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二手房资讯

青岛即墨:“互联网+工业”模式重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18-12-27 19:20二手房资讯

简介12月13日,在2018年产业互联与数字经济大会——首届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暨两化融合推进会上,青岛市即墨区就打造工业互联网的区域创新转型升级模式,努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区域的经验成果做了分享,成为唯一受邀作典型发言的地方政府代表。 即墨区委...

12月13日,在2018年产业互联与数字经济大会——首届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暨两化融合推进会上,青岛市即墨区就打造工业互联网的区域创新转型升级模式,努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区域的经验成果做了分享,成为唯一受邀作典型发言的地方政府代表。



即墨区委书记张军

近年来,即墨区积极抢抓“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机遇,加深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为主攻方向,大力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加速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即墨区1.4万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800亿元,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走出了一条推动“互联网+”工业发展的即墨模式。

搭建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转型支撑能力

早在2016年,即墨区就开始了实践探索,编制出台了《即墨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意见》等一揽子政策,每年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与企业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该区充分撬动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与中航信托合作成立10亿元工业互联网产业引导基金,定向支持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建设和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发展……

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即墨区总结出了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资源聚集、打造企业示范标杆、输出典型模式“四步走”的实施路径和方法,成为推动辖区内企业拥抱“互联网+”,完成美丽嬗变的利器。



为使企业对接到有效的政策、技术、服务商等资源,解决企业在互联网改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即墨积极建设区域级和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区规划建设了区域级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引进线上1460家、线下156家服务商,为地方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信息实时交互、供需精准匹配、资源灵活配置等207项专业服务,助力企业信息经济与实体经济线下线上“双融合”。同时,引进了华为大数据云计算中心、金蝶青岛软件园、华录山东总部基地、腾讯木星云等资源,为推动企业上云服务打好基础。

即墨区委书记张军介绍说,“综观新时代产业发展变局,信息化浪潮正以摧枯拉朽之势统御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青岛市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即墨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切入点,积极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升级,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即墨区已培育出红领、即发、海立美达等一大批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示范企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区域创新转型升级模式”。

分类施策培育示范典型,有序推进发展模式创新

平台搭建起来,即墨开始多渠道整合资源。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持续引进国际国内高端专家资源;整合各行业标杆企业和工业互联网服务商,专门成立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服务商联盟,组建数字化转型专家咨询委员会等。



在这样的“智力支持+技术服务”的支撑下,即墨区开始兼顾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企业特点,分类分级建立了由120个重点项目组成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改造企业项目库,实施“一企一策一人”保姆式帮扶行动,开展现场诊断咨询、专家考察论证、服务资源精准对接等的“三步走”全流程服务,为企业量身打造智能发展路径,培育出红妮、即发、海立美达、方冠等首批转型榜样,形成了“柔性化制造模式”、“ 汽配行业协同制造模式”、 “中小企业数据应用模式”、“内衣个性化定制模式”等发展模式,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即发集团改造后,管理效率提升30%,数据自动采集率达到70%,产品交货周期缩短3—10天,产量提升10%。青岛方冠摩擦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曲堂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方冠摩擦材料原本生产工艺相对落后,通过对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后年产值由6000万元提升到1.4亿元,生产成本同比下降36%,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77.6%上升到现在的92.1%。与此同时,企业用工减少了一半,效益和质量大幅度提升,也坚定了企业加大投入的决心”。

据悉2017年1-11月,即墨区重点监控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6家示范企业共完成产值478.22亿元,同比增长49.5%,拉动全区工业产值增长5.8个百分点。截止目前,全区76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137家企业有改造意向,2017年在首批试点的基础上启动了45家企业改造,撬动企业投入超16亿元,由点到面带动了全区工业企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加快升级。

智变引发质变,即墨将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区

在互联网改造过程中,即墨积极总结成功经验,形成典型模式进行输出推广,建立起“先转型”带“后转型”的共同发展格局,成为推动该区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据统计,即墨区现有526家规模以上企业,今年1—11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8%,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 %,居青岛十区市第一位。

目前,个性化定制模式成为区域特色。酷特智能依托服装个性化定制云服务平台,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工业化生产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已落地服务80余家企业,带动全区发展起恒尼内衣、兆龙门窗建材、优本生活家具等一大批个性化定制企业。其中,恒尼智造在改造后,新产品研发周期从3—6个月缩短1个月,制品不良率由2.15%降低到0.08%,织耗成本下降25%,合格品率提升3个百分点。

产业链协同模式也在逐步形成。目前,即墨汽车产业已形成了以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一汽新能源三大整车为龙头,聚集130余个重点项目的产业集群,依托整车企业对集群进行改造升级,初步实现了总装厂与零配件企业之间协同制造模式。其中,海联金汇打造了乘用车总成零部件全流程协同制造模式,协同化率提高14%,企业生产效率提高40%,减少60%以上的非计划停机,库存成本减少70%,效益增长35%。

数据驱动的中小企业转型模式已初见成效。即墨拥有工商注册的工业中小企业1.5万家,近年来众多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和平台应用服务,实现了降本增效和市场拓展。其中,浩尔服饰通过底层装备、生产过程、营销体系的全面改造,生产效率提升41.6%,管理成本降低10%,产品销量提高10%。

拥抱互联网,一个个代表即墨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在技术创新和政策驱动的作用下孕育成长。2018年,森麒麟入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红妮、雪达、恒泰机械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认定;三迪时空、酷特智能等三个项目获评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

到2020年,即墨区将力争全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技改项目达到300个以上;培育10家智能工厂和3个以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云制造服务平台,建设50个数字化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和50个互联网制造示范项目,努力建成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区。

文章来源 : 中国工业新闻网 中国工业报实习记者 宫晓静 通讯员 吕栋

Tags:青岛,即墨,互联网,工业,模式,重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