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推荐 > 青岛湛山寺最早是谁建设 妙印法师在湛山寺做住持吗

青岛湛山寺最早是谁建设 妙印法师在湛山寺做住持吗

2020-07-08 22:33阅读()

湛山寺筹1931年夏,南京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东铁路稽查局飞青和佛学家周叔迦等倡议,得到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沈鸿烈及胶济铁路委员长葛

1
湛山寺筹1931年夏,南京政府交通部长叶恭绰(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东铁路稽查局飞青和佛学家周叔迦等倡议,得到当时的青岛市长胡若愚、沈鸿烈及胶济铁路委员长葛光庭、青岛市佛学会会长王湘汀的支持和赞助,委托时任哈尔滨极乐寺住持倓虚法师于1932年来青岛主持兴建的。-

下面是更多关于青岛陈飞的问答

2

湛山寺的寺庙现状

常住丛林制:为十方僧众所共有,“来者不拒,不留”,只要寺之清规。

住持十方选贤制:由寺的两序大众、班首执事,会同诸山长老、护法居士等一起推选出一位德高望重,能荷担其任者为住持。住持的人选不限于寺内,外寺有德者亦可。当住持不称职,不能领众者,可以拉座(罢免)。拉座方法很简单,经班首执事和大众同意后,只要将斋堂住持坐位上的垫子翻过来,住持就得自觉告退。否则,执事告诉侍者送和尚下山,意思是“请吧!”。

执事邀请制:协助住持管理寺务的执事均由住持邀请。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和七月十六日。方法是住持先选德才兼备能为大众办事的人,通过协商确定后,到任职日期由住持当众宣布,即各就各位。由住持邀请的执事有:监院、知客、维那、僧值、典座、寮元、衣钵、书记。 湛山寺现住僧40余人,由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青岛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明哲法师任方丈。明哲大师于1959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在明哲法师的主持下,重整清规、严肃戒行,坚持日常早晚课诵和参禅修学。为弘扬佛法、培育人才还创办了僧伽学习班,光明佛学研修班,开办了法物流通处。

1996年9月,法国巴黎佛教同修会体念巴黎侨胞怀念祖国,渴望佛法情切,邀请明哲法师前往弘法利生。明哲法师在巴黎主持皈戒仪式,传播佛法,并赠送给同修会“发扬佛教文化、显密圆融无疑”的亲笔题字。 湛山寺藏经楼共有七部藏经,一部丛书集成(缺本)。七部藏经:影印宋《碛砂藏》,原藏共591函,6362卷,1 532部,影印时合订591册;清《龙藏》,共718函,7 168卷,1 662部。原来按千字文编号,始于天,终于机,应是724函,乾隆年间撤去6函。系周志辅、周志俊、周叔迦所赠;《百讷藏》亦称《杂藏》,系周志辅、周志俊、周叔迦所赠;影印日本字《续藏》,1942年倓虚法师从北京带来青岛;《频伽藏》常住出资,易如法师从济南买回;《大正新修大藏》(全藏),系周志辅、周志俊、周叔迦所赠。《大正藏》,此藏只有半部,有显藏,缺少密藏,系日本福田居士赠送。

1945年日本投降,遣俘时一日本人将其在华搜掠的弥勒佛铜、瓷、金、银铸之各种大小法身90余尊,留赠湛山寺。另外湛山寺还有各种玉雕、木雕、铜铸佛像10余尊,其中,最大一尊木质观音为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所赠。这些佛像,有的系隋、唐时代所造,十分珍贵。此外,还有名人字画,明版书籍、斯里兰卡巴利文贝页经10余页等名贵文物。这些藏经及文物在“文化大革命”中绝大部分被毁坏或失散,只有少部分经及时抢出,幸免毁坏,后保存在青岛市博物馆内。

