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推荐 > 青岛风景历史资料 青岛栈桥历史

青岛风景历史资料 青岛栈桥历史

2020-06-24 13:50阅读()

太平宫位于崂山东麓仰口湾畔的上苑山中,依山临海,风景秀丽,有奇峰异石,有古木幽洞,令游者流连忘返,赞叹不已。路两侧有两株古松,据传是宋初建宫时所植,树

1
太平宫位于崂山东麓仰口湾畔的上苑山中,依山临海,风景秀丽,有奇峰异石,有古木幽洞,令游者流连忘返,赞叹不已。路两侧有两株古松,据传是宋初建宫时所植,树侧的巨石上镌刻着“疑是幻境”四个大字。-

下面是更多关于青岛风光的问答

2

青岛风景历史资料

 青岛依山傍海,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旅假的好去处,这里有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的崂山风景名胜区,雄奇壮阔,灵秀幽清,为内地名山所不及,市区景点有小青岛湛山寺、栈桥海滨、中山公园、汇泉广场、基督教堂、鲁迅公园、天主教堂、海军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等;在青岛市郊及各县市还有天柱山、三里河文化遗址、田横五百义士墓等市郊景点可供您观赏

青岛旅游的丰富内涵,浓缩近代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具有典型欧式风格的众国建筑,形成了中西合壁独具特色的美丽的海滨城市,素有东方瑞士之美誉。

  历史文化与欧陆风情保护区掩映于秀丽自然风光之中的众多文化遗产,记录了百年青岛的风雨沧桑和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丰富内涵。多元化的城市历史文化积淀,保存完整的百年老街,洋楼别墅区,充满海情、海韵和浪漫色彩的多处优质沙滩海水浴场,形成了独特的欧陆风情区。

3

关于崂山的历史资料

崂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海拔1133米。它耸立在黄滨,高大雄伟。当地有一句说:“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 山光海色,道教名山。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当你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因此,古时有人称崂山“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这些活动,给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太清宫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北宋初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宫的全部建筑。由“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三官殿这组建筑最大,前后三进院落。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汉代所植。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周围有许多景点和刻石。因此,太清宫一带就成了崂山游览区的中心。

崂山神秘色彩

游览崂山的人,不会忘记到传说蒲松龄住过的三清殿西关岳祠看看。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多次以崂山为背景。三官殿前的一株山茶,高8.5米,干围1.78米,树龄约700年,为世界少见的大山茶。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当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优美神话故事《香玉》,写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相恋的故事,为《聊斋志异》中的佳作。

太清宫附近名胜有:神水泉、龙头榆、摩崖石刻等。在太清宫,偶尔还可看到“海市蜃楼”奇景。崂山的上清宫附近景色也很好。多奇峰异石,古树清泉。崂山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名泉胜水是崂山一大特色,巨峰顶上的“天乙泉”、太清宫的“神水泉”、上清宫的“圣水洋”等都是崂山名泉。崂山的特产矿泉水,有人誉之“积年之疾,一饮而愈”。

现在,崂山风景区为游客创造了更好的旅游环境:先后改善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拓宽整修了三条旅游公路干线,新建了停车场和数公里登山步道。同时,还建设了崂山渡假村。它由仰口国际旅游度假村、流清河旅游度假村、北九水旅游度假村三部分组成。青岛崂山美丽的观光旅游和舒适的休闲度假吸引着各地中外游客的竞相到来。

崂山历史文化

1、道教文化

崂 山 著 名 道 士

张廉夫 李哲玄 刘若拙 邱处机 刘处玄 张三丰 刘志坚 徐复阳 孙玄清 齐本守 耿义兰 蒋青山 王生本王裕恒 于一泰 王良辉 唐宗煜

道 教 文 化

道教的产生年代在国内的史学界众说不一,大多数历史学家把东汉末年张陵创出的“五斗米道”看作是道教源头。

崂山地区道教活动产生较早,从一些历史资料中看,在汉末“五斗米道”之前,崂山的道教活动已有一定规模。

明代《即墨志》载:“吴王夫差尝登劳山得灵宝度人经。”

崂山《太清宫志.开山始基篇》载:“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前140),江西瑞周府高乐县人张廉夫来崂山之阳,修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又于建元三年壬寅(前139)再建庙宇,供奉三清,名曰‘太清宫’,为开山始祖。”

