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爱问

《庄子》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应当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

2021-07-28 08:20爱问

简介庄子的作品,《庄子》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应当如何正确理解这句话?: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庄子》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应当如何正确理解这话? 本:-小言詹詹,大言炎炎,闲闲,庄...

1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这个问题。

《庄子》中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应当如何正确理解这话? 本段话出自《庄子?齐物论》。我们要真实的理解这段话,就要从两方面入手可能更能接近这段话的本意。一个是从作者一贯的主张,一个就是字面本意。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忠实的实践者。所以在他的人生理想里,一定是主次分明,有舍有得,追求“道”而孜孜不舍。道就是大,非道就是小。道家讲究清静无为而顺乎天道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不违逆最高的道理。而至于其他琐碎的事项并不去执着不放。

闲闲本意就是门框或者门栅栏,间间就是门缝;炎炎,炎字有两个火,也有三个火的炎字,说明光彩夺目,日月辉映,而詹詹就是语句繁赘、罗嗦。

综合起来这段话大约的意思也许就是:有大智慧人的恰如能抓到问题的主旨,看到事物的全貌的人。不偏废不偏执,反而没有错漏,并且从容自在。有小智慧的人犹如门缝里看物,过于细密,反而失去窥视全貌的可能,过于局限于局部和细节,而不能全局明朗。有大智慧的言论,就如同日月一样光耀大地,让人一下清醒明白,犹如醍醐灌顶,画龙点睛;而小智慧的言论,犹如走在迷宫的蚂蚁,回还往复、累赘繁杂,却让人云里雾里不明就里。如果用现实一点的语言去总结:两害相搅,取其轻;两利相搅,取其重。或者可以符合这段话的结果,却又完全能解释它的真意。

2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这句话,是《庄子》内篇齐物论里所说的。我的看法是注解古文,不能断章取义,或者是望文生义。而应当联系上下文及全篇文章思想内容来解读才对。关于上面这句话的解释,我的理解是:人的智慧、知识、理解能力有大小、深浅不同,思想指导行动嘛!所以,智理深大的,举动就会宽舒大气些;而智理浅小的,举动就会谨慎小心精细些。人的说话言语精粗也不同,善于说话,精于言语,辞气就很畅达舒适;而不会讲话和言语的,辞意义理就会滞塞,表情达意就不会畅通。

以上是我对《庄子》这句话的粗浅理解,敬请有识之士指正!




3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庄周《庄子·内篇·齐物论》

大智慧与小聪明,大道之言与小辩之语,孰优孰劣,孰高孰低,显而易见。

  •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才智超群之人广博豁达,从容淡定,无为而为,谈笑间便“樯橹灰飞烟灭”;只有知之甚少,仅有点小聪明之人才会自视甚高,整天忙忙碌碌,蹦哒不停,好像地球因他而转,世界因他而改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妨借用孟子的说法,把大智之人看作是脑力劳动者,那么“小智”便只能是体力劳动者了。

4

在读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这句话的时候,我第一个联想到的诗句就是“观棋不语真君子”,然后就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其实这三者具体所说的并非是同一个现象,但撇开现象看本质,大鱼感觉这根本就是在说同一件事,那就是都有一种坦坦荡荡和琐琐碎碎相对比的既视感。

庄子的这句话同样出自于《齐物论》,字面翻译还是比较简单的:大智慧都总是广阔豁达的,小聪明总是斤斤计较(明察细别);合于大道的言论总是气焰胜人的,拘泥智巧的言论总是琐琐碎碎,没完没了。知道了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后,我想就有人能体会到为什么我会将此和观棋不语、君子小人这两句话联系在一起了。

大知小知,大言小言,闲闲间间,炎炎詹詹,这四组词语本来就有相对的意思,这是老子和庄子等人比较惯用的比较方式,举例事物的两面性,或者是多面性,大鱼建议道友翻看《庄子.齐物论》原文,其实这句话所属的一大段几乎都是在例举实例。

为什么会出现大知小知,大言小言的这种现象呢?