湛山寺山门前有一对石狮子,系北魏年间的珍贵艺术雕塑,原在明朝益都衡王府门侧,德国人修筑胶济铁路时掠至青岛。1934年由胶济铁路委员长葛先庭赠送给湛山寺。在“文化大革命”中两个石狮子均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在修复湛山寺时将被砸坏的石狮子也一并进行了修复。 位于鱼山路(福山支路)11号公地,小鱼山顶上。1934年与湛山寺后殿同期兴建,占地12公亩,为二层楼房,上、下各为9间,上层中间5间为佛堂,楼下5间为讲经堂,可容听众200人左右,右两间为佛经流通处。山下有石坊2座,前书“湛山精舍”,为叶恭绰手书,后书“回头是岸”,是吴郁生所题。当时因湛山寺建于市外,居士们来往听经不便,于是由居士王湘汀出资,在市里兴建了一处居士们礼佛诵经之所,名青岛佛学会。后倓虚法师将其改为“湛山精舍”,作为湛山寺的下院,湛山寺作为出家师傅重修之所,湛山精舍为居士们修行之处。每逢星期日下午,虚法师或其他法师在此讲授佛教经义。每次集会,男女居士可达二三百人,风雨无阻。青岛解放后,精舍的活动虽有所减少,但每周的讲经集会一直没有间断,直到1956年。1959年因房屋逐渐倒塌被拆掉。1982年由园林部门将精舍旧址辟为小鱼山公园。

3

青岛于姑庵什么时候建成 如题

  庵,系山东省名庵古刹于市北区错埠岭东半山坡上,东临福州路依辽阳西路。一九八二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原名“黄德庵”又称“姑姑子庙”。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年—649年)。

  相传道士袁天罡与他的同母异父兄弟李淳风二人,(是我国当时的著名风水先生)。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取得江山,由于连年的战乱,百姓颠沛流离,田地荒芜,经济萧条。他开始了中华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在全国施行减徭赋,养生息,行节约,开言路,虚心纳谏,在位23年,以农为本,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男耕女织,人民富裕安康,唐朝很快就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贞观之治迎来了唐朝的开元盛世。皇帝李世民居安思危,他为了李家的世袭王朝,找风水先生为唐朝寻太平天下四大擎天柱:即皇,儒,佛,道四柱。当时李淳风,袁天罡俩为李世民打天下和唐朝的稳定发展充当谋士。

  他俩奉圣命,将皇、儒两柱设在内宫;佛柱设在五台山,道柱则设在崂山。因此,李淳风,袁天罡俩为测风水来到崂山后,看到崂山没有天眼和地眼就回宫了。后又回到崂山用了好几天的时间,用八卦罗盘继续寻找,结果在错埠岭东南方向找到了崂山的天眼和地眼,马上回京复命,李世民很高兴,下令择吉日在此盖庙,并御赐寺名:“黄德庵”。

  黄德庵盖好后很辉煌,在天眼地眼处修建了一个殿名曰:“南阁”。里面供奉的是倒坐观音,李淳风为倒坐观音题对联一副,上联是:问观音汝何倒坐?下联是:因世人不肯回头。横批无字。(让后人自己去想)。

  黄德庵香火很旺,历年正月初一举办弥勒菩萨圣诞 法 会。正月初八顺星法会。最盛行的算是农历正月十一日的后稷(庄稼老)生日庙会。由于是庄稼佬生日,农家为讨个吉利,求庄稼老保佑,获个好收成,都非常重视,四邻乡村来赶庙会的人颇多,前来参拜和赶山的信士络绎不绝,人们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到庵里上供烧香拜佛,庵内香火极盛。正月十五元宵节法会。二月十九举办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二月十九至二十六日大悲咒佛七法会。四月初一至初八持诵楞严经法会。四月初八举办 释 迦 牟 尼圣诞 法 会。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法会。六月二十三日于姑庵传统(牛魔王生日)群众为了求得牲畜兴旺。七月十五佛欢喜日(亦是民间鬼节,举办超度 法 会)。七月二十二日于姑庵传统(财神爷)庙会(伽蓝菩萨的生日,周围农家也进庵供神上香,求得生财)。七月十五日至三十日持诵地藏经法会。九月十九纪念观世音菩萨出家法会。十月初八至冬月十七四十九天持诵华严经法会。十一月十七举办阿弥陀佛圣诞 法 会。十二月初八举办释迦牟尼佛成道法会。每月初一、十五及各佛菩萨诞辰、成道、出家日均举行法会。市里也有不少群众来赶庙进香。农历四月初八日举行纪念佛教始祖释迦 牟尼生日的浴佛节庙会。此庙会在青岛湛山寺建成前也热闹非凡,有了湛山寺庙会后,此庙会就逐年冷落了。另外,农历六月二十三日举行牛魔王的生日庙会,农家为了求得牲畜兴旺,在这一天去进供上香。那些趁庙会做小买卖的人,头天便在庵的周围占地盘摆摊。庙会上还有众多民间文艺演出和杂耍,如踩高跷、跑旱船、跑毛驴、耍龙灯等,闹上三天,此时热闹非凡;农历七月二十二日是财神爷的生日,周围农家也进庵供神上香,求得生财。以后几经沧桑,寺庙逐步衰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遭到了严重破坏,尼僧遣返,佛像被砸,庙宇坍塌。