崂山《汉书.武帝纪》载:“武帝太始三年丁亥(前94),幸不其,祀神人于交门宫。”并载:“不其有太乙仙洞九,此其一也。”

宗教不同于方士之处在于产生正式“供奉”,即有偶像及所附带的礼仪。无论是汉武帝的“祀”,还是张廉夫 “供奉”都属于既有偶像又有礼仪的宗教活动。毫无疑义,这些活动已属于道教的范畴而不应认作方士各市地为。

《汉书.艺文志》中载有道经36部,其中一部分还是汉武帝从崂山带回去的。在既无造纸术又无印刷术的西汉时期,能有成部的经书也是相当不易,当然形成这些经书的时间更应向前大大推移。

崂山道教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庙宇是始建于公元前140年的太清宫三官殿前身——三官庵。据崂山《太清宫志.开山始基篇》记载,创始人张廉夫原是一位才子,生于西汉文帝九年庚午(前171),于汉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前148)参加科举,文学茂才一等,仕至上大夫,年仅23岁,于中元三年甲午(前147)弃官修道。在记述他入道的原因和过程时曰:“因碍权要,弃职入道,精研玄学,入终南山学道数载,得师传道……”西汉自文帝、景帝以来,道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在民间进行,而且已经上达朝廷。《史记.封禅书》中记有“……于是上使使治庙汾阴南,临河,欲祠出周鼎。……自是之后,文帝怠于改正朔服色神明之事,而渭阳、长门五帝使祠官领,以时致礼……”《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曰:“(司马)喜生谈,谈为太史公,太史公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仕于建元元封之间(前140~前110),愍学者之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指曰:……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执,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

不难看出那时道教作为宗教的形式已经得到皇帝的尊崇,其理论体系也在官场学术地位中独立成家。张廉夫从都城弃官去终南山修道在当时也决不仅仅是“因碍权要”,主要原因是亲身参与“六家”之一的道教哲学研究这一目的。

据各类资料记载,道教早期活动的中心是终南山,西汉时期开始兴旺起来。崂山道教的发起也应属于这段时间,当时这里已经成形的道教活动场所就有多处。

《太清宫志》是对一庙的记载,并没有将崂山地区当时整体情况作一介绍,其实当时崂山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地区并不是太清宫而是现在的城阳周围。《汉书》中记载的汉武帝两次来不其城(今城阳西南)“祀神人、建明堂”是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的。据《道藏.道教源流篇》记载:“武帝弱年好事,先受道法,既即位,犹自上章,朝士受道者众。三吴及边海之际,信之愈甚。”

西汉武帝所幸的“边海之际”实指崂山,因为崂山道教在西汉时期与陕西终南山、江西鬼谷山齐名。

然而如《汉书》所记,说明当时武帝只是游览了崂山诸道教殿堂中的一处而不是全部,太清宫是不是也在其中,尚无可考证,但崂山道教在当时的繁荣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了。

张廉夫于西汉昭帝始元二年丙申(前85)离崂山太清宫回江西鬼谷山三元宫时,已是86岁的高龄了。据记载说他在后来的时间内又数次来崂山,带来江南各道教庙庵的经书和韵曲,为崂山太清宫道藏、经乐、韵律、曲牌的汇集起了重要的作用。这在交通极不便利的汉代,对一位古稀高龄的修道人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事。

张廉夫的弟子刘方清、赵冲虚、冯若修等相继主持太清宫的庙事活动,据载当时太清宫的道士已多达90余名,规模相当可观。

《道藏.道教源流篇》云:“汉时诸子道书之流有三十七家,大旨皆去健羡,处冲虚而已。天上天官符箓之事,其黄帝四篇,老子二篇,最得深旨。”所谓“黄帝四篇”就是指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鼻祖《黄帝内经》中国《素问》、《灵枢》、《黄帝阴符经》和《黄帝金柜玉衡经》;“老子二篇”就是《道德经》的《道》、《德》两篇。这时崂山道教的经书收藏仅限于“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部分。《即墨县志》所载吴王夫差在崂山得到的《灵宝度人经》就属于洞真部,全称为“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

东汉时期,张角以《太平青领书》为道旨,创立“太平道”,发动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张陵在太平道的基础上发展而创立了“五斗米道”。道教文化在原基础上新增了一部分法术内容,这在《道藏》中被列为“四辅”,这个时期崂山的道教经文中分别增加了“太平部”、“太清部”、“太玄部”的典籍。

