浮山与青岛平流雾,摄影师@高江峰)

夜色之中

城市灯光璀璨,刺破薄雾

景象更加瑰丽

(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浮山与青岛平流雾,摄影师@高江峰)

雾浓之时

整个城市完全隐去

只余两个大塔吊穿出云端

揭示着云雾下方热火朝天、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

(浮山与平流雾,浮山上方的云雾有如从“火山”中喷发而出;摄影师@徐堃)

以全新面貌示人的新城市快速崛起之时

极具特色的老城也并未因此消亡

它们互相冲突、互相融合

未来的青岛是否仍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也许就掌握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

因为青岛城市美学的第3次升级已然到来

(青岛新城旧城同框,摄影师@卢晖)

P.S.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包括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李东泉《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陈雳《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

... The End ...

Tags:什么,青岛,一部,城市,美学史,星球,研究所,青岛,这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