  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胶东登州府(今山东文登)大水泊村的于姓迁移青岛错埠岭村安家落户。明代成化年间,于姓三世有大户人家一位姑娘从小经常和家人去庙里烧香拜佛,从小闻佛法,长大后,不思儿女之事,一心向佛。到了成年,家人给她定了一门亲事,她也不从,婆家强行娶亲,结婚这天,家人强行把她塞进轿子里,花轿抬到黄德庵北边时,于姑娘趁轿夫上坡前落轿喘歇之际,用剪刀剪断头发,跑到庵前静坐一天一夜,矢志皈依佛祖。黄德庵时任住持认为她有神灵附身,答应其归入佛门,落发为尼。此后,于姑娘除每日烧香、念经、拜佛外,还帮助附近农户做了不少善事,深得乡亲们的敬重。

  当时,黄德庵附近有个河马石村,村中有个叫马金怀的人,这人是个状师,就是现在的律师,因当时有学问的人太少,村里和方圆10几里的人都很尊重他,经常到浮山所赶集,他每次路过黄德庵都要进来歇息,往返路过黄道庵时,都要进庵喝茶水,并与和尚聊天。初时和尚热情款待,相敬如宾,庵里的和尚对他也很尊重,每次都是让座,喝茶,但马金怀从来都不施舍,连个香火钱都不给,时间一长,和尚对他逐渐冷淡,后来就不再奉茶。马金怀恼羞成怒,心生一计,收集了许多猪、羊骨头,埋在庙宇四周,然后到即墨县状告黄道庵,说和尚整天不务正业,经常杀猪宰羊,喝酒吃荤。县官带人跟着他到黄道庵,果然在庵墙的四周挖出许多猪、羊骨头。官府责问和尚,和尚目瞪口呆,无法辩解。县官大怒,不分青红皂白,下令和尚全部搬出庙宇,又根据群众要求只留下了尼姑于姑娘。

  和尚被逐后,于尼姑看到庵小、神像少,发愿要修缮、扩建。她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到处化缘集资。有天当她化缘到崂山枣园村时,见到一棵参天大枣树,她就在树下念经3天3夜。此举感动了当地群众,当大家得知她的用意是募化枣树建庵,于是就组织众人将枣树伐倒,送到黄德庵。她的行为也感动了周围居民,大家纷纷捐款资助。于尼姑备齐了钱、材料,择吉日动工,将原来的黄道庵进行拆除。新庵址选在原黄道庵址向南6米处(现在庵址),建好后取名为“于姑庵”。庵内共有正殿、东廊房、西廊房、天王殿以及南阁殿5个殿。自此,于姑娘在庵内收徒,一代接一代,庵内香火旺盛。

  有史记载,于姑庵建成后,曾先后6次重修与扩修。

  第一次,1908年至1909年对5个殿进行了里外彩绘,修后在正殿梁上刻写“山庙大清光绪叁拾叁年重修”,庵内现有一块破碎的募捐石碑上刻写有“万善同归,光绪叁拾肆年谷旦”。

  第二次,1915年错埠岭村会首于京召根据广大居士、信男善女要求,用民间集资和庵地历年租金收入增建后稷殿3间。同时,修建了庵院墙,并在天王殿两侧增建了两个向南开的山门,在东山门的左侧建一钟楼。为便民通行,又在庵东北的南北村路修建石桥1座。由于修桥经费不足,于京召卖出自家5亩地,用此款进行了资助。

