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路评剧的发展过程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一、对口莲花落阶段清嘉庆(1796-1820)以后流行于东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的莲花落已发展为彩扮(对口莲花落)形式。当地农民于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外出 评剧有多少年的历史
1
东路评剧的发展过程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对口莲花落阶段清嘉庆(1796-1820)以后流行于东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的莲花落已发展为彩扮(对口莲花落)形式。当地农民于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外出卖针和香面时,往往组织起来演唱。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单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块竹板,一手拿七块竹板)自打自唱,一个曲调,来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时也唱成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等。“对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装(也叫上、下串)。上装为旦,包半头,脑后留假辫,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装为丑(多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装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时也用弦、笛、锣、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双跨”)的。即一人打击架上所有的锣、鼓、镲等,表演者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且说且唱,亦歌亦舞,有时有一人或几个帮腔。当时,人们称这种艺术活动为“双玩意儿”、“落子”、“唱花灯”。又因在演出前总要先演一段“什么不闲”,故又称为“什么不闲”。演出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如《思夫》《十绣门帘》,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小借年》《小姑贤》《西厢》《摔镜架》等。光绪七年(1881)前后,唐山地区开平矿务局建筑铁路、厂矿相继出现,莲花落开始进入乡镇、码头卖艺,并建立了班社。光绪十七年(1891)前后,东北二人转传入关内,最先入关的是锦州汪荣,后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妇等,他们加入莲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时冀东已有十几个莲花落班社,如乐亭的崔八班,演员有张来、张根、石凤等;丰润的孟光武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亮、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鸹、佛动心、汪荣等。此外还有东三省的杨发班;三姑娘、李顺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妇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随着班社的建立,莲花落由原来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发展成八、九人有组织的专业演出。演出形式也趋丰富多样,每场演出均需由四个击鼓者“报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闲”的),然后唱莲花落,最后由对口莲花落压轴。演出已有“出场”和“入场”之分。这一时期主要演员有金菊花(杜之意)、杨柳青(余勇)和石榴花(刘永泰)等。清朝中叶,冀东一带习武之内盛行,莲花落亦受其影响,产生武戏。到清末,习武中有许多人参加对口莲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来一段“把式”,讲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枪,进而创造了“耍镰刀”、“耍锄头”、“耍铲子”等武艺。 二、“拆出”阶段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缩短,行腔放慢。乐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但锣鼓点未变,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从而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对戏曲方面的发展。光绪二十年(1894),二合、庆顺、义顺等八、九个班社首先进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动心、东发亮等又带着“对口”和“拆出”剧目《小姑贤》《小借年》等进入天津。但不久,天津当局以“有伤风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将这些班社全部逐出,艺人们被迫返回乡里,加之军阀混战,两次“国丧”(光绪和慈禧太后死),禁止响器,莲花落班社大部分解体,拆出亦到此结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带着莲花落子《开店》,拆出戏《乌龙院》《鬼扯腿》,闯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为平腔梆子戏主角,与成兆才、张化文等另组庆春班社,二次进入唐山。当时,唐山是冀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剧、梆子在戏剧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戏艺人,不得不先学几出河北梆子戏,如《杀庙》《武家坡》《桑园会》等,以站稳脚跟。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促进了平腔戏艺术的革新,并产生了专职编剧,如成兆才(艺名东来顺),一生编写了近百个剧本,有《开店》《占花魁》等。乐队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锣鼓经。同时吸收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的唱腔、过门和身段,从而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此时的平腔戏演唱因用真声,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戏”,至此评剧作为一个剧种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凤亭父子筹建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该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因其在唐山地区,故剧种又称作“唐山落子”。1915年,庆春班社以月明珠为主演,在天津的奥、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贤》《刘云打母》等,颇受欢迎。当时李大钊观看了《花为媒》后,题词“似戏非戏,比戏出奇,改良平戏!”1917年,天津大水,庆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经天津到山海关,在兴业茶园首演《珍珠衫》《樊梨花骂城》《百年长恨》等,赢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赏,乡绅奎旭东赠送“唐山首创警世戏社”的匾额,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戏社,即后人盛称的“警世头班”。这个班底由成家(兆才为代表)、任家(月明珠为代表)、张家(金开芳、张德礼为代表)三家组成。他们制定了严格规矩,在艺术上讲究准纲准词,同时也编演了一些新剧目。 四、奉天落子阶段1919年春,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受到东北观众欢迎,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影响更大。其时又被称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员月明珠因劳累过度,在沈阳去世,警世戏社也因人员变故而解体。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艺人重新组织,先后去唐山、天津、哈尔滨、吉林、长春等地演出,剧目有《枪毙驼龙》等。1923年,李子祥和莲花落老艺人李春盛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二班,经常在东北铁路沿线活动。