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推荐 > 青岛港普通工人谁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

青岛港普通工人谁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

2020-07-04 20:39阅读()

是许振超吧

1
是许振超吧-

下面是更多关于青岛港吧的问答

2

青岛港普通工人谁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

够普通的岗位——吊车司够单调的工作——把从码头吊上车、船,或是从

车、船吊到码头30个春秋就这样悄然而去。然而,人们说,30年来,从他坚守的这个

普通的操作台上流泻出的,不是单调的音符,而是一曲曲华美的乐章。

他,就是青岛港的吊车司机,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桥吊专家,一个一年内就两次刷

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的人——许振超。

“干活不能光用力气,还要动脑筋;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

1974年,许振超初中毕业后到青岛港当了一名码头工人。他操作的是当时最先进的

起重机械——门机。许振超勤学苦练,7天就学会,在一起学习的工人中第一个独立操

作。

然而,会开容易开好难。师傅开门机,钩头起吊平稳,钢丝绳走的是“一条线”;

到了许振超手里,钩头稳不住,钢丝绳直打晃。特别是矿石装火车作业,一钩货放下,

洒在车外的比进车内的还多。看到工人们忙着拿铁锨清理,许振超十分内疚。

还有,矿石装火车装多了,工人要费不少劲扒去多的;装少了,亏吨,货主不干。

为了早日掌握这项技术,每次作业完毕,别人歇着了,许振超还留在车上,练习停钩、

稳钩。四五个月后,他开的门机钢丝绳走起来也一条线了,一钩矿石吊起,稳稳落下,

不多不少,正好装满一车皮。这手“一钩准”的绝活,很快就被大家传开了。

一次,许振超干散粮装火车作业,发现粮食颗粒小,更易洒漏。他便在工作之余,

吊起满满一桶水,练习走钩头,直至练到钩头行进过程中滴水不洒。再去装散粮,一抓

斗下去,从舱内到车内,平平稳稳,又一个绝活——“一钩清”。许振超的活干净利

索,装卸工人们二次劳动大大减轻,谁都愿意跟他搭班。

1984年,青岛港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当上了第一批桥吊司机。许振超又钻研上

了。桥吊作业有一个高、低速减速区,减速早了装卸效率下降,减速太迟又影响货物安

全。于是,他带上测试表反复测试,终于成功地将减速区调到最佳位置。以前一台桥吊

一小时吊14、15个箱子,改革后能吊近20个箱子,使作业效率提高1/4。

一次,一场大雾使整个码头的装卸作业被迫停下,直到中午雾仍不散。货轮的船长

急火火地找到许振超,请求马上把集装箱卸下来。原来,该轮装载的全是冷藏箱,不料

供电电源发生故障,如不抢卸,一旦箱里温度升高货物变质,损失就是好几百万元。

一台桥吊有十几层楼那么高,而集装箱上起吊用的4个锁孔,每个不过一块香皂大

小。司机在40多米高的桥吊上,要让重达十几吨的吊具的4个爪准确插入集装箱的锁孔

中,好天气操作起来都不那么容易,何况大雾弥漫。

艺高人胆大。许振超一咬牙答应了。他在船上、岸边各安排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司

机,通过对讲机随时报告集装箱位置,自己登上桥吊,精心操作。随着船上、岸边清晰

的报告声,一个个箱子一钩到位,顺顺利利全卸了下来。许振超凭着过硬的功夫、娴熟

的技巧,闯过了雾天作业禁区,为客户挽回了巨额损失。

1991年,许振超当上了桥吊队队长。他在工作中发现,桥吊故障中有60%是吊具故

障,而故障主要是由于起吊和落下时速度太快,吊具与集装箱碰撞造成的。他提出,这

么操作不仅桥吊容易出故障,货物也不安全,必须做到无声响操作。

司机们一听炸了窝。“集装箱是铁的,船是铁的,拖车也是铁的,这集装箱装卸就

是铁碰铁,怎么能不响呢?”说出口的道理很硬,没有说出口的道理更硬:桥吊队实行

的是计件工资,多吊一箱就多挣一份钱。搞无声响操作,轻拿轻放,不明摆着要降低速

度,减少收入么?

