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新盘资讯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姜德志: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有高度”

2019-12-14 16:22新盘资讯

简介"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姜德志 2019年,新组建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文明思想,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持续运用主题教育成果,注重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主动学赶深圳,树立平台思维,...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姜德志: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有高度”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姜德志: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有高度”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 姜德志

2019年,新组建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文明思想,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持续运用主题教育成果,注重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主动学赶深圳,树立平台思维,增进政民互动,促进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民生。

一、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有高度”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清晰划定“三区三线”,逐步建立科学高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整体谋划开发保护格局,全力推动一张蓝图统全局、一张蓝图绘到底。

资源调查知家底。站在“国家立场”,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摸清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初步建立全市自然资源框架数据;各区市调查初步成果全部一次性通过国家级核查,进度和质量均居全省前列。

战略引领高站位。坚持站在未来看青岛,把青岛放到国家战略布局中去谋划。围绕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总体目标和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完成2050远景发展战略及系列专题研究,已向社会公示。

规划体系趋完善。启动编制《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和相关专题研究、专项规划,制定工作方案,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制定规范并推进实现各类空间规划一致性处理。创新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双评价”试点等工作,为国家发布技术指南贡献了“青岛经验”。

区域协同重统筹。编制完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综合交通方案,提升青岛链接全球、通达全国、辐射区域能力,支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推进青岛都市圈研究,提升青岛区域中心城市能级,携领半岛区域一体化发展。启动北岸城区产业规划研究,从新的维度审视胶州湾北岸区域未来发展。

资源保护善谋划。坚持生态优先。大沽河保护控制线规划获批并发布实施,划定沿河区域生态保护“硬杠杠”,为大沽河沿线可持续发展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依据。加强海岸带空间资源管控,配合市人大起草、审议通过《青岛市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承担国家试点任务,编制海岸带及海域空间专项规划,构划绿色生态、规模适度的海岸带开发保护格局。

乡村振兴寻突破。完成村庄布局、村庄(群)规划编制指南。加强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指导区市完成村庄布局概念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全国遴选20家高水平设计单位参与,启动农村社区规划186个,加快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规划指引。

二、高效利用国土资源“有力度”

遵循新发展理念,增强国土资源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推动利用方式转变,全力保障“十五大攻势”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以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城市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力度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规划引领、优化配置、挖潜存量、综合监管等方面,拿出20条创新措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发布市内三区划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青岛由此成为全国首例建立划拨基准地价标准和率先完成标定地价体系建设的城市,为全市深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价格依据。

做优增量。全力争取并科学分配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保障临空经济区、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和机场快速路连接线等重大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全市供应土地首次突破10万亩,达到12.2万亩,同比增长102%,助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其中,住宅用地约1.7万亩,同比增长30%左右,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约2.8万亩,同比增长超过150%,推动中央美院青岛校区、慧康医院、润安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文教卫体医项目落地。全市土地收入首次超过1000亿元。

盘活存量。坚持“一地一策”,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处置批而未供土地超过4.8万亩,完成省下达任务260%以上,处置闲置土地5200余亩,完成省下达任务130%以上,变闲置资源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优质GDP。开发建立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服务平台,具备上线运行条件,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用地市场创造有利条件。

扩大储量。全市征收、收回土地5.7万余亩,其中市内三区1300余亩,累计储备青钢、泰能等搬迁企业原址土地约5000亩。配合财政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40亿元,支持郑州路两侧及周边片区改造等项目。

三、加强生态国土建设“有广度”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真履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注重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与查处并重。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对永久基本农田进行核实补划,健全永久基本农田“划、建、管、补、护”长效机制。出台改进管理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通知。制定全省首部市级土地整治验收规范;全市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规模超30万亩,新增耕地占补指标2万亩以上,为农民增收近4000万元。持续监管“大棚房”问题。强化自然资源执法监察,提高检查频次,全市已立案查处违法用地907宗,拆除复耕(复原)668宗,坚决遏制违法占地态势。

治理与预防并重。累计治理完成矿坑68处,新建成绿色矿山2个,纳入国家、省绿色矿山名录;有效打击非法采矿,立案查处30起,没收非法开采矿产9000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启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次,巡察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000余个(次),指导属地政府做好地质灾害隐患预防和治理,有效应对“利奇马”台风等极端天气。

调查与利用并重。开展地质调查,完成城市地质调查总体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搭建自然资源遥感“一张图”,在全国率先以卫星遥感数据,为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等提供基础支撑,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完成2018年度青岛市基础地理市情监测基本统计报告,监测成果普遍应用于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矿山修复等。组织承办全省首届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助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做好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累计向有关部门提供数据资料5000余幅。

四、改善提升城市品质“有精度”

注重广听民意、广纳民言、广聚民智,发起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四年行动,联动并为其他十四大攻势搭建平台,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与广大市民共同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着力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