班主先是王凤亭,后为高景山,编剧是窦宝安和张连成,演员有盖月珠(王东海)、金灵芝、李义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复盛戏社,主要演员有芙蓉花、花云舫、李小霞、花小仙等,这个别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时很有影响。与警世戏社二班成立同时,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戏社三班,编剧有杨树森、温东山,主演是盖王珠(王庆昌,旦)、周济(凤鸣,生)、花莲舫、筱桂花(张丽云)、筱荷花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女演员为筱桂花。这一时期的班社还有“二孙班”(南孙班和北孙班)、元顺剧社等。南孙班(歧山剧社前身),1912年成立于天津。领班是孙凤鸣(东发白),主演是孙凤令(艺名开花炮)。南孙班是招收、培养女演员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筱桂花、筱麻红等都出自该社。北孙班(洪顺剧社前身),1918年成立于河北,由孙洪奎(亦名孙恩,艺名丁香花)主持,演员有碧月珠(邓海)、天下红、葡萄红(孙凤楼)、倪俊声等。此班培养了一批落于演员。元顺剧社成立于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顺为班主,演员有李金顺、喜彩春等。他们在天津演出时,第一次用“评戏”一词。1929年,评剧第一部剧作汇编《评戏大观》由魏茂、李小舫编辑出版。奉天落子时期,主要的评剧班社大多在东北活动,唱腔激越高昂,热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称。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标志着评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很多班社回到关内,在天津、北京一带演出,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杰”:刘派(刘翠霞)、白派(白玉霜)、爱派(爱连君)。此外,还有喜彩莲、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红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评剧阶段1935年起落子艺人大量涌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后又到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并在这些地区扎下根。此年年初,上海报纸戏目广告出现“评剧”名称。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轰动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红》还搬上银幕,并为此而获“评剧皇后”称誉。继之,“时代艺人”喜彩莲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评,并得到著名戏剧家阿英、洪深、欧阳予倩的支持和称赞。但在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下,也有些艺人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级庸俗的节目;有的演员则因吸毒不能演出,许多班社被迫解散,评剧一度衰落下来。建国后,相继成立了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长春、哈尔滨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评剧团。同时,在剧目和表演艺术上进行改革。至1985年全国有百余个评剧团体。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评剧院,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喜彩莲、花月仙、李忆兰、赵丽蓉、魏荣元、马泰、张德福、陈少舫、席宝坤、刘萍、谷文月等;沈阳评剧院,著名演员有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鑫艳玲等;天津评剧院,著名演员有鲜灵霞、刘翠霞、六岁红、莲小君、李福安等;哈尔滨评剧院,著名演员有喜彩苓、刘小楼等。 评剧的另一支派西路评剧,是20世纪初由西路莲落花演变而来,初名“北京蹦蹦”,后改称西路评剧。1893年,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西路评剧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但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国后,经过挖掘、改革,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1958年后,中国评剧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卖水》《顶锅》《三女除霸》, 长春评剧院也演出了《刘伶醉酒》等西路评剧剧目。70年代以来,中国评剧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状》《甜蜜的事业》等,也运用了西路评剧的唱腔。
-
下面是更多关于评剧李福安的问答
评剧的历史沿革
丶一一、么的的的mmmeeUwab
2上海大学的历史沿革
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集中众多共产党员,成为中共早期海一个重要活动据点,有“红色学府”之称。上大成立时,正值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于广州蒙难脱险,留驻上海,筹划改组国民党,培养革命人才,对上大甚为关注;他希望上大办成“以贯彻吾党之主张,而尽言论之职责”的革命学校。大革命时期,上大师生作为骨干力量,参加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北伐战争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称“上海大学是赤色大本营”。上大因其历史功绩和地位,闻名全国,被誉为“五四运动有北大,大革命时期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武有黄埔,文有上大”。上海大学自创办起,便跻身成为当时的中国一流名校,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慕名而来,甚至还有来自南洋、日本、安南、高丽等地的学生。学校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从1922年秋到1927年春,培育了两千多名优秀人才,并为黄埔军校、莫斯科中山大学输送了一大批学生。上大校友中有许多重要的国共两党领导人,单在人才培养方面,就走出了王稼祥、秦邦宪(博古)、杨尚昆、丁玲、李硕勋、刘华、何秉彝、杨之华、阳翰笙、施蛰存、戴望舒、孔另境、李伯钊、梁披云、匡亚明等;他们中有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有的是名垂千古的革命烈士,有的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有的是第一流的学者、作家、剧作家、诗人、教育家等。在促进学术发展方面,上海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学术的研究、自然科学的普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1922年春,牧师王理堂(烈士王霁初的伯父)以提倡新文化为号召,在上海闸北青岛路青云坊(市级革命纪念地,今青云路298号附近)创办私立东南高等师范学校,自任校长。为加速培养更多的共产党干部,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干部高等院校,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曾与李大钊等人多次酝酿筹划,此时正值东南高等师范学校爆发学潮,学生成立自治会要求改组校务,欲请陈独秀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校长;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中共认为请国民党出面办学较为有利,学生自治会接受了中共的意见。经师生代表两次恳请和好友邵力子、杨杏佛等劝说,于右任为师生代表的殷切恳求所感动,同意接受邀请,建议把校名改为“上海大学”,并亲自题写了校牌。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学正式成立,校舍为老式石库门2层楼房10余间,于右任出任校长,邵力子为副校长(当时是共产党员,1924年4月起任代理校长)。共产党人邓中夏任总务长,瞿秋白任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校务工作主要由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所主持。孙中山任名誉校董,蔡元培、汪精卫、章太炎、李石曾、张继、张静江等20余人担任校董。学校下设社会学系、中国文学系、英国文学系和美术科,另外还附设有中学部和俄文班。