南北朝时期,北魏道士寇谦之为适应统治者的口味,把“五斗米道”这个与农民起义相关联的名称改为“天师道”,并在大江南北传播发展,崂山地区道教的经文典籍中又充实进一批符箓内容。

唐代初期,李渊父子为了提高统治的权威,尊封老子为“玄玄皇帝”,道教借此得以发展。尤其是到玄宗年间,道教的长生理论更受宠爱。《图书集成》载:“天宝四年(745)敕许王旻到崂山为玄宗炼长生之药,并敕改崂山为辅唐山,以荣宠之。”崂山景区内未见王旻在这里炼长生之药的遗迹,却在棋盘石景区中留有纱昙奉旨采药炼丹的遗迹刻石。著名的“诗仙”李白和当时作为唐王朝宫廷乐师的李筠一起云游崂山,将宫廷音乐曲牌传给崂山太清宫的道士,成为太清宫沿用至今的早课经韵曲牌。这都证明了崂山被唐王朝宫廷视为一座道教仙山是可信无疑的。

唐代天佑元年甲子(904),河南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太清宫,新建一处殿堂以供奉“三皇”,并从整体上完善了太清宫布局。

后唐同光二年甲申(924),道士刘若拙,从四川来到崂山寻访李哲玄,共谈玄机,十分契合,便留住崂山,在太清宫南侧山坡上自建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以自修。

宋朝建隆元年庚申(960),宋太祖赵匡胤登基,闻知刘若拙的声名,诏召晋京,敕封他为“华盖真人”。归山重修太清宫,新建上清宫和上苑宫(即今太平宫)。

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浙江天台山道士张伯端(号紫阳)开创了道教南宗的“正一派”,他意在排除宗教之间的争斗,首创“三教合一”之说,得到各教派的赞同。在宗教活动方面“正一派”侧重符箓斋醮等方面的活动内容,在江南一带影响极大。

北宋末年,在与江南道教的交流中,崂山诸道教庙殿也接受了“正一派”的宗教思想。到了南宋时期,宋进一大批旧臣随之南迁,崂山原属宋朝开国皇帝敕建的庙殿自然与宋王朝保持旧谊,经常有道士往来于大江南北。这段时期内崂山又相继在大崂村南建起神沮宫,在铁骑山之阳建起百福庵,在鹤山建起遇真庵,在晓望村西南建起塘子观等庙殿。崂山道教基本上附随南宗的教义,《道藏》中充实进“正一部”,使经籍基本完善到“三洞”、“四辅”俱备程度。

南宋绍兴六年也是金太宗天会十四年丙辰(1136),陕西道人王重阳挖掘道教全真派的正门宗义,来山东栖霞陆续接收马、谭、邱、刘等7人为弟子,授全真道宗义,开创道教北宗,其弟子被后世尊为“全真七子”。

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南宋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元世祖诏邱处机赴燕京,敕馆十方大天长观。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邱处机回到山东。

明昌六年(南宋庆元元年,1195),邱处机、刘长生等7人来到崂山“讲道传玄,宏闻教义”,崂山各道教庙殿的道士很快地接受了全真派“重丛林清修,不娶妻室,不食腥荤,注重内功修养”的教义,全部归依道教全真派,成为道教全真派自开创北宗以来规模最大的丛林基地。

金兴定三年(1219),成吉思汗派近臣来聘邱处机,接受了邱处机“敬天爱民为本”的思想,赠他虎附、玺书,尊呼为“神仙”。崂山道教也因之受荣,太清宫的虎附刻石至今犹存。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末代皇帝的两个爱妃谢丽、谢安化妆从水路逃到崂山太平兴国院出家入道。谢氏姊妹精通宫廷音律,她们的加入,使崂山道教宗教音乐又一次与宫廷音律融合,使其既有山林的清雅之风,又具宫廷的华贵之质。这对流传至今的崂山应风乐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元朝建立以后,积极地提倡道教,朝廷先后召见多位全真派道士。在中国北方全真七子所创的各门派及从这些门派中繁衍出的支派纷纷崛起,道教的庙殿建设也进入空前阶段。

这个时期崂山道教的发展也相当快,先后建起的道观有凝真观、明霞洞、斗姆宫、聚仙宫、青龙庵、神清宫、华楼宫、迎真宫、黄石宫、通真宫等,崂山外围的乡村中也相继建起一部分规模较小的庙庵。

