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盘资讯

东盐滩――红柳当薪、煮海为盐

2019-12-21 18:01新盘资讯

简介"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青岛市黄岛区黄岛办事处东盐滩村。 东盐滩村,现称东盐滩社区居委会,位于黄岛街道办事处驻地以西4.5公里,占地15公顷。北与小石头村接壤,南与前湾港为邻,西隔“胶一黄”铁路与辛安街道管家楼村、马家楼村相望,东临淮河...

"

今天继续讲述《黄岛村庄系列》――青岛市黄岛区黄岛办事处东盐滩村。

东盐滩村,现称东盐滩社区居委会,位于黄岛街道办事处驻地以西4.5公里,占地15公顷。北与小石头村接壤,南与前湾港为邻,西隔“胶一黄”铁路与辛安街道管家楼村、马家楼村相望,东临淮河路,交通便利。2006年,全村有448户,2227ロ人;有百余个姓氏。村民除少数为朝鲜族外,其余为汉族。


东盐滩――红柳当薪、煮海为盐

(胶州湾盐业历史非常悠久)

据《马氏族谱》载,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马氏先祖由“小云南”(今山西南部)迁居胶州山子村。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马显荣一家由胶州山子村迁此定居。之后,他们在海滩上(遗址位于今区养殖公司冷藏厂)支起大锅,利用当地丰富的红柳条子(一种红色灌木)当燃料,用海水熬盐。

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农历八月的一次大海潮,将马显荣简陋的茅草屋和熬盐工具淹没。马显荣一家,被迫又回到胶州山子村务农。山子村前有一条河,因耕作不便,马氏家族计划在河沟上修座圆孔桥。但建桥师傳却违背马氏家族的意图,偏偏建起了一座马鞍式桥,马氏家族对此非常忌讳。后来,马家逐渐衰落。

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马显荣一家又回到这里,在小河(发源于北岭,流经村后、村东,全长约1.5公里,现已不存在)东面海岸边定居。他们重操旧业,支起大铁锅熬盐(锅框于1958年盐场扩建时被毁)。因他们在这里用锅熬盐,此地故得名“盐锅”。


东盐滩――红柳当薪、煮海为盐

(仓颉氏造“盐”字)

据《宋氏族谱》载,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宋氏先祖从“小云南”迁居野猪村(属胶南)。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宋茂杰、宋茂侯兄弟二人由野猪村迁移到山宋村(属红石崖街道)居住。因野猪村山高土薄,山宋村山陡沟深,他们便想另寻平原地带安家。后来,他们迁至辛安宋家泊子村居住。

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宋茂杰兄弟二人来到本村北岭。他们见南面有几百亩洼地、草场,脚下有几百亩岭地,便认为这里“旱有南洼,涝有北岭”,是个旱涝保收的好地方。同时,这里东为万亩浅海,涨潮时可行船,落潮时可下海。于是,兄弟二人就在马氏先祖居住的小河西岸,用土坯盖起茅屋定居。

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宋山、宋林兄弟二人也由山宋村迁来居住。因村庄为宋氏人所立,故名“宋家小庄”。


东盐滩――红柳当薪、煮海为盐

(古代用陶器煮盐)

据《李氏族谱》载,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李氏先祖李玉瑞一家从南下庄(属辛安街道)迁来定居。后来,逄、邵两姓人,先后从崖逢村(属王台镇)和邵家村(属红石崖街道)迁来定居。1935年,因黄河发洪水,王姓一家由武定府(今山东无棣县)迁来定居。

本村人称河东马姓人的住地为下庄,河西宋、李等姓人的住地为上庄,两庄一河之隔。据老人回忆,1930年间,下庄马姓只有6户,上庄宋、李等姓只有18户。下庄马姓人制盐,上庄人务农。在农闲时,上庄人帮下庄人捞盐;农忙时,下庄人帮上庄人收割庄稼。他们相互称兄道弟,往来频繁。


东盐滩――红柳当薪、煮海为盐

(古代石头晒盐遗迹)

20世纪80年代以前,本村只有不到两百户人家,宋、马、李为大姓,逄、邵、王三姓占少数。近年来,随着我区的建设发展,外地人纷纷来此落户,人口迅速增长。

早年,先人们除马姓以制盐为生外,其余以开荒种地、“下小海”(落潮时,在海滩上捕捞鱼、虾、蟹之类的海产品)来维持生计。

本村的盐业生产,历史悠久,名扬齐鲁。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马氏后裔马振东、马振禄在东海滩上开办盐场。后来,村民宋可绥、李言俊也随之开办盐场。这时,制盐已不再用锅熬,而是利用海滩,挖沟筑坝建池,晒海水制盐。当时,共有盐主5户,盐田500亩。一般每亩盐田,年产盐4000至10000斤。从业人员有20余人。获盐(即捞盐)时,增加临时工。那时的盐业生产,由两个人用斗子提水(后来,改用木制踏水车拉水),用木耙、木锨推泥、推盐,用大筐抬盐,劳动强度很大。这里晒出的盐,粒小而白,晶莹透明,咸而不苦,质量上乘。每年春秋两季,盐商多云集此地,用船、骡马、独轮车等工具,或靠肩挑,将盐运往齐鲁各地。