学校开设的必修外语有四种:英、德、俄、日,要求每个学生掌握两门,又附设世界语选修课。学校的目标是有系统地研究社会科学和发展形成新文艺系统,培养社会科学和新文艺方面的干部,以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其社会学系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主,瞿秋白为社会学系制定的教学计划提出着重劳动问题、农民问题、妇女问题的研究。学校还设自由讲座,每月1次至2次,主要是报告政治形势和解答时事问题。1923年12月,上海大学评议会通过《上海大学章程》(现为国家一级文物),并根据《章程》制定了《上海大学章程细则》,对校务方面的重大事宜及各个方面工作作出详细规定。是月,校最高会议即评议会改为行政委员会,于右任为当然评议员,评议员有邵力子、叶楚伦、邓中夏、瞿秋白等10人。行政委员会委员长于右任,委员邵力子、韩觉民,主席陈望道。校务长(总务长)先后为邓中夏、刘含初、韩觉民,教务长先后为瞿秋白、叶楚伦,学务长先后为何世桢、陈望道。美术科主任为洪野,中国文学系主任先后为张君谋、陈望道,英国文学系主任先后为何世桢、周越然,社会学系主任先后为瞿秋白、施存统、彭述之,附中主任先后为陈德徽、侯绍裘、张作人。校长于右任放手起用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又先后聘请蔡和森、恽代英、沈雁冰、任弼时、肖楚女、杨贤江、田汉、张太雷、郑振铎、蒋光赤、俞平伯、朱光潜、朱自清、丰子恺、胡适、郭沫若、吴玉章、叶圣陶、曹聚仁、周建人等到校任职任教。1923年期间,孙中山、李大钊、廖仲恺、汪精卫、刘仁静、胡汉民、戴季陶等曾来校演讲,在国内学界引起轰动,也为上海大学的发展注入巨大推力。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每月补助上大1000银元为办学经费。1924年2月,学校迁至租界西摩路29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陕西北路29弄4-12号)和时应里民房等处继续办学,内有花园、男女宿舍及图书室。学生从160人增加到400人,其中有李硕勋(李鹏的父亲,革命烈士)。1924年3月12日,上海大学行政委员会举行第四次会议,推定陈望道、杨荃骏、邓中夏三人编辑《上海大学一览》。5月27日《上海大学一览》印行出版,张继题写书名。校长于右任为《上海大学一览》撰写弁言,盛赞上海大学“校史虽短,进步则速”。1924年6月,孙中山亲手创办的黄埔军校开学,他启用了上大师生担任要职。上大教员恽代英、萧楚女、安体诚、高语罕等先后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邓中夏、施存统等到黄埔军校作讲演;上大还输送了很多学生投考黄埔军校。1924年8月,蔡和森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讲义《社会进化史》由民智书局出版。10月13日,上海大学学生会成立,以“谋学生本身利益并图学校之发展,参与救国运动”为宗旨。1925年4月27日,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编辑的《文学》创刊,作为《民国日报》的文艺副刊之一,随报发行。该刊物的宗旨是发表作品,研究文学各种问题,并介绍外国文学。1925年5月30日,上海大学成为五卅运动的先锋队。参加上海“五卅”反帝运动的统一指挥机构——上海工商学联合会的学生代表有:赵君陶(李硕勋的妻子)、关向应(共青团委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杨尚昆(曾任国家主席)、许乃昌(彰化人,台湾第一位中共党员,1923年9月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邱清泉(1922年秋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国军将领,在昆仑关战役大败日军,死于淮海战役)、何秉彝(在参加罢工、罢课、罢市的斗争中壮烈牺牲)等。1925年6月4日,学校被英国军队占领、封闭。6月14日,上海大学学生会全体会议决议募捐建筑新校舍,拟“先建筑五十亩两层中式房,并建筑能容千人的大礼堂”。6月15日,《上大五卅特刊》第一期出版,校长于右任题写刊名。7月,学校迁回闸北中兴路,设临时办事处继续招生,后租闸北青云路师寿坊(今青云路167弄位置)15幢民房为校舍。9月7日,经广州革命政府第十五次会议决定,补助上海大学建筑经费二万银元。1925年9月10日开学上课,青云路弄堂口挂于右任所书“上海大学临时校舍”的牌子。当时学生已增加到800人,还附设有平民学校和青云学校,由上海大学的学生任教,在工人、职员、妇女、青少年中普及文化知识。1926年又获革命政府补助一万银元,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大为改观。1926年3月21日,上海大学举行教职员会议,选举韩觉民、陈望道、周越然、侯绍裘、施存统、朱复、杨贤江、刘大白、李季为校行政委员会委员。3月22日,《民国日报》刊登《上海大学为在江湾购买地基通告》。4月9日,上海大学致函林伯渠、毛泽东、恽代英,请他们鼎力相助,敦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将补助上海大学建筑款两万元克日汇来,以便开工。1926年9月7日,上海10万人参加“九七”国耻纪念大会,追悼各地死难烈士,上大许多学生参加并组织领导。担任全国学总委员的李硕勋主持大会,林钧主祭。上大师生周水平、刘华、贺威圣先后被军阀政府杀害。1927年3月24日,上海大学行政委员会主席陈望道、中学部主任侯绍裘联合署名发布公告,定于四月一日起在江湾新校舍正式上课。4月1日,上海大学新校舍在江湾奎照路落成,校园占地50亩。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上海大学学生参加闸北青云路广场集会。4月18日,学校在江湾新校舍召开行政委员会会议,改选陈望道为临时主席。4月19日,南京国民党中央发出通缉令,通缉共产党人及“跨党分子”197人,其中包括数十名上大师生。 1927年5月2日,军警借口搜查军械,闯入上大逮捕学生。5月3日,蒋介石特指令当时的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和陈群进行查办,国民党军警把师生员工全部赶走,并查封学校,部分师生转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5月4日,上海大学江湾新校舍由国民党军白崇禧部驻扎。5月26日,上海大学召开行政委员会会议,议决陈望道因有要事离校,辞去校行政委员会临时主席职,由谢六逸继任,并由朱复、谢六逸负责进行复校事宜。上大被封后一个多月,国民党当局把上大的新校址改成了国立劳动大学(上海地区有史以来第一所国立大学)。 1936年3月,在上海大学首任校长于右任一再交涉、反复斡旋下,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追认上大学生学籍,并与国立大学享有同等待遇”的议案。于是,各地上大同学纷纷成立同学会,力图进行复校活动。 1958年5月19日,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由中国科学院创立,初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分校,是一所中科院与上海市共建的多科性重点大学,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主办。9月14日,学校在虹口欧阳路221号临时校址(光华大学旧址)挂牌。1959年定名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院长郭沫若题写校名,时任校长是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周仁,各系系主任由相关学科领域的中科院在沪研究所所长兼任,学校与研究院、研究所关系十分密切。1959年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上海第二科学技术学校创立,学校系复旦中学高中部改组而来,由上海市、中科院上海分院以及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共建,直接受中科院上海分院领导。 1959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建立,这是解放后上海第一所高等美术院校。1960年上海工业大学前身上海工学院创立,校址设在闸北延长路149号(原上海交通大学分部)。 同年上海科技大学新校址落成,迁入嘉定南门城中路20号办学。同年上海第二科技学校新校址落成,从复旦中学迁入嘉定东门办学。1966年9月10日,上海科技大学根据教育部的指示,招收了5名越南留学生,成为新中国早期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1972年上海工学院和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的上海机械学院(现上海理工大学)合并为新上海机械学院,学校总部设在原上海工学院校址。 1978年上海第二科技学校改制为上海科技大学分部,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我国高校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上海科大恢复招收研究生,上海工大前身也开始招收研究生。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上海工学院建制,改名为上海工业大学,并被确立为上海市属重点大学。