明王朝建立后的数百年内,朝廷内部宦官与外戚相互争权夺利,朝内官员和外放官员也多结党羽,拉拢势力,这种朝野派系斗争波及宗教。教与教之间争势力,派与派之间争高下。过去以内修为主的各教派,这时多转向以外功和击技为主。在这竞争激烈的历史时期,有雄厚基础的崂山道教各门派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据崂山各庙宇情况统计,这一时期建成的道教殿堂有位于雕龙嘴村西山上的白云洞、王哥庄村的修真庵、晓望村南的海云庵、白云洞西山的石嶂庵、晓望村西南的塘子观、仰口湾西岸的东华宫、仰口湾西南的关帝庙、毛儿岭山前的神普庵、大桥村东的峡口庙、汉河村东的玉清宫、巨峰南麓的铁瓦殿、烟云涧中的寿阳庵、巨峰之阳的白云庵、南宅科村的松阳庵、大庵子村北的三元宫、大石村北的龙泉观、南窑半岛上的窑石庵、沙子口村西的沧海观、石湾村西的石湾庵、北龙口村东南的姑子庵、铁瓦殿东的紫榕庵、北九水村的太和观、双石屋村东的蔚竹庵、华楼山下的万寿宫、七口峪西南的石门庵、东陈村的显化庵、北宅村西北的莲花庵、东乌衣巷北山的正阳庵等。崂山外围计区还有朝阳庵、全圣观、荒草庵、云峰庵、慈云庵、大水院、清凉院、清华庵、三官庙、庵沟院、华西庵、通明宫、圣水庵、及青岛村的天后宫等,加上原有的道教宫观已达60余处。

明代崂山道教中先后出了几位修道有成的道士,其中首推闻名于大江南北的侠道张三丰。他以高深的内功修为和卓越的武术击技培养出一批高徒,使龙门派在中华大地上衍生出数十个支派,崂山道教中的鹤山派、金山派、金辉派就是这些支派中的一部分。

明代万历年间的一声僧道太清宫之争,以道士胜诉而告终,万历皇帝除敕令重修太清宫外,还特意为太清宫颁赐了《道藏》和《续道藏》共计5485卷,使崂山道教的经文藏典达到相当丰富的程度。

清代前期和中期,崂山道教仍然处在兴盛时期,截至清末,崂山新建的道教庙殿有熟阳庵、明道观、白榕庵、灵鹫庵、常在庵、大士庵、玉皇庵、聚仙庵、清虚庵、清真观、康公祠、大悲庵、五圣堂、竹子庵、玄阳观、潮海宫、玉灵观等。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崂山的道教日益兴盛,对外始称“九宫八观七十二庵”。 近百年中,青岛遭到帝国主义的轮番侵占。天主教和基督教也随之在中国传播,使道教受到排斥。抗日战争期间,崂山道教因为反对日本侵略政策,积极参与抗日活动,遭到日军的多次围剿、轰炸、烧杀和抢掠,许多道观在这个时期被毁坏。

建国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于1956年拨款对崂山的一些庙宇进行过修复,但因破除迷信的观念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信徒越来越少,不少庙宇逐渐毁圮或移作他用。

“文革”中,“破四旧”的浪潮冲击所有的宗教领域,道教也未能幸免,道士被遣散,神像被砸毁,供器被损坏。幸青岛市有关方面将《道藏》转移方得以保存,使其成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典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政府先后多次拨款对崂山的宗教庙宇加以修复,认真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请回了崂山原来的道士,使崂山道教的宗教活动逐步得以恢复。

近年来,国内气功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开始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道教中修身养生的许多理论和实践将越来越被社会认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道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将敞开胸怀面向世界。

2、佛教文化

崂 山 佛 教

佛教于东汉初年由天竺传入中国,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由于其理论比较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得到大部分封建王朝的认可,在中华大地上扎根和发展的速度比道教快。在崂山,佛教虽然没有像道教那样根深蒂固地形成丛林规模,却也不乏其一时之繁荣。

从1980年崂山法海寺附近出土的一批石造像和碑记残片证实,法海寺属于有记载的崂山地区最早的佛教庙场。据近代寺僧讲,此寺创建初期另有名称,只有后代的寺僧为了纪念创建该寺的首任方丈法海的功绩,将寺名更改为“法海寺”。