许振超没多解释,自己动手练起来。他通过控制小车水平运行速度和吊具垂直升降

之间的角度,操作中眼睛上扫集装箱边角,下瞄船上装箱位置一点,手握操纵杆变速跟

进找垂线。打眼一瞄,就能准确定位,又轻又稳。然后,他专门编写了操作要领,亲自

培训骨干并在全队推广,以事实说服人。就这样,“无声响操作”又成了许振超的杰

作、青岛港的独创。

1997年11月,老港区承运一批化工剧毒危险品。这个货种一旦出现碰撞,就有可能

引发恶性事故。为了确保安全,码头、铁路专线都派上了武警和消防员,身着防化服全

线戒严。船靠岸后,在许振超的指挥下,练就一手“无声响操作”的桥吊司机们个个精

心操作,一个半小时,40个集装箱被悄然无声卸下,又悄然无声装上火车。船东代表感

慨地说:“你们的作业简直是‘行云流水’,太神奇了!”

“咱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做个能工巧匠。”

当了队长的许振超,除了开好自己的桥吊,还想做更多的事。

一次,队里的一台桥吊控制系统发生了故障,请外国厂家的工程师来修。专家干了

12天,一下子挣走4.3万元。这件事深深刺痛了许振超。他想,如果自己会修,这笔钱

不就省了吗?

然而,桥吊的构造很复杂,涉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等6门学科,就是学起重机械

专业的大学生也至少得两、三年才能够处理一般性故障。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化,可为了

攻克这门技术,他着了魔似地钻研,终于发现,所有的技术难点都集中在一块块控制系

统模板上,而这正是外国厂家全力保护的尖端技术——不仅没提供电路模板图纸,就连

最基本的数据也没有。

许振超不信邪。每天下了班,他拿着借来的备用模板,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里。一

块书本大的模板,一面是密密麻麻镶嵌的上千个电子元件,另一面是弯弯曲曲的印刷电

路,这样的模板在桥吊上一共有20块。为了分辨细如发丝、若隐若现的线路,许振超专

门用玻璃做了个支架,将模板放在玻璃上,下面安上100瓦的灯泡,通过强光使模板上

隐身的线路显现出来,然后一笔一笔绘制成图。光分辨这2000多个焊点,已够麻烦了,

要弄明白它们之间的连接更麻烦。一个点前后左右可能有4条连线,而且每一条连线又

延伸出两条连线,两条再变成4条,最多的变成20、30根连线,每个点、每条线,许振

超都要用万用表试了又试,一条线路常常要测试上百个电子元件,直到最终试出一条通

路来。这样精细的活,特别累眼,累得看不清了,许振超就到冰箱里取出冰块,敷上一

会儿。接着再干,每天晚上坚持干3个多小时。

就这样,许振超用了整整4年时间,一共倒推了12块电路模板,画了两尺多厚的电

路图纸,终于攻克了技术难点。这套模板图纸后来便成了桥吊司机的技术手册,成了青

岛港集装箱桥吊排障、提效的“利器”。一次,一台桥吊上的一块核心模板坏了,许振

超跑到电器商店花8元钱买了一个运控器,回来换上后桥吊就正常运作了。而这要是在

以前,换一块模板得花3万块钱!