1979年上海科技大学和上海第二医学院合作建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中国高校中最早的BEM学科之一。 1980年4月,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复旦大学分校建了社会学系(今上海大学社会学系),这是1979年社会学学科恢复后内地高校成立的第一个社会学系。 1981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并被确立为上世纪上海三所市属重点大学之一。同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学位条例,上海科技大学是全国首批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同年上海科技大学分部改制为上海科技专科学校,仍属上海科大党委领导。1983年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钱伟长教授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同年上海工业大学招收了第一位博士生,系从清华大学转学而来,导师为钱伟长。 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复办上海大学(原上海大学)。学校下设文学院、国际商学院、美术学院、工学院和法学院,这些学院的前身分别是复旦大学分校、合并的上海外国语学院分院和上海机械学院轻工分院、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合并的华东师范大学仪表电子分校和上海科技大学分校、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上大复办后,老上海大学的教师、学生或职员纷纷表示祝贺: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建人的题词是“继承革命传统,发扬时代精神”;北京大学教授俞平伯的题词是“青云发轫”;复旦大学教授谭其骧的题词是“继承和发扬老上海大学的革命传统,为建设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高度文明而奋斗”;中国文联副主席阳翰笙、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施蛰存、上海中医学院顾问许德良、南京大学名誉校长匡亚明等也发来了贺词和贺电。原上海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科见长的高校,之所以以“上海”命名,除了地域关系外,含有继承20世纪20年代大革命时期,曾经培育了大批革命志士与优秀人才的上海大学革命传统的深切意义。1984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成立光纤研究所(今上海大学光纤研究所),是我国开展光纤技术研究最早的单位之一,成立此研究所的背景是上海科大首先研制出我国第一根单模光纤。 1985年9月,上海工业大学率先实行“学分制、选课制和短学期制”(三制)。“三制”不仅在上海工大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国高校也是首先推行的。 1988年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联合成立计算机学院(今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这是上海市高校中第一所计算机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三立教授担任首任院长。1988年上海科技大学被国家教委列为用英语教学招收外国来华留学博士生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同年经市高教局批准,上海科技专科学校开始试办“3+1”本科班,学制四年,学生毕业后享受本科待遇。 1990年上海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绥副教授应台湾学术界的邀请赴台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了辅仁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等多所台湾高校,是上海市第一位访台的人文学者。 1991年上海工业大学与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合作共建科技园区(今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这是全国高校中的第一个科技园区。同年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在上海市组织的工业生产重点科技攻关招投标中,承接的攻关项目和总经费位列沪上高校第二名。 1994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纪念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四校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合并成立了新上海大学,由钱伟长院士担任校长。四校合并时,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为新上海大学题写校名;李鹏总理为新上海大学题词:“发扬光荣传统,培育跨世纪人才”;李岚清副总理为学校题词:“自强不息,砺志改革,发挥联合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等也写了贺词;国家教委发来了贺电。 1994年7月,上海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成立,这是国内首家通过国家认证的中外合作商学院。 1995年4月7日,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成立,这是中国最早在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影视艺术教育专业学院,首任院长为国家一级导演谢晋。1996年12月,国家教委和上海市政府评审专家一致通过上海大学的“211工程”部门预审,次年通过上海大学211工程建设立项可行性论证。由此,标志着上海大学进入“211工程”全面建设阶段。1999年9月12日,上海大学隆重举行宝山校区启用暨开学典礼。该校区设施先进、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000余亩,是上海跨世纪标志性工程之一。 2003年教育部本科质量评估为“优秀”。2004年8月,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在上海大学举办。 2006年上海大学与法国工程技术大学集团合作举办的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成立,中法两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和弗朗瓦·吉诺院士共同出席揭牌仪式。2010年获教育部首批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殊荣。2011年3月,外交部批准成立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穆拉特别克·伊马纳利耶夫发来亲笔签名的贺信表示祝贺。2011年10月9日,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前身是1997年钱伟长倡办的自强学院)宣告成立,这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首批17所国家试点学院之一。 2012年举办纪念钱伟长校长100周年诞辰和庆祝“新上海大学组建18周年暨上海大学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 2012年12月20日,上海大学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京签署合作协议2013年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关于共建上海大学的协议》。同年文化部、中国文联与上海大学签定共建协议。同年上海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研究所(长三角地区)开始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2014年上海大学与加拿大温哥华电影学院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联合宣布成立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同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分院”在上海大学挂牌并开始招收研究生。2014年10月23日,为传承、发扬和光大老上海大学精神,学校隆重举行溯园·上海大学(1922-1927)落成仪式。出席仪式的有老上海大学校长、于右任之子于中令,邵力子代理校长之孙邵美成,教务长叶楚伧之子叶容、社会学系主任瞿秋白外孙女李晓云、学生博古(秦邦宪)之女秦新华、秦吉玛等50余位老上大校友的后代。 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在上海大学设立。同年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是中国最好的5所影视院校之一,由著名导演陈凯歌出任院长。同年中国作家协会与上海大学合作共建中国创意写作中心。 2016年“亚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元中心”总部正式迁入上大。