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发展的时期。各地现存较完整的石刻佛像群,如山西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等地的石刻佛像群的艺术模版是印度旃陀罗王朝艺术在中国的翻版,佛像造型是西域人的形象:高髻、隆准、大耳、披肩、袒胸、赤足。雕琢时刀法粗犷,朴实流畅。

到了唐代,随着社会对人体欣赏标准的变化,佛教塑像造型比前人更加丰满,线条更加细腻,尤其女性更为明显。这类艺术形象表现在甘肃敦煌石窟及后来刻制的大量佛像造型艺术风格上看明显地属于南北朝时期,又根据同时出土的佛像底座上所刻文字“大齐武平二年岁次辛卯五月丁未朔七日癸丑,任娲亡先主许法择,自恨生不值佛出口,又不见弥勒三会,娲敬造弥勒像一躯,上为国王帝主,下为七世父母,生存养属,一切众生,普同斯福,一时来佛”和座石题铭“佛弟子任阿娲、佛弟子许仕宽、佛弟子许仕亮”等资料推断,立此石像时,法海寺已经建成而且香火很盛,这座石佛像是任阿娲和她的两个儿子为超度亡夫许法择而捐资雕刻的,因为一个寡妇无论如何不可能筹建一座寺院。大齐武平二年(571)立此佛像,证明法海寺建寺时间要早于这个时间。

法海寺出土的石像虽然残缺不全,身首异处,但是从发掘处看,原来的掩埋过程是井然有序的:所有石像全部侧身而卧,项东足西、背北胸南整齐排列,像首、肢、底座也都摆放在石像之间,可见是在被迫破坏并准备待机修复的情况下掩埋的。

封建社会中,统治集团对宗教的好恶是以自身根本利益为标准的,有时恩宠有加,有时罢禁毁黜,根本谈不上对宗教的尊重。

《资治通鉴·陈纪》载,高宗宣皇帝六年(574)“六月,丙子,周禁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俗。并禁诸淫祀,非祀典所载者尽除之”。

《新唐书·高祖本纪》载,高祖武德九年(626)“四月,辛巳,废浮屠、老子法。六月,庚申,……复浮屠、老子法”。前后仅两月之差,一废一复,完全是统治集团喜怒淫威所致。

法海寺在历史上有记载可查的修复分别有:宋代嘉佑二年(1057),元代延佑二年(1315),元代泰定三年(1326),明代永乐末年(1420-1424),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民国二十三年(1934),建国后1956年。

崂山地区另一座较早的佛教寺院是晋代法显和尚到西域取经回来在栲栳岛登陆后,在崂山建起的“石佛寺”,后改名为“潮海院”。其后不久又建起两处脚庙分别称“大士庵”和“崇德庵”。东晋末年,崂山西北侧的楼底村曾建有一座小“石竹庵”,后改名为“慧炬院”。

唐朝后期,崂山又相继建起“峡口庙”、“普济寺”等庙宇。

明代以来,皇族多信奉佛教,全国各地佛教发展较快,崂山地区也受影响,但因道教在景区内根基深厚,佛教寺院多建在景区外围。这一时期相继建起的寺院有:石湾村西的“大石寺”,惜福镇村的“歇佛寺”,傅家埠村的“毗卢庵”,李家沙沟村的“洪门寺”,寺后村的“大明寺”,崂山太清宫前的“海印寺”等。

清代皇宫对佛教和喇嘛教的宠信比明朝更重,尤其顺治皇帝更是笃信不疑。这一段时间中,崂山地区又建起一些佛教寺院,如棋盘石景区内的“华严禅院”(今华严寺),解家河村的“灵圣寺”,彭家台村的“河崖庙”(千手佛),赵哥庄的“大悲庵”,千佛山的“莲花庵五圣堂”,错埠岭的“于姑庵”等。

青岛崂山地区的佛教宗派大多属于“华严宗”和“天台宗”,这是自隋代以来自称不是从天竺国传来的“国教”。主要寺庙,如法海寺和华严寺都属于华严宗,青岛市区的湛山寺则属于天台宗。

