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家装资讯

记忆市北|错埠岭母亲河的前世今生

2018-11-07 03:21家装资讯

简介生活在青岛市内的人都会听过海泊河这个名字。海泊河是流经青岛市内的一条河,发源于浮山,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海泊河的上游流经错埠岭村,被错埠岭村居民称之为错埠岭南河,几百年来,错埠岭南河是错埠岭村居民的“母亲河”,滋润了错埠岭这片土地,养育了世...

生活在青岛市内的人都会听过海泊河这个名字。海泊河是流经青岛市内的一条河,发源于浮山,而很多人却不知道,海泊河的上游流经错埠岭村,被错埠岭村居民称之为错埠岭南河,几百年来,错埠岭南河是错埠岭村居民的“母亲河”,滋润了错埠岭这片土地,养育了世世代代的错埠岭村人。

说起错埠岭南河,今年80岁的老错埠岭村居民肖相吉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他说,之所以称之为错埠岭南河,是因为这条河位于整个错埠岭村的南部。古代人门内选址居住一般会选在有水源的地方,便于生活,而且通常要选在阳面。所谓阳面,是指山南水北。因此,老错埠岭村的居民以错埠岭南河为水源地,居住在河流的北面。错埠岭南河(即海泊河上游)发源于浮山,是有两条支流汇合而成的。一条支流是从东南方向的徐家村(今为樱花小镇)流过来的,一条支流是从东北方向的洪山坡流过来的,两条支流在现在大约辽源路七天酒店那个位置汇合,整条南河呈东西方向向西流去。早些时候,没那么讲究,人们是直接取河里的水,后来就开始打井吃水了。在南河旁边有一口井,井很浅,是全村人的水源,几百户人都喝这一口井的水,井里的水都源源不断。老人们都说这都是因为这口井是靠错埠岭南河的水源补充,所以井里的水常年充足,错埠岭人祖祖辈辈都以这口井的水为生。

南河的水一年到头水都不断,当年的水非常清澈,河里的沙子都是白色的,据说是从浮山上冲刷下来的,妇女都到河里洗衣服。不光是妇女来洗衣服,错埠岭南河还是孩子们的乐园,大人们来南河边挑水,小孩子要跟着来玩,妇女来河边洗衣服,小孩子也要跟着来耍。每年夏天,错埠岭南河这里凉风习习,流水潺潺,两岸绿树,一片好风光,孩子们经常跟小伙伴们约着一起来河边玩耍。七八岁的半大小子,脱下衣服找一棵树放着,就下河里游泳、洗澡。或者是一起扒沙,摸鱼,蛤蜊,抓小虾,总能找到玩耍的项目,那个时候,河边经常回荡着孩子们的笑声。

错埠岭南河不仅是全村的水源地、孩子们的乐园,还是全村农业灌溉的水源。

南河上游是山地,地势比较高,流经错埠岭村的区域地势比较低,河两岸相对比较平坦,每年夏天发大水,村前的大街上积水得有半米多深。当时,南河两岸都是土地,山上流下来的水,来得急去得也急,较大的水势把河两岸的土地都侵蚀了一些,日积月累,河道就越来越宽,居住在村前的居民们都有点担心自家被河水淹没了。

那个年代,村民们以农业为生,靠天吃饭,土地就显得尤为重要。眼看着河两岸的土地被流水慢慢侵蚀,勤劳的错埠岭村居民坐不住了,上世纪50年代,错埠岭村民齐心协力,把河两岸用石头砌起来一道墙,重新把土填起来,既能防止住户被河水淹没,又防止水土流失,扩大种植面积,一举两得。有了河水的滋润,两岸的土地非常肥沃,靠近河流,村民种地时遇到旱天,挖口井也很浅,灌溉非常方便。

今年80岁的老错埠岭村居民肖相吉说,刚开始,错埠岭村的居民都种植庄稼,把粮食卖了换钱为生,但是,那个年代,人们的口粮都是统一供给,种了粮食不是自己吃,反而种蔬菜能来钱快一些,看到了蔬菜的商机之后,没几年,大家就慢慢开始种植蔬菜为生了,能种菜的就全都种菜了。有了错埠岭南河灌溉的有利条件,错埠岭村的蔬菜长势非常喜人,产量颇丰。

人民公社时期,包括错埠岭在内的6个大队供应全青岛市人吃菜,是岛城人民的“菜篮子”。当时,由蔬菜公司负责统一调度,每个生产队要负责给自己对应的菜店送菜。据肖相吉回忆,他当时是负责送菜的人员之一,最远的地方能送到20多里路之外的沧口娄山后,几乎是天天都要到娄山后去送菜,每次都是推着车,步行着去送菜,路上还有不少上坡,虽然累,但是觉得很自豪。

现在还比较有名的岛城本地品牌“灯塔”牌酱油就是当时的沧口曲哥庄酱园出产的,没生产酱油之前,曲哥庄酱园主要生产酱菜,蔬菜公司每年都安排错埠岭大队给种一部分萝卜和一部分专门用来腌咸菜的瓜——酱瓜,收获之后给他们送去,后来他们不腌酱菜了才不给他们送蔬菜。

(通讯员: 徐抒彦 崔梦馨)

Tags:记忆,市北,错埠,母亲河,前世,今生,活在,青岛,市内,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