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楼市动态

青岛日报聚焦|青岛11个项目斩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

2020-01-11 09:03楼市动态

简介" 青岛日报2020年1月11日3版 青岛11个项目斩获国家科技奖 包括技术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主持完成项目5项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共授予308个项目(人物)国家科学技术奖。我市共有11个项目获...

"青岛日报聚焦|青岛11个项目斩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

青岛日报2020年1月11日3版

青岛11个项目斩获国家科技奖

包括技术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主持完成项目5项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讯 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共授予308个项目(人物)国家科学技术奖。我市共有11个项目获奖,包括技术发明奖3项、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主持完成5项,占比达45%,是历史最高比例。

海洋领域的科技成果依然是青岛最为值得骄傲的创新资本。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名单当中,有7个项目(人物)属于涉海项目,青岛作为我国海洋科研重镇,占据了3席。其中,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团队主持完成的“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项目,首创了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技术与方法,通过将粘土颗粒表面的负电性改为正电性,使改性粘土对赤潮生物的粘附力大幅增加,提高了絮凝效率,在我国近海得到大规模应用,并推广至美国、智利和秘鲁等多个国家,被誉为中国制造的“赤潮灭火器”、国际赤潮治理领域的引领者,获技术发明二等奖,也是此次国家技术发明奖当中唯一的涉海项目。中国海洋大学是该项目的第二完成单位,校长于志刚是第二完成人。

中国海洋大学李华军院士团队主持项目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成功应用于我国及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国内外30余项重要工程,对推进海洋强国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参与完成的“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技术与重大发现”项目,首创了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技术,指导发现新气田,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彰显我市在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2019年度青岛获得的国家科技奖项目中不乏企业参与完成项目,其中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董蒨团队联合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凸显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势,实现了从“传统”到“精准”手术治疗的转变。此外,青岛康普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显示出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以及科技创新为企业提质增效的支撑力量。

从全市获奖项目来看,涵盖领域广泛,涉及新材料、油气工程、农艺、国土资源、中医中药和外科等9个专业领域,这是我市科技创新多点发力的结果。其中,山东科技大学崔洪芝团队主持完成的“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项目,是我市近年来在材料领域取得的新突破,获技术发明二等奖。

我市自2010年以来,共斩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国家科技奖104项,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攀升。目前,我市正着力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打响人才、资本、平台、产业、服务五大攻坚战,各类创新要素加快集聚,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优化。在刚刚公示的山东省、青岛市拟提名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单上,青岛有近20个项目备选,期待来年有更大的收获。

(记者 王 娉)

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青岛获奖名单

青岛主持完成获奖项目5个

1、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

第一完成单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第二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技术发明二等奖

2、耐磨蚀抗热震结构功能材料及涂层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技术发明二等奖

3、多类型复杂油气藏叠前地震直接反演技术及基础

软件工业化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科技进步二等奖

4、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科技进步二等奖

5、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

应用及产业化

第一完成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第二完成单位: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进步二等奖

青岛参与完成获奖项目6个

1、高性能节能抗磨纳米润滑油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青岛康普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三位)

技术发明二等奖

2、渤海湾盆地深层大型整装凝析气田勘探理论技术与

重大发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第二位)

科技进步一等奖

3、大尺寸铝合金车轮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

青岛航大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第五位)

科技进步二等奖

4、基于中医原创思维的中药药性理论创新与应用

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六位)

科技进步二等奖

5、花生抗逆高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青岛农业大学(第二位)

青岛万农达花生机械有限公司(第六位)

科技进步二等奖

6、复杂地形下长距离大运力带式输送系统关键技术

山东科技大学(第二位)

科技进步二等奖

青大附院牵头完成项目实现我省大外科领域国家科技奖“零”的突破

数字肝脏:为精准手术“导航”

在青岛收获的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战果”当中,有五个我市牵头完成的项目,分量沉甸甸。其中,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项目,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海信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联合完成,是青岛历史上首个由我市推荐获得的医学类国家科技奖,也是我省大外科领域斩获的首个国家科技奖。

青岛日报聚焦|青岛11个项目斩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

董蒨教授(左二)正在进行实验。周光辉 摄

“今年6月现场答辩的时候,我们一组16个项目,有4个项目的第一完成人都是进入二轮评审的‘准院士’,竞争压力可真是大啊。”青大附院院长董蒨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深知这个奖项的来之不易。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评委?就是那一个个因为“数字肝脏”诊疗重获新生的孩子最灿烂的笑容。

