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楼市动态
原红:赴一场生命的狂欢
2019-12-28 19:21楼市动态
简介" 在享有“青岛后花园”美誉的古城平度,谈到“原红”这个名字,人们十有八九都能说上几句,甚至还会侃侃而谈关于她和她们创造的教育神话。 平度在哪儿?原红是谁? 广袤的胶东大地上,绵延起伏的大泽群山守护着这方美丽的热土——平度,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历...
在享有“青岛后花园”美誉的古城平度,谈到“原红”这个名字,人们十有八九都能说上几句,甚至还会侃侃而谈关于她和她们创造的教育神话。
平度在哪儿?原红是谁?
广袤的胶东大地上,绵延起伏的大泽群山守护着这方美丽的热土——平度,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历史悠久。原红,历任平度市蓼兰镇蓼兰中心中学教师、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教导副主任、平度崔家集镇张家坊中学校长、平度南村中学校长,在英语界创造平度英语教学的“原红现象”,在教育圈是同行心中的“薄弱校终结者”。她何以有如此影响力?
初见原红,气场强大。“圈粉”无数的她沉静从容,谈起外界诸多评价,她淡然以对,一笑而过。如今已是青岛第三十一中学校长的原红坦陈,深耕平度教育近30年,这里几乎都是她熟悉和熟悉她的人,对古城乡土人情的眷恋,对共同奋战的教师干部的感激,对每个孩子永不放弃的期待,对教育事业的痴爱,都被定格在记忆的长镜头里。
眼中没有差生的引路者
原红自诩“为教育而生”。的确,她就是学生期待的立足生命成长、发现学生价值、爱满天下的“好老师”。
1989年,原红站上讲台,成为青岛平度市蓼兰镇蓼兰中心中学初一年级的一名班主任。初入英语教坛的原红心里没底,惴惴不安。
“我永远记得入职第一天的情景。那天,我把学生档案放在讲台上,在教室转了好几圈,不知道要讲什么,很不自在。溜出教室,这里听听那里转转,偷师别的班主任。当不得不回到班级时,还是没有找到‘老师’的感觉。我在讲台上观察每一个‘小豆豆’。当我们目光交接,他们小脸涨红,垂下眼帘忽而又用眼角偷偷瞄我,很是好玩啊!看到他们天真可爱的样子,我心想当老师也不错嘛。”对于青涩的职业初体验,原红念念不忘。生活永远是,也仅仅是正在经历的这一刻。正当原红为自己的发现而得意的时候,她看到了孩子们放在课桌上脏兮兮的小手,以及一双双怯生生、亮晶晶、满含期待望向她的眼睛,这一瞬间触碰到了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看着看着,竟湿了眼眶,为人师者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孩子们叫我一声老师,我就有责任引领他们走向生命的美好。用我所学,拓宽乡村孩子的视野,唤醒其成长自觉。”骨子里做一名好老师、呵护每个生命成长的使命感指引她把教书育人当成感受幸福和挚爱一生的事业。
一支粉笔一张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没有理想,教育终究走不远。扎根一线,经过多年历练,原红凭借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韧劲踏上“改薄改弱”的征途。
“不做赶潮人,只当逆行者”是原红在张家坊中学峥嵘岁月里最好的精神写照。
张家坊中学位于偏远农村,生源吸引力不足,办学质量不高,2005年被列入撤并学校名单。2012年,老校长到龄退休,刚刚援疆归来的原红临危受命接任校长一职。“学校校舍陈旧,路面坑坑洼洼,墙体内外脱落,电路老化故障连连......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原始状态。北方冬月漫长,由于拿不出多余的经费买煤,教室冷如冰窖,很多孩子的小手长满冻疮。”旧时光里的一幕幕在她脑海重现。
同一片蓝天下,如何让乡村娃有机会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面对即将撤并的残酷命运,这所距离平度市只有50里的村办初中该何去何从?谈及学校当时的窘境,原红陷入沉思:“比办学条件之殇还可怕的是师生萎靡的精神状态。”她为此忧心忡忡。
学校教育是什么?我们怎样做才是对学生一生负责?原红在心底千万次地问,她深知撤并意味着学生向往、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愿景将伴随一纸决议化为泡影。
原红是个实干派,眼前的困局未能阻碍她脚下坚定的步子,内心的责任感牵引她主动求新求变。“那天,我在办公室找来两个桌牌,写下‘一日无为,三日难安,任重道远’‘学生无为,教育无力,任重道远’两句话勉励自己。即使学校只能生存一天,我也要拼尽全力守护它。”从这天起,原红走上一条艰辛且纯粹的拓荒之路。她认为,每个生命都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教师要尊重差异,激发每个学生的生命活力,让每个生命都能舒展、自由、成长。