制定作战方案。明确构筑高品质都市空间格局、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多元融合的魅力之城、崇尚艺术的创意之城和治理有序的文明之城5大攻坚战,对外发布并牵头实施。

优化交通布局。启动编制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提出青岛交通设施布局总体方案。修编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近期规划停车泊位2.2万余个,推动解决停车难题。

推进城市更新。深化完善胶州湾老城有机更新示范带总体规划。编制楼山后老工业区及流亭机场片区城市更新规划,为青岛老工业区后续发展提供规划支撑。编制完成中山路四方路片区保护与更新发展规划。国际邮轮母港区概念规划与城市设计暨启动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与单体方案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助推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

细化城市设计。深化完善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完成街道设计导则。遴选10个社区试点开展“阳光社区2019”城市空间微更新活动,和市民共同推动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共同改善生活环境,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促进活化利用。编制青岛万国建筑博览区规划,开展青岛建筑博物馆选址论证。完善提升胶济铁路沿线工业文化遗存保护与利用规划,推动四方机车厂等工业遗存活化利用,让“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文化秀带”。

完善市政配套。在全国率先研究市政设施用地布局“一张蓝图”管控,中心城区市政厂站设施用地整合与控制专项规划获批复,释放土地150多公顷,用于绿地、公园、停车场等公共空间建设。完成5G通信基站规划建设研究,超前规划5G通信网络设施。

拓展地下空间。开展并完成《青岛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及立法起草工作,通过市政府研究和市人大常委会二审,为引导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地下空间提供法律保障。

五、惠民利企创优服务“有温度”

聚焦“双招双引”,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化学反应”效应,大力实施流程再造,推动放管服改革,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努力建设“三化三型”服务环境。

打好“一套拳”。竭力优化营商环境,打出土地规划审批流程再造“组合拳”,推动“拿地开工”,提速招商引资。通过减事项、减环节、减要件,实行“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合并办理”,推行土地业务下沉、“多测合一”、“多证合一”(先于国家部署,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用地预审意见两证同步发放),推动建设单位取得土地使用权属的同时,具备开工验线条件。组织实施批前社会公示220余项,收集意见1.9万余份。全市规划许可面积首次破亿,达到1.0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超过40%;其中,公共管理服务和公用设施许可面积近500万平方米,有力支持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兜底民生建设。

办好“一本证”。深化不动产登记信息集成、流程集成、人员集成,争创全国一流、全省最优。全市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超过90万件,同比增长约25%。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市推介便民举措。举办首届业务技能竞赛,提升服务水平。开展自助服务、网上预约办理、信息推送等,全市办理环节由4个减少到2个,一般登记类型材料压减到4件以内,不动产非公证继承(受遗赠)权属调查时间(不含公告时间)由60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90%以上业务实现“当日办结”,50%以上业务实现“1小时办结”,部分业务实现“秒批”和“网上预审”。开展流动服务进社区,通过集中受理方式,为河南村社区、世纪公馆等6000余户居民办理了登记;为特殊群体登门服务700余人(次)。

搭好“一平台”。搭建与企业民众沟通交流平台。首次启动规划成果和土地推介交流活动,先后向社会推介18宗近700亩建设用地、国际邮轮母港区(约4.2平方公里)规划成果,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优化“项目管家”服务,建立涵盖前期招商洽谈、中期审批服务、后期监督检查全流程服务制度,提供管家服务1300余次,面对面服务项目640余个,为项目顺利落地实施创造前期条件。试点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全市范围选址人才公寓建设用地,研究规划土地政策,加大供地力度,保障招才引智。注重政民互动,加强公众参与,规划展览馆全年接待16万余人(次),互联网发布信息近2300条。举办中日韩艺术邀请展、吴为山雕塑作品展等,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软实力。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高标准严要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存在差距,如违法用地仍时有发生、闲置土地资源有待盘活利用、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仍需不断提高等。去年三民活动收集意见建议423条,今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119件,政务服务热线2.8万余件,网络在线问政、民生在线、行风在线问题1200余个,媒体监督曝光问题20余个,均进行了逐条回复办理,一些涉及长效机制的持续建立完善。我们深刻反思了“区市规划审批标准不一”“房产继承难过户”等以点带面的问题,同时也将“加强停车场建设管理”“研究楼山河片区功能定位”等一些真知灼见吸纳到重点工作中。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我们将在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深度融合的基础上,聚焦“两统一”工作职责,着力提升自然资源和规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强化资源保护监管,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绘就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改善提升,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护利用城市历史文化遗存,让城市成为百姓宜业宜居的乐园;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优化资源要素保障,支撑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重大战略实施,满足民生项目、基础设施等用地需求;推动流程再造覆盖土地规划审批全过程,推行不动产交易、登记、纳税“一窗办理”,建立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模式,全力提升市民满意度和获得感。

"

Tags:自然资源,规划局,局长,姜德志,建立,空间规划,体系,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