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家装资讯

年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回头看

2019-12-07 18:20家装资讯

简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加强高校与地方深度交流合作,引领空天技术融合海洋学科交叉发展,促进高端要素聚集、科技创新引领、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助力蓝谷加快建设世界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和北京航...

"


年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回头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加强高校与地方深度交流合作,引领空天技术融合海洋学科交叉发展,促进高端要素聚集、科技创新引领、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助力蓝谷加快建设世界海洋科技创新高地,推动青岛经济社会、城市发展转型升级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现加建成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青岛市政府研究决定,在青岛蓝谷筹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国际科教新城。

(一)项目总体情况。

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1078 亩,建设用地约4772亩,主要功能为开展本科及以上层次全日制学历教育,进行学科专业建设、中外合作办学、国际交流、科研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等,分为A区国际交流区、B区科技孵化区、D区教学科研区、F区教职工住房、人才公寓区、E区预留发展区。


年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回头看


(二)一期项目情况。

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一期项目是青岛市重点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41.83亿元,建设用地772亩,总建筑面积37.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A区国际交流区和D区教学科研区。其中,国际交流区包括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国际专家谷,地上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区包括图书馆、行政办公、公共教学实验片区、学生宿舍、核心学院、体育馆及部分生活辅助设施等,地上建筑面积25.24万平方米。

(二)学科和机构设置

科教新城计划设立中德学院、亚太国际空间学院(亚太学院)、微电子学院、工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等6个学院。先期入驻启动中德学院、亚太国际空间学院(亚太学院)和微电子学院,逐步开办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微电子、仪器仪表、智能交通生物医学工程7个专业。

北航计划在青岛引入国外一流大学的一流专业师资,全力打造具有城市功能的开放型、创新型、生态型科学城,进而发挥对整个青岛市科技创新、人才汇聚、高技术产业汇聚方面的引领作用。

(三)人才培养

科教新城根据校区建设规模和建设进度,计划2023年在校生规模达到3500人,至2028年,在校生规模达到7000人,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在争取到教育部新增招生指标的基础上,力争2028年在校生规模达10000人,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

(四)人才引进

全职或柔性引进与培育院士不少于5名。全职引进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不少于20名,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累计不少于100人。

(五)科研平台建设

围绕青岛新旧动能转换和国际海洋名城建设,重点在航空航天、仪器仪表、材料工程、医工交叉、智能交通等方向,引进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团队,搭建一批高端研发平台。重点建设通用航空研究中心、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智能车辆研究中心、高速铁路列车复杂环境试验系统、高性能轻质新材料研究中心,打造相关行业重大关键技术的供给源和国家科技创新高地。科教新城建设的创新平台、仪器设备等面向社会开放,实施共享共用,实现校际之间资源的集约利用,推进协同创新。

(六)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

围绕青岛产业发展,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在相关行业与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科技成果在青岛本地转化,技术研发及孵化项目在青岛落地,教学、科技或医疗等产业项目税收在青岛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

北航将青岛作为北京外最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之一,发挥北航的科技资源优势,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先期筛选一批航空航天、医工交叉、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微电子、仪器仪表、智能交通等方向的科研团队及产业化项目入驻蓝谷孵化器或产业园。进驻孵化器运营管理团队,负责前期成熟技术成果的孵化转化,待科教新城正式运行后负责整个北航及科教新城技术成果在青岛的孵化转化。并通过科教新城平台,联合山东省和青岛市属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申报并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期待它的建成……

"

Tags:年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回头,深入,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