一台“揪心”的手术,催生了一个“可视化精准诊疗”的解决方案

董蒨永远忘不了,六年前一个被车辆碾破了肝脏的小女孩带给他的紧张。那天,董蒨正在家里过50岁的生日,突然一个紧急电话,让他立即乘救护车赶往黄岛,因为一个4岁的小女孩被一辆面包车从腹部碾过,肝脏破裂,危在旦夕。孩子的腹腔大量积血,一开腹血液直接喷射到天花板,而术前常规的CT检查根本无法全面展示孩子的伤情。整个手术过程险象环生,饶是董蒨经验相当丰富,也差点以为这孩子救不回来了。“你们无法想象一个外科大夫在手术台上的煎熬。”虽然最终孩子被惊险地抢救过来,但董蒨却一点也不轻松,他迫切地想要有一种方法,在术前就能精准判断肝脏、血管和病灶的位置。

2013年1月,董蒨与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一次“非正式”的会晤,意外地为一名外科大夫的梦想和一个尝试进军医疗设备产业的企业找到了“破题”路径。经过两年多的联合研发,海信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CAS)和海信外科智能显示系统(SID)诞生了。这两款产品属于国际首创,可以将近千张原始的二维CT图像自动转换成三维图像,建立虚拟立体的“数字肝脏”,让医生在术前观察病变与血管、脏器的关系,从而为确定最佳手术方案“精准导航”。而且,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只需要对着屏幕挥挥手,就可以利用手势操控数字肝脏旋转,从不同角度查看患者的脏器情况,判断手术操作路径。这次获奖,也是海信近10年来第5次拿下国家科学技术大奖。

全国超过100家医院应用,近1万例患者受益

2019年,同样是一个4岁的孩子,被一辆SUV从腹部碾压。董蒨接到电话后,指挥急救车将孩子直接送进CT室,仅仅15分钟,孩子的“数字肝脏”影像显示在大屏幕上,断裂的血管、受损的肝脏可360度“全景”观察,董蒨从容地走上手术台,游刃有余地完成了手术。术后一个星期,孩子康复出院。

如今,CAS、SID已经在全国超过100家医院得到应用,从小儿肝胆外科拓展到其他脏器外科,从孩子到成人,近10000例患者从中受益。2017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进行了一场高难度肝脏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就是在CAS的帮助下精准手术,让一个曾经不幸的家庭,同时拥有了两个健康的宝宝。

董蒨团队没有就此止步。他们不仅通过三维重建,构建了小儿肝胆胰三维可视化精准诊疗新技术体系,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而且打造了国际首创的人类数字肝脏数据库开放平台,全方位动态存储、呈现正常和疾病的数字肝胆胰器官模型,展现正常肝脏血管解剖结构差异以及肿瘤和畸形类疾病内部病变状态,向全球开放共享。他们为了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提出了新型肝段分型体系,为复杂的肝脏手术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他们整理了从新生儿到80岁以上老人各年龄段平均肝脏体积数据,丰富的数字模型大数据将指导更加精准的手术操作。“对于一名医者来说,应用创新技术,挽救大量疑难危重患者的生命,是最感欣慰的科技进步。”董蒨说。

董蒨团队梦想成真,他们的成果也曾走进“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一个家电企业走向数字医疗,一个外科大夫研究祛毒猪肝

坚持梦想,有时候还会有意外的惊喜。

岁末年初,海信集团总结美好的2019,首先提到自己的老本行彩电行业的颠覆技术,第二点就是数字医疗,这是一个家电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的“关键一步”。

而对于董蒨团队来说,他们的“意外收获”,是对猪肝祛毒的研究。“当初为了研发CAS和SID获得足够多的肝脏数据,一来二去,就研究上了猪肝。”猪肝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佳肴,但是很多人也担心,肝脏作为解毒器官,会不会有毒素一起被吃到体内呢?董蒨团队反复地做实验,最终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生鲜猪肝祛毒方法,并且已经拿到了四个国家的发明专利,可以在保证安全无毒的前提下,改善猪肝的口感,提高猪肝的营养成分,从而开发系列祛毒猪肝食品和适用于婴幼儿、孕产妇、老人、术后人群的猪肝系列营养品。

“我们已经和青岛本地一家肉食企业洽谈合作,2020年元旦过后很快就可以上市。”董蒨信心满满地表示,再过几年,他要凭借祛毒猪肝再去冲一把国家科技奖。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王 娉)

"

Tags:青岛,日报,聚焦,11个,项目,斩获,2019,年度,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