华严宗自古不排斥利用政治权力作为依托的作法,宗内各派都可以与一定的政治集团交结。为了内部的团结和保密,防止对立集团派人“卧底”,所以一般不挂旃(即不接纳四方僧人游住)。华严宗的庙宇住持人接替原则是宗派法系式,只在本寺内按组织系统排列顺序确定接替人选。天台宗的僧团制度则因不提倡与政治集团交结,在组织上坚持“住持十方选贤制”和“十方常住丛林制”。住持十方选贤制是对庙中住持接替人选坚持“有德者居之”的原则,不局限于本寺内。需要接替住持时,可以经过诸山的长老共商同选,本寺和外寺没有区别,贤者可任。当寺院住持不称职或不能领导僧众时,可以“拉座”(罢免)。这种形式也很和平,即经过班首执事和僧众同意后,将住持所居的斋堂中住持座位上的座垫翻过来,这位住持则自觉宣告退位,大家另行推选。

十方常住丛林制就是指寺院为十方僧人所共有,“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只要服从寺里的清规,其他待遇,来者有份,同甘共苦

4

青岛历史简介

”。是说“青岛”即墨西南百里的海中。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

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决定在胶澳设防,胶澳就是现在青岛市区当时的名字,调派登洲镇总兵章高元移驻胶澳。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胶澳镇的商贸店铺已达60余家,成为一个繁华的小镇。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国派兵侵占了胶澳。1898年3月6日,德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据[胶洲湾]一书记载,1898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青岛”这个名称命名胶澳租借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范围也只有现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部分,青岛也只是整个胶澳租界地中的一个区。

1922年,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胶澳租借地,定名为“胶澳商埠”(直属中央政府),同年十一月先后颁布[胶澳商埠章程及青岛市施行自治制令],这是称为“青岛市”的最早记载。这个青岛市也只是胶澳商埠的一部分,并受胶澳商埠的监督。直到1929年,胶澳商埠局撤消,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这时起,青岛这个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区。此后,尽管所辖范围时有变迁,但青岛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现在,青岛市辖范围一万余平方公里,计有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七区,即墨,平度,胶洲,胶南,莱西五市。

5

关于青岛栈桥的历史资料和小故事

历史意义:如果不到你就永法洞悉青岛,栈桥之岛就像艾菲尔铁塔之于巴黎,即被现实的阳光抚摩着又被历史的枝叶覆盖着,城市的性格,气质,喜悦和忧伤都烙在这个建筑的皮肤上了.

栈桥对于青岛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是青岛的骄傲也是青岛的耻辱,骄傲是因为它是青岛的标志是青岛特有的,耻辱是因为在德国占领青岛的时候,德国军队就是从这里登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给德国占领青岛带来了便利.

现在栈桥作为青岛的著名景点,似乎已经过于商业化了,要想体验到栈桥真正的意义,你最好在早上6点左右或傍晚的来栈桥,伴着朝阳或是夕阳安安静静的抚摩着栈桥.....

栈桥――撰写青岛的历史

在青岛市市南区中山路的最南端的青岛湾中有座如长虹远引的栈桥。桥身从海岸探入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桥尽头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翘角重檐建筑端庄地安坐于碧波之上,在海岸周边众多欧式建筑衬托下,尤显别致。

栈桥建桥已逾百年。1891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驻扎青岛沿海。为供应部队军需,在前海处搭起一座长200米左右、铁木结构的简易码头,这就是最初的栈桥。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德军又将栈桥向海面延伸到350米,北段改为石砌筑基,水泥抹面,南段下立钢桥架,上铺木板,并安置轻便铁轨。1931年,青岛大港码头建成,栈桥结束了作为码头的历史。1931年9月,市政当局重建栈桥,桥身延长至440米,桥宽8米,桥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浇灌,水泥铺面。桥南端增建有一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增建"回澜阁",阁顶为金黄琉璃瓦覆盖,阁内为二层环形厅堂。

1984年、1998年,在保持栈桥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青岛市政府对栈桥进行了两次全面整修。如今,整修后由花岗岩砌造的桥体更加坚固美观,桥面宽敞,12对桥灯亭亭而立,整个桥体焕然一新。整修后,栈桥公园堤岸景色也是美丽异常,郁郁青松、如茵绿草、芳溢花圃,无不与栈桥相映生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6

青岛有哪些名胜古迹

华严寺、鲁迅公园、高家民兵联防遗址、浙江路天主教堂、老舍故居、闻一多故居、中山公园等等

7

青岛的历史

中国东部的海滨城市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

青岛是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和中国十佳商务城市,获得“企业家满意奖”。

青岛是首批全国文明城市

青岛是全国两个“中国品牌之都”之一。

青岛荣获2005年“公众最向往的中国城市”第一名。

青岛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举办城市,是中国的“帆船之都”。

青岛是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8个国际会议城市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曲折,岬湾相间。

