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盘资讯

记忆市北|河西文史馆——从云之南到河之西

2018-11-08 01:40新盘资讯

简介时间可以泯灭过去的印迹,却抹不掉永远的记忆……当我们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晨曦中,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变成了社区,村民变成了市民,过去低矮的平房不见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切变化的太快,为了留住河西村庄的记忆,让每个...

时间可以泯灭过去的印迹,却抹不掉永远的记忆……当我们站在二十一世纪的晨曦中,脚下这片熟悉的土地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变成了社区,村民变成了市民,过去低矮的平房不见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切变化的太快,为了留住河西村庄的记忆,让每个延绵六百多年历史的村落将自己的故事传承下去,给居民们留下那些古老村庄的农家门楼、推碾、石磨、牌坊、老井,河西街道打造了“河西文史馆”,展示村庄文化独特魅力,留下历史的影子、留下心灵的记忆。

在文史馆中,走过悠悠“岁月墙”,看着从各村村民家中淘来的老村物件、老影像、老照片、老记录,细细讲起村落的故事,下面让我们走进河西村展厅,走进河西村的历史变迁。

从泛黄的《崂山县地名志》中,从袁老爷子家中厚厚的《袁氏族谱》中,推算出应该是明永乐年间的某一天,在彩云之南的某一条热闹街巷,官家张贴告示,北方沿海深受倭寇侵扰,特令城中军户举家迁徙到彼处,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以固大明王朝之疆土。一纸令下,军户们,收拾细软,拖家带口,颠簸北上。越走,离云南越远;越走,扑面而来的海腥味越重……他们在路过一条河的时候,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停下匆匆的脚步,稍作歇息。这条河就是张村河,跋涉千里的人们,从遥远的云南来到了青岛的张村河畔,发现河的两岸青草葱葱,有广袤的田野,虽然还未开垦,但是在人民严重却充满生机,他们似乎看到牧羊、打渔、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于是,先秦姓,再袁姓,后又因“无王不成村”这一俗语盛行,邀请王姓与方姓迁入 —— 至此,张村河边房屋渐起,炊烟袅袅,人畜兴旺,因安家于河的西边,故名河西。

解放前,河西村在台柳路以西的门牌号是1号至299号,台柳路以东一栋房子是300号,301号起是小河西村(没有门牌号前称西山村),是一般的农业村庄。台柳路1902年开建1904年竣工通车后,交通方便了,村庄开始发展小加工厂。村后有自酒厂村南有黄酒作坊,村西北有油坊,村中有染坊。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由上级委派工作组长张大喜、文书于书德同志在河西村发展共产党员,傅德才、袁提传、王熙明等三人是发展的党员。三位同志成立河西村党支部,领导村民进行上地改革运动,成立农民互助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期博德才、王熙明调入工厂党组织。

为了发展农业机械化,上级行政部门将上地划片耕种.转变为红星初级农业合作社、航海高级农业合作社直到人民公社。1955 年底航海高级农业社是青岛市试点成立的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以河西村为中心,现四方区大山村、小水清沟、阎家山村、华光村(河崖、后台当时属河西行政村管理)、杨家群村、李沧区的河东村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命名为航海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在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为总路线的指引下,成立李村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力量大,地域扩大,把耕地按农作物需要进行修路、水利灌溉。河西村在大山村东修了中型水库,水库下游大山村、小水清沟村、河西村、河崖村的土地都可以灌溉农田。进人上世纪70年代全国农业学大寨,河西村积极贯彻中央农业学大寨的方针政策,领导农民政良农田,兴修水利,当时河西村书记袁有真领导村民在水利工地大干,并提出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再动手” 的口号。河西被评为山东省农业学大寨先进村庄,袁有真书记参加了省农业学大寨先进村庄先进个人表彰会议。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河西村转为水果生产基地,生产各种蔬莱供应市区,村委领导菜农完成市蔬菜办公室分配的各项指标。改革开放后,遵照党中央的指示,遵循邓小平南下讲话的精神,河西村委针对村中人口增多、土地减少的状况,先后投资成立机械加工厂、预制构件厂、养鸡场(养鸡场为市政府批复青岛市四大养鸡场之一).石子场、砖场、木厂、建筑公司等企业。村民生活不断提高村民建房由一层平房升级为二层小楼。

1994年行政区划后,原李村镇河西大部分村庄划为四方区,在河西村设河西街道办事处,村委为节省土地,将原来的宅基地变为集体建多层楼房向个人出售。1998年河西村实行“农转非”以后.区政府以河西村为中心规划建设四方区东部。2005年开始拆迁改造,曾风靡全村的“将军楼”,已渐渐被新建小区所取代,而一户户老河西人家,也纷纷入住“富居园”和“紫金园”里整齐划一的楼房里。

而今,细细让然的车辆在城市中穿引,没有谁会为这个曾经的村落停留,我们只能通过河西展厅一帧帧的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听听河西老村民哼唱的柳腔小调,让思绪回到了多年以前,追寻那“一条大街5盘碾,土地爷爷关帝庙” 的村庄记忆。

(通讯员:张忱)

Tags:记忆,市北,河西,文史馆,之南,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