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盘资讯

青岛年俗之四:馒头为啥叫蛮头,蒸馒头外人不让进门,不能拉风箱

2019-02-02 09:00新盘资讯

简介俗语说,“二十八,把面发”,这是民间流传的腊月二十八过年的传统。据说,这个传统的流行,与是因为过去地主家雇佣的仆人都要在年三十之前回家,所以地主在三十夜就没有人伺候做饭,于是就想着在二十八那天,让佣人把该准备面食的都准备妥当,然后发下辛苦...

俗语说,“二十八,把面发”,这是民间流传的腊月二十八过年的传统。据说,这个传统的流行,与是因为过去地主家雇佣的仆人都要在年三十之前回家,所以地主在三十夜就没有人伺候做饭,于是就想着在二十八那天,让佣人把该准备面食的都准备妥当,然后发下辛苦钱打发仆人回家。这个习惯一直传到今天,就演变成这一天要发面作馒头,做好的馒头一般要吃到正月里的初五以后。

关于馒头的来历

明代郎瑛在他的笔记体文稿《七修类稿》中,这样记载馒头的来历,"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馒头的起源,据说来自三国大争时代的四川,当年诸葛亮继承了刘备遗志,坚持以克复中原为毕生目标。为了清除南方后患,诸葛亮率兵征伐孟获。到了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疠极重,且泸水中含有剧毒,下水者必死,蜀国兵将因此而丧命者不计其数。

诸葛亮七擒孟获班师回朝,欲渡泸水取道成都,但见泸水雾气弥漫,隐隐有厉鬼怨气冲天。诸葛亮找来孟获一问说,它们都是五月渡泸的死难者冤魂。有蜀将在旁建议,循例杀死一批"南蛮"俘虏,用脑袋祭祀含冤死者。

诸葛亮坚决反对再造杀孽,以死者祭祀死者,冤报无止境也。为了消除怨气,诸葛亮下令,用面粉和水成团,里面塞上牛羊肉馅,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后摆上祭台,当作供品来代替"南蛮"脑袋进行祭祀,共做出四十九个,孔明称之为"蛮头"。以此祭祀之后,果然泸水风平水静,蜀军安然过江。

诸葛亮创制的馒头,慢慢流传至民间,他也成为面艺的祖师爷。毕竟古代民众贫困,没有许多牛羊肉作馅,有人便想出了俭省的办法,做成不带肉馅的纯面"蛮头"。后来以讹传讹,从此民间即有了"馒头"的称呼,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要食品了。

陆游《笼饼》诗云,"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据陆翁自己的解释,"蜀中杂彘(即猪)肉作巢(即馅)的馒头,佳甚,唐人止谓馒头为笼饼。"

据说,添了馅儿的蛮头,就是诸葛丞相在渡泸水时候的专利发明。从陆翁的诗作可知,内有馅料的"蛮头",没有因为白面馒头的替代而就此失传,它变成了民间另一种食品,就是常说的"包子"。

根据陆翁的解释,唐代的时候,面食都叫做饼,水煮的面条和片汤,叫做"汤饼",上笼蒸制的包子、烧麦,称为"笼饼",比如陆翁诗中所说,就是豌豆黄作的包子,应当是甜味的。武松在孙二娘店里要的“牛肉馒头”,其实就是牛肉包子的意思。

过年馍馍样式多

平度地方过年,制作的面食不止白面馒头一种,除了花色繁多,各种吉祥的名目也很多,比如团圆饽饽(又大又圆的馒头)、喜饽饽(印有喜字的馒头)、枣饽饽(嵌着枣的馒头)。

单说一种磕花馍馍(用模具制作的特型馒头),就有喜鹊登枝、四季发财、年年有余、福寿双全、五福临门、鱼跃龙门等多种样式。除了各色馒头馍馍,还有巧饼、糖包、豆包、粘包、年糕等等,这些面食,都是提前做好供春节期间食用的,由家里的婆婆带着媳妇和小姑子制作,令人感叹平度主妇心灵手巧之无所不能。

地方旧风俗,馍馍蒸好,冒着腾腾热气,在出锅以前,女主妇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给新馒头上红点。具体做法,就是用竹筷木条沾上提前调制的可食用红色素,起锅的时候,在馒头当中或者特定位置(比如龙睛鱼眼的地方)上红点,更像是某种特殊的仪式,增添了些许神秘感,看似简单的程序,却包含民俗信仰的深意。

蒸馒头外人上门是忌讳

平度当地,蒸馒头的时候是不能让外人登门的,即便实在不巧,遇到外人上门,也不能按照礼节招呼进客厅正堂奉茶,只能安排家人迎候在门厅或者庭院。甚至有的人家,专门安排一个家人守在门口,就为了堵住外人上门,怕干扰家里蒸馒头。

这种就有个奇特的缘由,当地传说,之所以不让外人上门,是担心外人会"冲撞"了蒸锅里的馍馍,会变得又瘪又难看,说是外人把蒸的馍馍“踩塌”了。

其实说来没有啥神秘,与外人的来访更是没有关系。蒸过馒头的人都知道,发酵的生面馍馍放进锅里,如果位置不好或者火候不对(也有说是蒸汽滴到了馒头上),馒头中的酵母(青岛叫引子)就被烫死了,不能发酵成型,当然就变硬变塌,成了死面,俗称"烫死了"。