3评剧有多少年的历史
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产河北省东部,系由流行于滦县、迁安、玉田、三河及宝坻(今属天津)一带农村的曲艺莲花落发展而成。1910左右形成于唐山。习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有"平腔梆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戏"、"评戏"等称谓。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因为上演剧目多有"惩恶扬善"、"评古论今"的新意,采纳名宿吕海寰的建议,改称"评剧"。1936年白玉霜在上海拍影片《海棠红》时,新闻界首次把"评剧"的名称刊载于《大公报》,从此,评剧的名字广泛传播于全国[1]。 评剧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韩少云《小女婿》剧照评剧来历 评剧是在我国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早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杨二舍化缘》、《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地农民喜爱。这些艺人随后又由农村进入到工业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别时煤矿和钢铁工人成了这个剧种早期地热心观众及积极支持者。但是,它形成为较完整地戏曲艺术则在辛亥革命前后。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戏和话剧地演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剧作者,同时,进步的民主思想已传播到了文艺圈子,这就促使评剧这个新兴的剧种也产生了第一代的剧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莲花落艺人,他受到新的时代思潮的影响,在艺术上具有革新创造的精神,于是就以他的剧作把莲花落演变成了蹦蹦戏,又从蹦蹦戏演进为评剧。其早期剧目有《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嗙》《花为媒》《卖油郎独占花魁》等,这些都是评剧的奠基戏。这位剧作家对时代的变革相当敏感,他吸收文明戏的表现手法,编演了一批很受群众欢迎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如《枪毙小老妈》《黑猫告状》《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编写的《杨三姐告状》最为著名,久演不衰,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之一。 当成兆才等人把莲花落演变成“唐山落子”时,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他们给这个新剧种命名为“京东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演唱时用本嗓。当时的代表性演员有月明珠、金开芳等。辛亥革命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称为平剧。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剧改称的平剧成对歭之势。于是就定名为评剧,寓“评古论今”之意。 东路评剧 东路评剧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对口莲花落阶段 清嘉庆(1796-1820)以后流行于东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的莲花落已发展为彩扮(对口莲花落)形式。当地农民于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外出卖针和香面时,往往组织起来演唱。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单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块竹板,一手拿七块竹板)自打自唱,一个曲调,来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时也唱成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等。“对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装(也叫上、下串)。上装为旦,包半头,脑后留假辫,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装为丑(多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装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时也用弦、笛、锣、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双跨”)的。即一人打击架上所有的锣、鼓、镲等,表演者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且说且唱,亦歌亦舞,有时有一人或几个帮腔。当时,人们称这种艺术活动为“双玩意儿”、“落子”、“唱花灯”。又因在演出前总要先演一段“什么不闲”,故又称为“什么不闲”。演出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如《思夫》《十绣门帘》,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小借年》《小姑贤》《西厢》《摔镜架》等。 光绪七年(1881)前后,唐山地区开平矿务局建筑铁路、厂矿相继出现,莲花落开始进入乡镇、码头卖艺,并建立了班社。光绪十七年(1891)前后,东北二人转传入关内,最先入关的是锦州汪荣,后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妇等,他们加入莲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时冀东已有十几个莲花落班社,如乐亭的崔八班,演员有张来、张根、石凤等;丰润的孟光武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亮、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鸹、佛动心、汪荣等。此外还有东三省的杨发班;三姑娘、李顺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妇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随着班社的建立,莲花落由原来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发展成八、九人有组织的专业演出。演出形式也趋丰富多样,每场演出均需由四个击鼓者“报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闲”的),然后唱莲花落,最后由对口莲花落压轴。演出已有“出场”和“入场”之分。这一时期主要演员有金菊花(杜之意)、杨柳青(余勇)和石榴花(刘永泰)等。清朝中叶,冀东一带习武之内盛行,莲花落亦受其影响,产生武戏。到清末,习武中有许多人参加对口莲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来一段“把式”,讲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枪,进而创造了“耍镰刀”、“耍锄头”、“耍铲子”等武艺。 二、“拆出”阶段 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缩短,行腔放慢。乐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但锣鼓点未变,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从而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对戏曲方面的发展。 光绪二十年(1894),二合、庆顺、义顺等八、九个班社首先进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动心、东发亮等又带着“对口”和“拆出”剧目《小姑贤》《小借年》等进入天津。但不久,天津当局以“有伤风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将这些班社全部逐出,艺人们被迫返回乡里,加之军阀混战,两次“国丧”(光绪和慈禧太后死),禁止响器,莲花落班社大部分解体,拆出亦到此结束。 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 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带着莲花落子《开店》,拆出戏《乌龙院》《鬼扯腿》,闯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为平腔梆子戏主角,与成兆才、张化文等另组庆春班社,二次进入唐山。