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推荐 >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有哪些学院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有哪些学院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2020-06-20 02:03阅读()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山东大岛校区有8个学院,分: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创新

1

山东大岛校区有8个学院,分: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创新转化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012年3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隆重举行,2012年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方案》。校区选址于崂山脚下、鳌山湾畔、温泉近邻的青岛即墨市鳌山卫镇,地处青岛市“蓝色硅谷”核心区。校园规划总用地3000亩,教工住宅规划总用地720亩。

校园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35亿元,建筑面积70万平米,2016启用,可满足10000名学生和2000名教职工学习、生活和教学科研的需要。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49.39万㎡,2016年启动,2018年完成。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6.68万㎡,2018年启动,2020年完成。

扩展资料

2010年8月,山东大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基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学校发展的内在逻辑,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山东大学必然的选择。学校明确提出,“再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到建校120周年时把山东大学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为了实现新的办学目标,学校提出在青岛建设新校区,构建“山东大学系统”,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的新模式。这一愿望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得到山东省、青岛市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2014年10月,学校召开中共山东大学第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根据“统筹布局,一体发展”的方针,按照“理工为主,错位发展”、“着眼高端,集群发展”、“拓展空间,增量发展”的原则;

确定在青岛校区构建生命学科、信息学科、环境学科、海洋学科和社会科学等学科板块,并决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等6个学院整建制迁到青岛校区发展。

同时将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环境研究院、光学高等研究中心、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院、海洋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整建制迁到青岛校区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院系设置

参考资料来源: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简介

]-

下面是更多关于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问答

2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有哪些学院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有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科学院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创新转化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2012年3月17日,山东大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隆重举行,2012年12月8日,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规划建设方案》。校区选址于崂山脚下、鳌山湾畔、温泉近邻的青岛即墨市鳌山卫镇,地处青岛市“蓝色硅谷”核心区。

山大青岛校区第一期是理工学院以及高端人文学院,这个建设方向和青岛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青岛今后将需要大量理工类的高端人才,青岛的地域优势加之山大的高校品牌优势,前景非常理想。

山东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也称,分校设立的院系主要是理工科的,因为要为建设蓝色经济区服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3

山东大学到底有多少专业调整到青岛校区

山东大学6个学院及其相关的专业到了青岛校区。

这6个学院分别是息科学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

根据2014年10月山东大学第十三届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按照“理工为主,错位发展”、“着眼高端,集群发展”、“拓展空间,增量发展”的原则,决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等6个学院和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环境研究院、光学高等研究中心、蓝色经济区发展研究院、海洋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中心等科研机构,作为首批相关学院和科研机构整建制迁到青岛校区发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4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和本部哪个更好,区别在何处

山东大学校区是由从济南搬过来的六个组成(,政管,环境,信息,计和生科)。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和济南校区招生代码一样,这两个校区间可以互相转专业。(和威海校区的区别,由于威海校区招生代码独立于济南和青岛)。青岛校区比较偏僻,济南校区有历史底蕴,青岛环境好,济南的校区在市里,更加繁华。更主要要看你想选择什么专业。

5

山东大学有几个校区,各个校区都是什么专业的?有没有大神愿意详细介绍一下

山东大学在济南海、青有8个校区(其中1个在建),分别是: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山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邮编250100

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邮编250100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邮编250012

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邮编250061

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山东省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邮编250002

山东大学软件园校区:山东省济南市舜华路1500号,邮编250101

各个校区的专业都是一样的。整个山东大学的专业:117个。按照招生专业分类历史学、考古学、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方向)、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口腔医学、护理学、环境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力学、数字媒体技术、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管理、法学、社会学、社会工作、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据2018年8月山大官网信息显示,山大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威海校区、青岛校区)的办学格局;

学校设有55个教学院系,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5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在职教职工7493人(不含附属医院),其中教授1246人,博士生导师897人;有全日制本科生40789人,研究生18816人,留学生3791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6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新闻报道说建校区可以吸引更多尖端人看看一直力挺的青岛大学,海大及后来迁过石油大学,校区都靠海,这么多年也没有看到有什么引进人才的大动作、大新闻,山大来了就能不一样?要是山大真的那么能耐,三面靠海的威海“校区”也不会变成山大的鸡肋了。深圳大学、汕头大学、烟台大学都依山傍海,钱也砸的稀里哗啦,也没听到什么进入211什么的响头。

新闻报道说青岛开放程度高,也有利于人才的引进,但是比比北京、上海、天津这些直辖市,政策什么的还差得远,青岛如果不独立于山东直辖自主,很难有改观。看看先行的北大清华哈工大的深圳研究院理工科,现在也没有多大起色,深圳市很着急,报道说整整7年还憋不出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只设有本部实验室的分部,不知道是真是假。青岛校区定位理工科,而且是增量考虑,但理工科建设讲团队讲仪器设备,这种东西不是像文科挖一两个牛牛短时间可以搞定的,看看北大本部的工科老师爆料就知道了。至于再现国立山东大学辉煌的说法,我觉得时代不同,有些事情还是淡忘的好。民国有几所大学,现代又有多少所大学,僧多粥少啊。民国到建国初,青岛、天津的开放水平确实很高,原因大家都很明白,现在政策扶植太无奈了,小渔村不也成了特区了么。

何况每一次大的合校、迁校都会引起本校人事的大震荡,短时间人员外流的情况不可避免。再加上鳌山卫附属设施差,家属的安置工作、子女的升学保障什么的,都是问题。50亿基建费用,还没有算后续的仪器采购等一系列花销。伪加州模式的三校区设置,横跨整个山东省,巨大的运行成本也不是每一位继位的校长能承受的,都有显明哥那么强的化缘能力和政治手腕。大概最好的结果就是借国家“海上山东”的计划资金,花别人的钱先把大楼都建起来,至于大师的问题,开始重金挖几个装装门面,而实质性的难题应该就是显明校长退位以后的事了。不过教育部直属院校大建校区的风貌似已经吹过去了,随着海外人才的大量回流,大家都在苦练内功,憋诺贝尔奖。这个时候山大大搞基建和异地办学,没有个三五年是折腾不完的,感觉有点不大好。

再说说主导人物显明哥,最近山大的人事任免频繁,前任校长展涛的人基本都被显明很客气的调任外校相同或更好的职位---请走了,看看人事处、财务处处长和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就晓得了。不得不承认,显明的战略眼光和手腕都很强。中国政法大学同学曾撰文“十议徐显明”进行称赞,但是看看他在中国政法建立的中美法学院和中德法学院等政绩已是昨日黄花,被迫合为比较法学院。而从北清人三校嘴里抢来的中欧法学院,据我的了解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师资和教学大不如前的问题,只不过牌子是两国政府的,不敢乱动而已。而任职以后就答应给每位教授建独立办公室的6年许诺,也人走茶凉,没有下文,显明哥有时候也不是光环闪动的那么万能。关于山大风风火火的一级教授,法学自己还是知道一些的,北大武树臣估计只是冠名发文章建中心用的,本人不可能真正在山大。前烟台大学的校长郭明瑞现在还在烟大上课,带学生,报国际级东东。法学都这样,这两年山大引来的院士、一级教授的水可就有点多了。希望山大学术研究也能像对外宣传那么热火朝天的,内外兼修,出一大批的原创性成果,把山东变成教育强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