2000年,队里的6台轮胎吊发动机又到了大修的时候。许振超找到公司领导主动要

求,把这个项目交给他组织技术骨干来完成,一来锻炼队伍,二来节约资金。面对复杂

的维修工艺,他与攻关小组一起边琢磨边实践,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轮胎吊发动机的

大修。近几年来,经他主持修理的项目累计为青岛港节约800多万元。

许振超的维修技术出了名,公司奖励了他一台传呼机,许振超的传呼机一天24小时

都开机,只要桥吊有故障,随叫随到,随到随修。

掌握了修桥吊的技术,许振超仍不满足。因为作业中桥吊一旦发生突发故障,如果

不能及时排除,将对装卸效率和船东利益造成严重影响。许振超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

—“15分钟排障”。他从解剖每一个运行单元入手,不断探索,终于做到心中有数,手

到“病”除。目前,桥吊队从接到故障信息,到主管工程师到场排除,已缩短到15分钟

以内。

“现代化大生产说到底最需要团队协作。仅凭我一个人,就是一身铁又能打几个

钉。”

2001年,青岛市和青岛港集团实施外贸集装箱西移战略,启动前湾集装箱码头建

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1月下旬,桥吊安装仍然没有大的进展。关键时刻,青

岛港集团总裁常德传现场发布任命:许振超任桥吊安装总指挥,年底前完成桥吊安装。

接下任务,许振超办了两件事:一是打电话告诉爱人,从现在到年底一个多月不能

回去,让她放心;二是买了10箱方便面,往现场一扔。

前湾码头当时还是一片荒地,现场办公就在工地上一个集装箱里。零下十几摄氏度

的天气,集装箱里里外外一样冷。每天早晨脸盆里的水都冻成冰坨,穿上工作鞋先要跺

几分钟。吃饭要到三里地以外,错过点只能干啃方便面、凉馒头;睡觉就在集装箱一角

铺上硬纸壳加大衣。有一次许振超发烧,几天不退,身子像散了架一样,走路都发飘。

但晚上给家里打电话仍是那句话:“工程进展顺利,我一切都好。”

妻子许金文和女儿小雪放心不下,乘轮渡到码头上看望许振超。只见他眼里布满血

丝,嘴上裂着口子。荒凉的前湾码头空地上,只有两个铁皮集装箱。其中一个,就是许

振超的办公室兼卧室,里面的“家当”有三件:一把电水壶,一件军大衣,一张硬纸

壳。妻子含着眼泪说:“这么苦,你的身体怎么受得了?”许振超笑笑说:“做心里喜

欢的事,就不觉得苦。”

经过40多天的奋战,重1300吨、长150米、高达75米的超大型桥吊,终于矗立在前

湾宽阔的码头上。许振超和工友们激动地流下了热泪。而许振超的风湿病又加重了,走

起路来左腿常常不敢吃劲。直到现在,每天晚上睡觉时,都得穿上厚厚的毛袜子。

随着港口西移战略的顺利推进,一个念头在许振超脑海里越来越强烈:提高装卸效

率,创造集装箱装卸船世界纪录!

2003年4月27日,青岛港新码头灯火通明,许振超和他的工友们在“地中海阿莱西

亚”轮上开始了向世界装卸纪录的冲刺。20:20分,320米长的巨轮边,8台桥吊一字排

开,几乎同时,船上8个集装箱被桥吊轻轻抓起放上拖车,大型拖车载着集装箱在码头

上穿梭奔跑。安装在桥吊上的大钟,记录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4月28日凌晨2:47

分,经过6小时27分钟的艰苦奋战,全船3400个集装箱全部装卸完毕。许振超和他的工

友们创下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5个月后,他

率领团队又把每小时单船339自然箱这个纪录提高到每小时381自然箱。

青岛港集装箱“10小时完船保班”这块品牌,让这项纪录擦得更加金光闪闪,“振

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

而许振超总是谦虚地说:“装卸效率是集体协作的结晶,现代化大生产说到底最需

要团队协作。仅凭我一个人,就是一身铁又能打几个钉。”几十年来,许振超创出了许

多绝活儿,也带出了一支会干绝活又能创新的团队。现在,队里涌现出了许多像他一样

的装卸专家,不少技术主管成功地主持了许多桥吊的电控改造,桥吊队维修班还改进了

桥吊钢丝绳更换方式,大大缩短了换钢丝的时间——这个时间又为全国沿海港口最短。

更令许振超和他的桥吊队振奋的是,“振超效率”产生了巨大的名牌效应,青岛港

在世界航运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一年来,海内外,世界许多知名航运公司,主动寻

求与青岛港合作,纷纷上航线、增航班、加箱量,仅短短8个月时间,青岛港就净增了

13条国际航线,实现了全球通。2003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20万标准箱,实现了24.3%的