当时,唐山是冀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剧、梆子在戏剧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戏艺人,不得不先学几出河北梆子戏,如《杀庙》《武家坡》《桑园会》等,以站稳脚跟。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促进了平腔戏艺术的革新,并产生了专职编剧,如成兆才(艺名东来顺),一生编写了近百个剧本,有《开店》《占花魁》等。乐队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锣鼓经。同时吸收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的唱腔、过门和身段,从而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此时的平腔戏演唱因用真声,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戏”,至此评剧作为一个剧种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凤亭父子筹建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该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因其在唐山地区,故剧种又称作“唐山落子”。 1915年,庆春班社以月明珠为主演,在天津的奥、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贤》《刘云打母》等,颇受欢迎。当时李大钊观看了《花为媒》后,题词“似戏非戏,比戏出奇,改良平戏!”1917年,天津大水,庆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经天津到山海关,在兴业茶园首演《珍珠衫》《樊梨花骂城》《百年长恨》等,赢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赏,乡绅奎旭东赠送“唐山首创警世戏社”的匾额,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戏社,即后人盛称的“警世头班”。这个班底由成家(兆才为代表)、任家(月明珠为代表)、张家(金开芳、张德礼为代表)三家组成。他们制定了严格规矩,在艺术上讲究准纲准词,同时也编演了一些新剧目。 四、奉天落子阶段 1919年春,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受到东北观众欢迎,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影响更大。其时又被称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员月明珠因劳累过度,在沈阳去世,警世戏社也因人员变故而解体。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艺人重新组织,先后去唐山、天津、哈尔滨、吉林、长春等地演出,剧目有《枪毙驼龙》等。 1923年,李子祥和莲花落老艺人李春盛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二班,经常在东北铁路沿线活动。班主先是王凤亭,后为高景山,编剧是窦宝安和张连成,演员有盖月珠(王东海)、金灵芝、李义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复盛戏社,主要演员有芙蓉花、花云舫、李小霞、花小仙等,这个别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时很有影响。 与警世戏社二班成立同时,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戏社三班,编剧有杨树森、温东山,主演是盖王珠(王庆昌,旦)、周济(凤鸣,生)、花莲舫、筱桂花(张丽云)、筱荷花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女演员为筱桂花。这一时期的班社还有“二孙班”(南孙班和北孙班)、元顺剧社等。南孙班(歧山剧社前身),1912年成立于天津。领班是孙凤鸣(东发白),主演是孙凤令(艺名开花炮)。南孙班是招收、培养女演员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红等都出自该社。北孙班(洪顺剧社前身),1918年成立于河北,由孙洪奎(亦名孙恩,艺名丁香花)主持,演员有碧月珠(邓海)、天下红、葡萄红(孙凤楼)、倪俊声等。此班培养了一批落于演员。 元顺剧社成立于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顺为班主,演员有李金顺、喜彩春等。他们在天津演出时,第一次用“评戏”一词。1929年,评剧第一部剧作汇编《评戏大观》由魏茂、李小舫编辑出版。奉天落子时期,主要的评剧班社大多在东北活动,唱腔激越高昂,热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称。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标志着评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很多班社回到关内,在天津、北京一带演出,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杰”:刘派(刘翠霞)、白派(白玉霜)、爱派(爱连君)。此外,还有喜彩莲、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红等,也都各具特色。 五、评剧阶段 1935年起落子艺人大量涌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后又到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并在这些地区扎下根。此年年初,上海报纸戏目广告出现“评剧”名称。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轰动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红》还搬上银幕,并为此而获“评剧皇后”称誉。继之,“时代艺人”喜彩莲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评,并得到著名戏剧家阿英、洪深、欧阳予倩的支持和称赞。但在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下,也有些艺人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级庸俗的节目;有的演员则因吸毒不能演出,许多班社被迫解散,评剧一度衰落下来。 西路评剧 评剧的另一支派西路评剧,是20世纪初由西路莲落花演变而来,初名“北京蹦蹦”,后改称西路评剧。1893年,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西路评剧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 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但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国后,经过挖掘、改革,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1958年后,中国评剧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卖水》《顶锅》《三女除霸》, 长春评剧团也演出了《刘伶醉酒》等西路评剧剧目。70年代以来,中国评剧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状》《甜蜜的事业》等,也运用了西路评剧的唱腔。 建国后,相继成立了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长春、哈尔滨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评剧团。并涌观出一批著名演员,如小白玉霜、新凤霞、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鲜灵霞、李亿兰、喜彩苓等。同时,在剧目和表演艺术上进行改革。至1985年全国有百余个评剧团体。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评剧院,著名演员有花月仙、赵丽蓉、马泰、张德福、刘萍、谷文月等;沈阳评剧院,著名演员有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等,以及天津评剧院、河北省评剧团、唐山市评剧团、长春市评剧团、哈尔滨市评剧团、石家庄市评剧团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4评剧起源与什么方式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评剧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 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影响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祥林嫂》、《小二黑结婚》、《艺海深仇》,东北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欢迎。 