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爱问

春秋时期的晋国古都是现在的哪里?

2021-04-20 14:00爱问

简介战国时期,晋国的古都在哪里?现在叫什么?:谈秦说汉(280)兴于春秋亡于战国的晋国,它的古都城在哪里,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春秋时期晋国始祖唐叔虞被封为唐地,建都翼城:-晋国,战国时期,古都...

1

谈秦说汉(280)兴于春秋亡于战国的晋国,它的古都城在哪里,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春秋时期晋国始祖唐叔虞被封为唐地,建都翼城,又修建了陪都曲沃邑;晋献公修筑聚城为都城,改名为绛城;晋景公又迁都重修新绛城;晋文公在曲沃即位后,迁都新绛城。战国时期的晋幽公君权旁落,只剩国都绛城、曲沃,一直到晋国灭亡。

  • 被封为唐地、建都翼城

据说周武王与唐叔虞的母亲交会时,其母梦见神仙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地赐给他。”等到周武王的夫人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一个“虞”字,所以就给儿子取名为虞。

周成王继位时年幼,与叔虞游戏,把一片桐树叶削成珪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分封你。” 史佚于是请求择日为叔虞举办赐封仪式,周成王说:“我和他只是开玩笑呢!”史佚说:“天子无戏言。只要说了就要按礼节完成它,并奏乐章歌咏它。”

于是周成王把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的唐地封给叔虞,在那修筑都城翼城。按照《史记·晋世家》、《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唐地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西南。

2

你好,前段时间有幸去山西晋国博物馆参观 。咱一起分析一下。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公元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在《史记·晋世家》中,太史公以“河汾之东,方百里”七字,为后来人寻找唐叔虞初封之地提供了最基本的方位线索。“河汾”并称,则此地黄河与汾河不仅有所交汇而且相隔不远,汾河下游沿岸的河津、稷山、新绛、侯马、襄汾、临汾等地符合此条件;“河汾之东”,则排除境内汾河东西走向的河津、稷山、新绛,唯余侯马、襄汾、临汾以及曲沃、翼城符合条件。

3

首先纠正下题主一个小错误,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是韩赵魏三家分晋了,三家分晋也被认为是春秋、战国的一个分界点,所以晋应该算是春秋时期的。

晋的开国之君是周武王姬发与姜子牙之女所生之子唐叔虞,可以说是个王姓正统诸侯国。在春秋时期,晋一直是中原大国,领土大致拥有今山西全境、内蒙古的南部、陕西东部、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省西北部,巅峰时期甚至扩张到了山东的西北部。

因为国力强盛,晋在晋文公时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此后实力也较为稳定,因此被众多史书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春秋四强国即秦、晋、齐、楚四个老牌强国)。


晋从晋孝侯时开始定都于翼城。到了晋昭侯时期,昭侯把曲沃之地封给叔叔成师,即曲沃桓叔。而这个曲沃比晋都翼城还要大,严重威胁到了晋国国君地位,导致曲沃与翼城斗争不断,经过几代的斗争,曲沃武公最终代替原来晋国国君,成为了晋国正统,自己则成为了晋武公。

晋献公时期,为防止再次出现曲沃代翼的事件,晋献公不仅杀了原晋国的许多公子,还迁都城于绛。此后八十多年内晋国的都城都是在绛,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晋文公成为了春秋霸主,所以绛都见证了晋最强盛的时期。

4

题目描述不太严谨,通常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且诸侯地位被周天子承认为标志,意味着战国时代的开始,所以晋国应存在于春秋时期。

晋国是周朝的诸侯国,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的创建者为周成王姬诵的弟弟唐叔虞,父亲为周武王姬发。晋国历经684年,共43位国君,在此期间国都多次变换。如今有说在山西太原、晋阳,也有说在山西翼城县、曲沃县、绛县等。

那么,晋国国都到底在哪里,又有怎样的变换历程?

