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楼市动态

她让“生命垂危”的古籍重获新生,带你打开时间的大门

2019-01-27 13:40楼市动态

简介女报记者 孙墨琦 毛笔、糨糊、小喷壶、棕刷、镊子、纸钉…是她公文包的必需品。 整体橱柜、电磁炉、蒸锅……是她办公室的日常装备。 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物品,在她的手中灵活运用,使一本本“生命垂危”的古籍重获新生,化“腐朽”为神奇。她就是古籍修复师...

女报记者 孙墨琦

毛笔、糨糊、小喷壶、棕刷、镊子、纸钉…是她公文包的必需品。

整体橱柜、电磁炉、蒸锅……是她办公室的日常装备。

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物品,在她的手中灵活运用,使一本本“生命垂危”的古籍重获新生,化“腐朽”为神奇。她就是古籍修复师—杨林玫。

身为山东省古籍修复中心成立之初首位在此工作的她,入馆工作12年,修复古籍2万余页,是全省文献修复行业唯一的“山东省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

20道工序

古籍修复中心办公室内,更多的是厨房用品。水槽附近的电磁炉、蒸锅以及大小不一的不锈钢盘和盆,让人恍惚间像是走进了谁家的厨房,只有案头陈放的一摞摞百年以上的破旧古籍,证明这里并不是一般的地方。“整个修复过程都需要亲力亲为,纯手工修复,才能保证对古籍的保护。”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古籍5000万册,其中约1500万册古籍需要抢救性修复,而合格的古籍修复人员仅百余人。杨林玫介绍,山东省共有古籍收藏单位260余家,分布在各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教育、文物、书店等多个系统,全省古籍总藏量约350万册,位居全国第5位。山东省图书馆目前有75万册馆藏古籍,其中善本有1.2万部18万册(件),古籍修复师们每年需修复古籍数千页。

提及自己的工作,杨林玫兴奋地介绍道,古籍保护有预防性保护与治理性保护。预防性保护主要是在研究古籍损坏的内外因素基础上,采取各种保护措施,使之免受损坏或减慢其损坏速度。比如改善库房的环境,做好古籍的防光、防虫、防尘工作。治理性保护主要是对已遭受损坏的古籍进行修复,尽量恢复其原状,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我现在手头的工作,主要是以治理性保护为主。”

古籍修复过程十分严谨复杂。单从技术分解方面来看,就可以分为准备阶段、修整阶段、复原阶段。“修书一般先从拆书开始,仅仅这一准备阶段就有7个步骤。”杨林玫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修复档案》手册,每一本古籍都要先从制订的计划开始,就像是医生诊断完之后下医嘱一般。“纸张的颜色、材质,破碎的位置、原因,书籍的PH值、装订风格……都是方案制订阶段的工作,只有做好了全身查体,才好对症治疗。”杨林玫说,古籍修复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旧,不仅要找寻到合适材质的纸张,还要通过颜料浸染等方式做旧。

“我修复的那本粘连最严重,它的难点在于拆书阶段。要先用面团把粘连部分的霉菌去除,然后再进行分离书页,就是把它揭开。揭开是非常难的,因为它已经受过水浸,变成了书砖,这就需要放到锅里蒸,就像蒸包子一样,让其软化后才能一沓一沓揭开,再一页页细揭。”杨林玫介绍,古籍书页一页页拆下后,要反面朝上,用毛笔蘸上糨糊,选一张色泽、质地、纤维与古籍相近的宣纸,裁成专门的大小粘到古籍的破损部位,再把多余的边角撕下,叠好后再进行湿润压平。从分页到最后装订要经过溜口、闷水、倒页、折页、捻钉纸、齐栏、修剪、打磨等近20道工序。

八面玲珑

古籍修复技艺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技艺的典型代表。修复人员不仅需要高超的修复技术,还需要古籍版本知识、古籍保护知识、文史知识、艺术审美能力等。一本古书二十多道工序,一招一式极为考究,对从事古籍修复的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近乎苛刻。

光有手艺技术还不行,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古籍修复师,各类知识的掌握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杨林玫告诉记者,她学的专业并不是与文物保护与修复相关的,而是中文。“当时进入山东省图书馆时,尚没有专门的古籍修复中心,当得知要派人北上学习古籍修复技术,搭建修复中心时,我就开始跃跃欲试。”再次回味,杨林玫感叹自己做了对的决定。“修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像古籍版本、美学、绘画、化学、物理、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完全陌生的专业,激发了杨林玫的学习欲望。于是,她边做边学,如今,色彩不对、酸碱度调和等问题已经难不倒她。

在杨林玫看来,想成为一名古籍修复师比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足够喜欢。“修复人员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你一定要是真的喜欢做这件事才行,古籍修复是急不来的,要有耐心还要有爱心和责任心。”杨林玫说,一本书可能要用上一两个月时间,一套书有一二十本,一整年都搭进去了可能还弄不完。性子再急,坐到古籍前,也必须平静下来。如果要追求修补的精确程度,一册古籍可能花费一个月都修不完。修复过程中,急于求成过于毛躁,都有可能造成古籍的二次受伤。

“虽然面对的是古老的东西,但在修复过程中不断学习,这让我觉得很有新鲜感。”杨林玫说,这项工作已经成为了她的生活必需品。每当遇到烦心事、工作生活压力时,杨林玫都会选择沉下心来修书。“修好一本古籍带来的幸福感,是可以冲淡一切不愉快的。”

触碰历史

每每领到一本新的古籍修复,杨林玫感觉都像是打开了时间的大门,带人找寻到了当时的记忆。

杨林玫现在修复的古籍是元刻本《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刚拿到手时就颇为震惊。书籍经过战争的洗礼,从元代一路走来,由书籍内容到破损情况,都似乎在诉说着当时的险情。这些古籍的保护和利用,是深入挖掘和阐释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契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千百年来历经聚散转手、天灾兵焚、虫噬鼠啮、火烬水浸等厄运,很多古籍已是千疮百孔、损毁严重。

作为山东省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宋刻本《文选》,杨林玫也参与了其修复项目。提及那段修复经历,杨林玫收获满满、自豪满满。宋赣州州学刻本《文选》是山东省图书馆收藏的5部宋刻本之一,是存世最早的六臣注《文选》版本,刻印精美,刀法朴拙,行格疏朗,楮墨精绝,蝴蝶原装。

当时《文选》已达到一级破损程度。传世年代久远,书页严重老化、酸化,书页版心断裂,四周及版心部位纸张变脆,有书页掉渣的现象;托纸之间由糨糊连结,由于年久浆糊失效,书页现多以单页形式存在,已失装帧原貌,属于亟需抢救的文献。仅仅前期准备工程就耗时2年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文选》耗时3年终于顺利修复,这次修复项目也成为全国科学修复的典范。

Tags:她让,生命垂危,古籍,重获,新生,带你,开时,间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