课堂的时间都去哪了?原红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中学近80%的学生陪跑20%的学优生,这些孩子处境压抑,成长堪忧。“学生是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人,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终点是人的发展。”原红意识到,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正确的学生观迫在眉睫。
“孩子就要有孩子的样子。”原红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力提升和生命成长的主阵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天性尽情释放。她主张“常规+创新=无限可能+乐趣”,提倡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做法,带动教师日常做出微创新、小改变。人生素养课、学生大讲堂、文化早晚餐、校园集体舞......张家坊中学随即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课堂成为生命的狂欢,教研成为教师的期待,成长成为师生的使命。“咱们条件虽然差,但有精气神就行,敢想能做就行!孩子们在活动中虽然尚显羞涩,但抬腿迈步就好,心灵觉醒就好!”张家坊中学教师开始了对“有字”和“无字”两本书的创新研读。
让每个生命都舒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张家坊中学校园里有这样一句话“:当我们欢欣挺拔茁壮时,千万别忽略那些孱弱的小苗。”在原红看来,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珍惜、爱怜和期待。
她的眼中没有差生,对于角落里的孩子,原红更加用心呵护,倾力提供最好的教育。学校提倡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刷存在感,点燃其生命之火。周末的创新作业有一项内容是自制教具,学校要求教师尽量使用学困生自制的教具。每每回想起那次听课的场景,教师的点染,学生的变化,原红都深感教育意义之重大。
一堂课上,数学老师一边展示小吴同学用纸壳缝制的正方体,一边说,“看小吴多么热心和耐心,牺牲了周末休息时间,一针一线做出了这么好的教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她的辛勤付出”。生平第一次得到肯定和表扬的小吴同学涨红了脸,站起身来向老师深深鞠了一躬,咬着嘴唇,眸子里闪现着自信的光芒。
在张家坊,像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在从未拥有过的掌声、赞美与感谢中,角落里的孩子体验到了尊重和被需要的幸福,沉睡已久的心灵慢慢被唤醒,正向的人格力量得到激发,由此按下了自我成长的加速键。
五十里的距离没有成为阻碍乡村教育发展的屏障,原红们用三年时间将濒临撤并的张家坊中学办成了农民家门口满意的学校。这里的人心齐了,优质生源不断回流,周边学生也慕名前来就读,家长满意度在提升,市长工程得以落地,学校旧貌换新颜。2013年度综合评估由全市倒数跃升为优秀等级,2014年举办平度市读书实践创新活动现场会,2015年中考综合评价荣获全市第一名,原红也成了“齐鲁名校长”工程人选。她在张家坊中学创造的教育奇迹迅速传开,家长们奔走相告,农民的孩子无须进城上学了,在家门口就能享有优质教育。原红用爱心与耐心为飘摇的船儿护航,拨正他们人生的方向,陪伴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快乐远行。
舞动的青春。早在2011年,原红就踏上援疆路,担负起改薄任务。在喀什疏勒县八一中学,她组织研发校本课程,设立“普通话日”,推进“双语”教学,结合孩子们能歌善舞的特点,举办融合学科素养和主流价值观的歌舞比赛......这些只是原红抓课改的冰山一角。2012年4月,全国教育援疆工作会议在南疆召开,原红担任总策划负责汇报,学校的素质教育成果丰硕,八一人见证了校园巨变。
南疆的日子朴素简洁,冬日静谧得让人不由放轻脚步。原红每天很早起床准备一天的教学工作,有一次连续三个早晨,她都发现操场边有一个女孩用胳膊夹着充电迷你台灯晨读。原红走到她身边,询问为何起这么早。从女孩不流利的普通话里捕捉到:她叫布威加古丽,想考内高班,到内地读大学。初中之前,她一直在村里上学,不会说普通话,现在听不懂课,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很着急。“老师,我八年级了,看来考不成内高班了。”说着说着,布威加古丽紧闭双唇哭了起来。原红从孩子的眼神里读出了未曾见过的渴望与坚定,欣喜又感动。
