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爱问

国家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但95...

2021-05-07 06:11爱问

简介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退休时有影响吗?: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这很正常!这说明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相对较晚。也就是说,他的入职时间发生在所在省份启动养老保险:-合同制,视同,缴费,时有...

1

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这很正常!这说明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相对较晚。也就是说,他的入职时间发生在所在省份启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点以后。这样,他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也不奇怪,他肯定算不上所在单位的在职中人,而是明符其实的在职新人一个。

当上这个在职新人是时间与命运使然,这没有什么可焦虑与遗憾的必要。退休中人因有视同缴费年限,可以计算与享受到过渡性养老金,而有了所谓的过渡性养老金,就意味着退休中人所享受的养老金水平会较高一些?但铁的事实并不尽然。广大企退中人即视同缴费年限的曾经拥有者们,与机关事业同类项退休人员相比较,所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差距以倍数计算,普遍偏低太多,便是明证!

哪为什么会有退休中人所享受养老金更高一些这个错觉呢?这当然同网络媒体上的不实宣传与误导與情有关。应当说,退休中人有视同年限不假,而且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缴费指数,相较灵活就业人员按60%作为缴费基数,要高一些也是事实。但据此就得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养老金会吃亏不划算的结论,也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值得研究与商榷。

政策与制度已经十分规范与明确,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晚退多得基本养老金的原则和激励机制,现在就客观的摆在那里。今后,凡退休人员能否多拿养老金,这包括在职中人与新人们在内,就看你在职时个人缴费基数的高低,以及缴费年限的长短,这才是决定人们退休后养老金享受水平,高低多少的“牛鼻子”与关健环节之所在,这当然包括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

总之,上述分析与解读告诉我们,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退休待遇有无影响的疑问,应该说有了恰当的回应与正向的引领。结论就是,作为在职新人的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社会经济在高质量蓬勃发展,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逐年大幅度在提高;在职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水涨船高,更上一层楼的期待是大概率的事情。可以肯定地讲,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广大新人们,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一定会比他们的前辈更多更高一些的!

2

有没有影响这就要是看你参加工作的时间了。

我们应该知道,养老金的计发和缴费年限有直接关系,而缴费年限可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缴费年限,另一部分是可视同缴费年限。

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合同制工人应从1986年10月起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也就是说86年10月起为实际缴费年限,之前的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

如果你参加工作在86年10月前,从86年10月开始正常缴费,而人社部门对你86年10月之前的工龄不认可,也就是说你没有视同缴费年限,那么就直接影响了你的养老金水平。

当然,合同制工人参加工作在86年10月后的话,就只有实际缴费年限,没有可视同缴费年限。按实际缴费年限计发养老金合情合理符合规定,根本影响不了你养老金的计发。

3

真正的合同制工人,影响不大!

第一,什么是合同制工人?

所谓合同制工人是相对于固定工人而言的一种用工制度管理的职工。他们跟固定工人的最大区别是固定工人是计划经济时期用工制度的产物,而合同制工人是落实企业用功自主权后,在国营企业推行的一种改革用工形式的产物。

从时间上讲,在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期用工一直执行的是国家指令性安置计划,国营和大集体企业固定工的来只有四种人,可以被县以上劳动部门批准招为固定职工:一是上山下乡知青年,二是参军入伍复转军人,三是计划内大中专毕业生,四是子女顶替接班。这些人都是由国家指令性计划安排,所以他们的工作年限,最终被国家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而合同制工人是在80年代初,落实国营企业用工自主权试点时,由企业提出用工意向,经县区级劳动部门报批的指导性计划,招收的多数是职工子女,他们入职后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并按月缴纳保险费,以劳动保险手册记载。这个保险费最后在1995年左右全面实行社保制度之后,由统账结合并入社保个人账户。他们跟后来企业推行的全员合同制管理不是一码事。

4

5

6

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退休时有影响吗?没有视同缴费年限,都是实际缴费年限对退休肯定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全部是是实际缴费年限的人,养老金只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要增加过渡性养老金。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合同制工人,是国有企业用工制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按照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精神,从1986年10月1日起,凡是新进入国营企业工作的工人,一律实行劳动合同制,职工从进入国有企业工作时,开始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当时由于工资基数比较低,所以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也是比较低的,加上当时的养老保险还只是试点性质的,所以在这批合同制工人退休时,很多地方都是将1992年之前参加工作的合同制工人的缴费年限,按照视同缴费年限来计算,并没有完全按照实际缴费年限来计算。

但是在1992年以后招收的合同制工人,由于各地已经开始缴纳了养老保险,像四川等地的很多地方,从1990年就开始缴纳了养老保险,因此从1992年开始计算养老保险的实际缴费年限,这是比较准确的,在1992年之前缴纳的养老保险的个人,也是按照视同缴费年限来计算的。当然这方面的政策各地政策是不统一的,只能按照当地政策的规定来执行。

不管是视同缴费年限,还是实际缴费年限,其实都是要累计计算为缴费年限,只是在养老金计算时,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除了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外,还要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对视同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或是个人账户资金比较低,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偏低的一种补偿机制。但是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由于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积累比较高,所以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也比较高,总体养老金也不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但是有实际缴费年限,与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相比,养老金少了过渡性养老金部分,但由于全部是实际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相对比较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比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高,虽然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但总体养老金水平不会受到影响。

7

合同制工人没有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在办理退休程序上没有任何影响,但在计算退休工资额时,会有一定的影响。

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在计算退休工资额时,会有一个过度性养老金金额,而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合同制工人,在计算退休工资时,没过度性养老金这笔钱。

除此之外,有视同缴费年限和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所有退休待遇的计算都是一样的。

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都是95年之前年参加工作的人员。

在当时,国家还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全民统筹制度,退休人员的工资,全部是由国家和单位统一支付。

8

9

这个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视同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在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前,被国家所承认的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

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养老保险改革是在90年代初期,各个地方的具体时间点有所不同。

对于养老保险改革以后开始工作的企业人员来说,他们都是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养老金都是通过实际缴费年限进行计算的,并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但是,对于从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工作的企业人员,从开始工作到养老保险改革这段时间,是没有缴纳社保的!也就是需要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目前,我国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主要是通过档案材料,要是档案材料有所缺失,导致视同缴费年限不被认可,那么就相当于这一段时间的工作贡献完全被抹杀了。

10

视同缴费仅指国家干部及领财政工资的人员,也就是国家供养人员。其他人员是不在其例的。

Tags:合同制,视同,缴费,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