同是一般人,生在天地间,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在《齐物论》的阐述中,庄子已经给出我们答案了。

《齐物论》开篇就是在谈论风,他将自然的风发出的声音叫做地籁,人创造的“言”叫做人籁,地籁和人籁合在一起成为天籁。人籁是有非常大的局限的,因为人的思想、认识都是有局限的,我们会给诸多事物加上是非、对错、好坏等等的标签,且会因为每个人的不同,这些标签也是在不断变化,这是独一份的、属于人间的声音。与人籁相比,地籁天籁就客观多了,它们没有这些人为的标准,只是由己而发,自然而成。正是因为上面所说的这种人的“言”,以及它所附带的“局限”属性,造成了后来这种嘈嘈杂杂的声音。

5

这句话的意思是,大智广博,小智精细,大言气焰淩人,小言则论辨不休,他们睡觉的时候精?交错,醒来的的时候形体不宁,和外界交接相应,整天勾心斗角,有的出言迟缓,有的高深莫测,有的用词机谨严密,小的惧怕惴惴不安,大的惊恐失魂落魄,他们发言就象放出利箭一般,专心窥伺别人的是非來攻击,他们不发言就象咒过誓一样,默默不语地等待致胜的机会,他们的衰败如同秋冬景物凋零,这说明他们日益消毁,他们沉溺于所作所为当中,无法使他们疢复到原来的情状,他们心灵闭塞好象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衰老颓败,没法使他们恢复生气,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俱,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好象乐声从中空的乐管中发出,又象菌类由地气蒸腾而成,这种种情态日夜在心中交侵不已,但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发生的,算了吧!算了吧!,一旦烧悟到这些情态发生的道理,就可以明白这些情态所以发生的根由了吧!

6

它可以有两种完全相反的解释。

其一,就是网络上可以查询得到的,大意为:大智慧的人豁达,小聪明的人计较,大道之言光芒火势,小道之言琐碎无终。在此小可不做赘述。单说第二种解释。

大知之所以闲闲,是因为物质充足,或因博学而志向高远。而小知间间,是因为物资匮乏,在我们眼中的斤斤计较,最大的原因其实就是,我们看不上的这些斤斤可能就是他们的全部。

因为少,所以在乎!

因为缺,所以斤斤计较!

7

先一个个词来剖析一一

大知:堪称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之人。

闲闲:人虽豁达开朗,但却自以为是,

甚至盛气凌人,不可一世。

小知:指怀有小才,也有微善。

8

先说这句话的白话译文:大知广博,小知精细;大言气焰盛人,小言则辩论不休。(这里根据的是当下比较通行的庄子注本——陈鼓应先生的《庄子今注今译》)

如果看了白话文还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弄不清楚这句话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我们就回到原文去理解。

《庄子·齐物论》第二章首段: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

9

谢小蜜。“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出自《庄子·齐物论》,讲的是智慧和言论之境界高低。



闲闲丨博大豁达貌,指高境界。

间间丨与“闲闲”相对,计较琐细,指小格局。

炎炎丨原指火炽盛、猛烈。喻说话气势盛大。

詹詹丨唠叨琐碎,喋喋不休。

10

这是庄子充满哲理的一种人生智慧的总结,是一种高远深刻之见。我们不妨先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大智者看上去显得非常广博,小智者却十分琐细;高论者盛气凌人,争论者小辩不休。”(这里的"大知"、"小知",可以理解为大知识、小知识,大智慧、小智慧,大聪明、小聪明。 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合于大道的言论就像猛火烈焰一样气焰凌人,拘于智巧的言论则琐细无方、没完没了。)大智慧的人他非常广博而很少夸夸其谈,而是“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大巧若拙”。因为他事事洞明,看得很透,他会全面看待,而非注重于琐碎,他会站在高高的山上俯瞰大地,而不是坐在井里望天,夜郎自大。而那些小聪明的人,唯恐世人知不到他,在小节上争来争去,取得一点成绩,就自吹自擂,唯恐天下人不知。而那些有大智慧大高论的人,他的见解别人达不到,给人感觉他有盛大之气、逼人。这正如孟子,滔滔如江水的雄辞,汪洋恣肆,别人无法应对,只好不与之辩。而好争论的凡人,往往是站得不高只盯小处争来争去。这就如我们平常人,往往妒忌那些身边的有钱人和有权人。往往对那些有很高权位的人,对钱多得可敌国的人,却充满敬意与仰慕。而那些权高权重的人,很少言论,很少辩论,他们比平凡人广博得多,他们的言论无人辩驳,平凡人只有执行与听从,这种威势,是平凡人无法达到的。

同样,比如在江湖中的高手,往往对各门各派了如指掌,也从不出手。一般来说,他很少曝露自己,一旦出手,掌掌凌厉,锐不可挡,而且气势凌人。而恰恰那些平庸之辈,打打闹闹,打打杀杀,要争夺武林地位。

大智慧的人,镇静自若,悠悠然,宴如也,而小智慧的人东奔西跑,手忙脚乱,而收获少少。庄子在告诉人:做事,智慧些,高远些。他在《庖丁解牛》一文中就有明确暗示,庖丁解牛,让梁惠王顿悟: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其实,得庄子之言,得处世之道,得智慧之道,得生存之道,亦是得识人之道!


Tags:庄子的作品小言詹詹,大言炎炎,闲闲,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