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盘资讯

李继伟|拓下崂山一千处石刻,他为青岛这片“文化沙漠”翻案

2018-11-14 18:20新盘资讯

简介李继伟 原名李志勇,1976年出生,2001开始从事玻璃艺术雕刻,2010年开始专业从事古碑贴复刻工作,2015年结业于中国文联石雕艺术中青年传承人高研班。 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理事,青岛市市北区民协会员,青岛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青岛市市南市北红岛青年书法家协...

李继伟

原名李志勇,1976年出生,2001开始从事玻璃艺术雕刻,2010年开始专业从事古碑贴复刻工作,2015年结业于中国文联石雕艺术中青年传承人高研班。

青岛市手工艺协会理事,青岛市市北区民协会员,青岛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青岛市市南市北红岛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青岛市首批工艺美术大师,青岛市版权产业协会理事。



崂山不光是旅游名山,它也是文化名山和书法名山。崂山上刻石将近1000处这一千多处能分成几大体系,比如说有宗教的,宗教里面就有道教佛教的,有历史的,还有书法的。它对研究崂山乃至青岛的整个历史还有整个文化价值都是很高的。



我之前是刻玻璃,在玻璃上可这些古代的书法。但是刻完了我就需要拓出来,所以我就去学了拓片。拓片就是把宣纸贴到要拓的物品之上,比如说石碑、青铜器、甲骨文包括我们现在做的摩崖石刻,贴上去以后让有图案的地方纸的部分凹下去,然后在上面拍墨,等墨干了揭下来就成了拓片。这张拓片可以作为书法的字帖,如有完整的文章内容的,那他就可以是一部文献,可以用它作为研究文化的一些依据。



现在崂山上有很多石刻都被人为的破坏了,大部分是因为解放后,包括文革,也有一部分是在过去大家保护意识不强的时候,被村民开成石头了,铺路了或者盖房子了。我的想法就是,比如说有道教的、抗战的、还有古人题刻的,尤其现代这些八十年代刻的这些老一代书法家的作品,都应该拓下来。



不同的石刻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它。要随机应变,比如说有时候会有风,这个石头正处在风口上,就要解决风把纸吹走的问题;有时候会下雨,做到半截的话一下雨肯定就废了。比如说这个石头上的字是朝下的,上纸就相当困难;像高处就得攀岩,攀岩的时候有些地方没有借助的东西往上爬,只能徒手爬石头。之前跟着救援队玩过速降,所以才会想到做拓片的时候用这种方式。



团队基本上都是师弟师妹,这样组成的,有两个聋哑成员就是我师弟的学员,虽然都是小女生,但是也是跟着一路走过来比较辛苦。比如说阴雨天不能干活,我们就往山里面深处去找,有可能走一天,中午还没吃饭,这个情况会比较累,比如说有时候会需要搭帐篷,或者说午休的时候直接在山上找一块空地,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像山上这些蚊子、蛇,还有这个太阳的暴晒,有时候还会让暴雨淋在山上,都没有什么怨言。



传说青岛是文化沙漠,但是通过崂山里面的石刻来看就不能持这一种观点,毕竟青岛崂山石刻最早能推倒晋朝、还有唐朝,而且量也很大,将近一千多处石刻,这些东西假如说能全部挖掘出来,然后系统的去研究、去分类,通过这个石刻和拓片再延伸,再去辐射,去挖掘出来的这些文化,还有互相贯穿的一些历史事件,那就是说他对青岛文化界包括书法界它的作用肯定是不可估量的。



2017年4月,李继伟团队开始在崂山传拓石刻 截止到八月底已完成近两百件。拓印是用最原生态的方式保存文化的记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将山水之乐烙印在笔墨之间,岁月长存。

文 / 李继伟(半乡客整理)

Tags:李继伟,拓下,崂山,一千,石刻,他为,青岛,这片,文化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