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楼市动态

「改革开发40年」平度:十二载不凡路,铸就“保耕”梦

2018-12-18 19:00楼市动态

简介2006年,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人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平度,开始了一段保护性耕作的艰难历程,这个年轻人就是时任青岛市农机局培训站站长何明。 十年,铸就了在一年两作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梦想。十年,完成了保护性耕作的一次跳跃,十年,平度市保护性耕作累...

2006年,一个踌躇满志的青年人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到平度,开始了一段保护性耕作的艰难历程,这个年轻人就是时任青岛市农机局培训站站长何明。

十年,铸就了在一年两作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梦想。十年,完成了保护性耕作的一次跳跃,十年,平度市保护性耕作累计推广110万亩,平均每亩增收节支108元,累计为农民增收节支1.19亿元。

“历尽艰难,终见曙光”,王玉芹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外县市遭遇‘滑铁卢’之后,我并没有气馁,始终坚信保护性耕作会有前途。”何明回忆十多年前的经历时,仍然显得有些激动。当时,全国保护性耕作已经在一年一作地区改善生态效益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一年两作粮食高产区域,却一直被认为是“保护性耕作禁区”,那一年,何明带着新技术来到平度市,时任平度市农机局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并选择在兰底镇作为突破口。

搞技术推广,先从科普开始。何明在兰底镇组织开展了几场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第一次培训班,一个报名的也没有,于是又举行第2次、第3次培训班……,望着寥寥无几的参训人员,平度市农机局也为何站长能否打开局面捏了一把汗。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人愿意试试了。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兰底镇桑园村的王玉芹。尽管面积很少,只有十几亩,在当时,也算一个突破。无论付出多少汗水,毕竟有了一点回报,大家心里都很开心。何明抓住时机,接着在兰底镇河北村选取28亩土地,作为示范点开始播种,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机械、技术等原因,加上当年平度遭遇低温冻害的极端天气,出苗率极低。这引起了老百姓的极度质疑。许多原来要搞保护性耕作的农户打起退堂鼓,取消了免耕作业合同,保护性耕作走到了骑虎难下的境地。

看着老百姓怀疑的眼神和“这是在折腾,在造孽”等讥讽的话语,青岛和平度两级农机人员都觉得很委屈。在即将动摇的情况下,何明找到当地农业专家进行"会诊",分析原因,找到症结。平度市农机局领导带着技术人员到镇和村做种植户工作,宣讲技术,最终赢得了群众的谅解和支持。又是王玉芹站了出来,提供了兰底镇桑园村36亩土地进行试验示范,第二年的长势良好,亩增效70多元,保护性耕作终于见到了一丝曙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从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持续高产高效保耕示范区……

经过2006、2007年的艰难推广示范,平度市的保护性耕作工作初步成型。然而,示范点这个梧桐树栽好了,没有金凤凰来安营扎寨也是不行的。

2008年,何明与平度市农机局一起多次赴北京到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对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平度市的保护性耕作工作最终得到了中国农业大学高焕文教授、李洪文教授和一大批农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平度建成了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农业部创新试验区,全国第一个持续高产高效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区。经过测产,当年示范区的小麦亩产比传统种植小麦增加了30斤,每亩节本增效35元,农民渐渐看到了保护性耕作的优势。

从此,平度市拉开了推广保护性耕作的序幕,迅速辐射到蓼兰镇。蓼兰镇是平度的粮仓,属于高产田,如何在高产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也是农机部门没有遇到过的事情。技术人员边学边干,选择蓼兰镇大吴庄试点,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数据分析,2年后,蓼兰农户也逐渐认识这项技术,种植热情高涨起来。

此后,又发展了种粮大镇白埠、明村、田庄等镇,农机部门的推广和农民的自发性相结合,为平度市的保护性耕作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2006年到2011年是保护性耕作起步阶段,那么2012年开始,就是保护性耕作的腾飞阶段。《农民合作社法》和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又为保护性耕作发展加注了大剂量的推进剂。此时的平度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一大批流转土地面积较大的粮食种植大户。他们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既能减少作业成本,又能防寒固土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此同时,大型喷灌机械的推广,彻底解决了平度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为保护性耕作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田庄镇西寨村侯松山,从2012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三年的时间实施2500亩。他说:“我觉得保护性耕作技术很好,我省了不少心”。明村镇西店子村王洪春,2013年流转土地2700亩,也全部用保护性耕作模式种植,说及原因,王洪春告诉大家,“我这么多地,用以前的种法,又是耕地,又是起垄,浪费钱不说,光干活就累死了”。店子镇王寿君是个肥料经销户,自己实施保护性耕作1000亩。每年到播种时,他除了自己播种外,还用自己的免耕播种机免费为他的化肥用户播种,每年为群众播种面积达到2000亩,老百姓非常欢迎。

青岛大度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12000亩,其中核心示范方7600亩全部使用保护性耕作种植模式,对于如此大的种植面积,平度市农机部门始终坚定信念,下大力气组织实施,根据地块特点,2013年组织人员到山东大华农机公司订做了2台宽2.6米的免耕播种机,播种时全程跟踪技术指导。2014年,从山东邹平调来了由意大利马斯奇奥公司生产的国内最新式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省去了耕地作业,更具增产效应。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保护性耕作在这片土地上已经开花结果。

2014年5月,全国首家农业部保护性耕作专家工作站在平度市南村镇成立,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的领导和专家专程前来参加揭牌仪式。农业部领导动情地说,“青岛和平度的保护性耕作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市、县两级农机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有一个矢志不渝的何明!”专家工作者的设立,极大的调动了平度市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青岛市农机局先后数次组织全市种植户前去参观学习,专家工作站的作用正日益发挥。

“百舸争流,再进一步”,下一个三年或者五年……

改革,最能创新生产力。但改革之路从来就是不平坦的,也是没有止境。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再到全面开花,是一项改革最佳的轨迹。

平度市保护性耕作工作就是这样一路走来。截至目前,保护性耕作建成8个示范镇。面积已经达到30万亩,核心示范方面积4万亩,累计为农民增收节支1.29亿元。

但是面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周边县市发展的势头,平度市农机局也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如何在下一个五年或者十年,再创保护性耕作新辉煌,成为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2016年,在农业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青岛市农机局的大力支持下,平度市农机局根据中共平度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平度市蓼兰镇建立了农机化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进一步探索各种生产规模的现代农业机械配备系统、现代农业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生产模式、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的现代农业生产科学运营管理模式。基地规划建设面积150亩,通过不同耕作模式、机具,形成若干试验示范小区,在各试验小区的播种量、肥料、农药、灌溉、管理和收获时间相同情况下,做好各阶段的苗情、根系、病虫害、产量等方面的对比实验,实现深松、深耕、播种、秸秆还田等技术的科学配套。

基地建成后,将实现作物种植、农艺技术、机械装备、培训推广、现场演示的集成配套,成为示范引领、高产高效、绿色节能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深化改革农机新装备推广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引领基地和农业全程机械化先行基地,为全市发展机械化土地规模经营提供可看、可学、可复制的改革试验和示范样板。

通过试验示范基地的引领,平度市农机局希望再用3到5年的时间,在可以实施的耕地上,让保护性耕作全面开花。努力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市(县)。同时,不断提升档次,以绿色农业为重点,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让这项惠农富民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

Tags:改革,开发,40年,平度,十二,不凡路,铸就,保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