东盐滩――红柳当薪、煮海为盐

(煮盐要用柴火)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胶州官府见这里有一堆雪白的盐垛和上千亩晒盐滩地,盐商往来不断,便将盐锅、宋家小庄统一改名为“东盐滩村”。

从20世纪20年代起,为祈求财神保佑盐业丰收,盐主立规,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七月ニ十二日举行文武财神会。这天,盐主们出资,祭拜财神,并大摆宴席,请外地戏班子唱戏三天。传说,有一年,请来的外地戏班子见这里仅有二三十户人家,且全是“草披屋”,心里直犯嘀咕。但既然已经来了他们也只好开戏。三天后,盐主叫伙计们用抬盐筐抬出铜钱付账,戏班主顿时惊呆了。他随口说道:“没想到小窝里还掏出个大螃蟹!”由此可知,当时的盐业生产已具相当规模。

村里的盐场,于1955年加入了东盐滩盐业初级社,1956年加入了高级社盐业生产合作社。随着科技的进步,盐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工具和技术得以不断改进。20世纪60年代,使用风力水车。20世纪70年代有了柴油机、电动机、水泵、扒盐机、卷扬机等设备,原盐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同时,将传统的日晒盐法,改为“新卤、深卤长期结晶”新技术,以及薄膜覆盖技术,摆脱了靠天晒盐的传统工艺。1979年,盐业生产归黄岛区管理,为全民所有制。1994年,盐场被区政府征用回填。1996年,盐场解体。


东盐滩――红柳当薪、煮海为盐

(古代制盐图)

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人们在村西头建立了一座关帝庙。在关帝庙南侧,建有山神庙一座。两庙的规模都很小,均毁于20世纪50年代初。

在山神庙南侧,有一口老井,建于清乾隆年间。井直径3米,深10米。传说,打井时,泉水窜起一人多高,无法砌石。后来人们用棉被将泉眼堵住,盖上铁锅,才将井砌成。并水清醇甘美,用之不竭。天旱时,原黄岛及附近村的村民,多来此井拉水。如今,人们虽用上了自来水,但仍继续利用这口井。

在该井西北侧,原有十多棵一人抱粗的枣树,人们称这里为“西枣树底”。每到夏天,人们都到此处乘凉。树上结的枣虽小、但肉脆、味甜。可惜在20世纪50年代、枣树被伐。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人们在村前建起3间房屋、开办私塾、聘请先生任教,有学生约20人。1945年解放后,私塾被撤销,学生到附近小石头村学校上学。1958年村里建立了小学。1989年小学并入小石头小学

解放战争时期,人们踊跃参军、出夫支前。有王树林、宋成信、宋连善、宋连荣等人,参加过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其中,村民李文歧所在的志愿军某独立营,于1950年冬。在朝鲜“50高地”成功阻击了敌军步兵师1000多人。在这次战役中,李文歧荣立了二等功。


东盐滩――红柳当薪、煮海为盐

(古代制盐者非常辛苦)

1952年春,在朝鲜苦茶山战役中,村民宋成德所在排担任侦察美军仓库重地军事布防的任务。在侦察过程中,他们被敌人发现。敌方火力齐发,但正好暴露了目标。我方顿时万炮齐发,一举摧毁了敌方仓库等军事目标。宋成德在这次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并晋升为排长。

村北的北岭,海拔约15米,长约500米。1932年在北岭半坡上修建了6米宽的“胶澳”公路,又称“北一大”路。因水土流失等原因、村域内形成了两条大沟。北大沟,位于北岭顶中部。其北岭东北部段称东北大沟,最宽处达8米、深6米。这条沟、全长约1公里,经村东向南,汇入盐场引水沟后入海。因沟内长年无水,故又称“东干河”。西北大沟,位于北岭西北部,最宽处达10米,深3米。西北大沟中段,有一股泉水,水质甘美。沟内长年流水,经村后的一段,称北河;转至村东的一段,称东河。该沟全长1.5公里,经盐场引水沟后入海。

1958年,在西北大沟内泉水处,建起塘坝一座,并经溢洪道将水引向南面,入西沟子。由于大水的冲刷,溢洪道逐渐变成宽8米、深5米的陡坡沟,截断了本村及盐场去管家楼的必经之路。在这里,曾有多人不幸跌伤,故人们称其为“阎王沟”。1979年,经与管家楼村协商,在“阎王沟”上建设了一座桥梁。同时,将管家楼至盐场的小路扩建成宽6米、长1公里的公路,便利了交通。