说不好普通话,南疆的孩子如何走出天山?原红越想越心急。她立即安排援疆教师为布威加古丽补课,每天陪她做语言练习。有了老师的帮助、鼓舞,古丽的学习成绩逐渐提升,普通话也说得越来越好,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昌平二中内高班,并顺利考入了华中科技大学。
为什么原红可以做到?光鲜的背后,是她全力以赴的大爱与担当。在原红看来,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去找寻自己的诗和远方。教育是平凡的事业,走进学生心灵,力量会变得无穷大。她深切地知道,做个好教师不容易,孩子的未来、家长的满心期待使她下决心奉献爱心,潜心教学,为教育事业添彩。
寻找最近发展区的省思者
原红把教书当作一场美丽的遇见。成为一个好老师,不仅仅要心中有爱,怎样教书、哪种方法更实用是她始终探索的课题。
怀揣梦想、初出茅庐的原红看到的却是老教师“背不过、记不住就打”的教育方法和“学生动不动就要挨板子”的残酷现实。
怎么才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好英语?理想与现实的偏差让热忱满满的原红有些迷惘。不过,她很快调整好工作状态,推陈出新,订阅了《中小学英语教学》杂志,开始探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原红在1989年第10期《中小学英语教学》上,看到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黎世法教授的“英语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理论,如获至宝。当时资讯还不发达,没有BP机,更没有手机,为触碰全国英语教学实践的最前沿,她安排好教学工作后便奔赴湖北武汉求教黎世法老师。当原红表明来意后,黎教授备受感动,还为她安顿好食宿。
“黎教授为我系统讲解了‘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还亲自带我去了他在宁波的实验学校,真是激动、幸福。”原红说,在外为期两周的学习让她真切感受到了做教师的乐趣,黎教授的言传身教对她今后的教育生涯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此,她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勇走科研之路。在蓼兰中心中学的六年,她的教学成绩、比赛成绩总是夺冠,创造了平度初中英语教学的“原红现象”。
“他们可能不知道我整天都在琢磨教学的事儿。”原红笑着说,她戏称自己是勤劳的小蜜蜂。1995年,原红调入百年名校平度一中,继续着她的激情科研。不冒进、不盲从,认真听课、虚心请教,是她初入平度一中的主旋律。原红钟情课改,探索高效教学策略,开创的“高中英语分段式教学法”曾在全市推广。原红认为,英语与汉语之间有很多相通之处,从我们的母语习得中可以获得不少教学灵感,说文解字概念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她屡试不爽。“哪里会有犯困打瞌睡的?我的英语课堂是学生忙、老师闲、学习真正发生、学生生命舞蹈的课堂,每节课我都能真切听到生命拔节的美妙声音。”原红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当了校长后也始终坚持任课,一直追寻并保持自己的特色,将学校课改推向深水区。
推倒围墙敞开校门的拓荒者
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或校园中,也不局限于学几门课、读几本书。教育的空间究竟有多广阔?在原红的教师生涯里,有一个“推倒围墙”的故事。
2016年5月4日,平度市南村镇南村中学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伤师事件”,教师罢教,学生罢课,事发十几天,伤师学生和家长拒不认错。当师道尊严遭遇挑衅,教育的价值引发了全社会的凝重思考。一片混乱之中,原红顶住压力,履职救火。
如何消除师生、家校之间的隔阂?怎样把家长变成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尊师重教、崇尚文明何以成为社区共识?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实属当务之急。为此,原红主张“推倒围墙办教育”,认为只有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端正家长家教认识、提升家长自身素养和育儿艺术,才能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进而扭转社会风气。