1、唐叔虞时期的国都

唐叔虞,名姬虞,因被封于唐国,历史上称其为唐叔虞。《史记》中记载唐叔虞封地在河汾之东,方圆百里,而班固在《汉书》中记载唐叔虞的封地在太原晋阳。但此时的晋国疆域远没有到达太原,太原之晋阳也不在河汾之东。最重要的是太原并没有发现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因此太原之晋阳不是其封地。

5

晋国是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更是春秋五霸之一,然而最终被三家分晋开启了战国的序幕,自此晋国已不复存在。

有人问,晋国的古都在哪里?现如今叫什么?

这个问题也还得细细道来,晋国早期的地方行政主要是“都”、“邑”两种,“都”一般指有宗庙的城市,“邑”则没有,随着晋国土地的不断扩大,春秋时期又出了一个叫“县”的行政单位,县主要是通过灭亡其他的小国家而形成,国家的君王将其分封给有功的大臣,一般位于国家边缘。

而晋国的古都也比较多,根据历史记载,先后有唐、翼、绛、新绛等地,唐叔虞受封时的古都就是在唐;然而《左传》中记载晋国最早的都城是在翼,而这个唐和翼很有可能是一个地方,《晋国史纲要》有考证出翼和绛是同一个地方。

有穆候迁都绛和晋献公迁都绛这两种说法,公元前585年,晋景公又迁都新田,也称新绛,这也是晋国最后的都城,所以今天就谈谈这个“新田”。

既然知道了晋国的都城最终是在新田,那么这个新田又是如今的哪里?有文史学者考证,这个新田就是现如今的“新绛县横桥乡”。

6

西周时期,始封晋国时,都城为翼城。如果你说战国时期,晋国都城为绛。

《史记.晋世家》载:晋穆侯时,太子名仇,少子曰成师。晋人师服说,国君给太子起个″仇”,少子起个“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今适庶名反,此后晋国能不乱吗?

太子仇为晋文侯,文侯于周王室有大功。文侯卒,子昭侯立。昭侯封成师于曲沃,就是曲沃桓叔。曲沃邑大于晋君都邑翼城。桓叔好德,民众多附焉。君子曰: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曲沃桓叔卒,子曲沃庄伯立,庄伯卒,子曲沃武公立。曲桓叔、庄伯、武公这三代人反复不停地攻打晋,曲沃武公三十七年,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贿赂周釐王,周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晋国归其所有。


曲沃武公即位,更号曰晋武公,始都晋国。武公卒,子献公立。献公八年士蒍对献公说,晋国原来公子众多,如不诛杀,恐有祸乱。献公逐杀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绛,始都绛。



7

首先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都信誓旦旦的在说“这里纠正下题主的一个小小错误,战国时期晋国已不复存在了。”,但是真的是对的吗?当然不是,实际上战国时代虽是从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掉智氏,三家分晋开始的。但是此时的晋国并没有被灭,它依然苟延残喘的活着,依然继续存在着104年的时间,并历任晋哀公、晋幽公、晋烈公、晋孝公和晋静公五位国君。



烈公十九年,周威烈王赐赵、韩、魏皆命为诸侯。二十七年,烈公卒,子孝公颀立。孝公九年,魏武侯初立,袭邯郸,不胜而去。十七年,孝公卒,子静公俱酒立。是岁,齐威王元年也。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後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以上是《史记.晋世家》中的记载。从这个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晋国最后是在晋静公时期灭亡的,也就是在公元前349年,而此时距离战国时代的开启,已经过了104年的时间。当然在公元前369年晋国实际上虽已被灭亡,但是晋国的公室依然还存在着,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晋国还是存在着的。但是即使排除晋国公室存在的20年时间,晋国也至少存在84年的时间,所以又怎么能说战国时代晋国不复存在了呢?



那么既然战国时期晋国依然存在当着,那么它都城在哪里呢?其实此时的晋国因受韩赵魏三国的控制,三国时不时就割点晋国剩下的疆域,也就是如此,战国时期晋国的国都一直都在变化着。在公元前453年至公元前433年晋国的国都在“新绛”,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新绛县。

8

春秋晋国国都曲沃 现属山西临汾

9

10

Tags:晋国,战国时期,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