过年面食用处多,走亲访友也靠它。蒸好的各色面食,都要放到正月十五上元节(前后)瘪了的馒头自然不好看,吃起来也难受。过去的人不明白个中缘由,见到每次蒸馍,总会有个别塌陷的馒头,讲不清楚原因,就以为被外人冲了,踩踏坏了。

馒头的保存很简单

各种竹编的篮筐、笸箩,储物的面缸,甚至布包袱裹好放在纸箱里,都能存放较长的时间。而且这些漂亮的面食,也是走亲访友的伴手佳品,就是俗称拜年"压篓子"。所以,年前制作的面食,也是各家各户女眷们展示手艺的舞台,要在数量、质量和花色上取胜,不肯跌了面子。

过去物质不丰富,不像今天每天都跟过年似的,吃穿丰足,不愁饥馑。在过去,只有过年时候,才有几斤白面几斤油的指标,副食品也都是凭票限量供应,面粉采购因为有指标限制,家里都要合计着用,提前一两个月,就要留出过年的白面,按照特一粉、富强粉的类型区别使用。回想起来,与现在的富裕和幸福相比,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遇到年景不好,就没有好面粉供应,或者白面的数量不足。有钱没钱,总得过年,民众们也有自己的办法,就把少量白面当外衣,里面塞上地瓜面、棒子面(玉米面)填充,看着光鲜亮丽,其实还是粗粮打底,这样的面食称为"假馍馍"。

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即使里面受苦,也要看上去漂亮,不只为了撑面子,更是为了过个开心的春节。除了面食,在肉蛋禽奶方面,也有邻居之间互相拿着富裕粮油面粉票证,互相兑换各及所需的事也属平常。这就是咱中国人的传统,宽厚包容的真性情,工作上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扶助,不攀不比,平和中自有幸福快乐。

过年的面食,除了自家食用和拜年伴手,还有一部分是留出来供祭祀先祖的。这种用途的馍馍不用太大,有专门的小型模子,制作出来颇为精致。有道是"心诚则灵",供奉祖先主要取个恭敬,不要忘怀过去的心意。穷困时祭祖更加从简,想必祖先知道家中困难,过年来家也不会怪罪,最重要的还是阖家平安。祭祀的馒头也要求,分为专门供应祭台的过年饽饽、祖茔前上坟用的祭祀馍馍等等,不一而足。

蒸馒头不能拉风箱

风箱之为何物,可能八零后们知道的不多,见过的更少,至于亲手操作过的,那就寥寥无几。说起来,这个风箱,绝对是劳动人们的卓越发明之一,它是做饭时专门提供风力辅助的原始手动鼓风机。记得老祖奶家里有个风箱,通体木头打造,用的很有些年头,一面如箱,大概五十公分高三十公分宽,中间有个木头把手,可来回抽动,另一头连接在灶台里面。

依靠柴禾做饭的土砖灶,一顿饭下来既浪费时间,又不浪费柴火的热力,而风箱的作用,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风箱的动力之源,全在那个木柄,但遗憾的是,直到老祖奶居住的平房拆迁为止,也没见过风箱的全貌,更别提内部结构。只想象着,箱子里面一定是个风袋之类,拉出来推进去,拉杆时吸气不鼓风,推进时才有风来。

一个人做饭的时候,不能兼顾风箱操作,一般来说需要个帮手,这个任务多数落在家里的半大孩子身上。小孩子坐在小板凳上,拉着木杆吹风,有一只手往灶里添柴。拉风箱也不是随便就能上手的,讲究的是既不能吹出烟来,又要提高火头效率,还要节省柴禾用量。最好的烧火技术水平,就是要饭做熟了,灶台里的柴恰好用完。没有几天功夫,可是不好掌握。这就是“术业有专攻”吧。

风箱,在汉代时已经成熟,出现了单橐和排橐的样式区别,至迟到唐代,出现双动活塞式风箱,更加省力而效率更强。这个工具被民众使用了上千年,直到火灶革新之后才逐渐弃用,绝对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按照规律,进了腊月门以后,全家老小都要保持和谐,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呛火拌嘴。当然还有一件事不能忘,此时生火做饭,是不能使用风箱的。

旧俗,过年下饺子拉风箱意味着一年都要"拉饥荒",而且祖先和神灵已经都请到家中过年,风箱的呼哒呼哒声音太响,会惊扰回家过年的先祖和回宫降吉祥的灶爷。

还有,旧有把气管炎的人,呼吸困难粗重,称为"拉风箱"(土语也叫作拉风弦,更加形象),都是戏歔之语,一笑了之。

小编在此拜大年,感谢各位支持!祝各位看官猪年大运,过年好!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的所有的故事和灵感都来自小编故乡,部分照片和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果有什么意见和想法,欢迎留言讨论。

("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原创文章)

Tags:青岛,年俗,之四,馒头,为啥,叫蛮头,外人,不让,进门,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