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爱问

闰月是怎么回事?

2021-06-26 12:36爱问

简介闰月是怎么回事在公历(格里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365天,闰年为366天。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

1

闰月是怎么回事?


世界各国使用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所谓“阳历”,就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转(公转)的规律制定出的历法,把一年定作365天,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个周期的大致时间。比如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为了调剂这365天的12个月分配,便出现了大月31天、小月30天,以及2月28天的情况。

所谓“阴历”,即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转规律制定的历法。由于月亮绕地球的实际运转周期大约是29天半,历法上只好以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间隔来进行初步调节。现在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国旗上带有月亮图案的国家)的本民族历法,还在使用这种阴历。

我国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在基本历法周期和月份制定上,遵从月亮绕地球运转的规律;而在节气和年的周期上,则遵从地球绕太阳运转(365天)的规律来进行调整。

不管是阳历,还是阴历,基本单位都是以“天”来计算的,这个“天”是人们站在地球上相对于太阳的东升西落,凭着感觉定出来的。而实际人们感觉上,阳历一年的365天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真实“回归年”之间,存在着一个误差。当然,阴历一年12个月,与阳历一年的12个月,更要相差11天左右,这个误差就更大了。

怎么弥补人为历法与实际天体运行之间的这个误差呢?制定历法的人就采用了在日历中“置闰”的办法来进行及时的调节。

公历上,由于实际一个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回归年”是365天零5个多小时,这样每隔四年,就需要在日历中加上一天;累加到一百年左右,又会超出一天,于是规定,在能被“4”整除的年份,在这一年的2月份最后加上一个“29日”;在能被“100”整除的年份,则不加这个第“29日”。2月份出现有第29日的年份,我们就叫做“闰年”。

农历上,由于平年的12个月(我们暂且就把它叫做“阴历月”吧)总天数要比阳历少11天,于是历法规定每隔两年或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闰月来补大约一个月的差。又由于这个差额不是一个有规律的数字,所以,到底哪年需要增补一个闰月,也并不是很有规律。不过,随着年份的增多,人们总结出了一个“十九年七闰法”的规律,即是说,在十九年里,我国农历大致应该有七次置闰月的年份。到底在哪个月的后面增加闰月合适,要看哪个月与二十四节气差的悬殊而定,因为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与阳历日期,还是基本相符的。但一般情况下,农历的腊月和正月后面,是不置闰月的。比如,今年,我国的农历就闰五月。

这样解释,是不是只要认字,就能看懂呢?哈哈
2

闰月是怎么来的?


  闰月,是为了使历法符合日月运行的规律而制定的。阳历闰月在二月份多加一天,为二十九天;农历闰月多加一个月,一年为十三个月。

  阳历又叫公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确定的。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回归年,共需365·2422天。公元前四十六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采纳了天文学家的意见改革历法,把一年定为365天,单月31天为大月,双月30天为小月,二月29天。奥古斯都·凯撒继承皇位后,把他出生的八月改成大月,为了不使七、八、九连续出现三个大月,下令把九月和十一月改为小月,十月和十二月改为大月,又从二月里减去一天为28天,是平年。剩下的时间,每四年加起来为一天,加在二月里为29天,人们把这个二月称闰月,把这一年叫闰年。

  为什么规定二月的天数少呢?据说,当时罗马把宣判死刑的人,都集中在二月进行处决,人们认为二月是凶月,希望早点过去。

  阴历是指我国旧时通用的历法,就是农历,实际上是阴阳合历。它是以两个新月之间时间的间隔作为一个月,这就是所说的“朔望月”;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也就是所说的“回归年”。用这种办法规定年和月的好处是,它的年正好是春夏秋冬轮一轮,它的月恰好是初一为朔,十五左右为满月。但是,一个朔望月的时间是29·5306天,一年十二个月,共354·3672天,比一回归年少了近十一天,这样积累下去,三年就差了一个多月。因此,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制定了每十九年设七个闰年。闰年十三个月,平年十二个月。怎样知道是闰几月呢?这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推算出来的。人们把多出的月份称闰月,把这一年叫闰年。
3

为什么要闰月,闰月是怎么回事?


科普:农历中的闰月是怎么回事儿?

4

农历闰月是怎么回事?


闰月(Leap Month),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亚洲(尤其在中国),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即四季脱节,每2~3年置1闰。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所采取的传统农历是一种以阴历为基础,同时又融合阳历成分而形成的历法,即为阴阳合历。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而制定的。阴历则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阳历回归年(约365.25天)相差11天左右,3年累计的时间差距会超过一个月。因加入了阳历成分,故农历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属阴阳合历。由于纯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与阳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阴历年相比阳历年在天数上有时会相差一个月;为了协调阴历年与阳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农历便通过“置闰法”进行调整使两者年总天数相适应。

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两年到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
5

闰月是怎么来的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二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大。
6

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本义就是余数。指历法纪年和地球环绕太阳一周运行时间的差数,多余出来的叫“闰”。

闰年,凡阳历中有闰日(二月为二十九日)的年,或阴历中有闰月(一年有十三个月)的年;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差的时日)

闰日,阳历的平年只有365日,与回归年比较,每年相差5时48分46秒,所以每四年积成1日,加于2月成29日,这一天称为闰日,这一年称为闰年

闰月,阴历以月球绕地球定历法,每年和回归年的 365 日5 时 48 分 46 秒相差约 10 日 21 时,积以置闰,所以每三年要闰一个月,每五年闰两个月,每十九年闰七个月。这样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称为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叫闰某月
-

以上是关于闰月是怎么回事的问答

Tags:闰月是怎么回事,闰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闰月,闰月是怎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