评剧的男腔和女腔,是在莲花落、蹦蹦戏的音乐基础上,逐步吸收并借鉴梆子、京剧的唱法形成的。伴奏以胡胡(板胡)为主,打击乐器与京剧大体相同。评剧女腔开初是由月明珠等人创造的,男腔是由倪俊生等人创造的。百年评剧在天津 19世纪末,燕赵大地一批慷慨悲歌之士,唱着莲花落,向津门走来,海河敞开博大的胸怀,容纳了这些农民艺术家。由此,评剧在天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百年来,一代代光彩夺目的明星,便在这个“戏窝子”腾空而起,照亮了整个评剧艺坛。 清末民初,近百万人口的天津,迅速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商埠。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至民国四年(1915)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孙洪魁、孙凤鸣等率领班社,多次从冀东农村到天津演出。以月明珠、金开芳等著名男旦领衔的剧团在河东晏乐茶园一炮走红,他们演出的《杜十娘》、《马寡妇开店》得到京剧大师梅兰芳的首肯,得到天津观众的喜爱。 “月明珠调”(评剧的反调)流行津门大街小巷,震动了侯家后、南市、河北大街等处的坤书馆,促使一批演唱大鼓、牌子曲、皮簧、梆子的女唱手、纷纷改行学唱落子(评剧)。于是“评剧宗师,女伶始祖”李金顺脱颖而出,她把鼓曲韵味糅进评剧,以其新颖腔调亮相舞台,令人耳目一新。从而结束了早期评剧以男旦演戏的历史,开创了女伶为主体的评剧艺术的新局面。 上世纪30年代初,评剧“四大流派”在天津形成。除李(金顺)派外,高弦高唱的刘(翠霞)派,低弦低唱的白(玉霜)派,高弦低唱的爱(莲君)派,把天津剧坛搅得一片红火。促进中国评剧史的进程。当年评剧胜出其它剧种,已从诸多茶园、小剧场进入北洋(今延安影院)、春和(工人剧场)等大戏院。1936年白玉霜杀入上海,并拍了评剧电影《海棠红》,荣膺“评剧皇后”美称;刘翠霞北上大连,参加评剧会演,后回津封为“评剧女皇”;爱莲君东渡日本录制唱片。一批评剧名伶碧莲花、朱宝霞、喜彩莲,钰灵芝等也南征北战,为评剧在中国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天津解放以后,津门一大批于40年代成长的评剧明星小白玉霜、新凤霞、赵丽蓉、花月仙、花玉兰等去了北京,筱俊亭、花淑兰等去了沈阳,陈桂秋去了锦州,碧燕燕、喜彩苓、郭砚芳、刘小楼去了哈尔滨,于艳秋去了唐山,钰灵芝去了武汉,新翠霞去了郑州……可以这样结论:闻名全国的评剧演员,都是起步于天津,走向全国的。 建国后,天津“正风评剧社”的四大主演六岁红、新翠霞、莲小君、羊兰芬以及“进步评剧社”的鲜灵霞,“民艺”的李文芳,“火花”的王素秋,“艺文”的小月珠等20多个评剧团体,大演现代戏。特别是“正风剧社”演出60多个现代戏得到中央文化部的表彰,成为全国评剧界的一面红旗。 “正风”(后发展为天津评剧院)四大主演继承评剧“四大流派”的演唱风格,结合自身条件演唱了《妇女代表》、《刘胡兰》、《罗汉钱》、《啼笑姻缘》、《爱情》、《张士珍》、《花魁》、《珍珠衫》等上百出剧目,深受评剧观众欢迎。此外鲜灵霞的《井台会》、《包公三勘蝴蝶梦》(已拍成电影)被称为天津正宗的鲜派代表剧目。李文芳的《四川白毛女》、《李双双》等戏也享誉剧坛多年。从而使她们成为建国后17年天津评剧舞台的代表人物。 新时期,天津评剧界后劲十足,又接连绽放“四朵梅花”:李秀云、马淑华、崔莲润、曾昭娟。她们演出的《闺女大了》、《村南柳》、《花木兰》、《狗不理传奇》、《谢瑶环》等剧目享誉全国,从而扛起了天津评剧这杆不倒的大旗。 百年来,从评剧创始人成兆才、月明珠、金开芳、倪俊声到“四大名旦”,到“四大主演”到“四朵梅花”,(当然还有许多名家)的先后崛起,说明天津这块戏剧土壤,孕育的评剧,根深叶茂,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文章引用自: 评论(0) 引用 阅读(34)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前一篇:新凤霞:戏曲中的发声方法后一篇:评剧的来历
6FM的历史沿革
频率调制(FM)子合成技术中,是最成技术之一,它最早国斯坦学约翰.卓宁(JohnChowning)博士提出。20世纪60年代,卓宁在斯坦福大学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颤音,他发现当调制信号的频率增加并超过某个点的时候,颤音效果就在调制过的声音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更复杂的声音。卓宁当时只是在完成无线电广播发射中最常用的调频技术(也就是FM广播)。但卓宁的偶然发现,却使这种传统的调频技术在声音合成方面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当卓宁领悟了FM调制的基本原理后,他立即开始着手研究FM理论合成技术,并在1966年成为使用FM技术制作音乐的第一人。
7落子的历史沿革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为主。
评剧是在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剧种之一。早在上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一八九零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后,东北民间歌舞“蹦蹦”传进关内,于是河北的莲花落艺人便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开始演唱如《王二小赶脚》、《王二姐思夫》、 《杨二舍化缘》 、《王大娘锯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类剧目,深受当地地农民喜爱。这些艺人随后又由农村进入到工业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别时煤矿和钢铁工人成了这个剧种早期地热心观众及积极支持者。但是,它形成为较完整地戏曲艺术则在辛亥革命前后。但是舞台上已有文明戏和话剧地演出,他们都拥有自己的剧作者,同时,进步的民主思想已传播到了文艺圈子,这就促使评剧这个新兴的剧种也产生了第一代的剧作家成兆才等。成氏原系莲花落艺人,他受到新的时代思潮的影响,在艺术上具有革新创造的精神,于是就以他的剧作把莲花落演变成了蹦蹦戏,又从蹦蹦戏演进为评剧。其早期剧目有《马寡妇开店》《老妈开嗙》 《花为媒》《卖油郎独占花魁》等,这些都是评剧的奠基戏。这位剧作家对时代的变革相当敏感,他吸收文明戏的表现手法,编演了一批很受群众欢迎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时装戏,如《枪毙小老妈》《黑猫告状》《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等,尤以一九一九年编写的《杨三姐告状》最为著名,就演不衰,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之一。当成兆才等人把莲花落演变成“唐山落子”时,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乐器,他们给这个新剧种命名为“京东第一平腔梆子戏”,简称“平剧”,演唱时用本嗓。当时的代表性演员有月明珠、金开芳等。辛亥革命后,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称为平剧。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剧改称的平剧成对歭之势。于是就定名为评剧,寓“评古论今”之意。东路评剧东路评剧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一、对口莲花落阶段清嘉庆以后流行于东滦县、宝坻、迁安、三河等地农村的莲花落已发展为彩扮(对口莲花落)形式。当地农民于逢年过节或上集、赶庙、外出卖针和香面时,往往组织起来演唱。形式有“单板”和“对口”两种。“单板”是一人打竹板(一手拿五块竹板,一手拿七块竹板)自打自唱,一个曲调,来回反覆。一般是唱小段,有时也唱成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等。“对口”就是彩扮,由二人演唱,分上、下装(也叫上、下串)。上装为旦,包半头,脑后留假辫,手持手帕或扇子;下装为丑(多为主角),以舞霸王鞭(花鞭为主,也有打竹板的)。上下装均由男性扮演。伴奏除按拍外,有时也用弦、笛、锣、鼓等,或有用“一幅架”(也叫“双跨”)的。即一人打击架上所有的锣、鼓、镲等,表演者同时扮演几个角色,且说且唱,亦歌亦舞,有时有一人或几个帮腔。当时,人们称这种艺术活动为“双玩意儿”、“落子”、“唱花灯”。又因在演出前总要先演一段“什么不闲”,故又称为“什么不闲”。演出剧目多为民间故事,如《思夫》《十绣门帘》,也有少量整本故事,如《杨二舍化缘》、《小借年》《小姑贤》《西厢》《摔镜架》等。光绪七年(1881)前后,唐山地区开平矿务局建筑铁路、厂矿相继出现,莲花落开始进入乡镇、码头卖艺,并建立了班社。光绪十七年(1891)前后,东北二人转传入关内,最先入关的是锦州汪荣,后有大碗粥(周)、梁半截夫妇等,他们加入莲花落班社一同演出。此时冀东已有十几个莲花落班社,如乐亭的崔八班,演员有张来、张根、石凤等;丰润的孟光武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东发红、东发亮、东发白等;滦县魏庄子的赵家班,演员有成兆才、白菜心、山老鸹、佛动心、汪荣等。此外还有东三省的杨发班;三姑娘、李顺的王大包子班;梁半截夫妇的大碗粥班等班社。