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物》观后感及评价_美国动物影评_美国动物好看吗?
如何评价电影《美国动物》? 小编精心为你准备了美国动物这部电影网友看后的观后感,看完美国动物的网友的观后感帮助您更好的选择影片.
解答动态
6.6 叙事的形式还算有趣,不过原型的故事本身就没啥意思,结局直接往纪录片方向处理了。
2018304 一星平庸
不管怎么说,这几个家伙蠢得让人发火
剧情片的话-偷的太文气,据真事-戏剧张力不足,平铺直叙且人物建设不solid,到后面越觉得没动机支撑。戏太满没留白,穿插真人视角也没升华主题。故事本身可挖掘很多,百无聊赖美国中产阶级子弟,他们与家庭的关系,对自己,社会和彼此的认识等。做成有戏穿插的记录片可能更好。#作业太少系列
分分钟的煎熬,塔伦蒂诺也救不了你们……
个性的代价
原来导演的前作就是《冒充者》,于是我也理解了为什么会加入纪录片的形式,并且能把一个愚蠢无聊的犯罪故事讲的充满悬念。剪辑很出彩,现实原型比演员更帅,而且都有点小才华和魅力,不禁感叹老美的教育制度确实是个性发展,即使有前科也能从头再来。剧情片与纪录片两部分同时推进叙事,互相消解的同时又互为彼此的解说和演绎。除了形式上的尝试,对我们习以为常的高智商犯罪片也有一种颠覆,几处迷影梗算是给影迷的小彩蛋。从类型片的角度,能做出有意义的创新,值得称赞。
中间睡了一觉总算看完了这部影片,唯一的疑问就是,影片的编导出于什么目的把这个真实事件改编成电影?没有代表性、没有特异性、没有教育性、没有警示性、没有一切可以吸引人的元素,有的只是前期计划漏洞百出、实施过程手忙脚乱、后期收尾盲目混乱。其实这只是四个傻逼青年实施的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盗窃案件,有什么可演的?尤其盗窃过程直到回到车上的表现令人喷饭,大呼小叫,紧张得浑身颤抖,跟四个二逼似的。这种人是该在监狱好好历练几年。影片叙述中规中矩,倒是没有过多瑕疵。但风格又是我所厌恶的伪纪录片形式。整部影片连一丝一毫的可看性都没有。
看似无聊的青春,实则是无法改变平庸的无奈,都是命!
和《我,花样女王》是同一种拍法,都是用伪纪录片采访的形式打破第四面墙以求达到混淆真实与虚构的艺术效果。影片借四个年轻人的复述视角实则讲述了一个蠢到家的犯罪故事,整部电影游走在不羁的青春回忆和夸张的二次演绎之间,而模糊的记忆又消解了现实性,平添了几分幽默感。看完全片,回想我们自己的过往岁月,好像中二时期的青少年都一个样,没多少差别。
Peter Evans is awesome
#SIFF# 胜在对青年“明知错却要做”心态的把握和回首往事的追悔,以及如嗑药般欲罢不能的紧张、漏洞百出的犯罪过程,在回忆性的采访中,过往蒙上了一层抒情的色彩(或严肃或戏谑,像《阳灿》)。该片会把观众带入一个很丧的状态,尤其是等着警察来临的时候。
飞瑞士飞机上看的,看三分之一睡着了
如果我们交给Harmony Korine拍 是不是可以衍生出一场更绚烂的伊卡路斯般自毁式浪漫?
SIFF18-D4,8.8/10,真是喜欢死这部电影了,从剧作到形式再到到剪辑配乐。导演属于那种既有灵气又能控场的人。
美国大学生果然像我想象的一样又闲又蠢,急的我都想进去帮他们抢。本人叙述和故事线的结合很棒,但绝对没有精彩到“就像昆汀的电影一样”的程度,三星半。
情绪和细节还比较好看,但本身说教意味太重@festival grand cinema
错位记忆,盗舞幻想,自我道别,呕吐副驾,Mr.Pink之怒……为脱逃平庸寻找人生意义,真实犯罪,愧疚狼狈无浪漫。开头还不错,后面就公益宣传俗套了;中产阶级就是吃饱撑的慌,所谓反思也蛮空洞无聊的,形式大于内容啊
影片一直摇摆在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通过插入在故事中的人物访谈来让观众相信这个离奇故事是完全真实的、无戏剧成分的(有点像《我,花样女王》的形式)。《美国动物》的名字对应电影的行为也非常有意思,不过看完之后想到了一些奇怪的问题:偷窃行业是靠口传心授、继承衣钵还是以经验行事?电影中的几人知识源于谷歌,还吸收了希区柯克的《杀手》、昆汀的《落水狗》等偷窃题材电影中的方法,当然他们最终可能也不是因为考虑不周全而失败,而是他们根本没有那个胆去做这件事情。
淋漓的剪辑和配乐,然而和Ocean’s 8同时上映就很容易意识到演员水平高低对电影的重要性
- End
免责声明:
本页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由作者本人负责,概与琴岛网公司无关。本页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