鉴于农村家长的特点,原红摒弃了“举办家长学校”的老路子,转而走进社区,创办社区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社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公德教育、孝德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计生教育、致富教育八大模块课程,让南村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田间地头学校的创办,将农民家庭教育和致富劳动紧紧连在一起。恢复家访,将1200余名学生分包给150余名教师,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并要求教师家访时要做到“十六知晓”,尤其要知晓学生上、放学路径及沿途安全隐患等。变革学生评价办法,请导师把喜报带到社区,通过用大喇叭喊家长领取的方式扩大影响,激发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热情。启动“第三只眼睛看南中”工程,实行家长驻校制,邀请社会各界、党代表、人大代表走进来,查找问题,规范管理。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南村中学办学质量迅速跃升至市前茅,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高,学校教育形象彻底扭转。一次家长会上,沙梁村有位爷爷非要见见原红校长。老人家说“:我一定要当面向原校长说声谢谢。我有一对双胞胎孙子要上初中,本来准备进城上学,现在学校好了,不用进城了,原校长给俺家一年省了4万块钱。”
在平度,张家坊中学和南村中学两所学校的蜕变,让原红收获了“薄弱学校终结者”的敬称。
2018年2月,原红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来到青岛市李沧区,担任青岛第三十一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青岛第三十一中学近几年办学质量每况愈下,又是一所前世辉煌、今世沧桑、未来可期的薄弱学校。”原红再次挑起重担,站在风口浪尖,迎接这场硬仗。
“城市的教师业务精良,能力水平高出农村教师不是一点半点。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十一中的教师却似一盘散沙,有教无育,有教无化,气氛冷漠。”初识三十一中,原红便知这里又将掀起一场改革风暴。她清晰记得第一天入校的情景:校门口站着两名值班领导,门内两侧有8个学生披着绶带,共同迎接1200个小伙伴及107位老师的到来。每当有教师步行或开车入校时,8个学生都要九十度鞠躬,齐声、响亮地喊“老师好”。她细细数计,一早晨下来,全校只有8名学生在门口极不自然地向执勤干部问“老师好”,全校只有4名教师回礼。
三十一中的师生怎么了?这样的情状让原红心有戚戚,她认为必须建设能凝心聚力、凝神聚气的学校文化,用价值追求将大家团结在一起。中国人独特的“家”的情愫成为三十一中的最终选择。以培养具有中国魂、世界心、天下情的未来人才为目标,学校围绕“家文化”,研发多彩课程,研发“合乐课堂”,实践“合乐德育”,开展音体美信劳教育,将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和事业乐园。学校实践德育五化,即生活化、具体化、活动化、习惯化和课程化,杜绝教育空心化;提出“教育就是唤醒,教育就是引领,教育就是改变”的口号,主张锻造卓越教师团队。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培训、研学、观摩,研发、组织大中小型校园活动,改变每个师生的生命状态,激发其生命激情,追求为每名师生安装生命永动机的教育境界。
“三十一中像个学校样了。”学校周边社区给予三十一中很高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大大提高,小升初第一志愿报考者超出学位200余个。“改变原来如此简单。基于规律,尊重天性,立足生命成长,走向价值引领,一定能办好教育。我认为教育者就是办学条件,教育智慧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原红说。2018年,她也收获了教育的幸福,成为青岛市第二批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坚守初心敬畏生命的远足者
原红爱自己的教师,也爱自己的学生。从教师走向校长,原红的角色发生转变,但初心却从未改变。
三十多年来,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名“老兵”,原红在路上边思考、边实践:自己的教育哲学、教育主张和教育话语权是什么?带给了孩子们什么样的教育?