随着班社的建立,莲花落由原来三、五人分散的撂地演出,发展成八、九人有组织的专业演出。演出形式也趋丰富多样,每场演出均需由四个击鼓者“报四喜”(也有用“一幅架”唱“什不闲”的),然后唱莲花落,最后由对口莲花落压轴。演出已有“出场”和“入场”之分。这一时期主要演员有金菊花(杜之意)、杨柳青(余勇)和石榴花(刘永泰)等。清朝中叶,冀东一带习武之内盛行,莲花落亦受其影响,产生武戏。到清末,习武中有许多人参加对口莲花落“跑棚”。每次演出前先来一段“把式”,讲究硬功夫,多用真刀真枪,进而创造了“耍镰刀”、“耍锄头”、“耍铲子”等武艺。二、“拆出”阶段对口莲花落因受东北二人转影响,特别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称为“拆出”。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缩短,行腔放慢。乐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但锣鼓点未变,竹板仍然保存。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从而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对戏曲方面的发展。光绪二十年(1894),二合、庆顺、义顺等八、九个班社首先进入天津。二十七年,成兆才、佛动心、东发亮等又带着“对口”和“拆出”剧目《小姑贤》《小借年》等进入天津。但不久,天津当局以“有伤风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将这些班社全部逐出,艺人们被迫返回乡里,加之军阀混战,两次“国丧”(光绪和慈禧太后死),禁止响器,莲花落班社大部分解体,拆出亦到此结束。三、唐山落子(即平腔梆子戏)阶段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带着莲花落子《开店》,拆出戏《乌龙院》《鬼扯腿》,闯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9年,月明珠(任善峰)代替金菊花,成为平腔梆子戏主角,与成兆才、张化文等另组庆春班社,二次进入唐山。当时,唐山是冀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剧、梆子在戏剧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戏艺人,不得不先学几出河北梆子戏,如《杀庙》《武家坡》《桑园会》等,以站稳脚跟。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促进了平腔戏艺术的革新,并产生了专职编剧,如成兆才(艺名东来顺),一生编写了近百个剧本,有《开店》《占花魁》等。乐队去掉竹板,改用鼓(底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锣鼓经。同时吸收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的唱腔、过门和身段,从而提高了艺术表现力。此时的平腔戏演唱因用真声,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戏”,至此评剧作为一个剧种已基本形成。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凤亭父子筹建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该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因其在唐山地区,故剧种又称作“唐山落子”。1915年,庆春班社以月明珠为主演,在天津的奥、意、法“租界”演出了《小姑贤》《刘云打母》等,颇受欢迎。当时李大钊观看了《花为媒》后,题词“似戏非戏,比戏出奇,改良平戏!”1917年,天津大水,庆春班回唐山,改名永盛合班。1915年,永盛合班经天津到山海关,在兴业茶园首演《珍珠衫》《樊梨花骂城》《百年长恨》等,赢得了部分文化人的欣赏,乡绅奎旭东赠送“唐山首创警世戏社”的匾额,永盛合班由此改名警世戏社,即后人盛称的“警世头班”。这个班底由成家(兆才为代表)、任家(月明珠为代表)、张家(金开芳、张德礼为代表)三家组成。他们制定了严格规矩,在艺术上讲究准纲准词,同时也编演了一些新剧目。四、奉天落子阶段1919年春,警世戏社部分艺人应邀赴营口、长春、哈尔滨等地演出,受到东北观众欢迎,尤其是在哈尔滨首演成兆才编写的《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影响更大。其时又被称为“奉天落子”。1922年,主要演员月明珠因劳累过度,在沈阳去世,警世戏社也因人员变故而解体。同年秋天,原班社的一些艺人重新组织,先后去唐山、天津、哈尔滨、吉林、长春等地演出,剧目有《枪毙驼龙》等。1923年,李子祥和莲花落老艺人李春盛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二班,经常在东北铁路沿线活动。班主先是王凤亭,后为高景山,编剧是窦宝安和张连成,演员有盖月珠(王东海)、金灵芝、李义廷、芙蓉花和金菊花等。不久,又分出另建复盛戏社,主要演员有芙蓉花、花云舫、李小霞、花小仙等,这个别社曾到北京演出,一时很有影响。与警世戏社二班成立同时,天津又成立了警世戏社三班,编剧有杨树森、温东山,主演是盖王珠(王庆昌,旦)、周济(凤鸣,生)、花莲舫、筱桂花(张丽云)、筱荷花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女演员为筱桂花。这一时期的班社还有“二孙班”(南孙班和北孙班)、元顺剧社等。南孙班(歧山剧社前身),1912年成立于天津。领班是孙凤鸣(东发白),主演是孙凤令(艺名开花炮)。南孙班是招收、培养女演员最早的班社,著名女演员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筱桂花、小麻红等都出自该社。北孙班(洪顺剧社前身),1918年成立于河北,由孙洪奎(亦名孙恩,艺名丁香花)主持,演员有碧月珠(邓海)、天下红、葡萄红(孙凤楼)、倪俊声等。此班培养了一批落于演员。元顺剧社成立于1924年。郭子元和李金顺为班主,演员有李金顺、喜彩春等。他们在天津演出时,第一次用“评戏”一词。1929年,评剧第一部剧作汇编《评戏大观》由魏茂、李小舫编辑出版。奉天落子时期,主要的评剧班社大多在东北活动,唱腔激越高昂,热情奔放,素有“大口落子”之称。特别是女演员的出现,标志着评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很多班社回到关内,在天津、北京一带演出,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其中著名的有“天津三杰”:刘派(刘翠霞)、白派(白玉霜)、爱派(爱连君)。此外,还有喜彩莲、筱桂花、芙蓉花、筱麻红等,也都各具特色。五、评剧阶段落子1935年起落子艺人大量涌向南方,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演出,以后又到重庆、成都、贵阳等地,并在这些地区扎下根。此年年初,上海报纸戏目广告出现“评剧”名称。1939年,白玉霜南下演出,轰动了上海,主演的《海棠红》还搬上银幕,并为此而获“评剧皇后”称誉。继之,“时代艺人”喜彩莲在上海演出,亦受好评,并得到著名戏剧家阿英、洪深、欧阳予倩的支持和称赞。但在当时社会风尚的影响下,也有些艺人为迎合某些小市民的情趣:演出一些低级庸俗的节目;有的演员则因吸毒不能演出,许多班社被迫解散,评剧一度衰落下来。 西路评剧评剧的另一支派西路评剧,是20世纪初由西路莲落花演变而来,初名“北京蹦蹦”,后改称西路评剧。1893年,宝坻(今属天津)以莲花落艺人金叶子(来凤仪,小生)、韩九令(花旦)、人人乐(彩旦)、柳叶红(青衣)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香河的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蓟州(今天津蓟县)的挑帘红(花旦)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西路评剧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但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曾一度消沉。建国后,经过挖掘、改革,艺术上又有新的发展。如过去由男演员饰旦角,生、旦音域同度,改革以后,转由女演员演旦角,唱腔、表演、对白等方面均有较大变化。1958年后,中国评剧院曾先后演出了《花亭会》《杨二舍化缘》《卖水》《顶锅》《三女除霸》,长春评剧团也演出了《刘伶醉酒》等西路评剧剧目。70年代以来,中国评剧院演出的《吹鼓手告状》《甜蜜的事业》等,也运用了西路评剧的唱腔。建国后,相继成立了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长春、哈尔滨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评剧团。并涌观出一批著名演员,如小白玉霜、新凤霞、筱俊亭、韩少云、花淑兰、鲜灵霞、李亿兰、喜彩苓等。同时,在剧目和表演艺术上进行改革。至1985年全国有百余个评剧团体。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中国评剧院,著名演员有花月仙、赵丽蓉、马泰、张德福、刘萍、谷文月等;沈阳评剧院,著名演员有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等,以及天津评剧院、河北省评剧团、唐山市评剧团、长春市评剧团、哈尔滨市评剧团、石家庄市评剧团等。
本页关于评剧李福安 评剧的历史沿革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