高速增长。

在热火朝天、一派繁忙的青岛港码头采访许振超时,这位朴实的“老码头”指着海

上熙来攘往的货船,说了一句很朴素的话:“货走得快,走得好,咱心里就踏实。”

许振超的“绝活”

新华社青岛4月12日电(记者刘海民、林红梅)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绝不敢相信

许振超的“无声响操作”会是那样神奇。偌大的集装箱放入铁做的船上或车中,居然做

到了铁碰铁,不出响声,外国船员称“匪夷所思”,但中国的码头工人许振超出神入化

般地做到了。

这是许振超的一门“绝活”,其实他所以创造了这种操作法,是因为它可以最大程

度地降低集装箱、船舶的磨损,尤其是降低桥吊吊具的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证

明,它是最科学也是最合理的。

有一年,青岛港老港区承运了一批经青岛港卸船,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的化工剧毒

危险品,这个货种特别怕碰撞,稍有碰撞就可能引发恶性事故。当时,铁道部有关领导

和船东、货主都赶到了码头。为确保安全,码头、铁路专线都派了武警和消防员。泰然

自若的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在关键时候把“绝活”亮出来了。只用了一个半小时,4

0个集装箱被悄然无声地从船上卸下,又一声不响地装上火车。面对这轻松如“行云流

水”般的作业,紧张了许久的船主、货主们迸发出了欢呼。

许振超是位创新的探索者,他的认识很朴素:我当不了科学家,但可以有一身的

“绝活”。这些“绝活”可以使我成为一名能工巧匠,这是时代和港口所需要的。就是

凭借着这样的一种信念,许振超的“技术口袋”里的“绝活”愈来愈多了。

“一钩准”是许振超20世纪70年代初开门机时的创造。集装箱上有4个锁孔,

从几十米高的桥吊上看下去,很难分辨,更别说用在空中摆荡的吊具放下去,一次把锁

眼都对齐,把集装箱抓牢靠了。但是,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就是做到了。许振超练成

“一钩准”的诀窍是,钩头起吊平稳,钢丝绳走“一条线”。他的大徒弟张显新操作起

来,轻松自如,一钩一个准。他笑着说:“我练了1年才练出来的。”

“一钩净”是许振超的又一项发明。在青岛港开吊车的司机,都知道一个“四稳”

的口诀:就是在舱内起钩要稳,旋转时要稳,落钩时要稳和变幅时要稳。但要协调做到

这四个方面很不容易。特别是落钩,操作不好就会造成货物撒漏。如何能做到不让货物

撒出来?许振超开始练习,练了半年后,做到了吊具一钩下去,一点不撒,他把这种技

术起名为“一钩净”。抓粮食时,吊具一抓斗重10吨。要准确地把抓起来的10吨粮

食装入长12.5米,宽2.7米的车厢,很不容易。因为吊车的抓斗伸张开有3.4

米,比车厢要宽。许振超就反复练习,琢磨抓斗的嘴张多大正合适,终于找出了恰当尺

寸。铁路运粮食时,对装车的标准要求很严格,粮食要在车厢内打个尖,高出车厢80

厘米,码头工人叫起“龙骨”。打这个“龙骨”很难,坡度要合适,坡面要平滑,盖上

篷布后,才能不存雨水。许振超用他的“一钩净”,把这些问题给解决了。

许振超发明的“二次停钩”如今已经被桥吊司机们广泛应用。他经过统计发现,桥

吊作业中最容易出安全问题的环节就是箱子一起一落的时候。为避免发生类似问题,他

要求桥吊队每名司机在吊箱时都要做一次“二次停钩”,就是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的一

刹那,放慢速度,先观察后起落,这样做虽然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几秒钟,但杜绝了事

