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家装资讯

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

2019-12-22 08:01家装资讯

简介" □ 本报记者 赵君 40年栉风沐雨,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 1979年12月,我省召开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省人大常委会。40年来,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

"

□ 本报记者 赵君

40年栉风沐雨,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

1979年12月,我省召开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省人大常委会。40年来,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省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障山东改革发展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

地方立法不仅可以对国家立法进行补充细化,助推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更在一些方面起到先行先试作用。

1980年3月,省五届人大常委会二次会议通过《山东省关于计划生育若干问题的试行规定》,这是我省制定的第一件地方性法规,标志着全省地方立法迈出历史性一步。1987、1988、1993年,青岛、济南和淄博市分别出台首件地方性法规并被批准施行,我省地方立法体制逐步建立。

“40年来,从无到有,从蹒跚起步到逐渐完善,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筚路蓝缕、开拓前行,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12月1日,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修改地方性法规597件,其中现行有效法规220件;共批准设区的市报批法规、决定638件,其中现行有效法规345件。

纵观40年立法历程,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突出重点领域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制定或修改企业权益保护、经济开发区条例等法规,努力实现发展第一要义;制定或修改义务教育、就业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规,努力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灵魂。立足山东实际,省人大常委会有针对性地选择立法事项,精心设计法规内容,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如积极推进“三农”法制建设,制定或修改村务公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法规。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伴随着改革推进迎来了立法工作中的多个“第一部”“第一次”。2016年7月通过的《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完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综合性省级地方性法规,具有开创性意义;2018年9月出台的《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首次通过立法形式规范中小学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2019年7月通过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良法善治,立法质量直接关系法治建设。多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努力探索创新,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2003年首次就五年地方立法规划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04年将《山东省商品房销售管理条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2005年组建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库;2010年就《山东省旅游条例(修订草案)》首次进行网上立法听证;2013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三个评估;2014年确定6家立法联系点,2018年增至8家;今年,首次就制定《山东省乡镇人民政府工作条例》进行问卷调查,

在长岛县“渔民家门口”就《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举行立法听证会。

监督工作有为有力有效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基本职权,监督贵在常态化、规范化、公开化。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就专题询问作出制度化安排,询问方式不断改进。今年5月开展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询问,创下多个“首次”:首次将询问形式由“指定型”改为“自发型”,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人大代表、一线职工和市民参加并提问;首次协调设区的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到会应询;首次对应询部门的回答进行满意度测评。

“40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实施监督,特别是针对事关全省改革发展、群众高度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把听取审议工作报告与执法检查视察、开展专题询问等结合起来,把监督与立法、代表工作结合起来,把省市县三级人大监督联动起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监督,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省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已连续4年围绕安全生产、连续6年围绕大气污染防治开展专项监督。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执法检查视察180余次,开展专题询问12次,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630余项。

聚焦重点开展监督,保驾护航经济发展。坚持定期听取审议全省经济发展重大规划编制及实施情况的报告,及时听取审议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报告,并有针对性地作出相关决议。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审议省政府关于海洋强省建设等工作情况的报告,针对全省金融风险防控、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监督项目,有力督促和支持有关方面改进相关工作。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围绕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重点领域,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监督,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围绕推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专门组织了大范围、宽领域、深层次的集中视察,深入建筑工地,走进居民家中,查看工程进展情况,了解群众意愿和评价,就保进度、保质量、保证按条件入住提出意见建议。

管好人民的“钱袋子”,关键要加强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我省在全国率先作出关于加强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依法把一般公共预算等“四本账”全部纳入审查范围;率先完成人大与税务、社保、国资和国库等部门横向联通,建成全省“一张网”预算联网监督系统,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牙齿”越来越硬。

努力打造代表工作“齐鲁样板”

人大代表单月赶集“摆摊”,双月住家进站“拉呱”,高唐县人大常委会创新开展的“千名代表听民声”活动,找到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工作路子,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是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经济和社会事务的使者。40年来,省及各市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全省人大代表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努力打造人大代表工作的‘齐鲁样板’。”省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密切联系,2014年初,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工联系省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意见》,并于2018年作了修订,进一步明确联系内容、方式和保障措施,使两个方面的联系都有了“硬杠杠”。

代表小组活动是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基本形式。各级人大常委会努力完善代表小组活动计划、代表联系群众等各项规定,普遍设立“代表之家”、代表活动室和代表活动站等活动阵地。为充分发挥代表专业优势,还创新代表小组组建方式。2018年以来,组建2个全国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和20个省人大代表专业小组,使代表履职更具针对性。

提出议案建议,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内容。40年来,历届省人大代表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议案190件,建议、批评和意见17404件,推动解决了一批社会广泛关注、关系群众利益的重点难点问题。各级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办理实效,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由往年的约10件大幅增加到40件。

回首走过的40年,省人大常委会取得累累硕果。瞻望前程,在党的领导下,她必将通过积极行使职责,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Tags:时代,同步,人民,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