  第三次,1935年集资修庵,主要对庵殿内外进行彩绘。现天王殿前一块石碑正面刻有“万善同归”,后面刻写化缘修庵人员名单,第一人为国民党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捐银元50块)。石碑左下侧刻写“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谷旦”,住持:本诚;徒:觉真;孙:昌修、昌莲奉记。

  第四次,1945年集资修庵,对庵殿内外进行彩绘。正殿左前石碑正面刻写“永垂不朽”,石碑左下侧刻写“民国叁拾肆年敬立”。

  第五次,1965年青岛市房产局接管于姑庵,在4间寮房(尼姑居室)的基础上,改建6间平房。

  第六次,1994年四方区政府和青岛市宗教事务管理局对于姑庵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庵内天王殿两侧有两棵古银杏树,相传是明代成化年间建于姑庵时栽上的,长势雄伟,枝繁叶茂,是本地树龄最长的树木,距今有已570年左右了。两棵树身均高达30米,树冠径约为25米,树干胸径为1.5米。

  1964年夏季的一个雷雨天,天王殿(殿面向北)右边的银杏树左侧的一很大枝被大风刮断,把天王殿左房顶和左山门打坏,但没打坏神像。此后,主持庵堂的觉真法师将银杏树断枝卖给双河盛砖瓦厂,所收入的300多元用于修复天王殿左房顶和左山门。1982年,这两棵银杏树被青岛市政府列为古树名木。

  庵内那两颗银杏树就是于姑时期种的,这两颗大银杏树三个人搂不过来,到了夏天,隔着很远就可以感受到它的凉气,很舒服,很有灵气,每年都有人来给它披红挂绿,作为吉祥神树参拜。

  于姑庵在明代成化年间建成时,有殿堂11 间、尼姑寮房4间、磨坊2间。1915年扩建后稷殿3间。青岛市房产管理局接管于姑庵后,在正殿西侧原尼姑寮房4间的基础上,新建尼姑居室6间,保留磨坊2间,共有庙堂26间,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

  从市档案馆保存资料看,在1934年沈鸿烈当市长时,于姑庵有地100多亩、山岭70多亩。庵地统由错埠岭村会首于京召管理,租给错埠岭村、洪山坡村及徐家村的农户耕种,每户3~5分地不等,农户向庙里交一定租金,统由会首管理使用。租金用于修庵、添置庵内各殿用具以及神像衣服和做法事等。

  庵内尼姑自留七八亩地,种粮食和蔬菜。她们请了一名雇工,还购买了一头小毛驴和一盘石磨。有时自己种的蔬菜吃不了,便拿到集市上去卖。庵内尼姑们过着亦禅亦农的生活

  于姑庵初建时,有正殿、西廊房、东廊房、天王殿以及南阁殿,1915年又在正殿东侧增建后稷殿。

  各殿供奉的主要神像有:

  正殿(大雄宝殿)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左殿奉药师如来,右殿奉阿弥陀佛。右弟子阿难和左弟子迦叶站立在两旁,两侧还有“护法”、“护神”各一尊。正殿的两侧供奉有十八罗汉坐像,即宾度罗跋惰诸尊者、迦诺迦伐蹉尊者、迦诺迦跋厘百惰

4

我媳妇是一个佛教徒,2015年在青岛湛山寺被一个自称是九华山高僧女弟子的女的忽悠,然后让我媳妇给所

你得让你媳妇知道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和尚都是公务员的待遇,有科级和尚,也有处级和尚,他们做各种法事,都有佛教协会给拨款,不需要自己筹集资金。所以那个所谓的女弟子肯定是骗子。

5

青岛湛山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去烧香?~

当然,只要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烧香,有人送香火钱,它能不要吗?但是实际上,寺只阴历初一和十五的时候去烧香的人才最多,可能有什么说法吧,我就不太清楚了,反正大家一般都是初一十五去,记住是阴历,不是阳历

6

青岛湛山寺什么时候开门

早上八点钟左右开门,下午4点半到5点关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