故隐患,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许振超的另一个“绝活”叫“无故障运行”。结合青岛港口的实际,许振超提出了

一个核心班轮保班作业“一二三”的工作法,“一”就是“一个目标”:桥吊呈现无故

障运行;“二”就是“两个制度”:凡是保班作业,一是技术主管昼夜值班制,二是出

现突发故障15分钟排除制度;三是“三个事先”:对桥吊,保班作业前要技术主管事

先检修一遍,事先掌握船舶技术资料、作业箱量,事先动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实

现了保班作业无故障运行的目标。之后,他们又在全国沿海港口率先实现了“核心班轮

保班全部100%”的目标。

工友们都说许振超能琢磨也会琢磨,他创造的那些“绝活”推广后,铸造了青岛港

的新优势,也引领了工友们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我国码头工人许振超团队创造集装箱装卸世界记录

新华社北京4月11日电(记者林红梅、刘海民)我国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

以许振超为队长的桥吊队,创造出每小时381自然箱的码头装卸效率,近日被交通部

认定为世界最新记录。

据交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经交通部反复核实,并与世界权威机构沟通后确认:2

003年9月30日,许振超桥吊队在接卸“地中海阿莱西亚”轮的作业中,创造的每

小时381自然箱的集装箱装卸效率,刷新了世界集装箱装卸的最高记录。

2003年10月,世界航运业权威杂志《港口与港湾》专门刊发了许振超团队创

造的381箱的世界记录。世界著名船公司地中海航运公司专门写信到青岛港致贺。

此外,2002年3月4日,以许振超为队长的桥吊队,在对英国铁行公司“托米

斯轮”的货物装卸作业中,以每小时装卸299.7自然箱的单船效率,刷新了中国大

陆集装箱装卸的最高记录;

2003年4月27日夜,许振超团队在接卸“地中海法米娅”轮的装卸作业中,

以每小时339自然箱的单船效率,首次刷新了世界集装箱装卸的最高记录。上一个记

录是由香港现代货柜码头于2001年2月1日创造的,单船效率为每小时装卸336

自然箱。

青岛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桥吊队队长许振超的名字,命名这一世界效率为

“振超效率”。 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是我国特大型亿吨港口,2003年完成

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中国港口第三位。

3

有在青岛港口那边做集装箱装卸的吗?听他们说很累,但工钱高。是真的吗?

装卸工钱当然高了

4

青岛港务局排名

青岛港山东半岛胶州湾畔,毗邻黄海,胶州湾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终年不淤、涌缓,拥有天然的深水航道,水深都在-12米以上,最深航道水深达-21米,是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

青岛港拥有码头14座,泊位72个,岸线总长13149米。其中,营运码头12座,营运泊位52个(万吨级以上泊位30个)。拥有中国大陆港口规模最大的集装箱EDI系统、最大的集装箱专用泊位、最大的原油码头、最大的20万吨级矿石海上过驳设施和一流设备的煤炭码头。拥有各类装卸机械690多台,港作船舶50多艘,陆上最大起重能力150吨,海上最大起重能力320吨。港口采用雷达导航、800兆集群通讯、卫星通讯等现代化通讯手段。

青岛港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交通运输十分便利,铁路运输通过胶济线和胶黄线与全国铁路运输网相联。公路运输通过济青、环胶州湾、青烟高速公路与全国公路运输网相联。港口经济腹地宽广,是中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中转港、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港口年通过能力已达8430万吨。1997年完成吞吐量6919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3.34万TEU,居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2 位,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3500万吨,居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3位。

近几年来,青岛港坚持“质量兴港、科技兴港、实干兴港”的方针,坚持“没有用户,没有货主,青岛港就没有饭吃;货主的满意就是质量工作的标准;价格优惠,手续便捷,24小时服务”的三项原则。牢固树立“质量、服务、信誉是青岛港的生命”的思想,不断加强“五个文明”管理,即文明装卸、文明生产、文明服务、文明施工、文明环境。大力实施货运服务创名牌战略,集装箱核心班轮保班服务、氧化铝装卸灌包服务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1997年青岛港客货运输服务体系在中国大陆港口中第一家整体通过了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几年来,青岛港先后荣获了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特别奖、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和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全国港口行业唯一的示范“窗口”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青岛港还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目前共有18家外商投资企业。