1992年“胶(州)一黄(岛)”铁路开始兴建,由村西经过。黄岛火车站征用本村土地约2.7公顷。1994年兴建的黄岛铁路货场,征用本村土地约9.3公顷。至此,北岭的原貌荡然无存。

村西是平地,村西南方向与马家楼村接壤处,地势高低落差达3米,故称“洼崖头”。村西约200米处有一泉水湾,湾底有密集的小股泉水,方圆30米,深2米,是西沟子的发源地。西沟子,长1.5公里,最宽处达8米,深2米,长年流水,向南注入镰湾河。沿沟一带,形成很多大小不等的沼泽,沼泽内生长着螃蟹、鯽鱼、草虾、泥鳅等水生物。1958年,泉水湾被挖成大口井。1977年西沟子被改直。1992年开建的“胶一黄”铁路及2003年开建的“疏港”高架桥,都从这里经过。原沟面貌、已成过去,但大口井仍被保留。


东盐滩――红柳当薪、煮海为盐

(红柳是原生态树种,曾用作薪柴,几乎绝迹)

村前是片开阔洼地,称南洼,有林地、草场。1970年在南洼西沟子流经处修建了一座小塘坝,并把部分草场改造成60余亩稻田。后因水源不足,又在这里改栽棉槐等树木。

村前500米处,有一铁路路基遗址,高2米、宽6米、长1公里。1937年,青岛市政府开始修建这条用于运盐的沿海铁路;次年,因日军入侵而停建。该铁路路基以南,称“公路外”;路基以北,称“公路里”。修建铁路时取土挖的沟,宽约6米,深1米,称“公路沟”。因大海涨潮时,海水常倒灌进沟内,沟水有一定的海水,人们称之为“两浆水”。在沟里,生长着梭鱼、白鳝、鲫鱼等水生物。在周围的草场、地里,则生长着蟹子、泥鳅等水生物。2002年,这片开阔洼地被前湾国际物流园征用,建成集装箱货场。

村东也是一片洼地,称“东洼”。除靠近村庄的部分洼地可耕种外,其余全是盐碱滩和盐田。在“盐锅”后面,有一个占地面积达0.7公顷的水湾,人们称其为“东水场”。湾内亦生长着鱼、虾、蟹等水生物,也时常有海水顺沟流入。1938年的一次大海潮,使住在“盐锅”东面的村民马振鸿家进水达1米多深。退潮后,在其家的茅坑里,一条2斤多重的大梭鱼搁浅。此事一直流传至今。2002年这片开阔洼地也被前湾国际物流园征用。

1976年,为方便管理,本村下庄(即原盐锅)的马姓16户村民搬迁到原上庄,集中居住。1985年,村里开始进行规划建设,为节约耕地,将村前面积达10多亩的苇子湾填平,按规划建设了住房。1991年,因“胶黄”铁路建设,有22户村民由村西搬迁至村东。1993年,“水ー小”路(现改名淮河路)扩建,有17户村民由村后搬迁至村前。1995年,村里进行房地产开发,先后开发了多层住宅楼5幢,面积达9940平方米;在村东,还建起了40栋两层别墅。

本村东部,楼房林立;西部,瓦房成排成行。村内有东西大街一条,南北大街九条。1996年,区政府确定本村进行异地搬迁,旧村改造停止。

近年来,随着“胶一黄”铁路、淮河路的修建,以及村前、村东前湾国际物流园等大项目的建设,本村被包围在“盆地”中,排水不畅问题突显。2002年,区政府投资开挖了临时排水沟。2003年,修建了宽4米、深1.5米、长1648米的排水明渠,解决了排水难的问题。随着铁路货场、前湾国际物流园等大项目的建设,全村的耕地、林地、草场、滩涂先后被征用。村民们也由过去以经营农业、盐业、渔业为主,转为以从事工业、商贸业等为主。人们有的开办加工厂、搞建筑、开展海上养殖,有的务工经商。

村内街中心,设有农贸市场。村办企业有彩印厂、纸管厂等,现已改制。村里还有2公顷扇贝养殖场。本村地理位置优越,东距黄岛轮渡站4.5公里,西距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不足1公里,北距黄岛火车站500米,南距前湾港2公里。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在周边投资建厂。韩国独资企业青岛美乐服装有限公司和内资企业天地和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华龙凤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鹏秋汽修有限公司、大亚柴油机特约维修公司、前湾国际物流园等项目,相继落户。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亿元,人均纯收入6228元。

后记,《黄岛村庄系列》中的文章,其内容资料来源于2006 年以前。涉及到的村庄,其面貌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平房可能已拆除,人们或许已住进了楼房,所以读者切不可以按图索骥、想象依旧。

"

Tags:盐滩,红柳,当薪,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