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 740.9 万,其中市区 1159 平方公里,人口265.43 万人。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但无严寒。

历史沿革

青岛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这里已有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东周时期建立了当时山东地区第二大市镇--即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登临现位于青岛胶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队由琅琊山起航东渡朝鲜、日本。汉武帝曾在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门宫”,并在胶州湾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设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岛已发展成为一个繁华市镇,昔称胶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是为青岛建置的开始。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兵强占青岛。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1月,日本侵占青岛,取代德国对青岛进行军事殖民统治。1919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便是以“收回青岛”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青岛,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1929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1986年青岛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相当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8

青岛栈桥历史

青岛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1892年清政府派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栈桥,1893年竣工,长200米,宽10米,石基灰面,桥面两侧装有铁护栏。

光绪二十年(1894年5月29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折:“登州总兵章高元,承办各台基址已具,道员龚照玙又于青岛前建设大铁码头一座,现拟于铁码头后建造水雷营,紧扼口门现办烟台、胶州两海口防务,事同一律,宜各设水雷兵营,各制下雷轮船一艘。”

从李鸿章的奏折可知,在青岛的军事防御设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晚清中国北方海防系统的一部分。而在胶澳建造的每座建筑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大铁码头就是专供“下雷轮船”装卸水雷、上煤运械而建造的海军专用码头。栈桥是青岛最早的军事专用人工码头建筑。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最早的码头。

青岛栈桥是当时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也就是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控制了胶州湾。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国侵占青岛后,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后,当局开始进行新的城市规划,许多物资由海上运来。为了方便运输,德国人又对栈桥进行了改造,在桥面上铺设轨道,上面可以跑轱辘马(专门装货物的车子)。

1901年5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铁护栏改为铁索护栏,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01年10月7日,小港码头建成,运输物资均由小港码头承担,栈桥的运输功能也慢慢减弱。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青岛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专用码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8月27日,日本第二舰队到达青岛海域,封锁了青岛海面。日军从陆路和水路进攻青岛。当时水路方面是从崂山湾完成登陆,不过最终占领青岛后,日军也效仿德军在栈桥上举行了阅兵仪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

1922年12月,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阅兵,以显示中国主权的收回。

1930年,在当时

9

青岛有哪些风景名胜啊!

青岛旅点参考

1沿海风光游:栈桥---宫---海军博物馆---小青岛---公园---小鱼山---第一海水浴场---关(青岛八大关和上海外滩,天津五大道,并称“万国建筑博览会”,是青岛的精华所在,强烈推荐)---太平角---音乐广场---五四广场(建议自备午餐,中午可以在一浴边享受阳光海滩边用餐) 

2:名胜经典游:崂山(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以“海上名山第一”著称,建议走南线,太清宫,八水河沿线,不建议坐索道,徒步两小时可到上清宫)---极地海洋世界(如果去过北京或者大连的就不用去了,大同小异;若准备去,最好早点到,旅游旺季,要排队的)---奥帆中心

 

3:异国风情游:中山路(劈柴院,汇集青岛特色小吃,是青岛最早的美食城)---天主教堂---老市府---基督教堂---信号山---啤酒博物馆---天幕城(从信号山下来可以去迎宾馆参观一下,然后坐217路车到台东,去啤酒博物馆和天幕城都很方便)

到中山路劈柴院转转吧,里面有不少岛城名吃(推荐春和楼的香酥鸡,老字号,招牌菜)

另外,有两个地方也应该去看看,一个是天幕城(这个纯粹看看就行了,吃的比较宰人,里面的建筑很有特色,都是仿照青岛的著名景观建造的),一个是登州路啤酒街(有家海蛤蜊音乐餐厅不错,我和朋友经常去吃,他家的烤蛤蜊很好吃),这两个地方很近,如果去啤酒博物馆的话,顺便去就可以了。

另外,住宿方面,如果图方便,就住如家,锦江之星,莫泰168等快捷酒店,基本上每个区都有。现在的背包族很多都选择青年旅舍,青岛的凯越国际青年旅舍还行,虽然旧了点(一百多年的德式建筑,以前貌似是个教会),但也蛮有风情的。 

10

青岛的人文地理?

http://weather.cn.yahoo.com/area.html?city=青岛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