青岛港由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三大部分构成。

老港区位于青岛市中心,已有百年历史,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主要从事集装箱、矿石、煤炭、水泥、化肥、钢材、粮食、氧化铝等进出口货物装卸运输服务,是山东省及广大内陆腹地经济建设、商业贸易和旅游业的重要口岸。通过近几年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老港区已成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现代化港区。

黄岛油港区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原油中转基地,拥有分别建成投产于1976年和1992年的油一期、油二期两座现代化的专业码头和12座5万立方米的钢质浮顶油罐,年通过能力3000万吨。采用国际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集原油进出、中转、储存为一体。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油罐五期工程设计规模84万立方米,是原油储存中转基地的专项工程。

前湾港区地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青岛港总体布局规划,前湾港区可建设60个泊位,总通过能力可达1.18亿吨。前湾一期工程6个深水泊位于1993年全面竣工投产,年通过能力2200万吨。前湾二期工程6个泊位于1997年12月22日基本建成投产。其中包括可接卸满载5250TEU型第5代集装箱船的专用泊位。目前正在加紧前期工作的前湾20万吨级矿石码头工程是中国大陆沿海港口最大的矿石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1600万吨,将于近期交付使用。前湾三期工程以建设深水集装箱泊位为主,总体规划9个泊位,分两期进行建设,先期建设4个集装箱泊位。前湾港区将逐步发展成为以能源输出,大宗散货和集装箱中转为主的大型现代化、多功能、高效率的贸易口岸。

煤炭、矿石、原油、集装箱四大货种是青岛港的四大优势。

煤炭:青岛港是中国大陆主要煤炭出口基地之一,年通过能力2300万吨。前湾新港区拥有两个煤炭专用泊位,前沿水深-14.1米,可满足1----8万吨级船舶靠船作业,拥有先进的全部自动化的煤炭装卸机械,翻车系统卸车效率每小时60节3600吨,双输送带装船系统每小时9000吨。还拥有4个面积达17万平方米,堆存能力140万吨的堆场。1997年青岛港煤炭吞吐量完成1123万吨。

原油:青岛港是中国大陆重要的综合性原油进出口基地。拥有20万吨级原油中转码头(黄岛二期油码头)和6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先进的装卸工艺,日最高卸油量达18万吨,接卸了中国大陆沿海港口靠泊的最大的32.3万吨超级油轮“银行家”轮。1997年完成原油吞吐量1670万吨,其中接卸进口原油600万吨,居中国大陆港口首位。

矿石:青岛港是中国大陆北方最大的矿石中转港,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斗轮式卸船机,采用一流的生产工艺,卸船效率每小时1600吨。1997年矿石吞吐量完成1302万吨。

集装箱:青岛港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际集装箱中转港。拥有集装箱专用深水泊位7个,集装箱装卸桥11台和中国大陆最大的集装箱冷藏库。主要开展集装箱装卸、储存、保税、中转、代理、拆装箱、修洗箱、冷藏、危险品储存等全方位服务。目前已开辟了12 条国际干线和4条国内支线,每月230多个航班,另外还开辟了青岛港至郑州东、西安、成都、济宁的集装箱火车专列线和青岛港至欧洲的亚欧大陆桥过境运输。几年来,青岛港集装箱发展迅猛,每年以近30%的速度递增,1997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3.34万TEU。其中中转箱吞吐量和冷藏箱吞吐量居中国大陆沿海港口第一位,集装箱班轮保班率达到100%。

青岛港将在近期内建成亿吨港口。未来的青岛港将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竭诚为国内外货主和船舶提供高效、优质、配套的服务,为各位朋友提供寻求合作、发展的机会。

欢迎您到青岛港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