在原红看来,学校教育是一种文明印记,是一种文化烙印,是一个不断使人社会化和生命完整的储备过程。教育就是当学生离开学校时留在身上的东西:或是知识积累,或是坚强乐观的性格,或是抵御风浪、百折不挠的意志,或是积极阳光的心态、强健的体魄,等等。
她认为教育是一种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我们追溯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外在效应,但更重要的是,教育需要向内,让教育回到每一个施教者的内心,在清明、澄澈的心境里获得教育的智慧。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不断地增长智慧和充盈善心,成为更好的“人”。
她主张校长要有创新思维,要有不断挑战自我的勇气和胆识,更要有悲天悯人的责任心、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将信念变为现实的卓越执行力。面对各种办学困境,原红没有退缩,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定位校长工作,具化为“校长工作12345法”,创新进行校本化的薄弱初中教育改革实践。她还总结出一条办学哲学思维链:广泛调研—深度思考—宏观架构—微观达成—总结反思再出发。她认为好校长要能够创造教育空间,建立良好教育生态,有专属的教育逻辑、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是教育的行家里手。
原红认为用教育搞管理和用管理办教育是完全不同的逻辑和方法论,她践行用教育搞管理的理念,“基于规范的行政管理、基于规律的教育教学、基于人本的学校发展和基于未来的教育实践”,一直是她发展学校的基本遵循。
天下教育是一家。来青岛后,原红积极参与青岛支教岛支教活动,每周都要培训来自贵州、云南、内蒙古、甘肃等偏远地区的校长。面对羡慕沿海办学条件、带着困惑前来求解办学之道的校长,原红总会请他们先思考三个问题:其一,当你走进校园,是不是能看到你的每一个孩子都挂着阳光般的微笑向老师问好?其二,你曾经有没有过把留守儿童的家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当中会跳舞会唱歌的请到学校来,让他们了解学校发展的视野,校内外紧密携手,推倒围墙办教育?其三,假如现在配备上了国家级标准的办学条件,我们能实现相匹配的教育质量吗?原红认为教育充满诗情画意,她鼓励校长们做优质教育的创造者、做优质教育的享受者。她说,“我每天精力充沛,活力无限,笑容灿烂,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别人经常问我为什么,我仔细想了想,我的快乐来自内心对教育的执念、一生对教育的坚守和一路因教育而拥有的收获”。
原红把工作和生活都当成诗。她用诗意的心境体悟教育的纯真与快乐,用诗意的眼光捕捉每个孩子的鲜活,用诗意的情绪面对每天的美好相遇和出现的各种问题,又用诗意的方法举重若轻,将问题化为无形。对于教育的未来,她满心欢喜,满眼灿烂,满怀期待。
采访手记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徜徉在原红教育人生的长河中,那些绝处逢生的际遇见证了生命可以有无限可能:一次次敢于与薄弱校邂逅,一个个朴素教育奇迹创生,一段段激流勇进的暖心故事,一首首澎湃动人的华美乐章……
未来已来。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感慨这些乡村孩子能遇到原红老师,同时,也欣喜于原红们如星辰般散发出的温暖光亮。
未来不是我们要抵达的地方,而是教育要创造的地方。原红对教育的挚爱始终如一,就像她所理解的:没有爱请远离教育,没有耐心请远离教育,想清闲自在请远离教育,当老师就得携爱上路,春风化雨,共赴这场生命的狂欢。
刊于《教育家》杂志2019年8月刊 总第186期
"Tags:原红,一场,生命,狂欢,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3种房子纳入拆迁,今年或许就会实施,你有机会成为“
在这一个时代要说大家比较看重的肯定就是金钱,虽然有人说钱并非是万能的,但是在这一个时代没有钱也同样是... -
PlayStation商店销售:7折PS4游戏现在购买
索尼的PlayStation商店现在有一些不错的交易,正在进行双重销售。首先是重拍和复古销售,正如标题所示,它... -
最好的无线鼠标在家工作,在库存
由于冠状病毒,我们很多人还在家里工作,你也许可以用些东西让你的一天更顺利。任何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电... -
山东专项整治违法违规用地 挂牌督办5起案件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 山东省违法违规用地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会议,今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