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是更多关于福安三中的问答
福安市第三中学的历任校长
福安市中学第校长:郑去闽 校长(1962-1972
福安市第三中校长:张 鹏 校长(1972-1977) 福安市第三中学第三任校长:郑庆礼 校长 (1979-1984) 福安市第三中学第四任校长:林湫昌 校长(1984-1987) 福安市第三中学第五任校长:陈诚一 校长(1987-1989) 福安市第三中学第六任校长:罗承晋 校长(1989-1991) 福安市第三中学第七任校长:苏锦绣 校长(1991-1994) 福安市第三中学第八任校长:陈石华 校长(1994-2003)
4福鼎市第三中学的学校历史
五十年来,学校大致经历了初创、发展、文革、巩固、开拓和创新阶段。 (1956—1958)
1956年9月,上级派陈希立筹建“白琳小学附设初中班”。在此之前,福鼎全县仅有福鼎一中一所完中。初中班的设立,使白琳、店下、秦屿、点头、磻溪、管阳、硖门、嵛山这一广大地区的人民子弟得以就近升入中学学习。初创时,校舍设在白琳溪坪文昌阁,借用白琳小学教室上课。来自上述地区的近百名寄宿生租赁王渡头旧茶馆(现为白琳酒厂),挤睡统铺。晚自习在厅堂走廊,八人围坐一张餐桌。1957年春,由白琳小学校长陈明陶选定校址,在白琳杨武爷岗(现校址)建了三间教室。杨武爷岗原是山坡地,杂草丛生,虫蛇出没,岩石嶙峋,乱石累累。学校负责人一边抓教学,一边带领师生利用课余时间,披荆斩棘,凿石挖土,用双手开辟校园,艰苦建校。1957年秋,上级拨款500元,建了一幢五楹两层木构的师生宿舍,接着,兴建了一座简陋的膳厅和厨房,还新建教学楼,增加了九个教室,初步形成了教学区。1958年,特大台风刮倒膳厅,师生们只好在教室用餐。但师生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自己动手拔茅草,建了一座茅屋膳厅。在白琳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师生们继续辟草莱,搬乱石,开辟大小两个操场,使学校逐步初具规模。1958年,学校改为连队建制,庄孝赵任学校连长,配合陈希立带领师生投入大炼钢铁运动。 (1959—1966)1958年,班级猛增9个班,学生数达500余人。1959年3月,县政府正式将“白琳小学附设初中班”改名为“福鼎县第三中学”,并派陈世良任校长。当时,学校有“三差”。一是办学条件差,校舍不足,教师曾一度睡统辅,缺少办公室,教学设备缺乏而简陋,仅由福鼎一中支持,图书仅有二百余册;二是教师大部分学历不达标,全校没有一人是师大毕业;三是学生入学基础差,程度参差不齐。但校长陈世良领导有方,教导主任陈希立等竭智尽忠,依靠全体教职工,树雄心,立壮志,团结奋进,克服重重困难,精心施教,使学校面貌不断改观,教育质量逐年提高。连续三届毕业班学生中考成绩均名列地区前茅,成为地、县教学的一面红旗,受到地、县教育局的表彰。学校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提出“重政治、抓教学,搞劳动”的具体行动纲领。“重政治”,主要是加强学校党、团建设。兼任学校团支部书记的单春根老师,有计划地在学生中发展团员,积极开展团队活动。学校同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奖惩制度。学期有初评,学年有总评,并在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成立学校党支部,陈世良兼任党支部书记。支部生活制度健全,认真开展批语与自我批评,保证并发挥了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学校严格执行各方面制度。如班主任跟班、科任教师配班制度,定期与家长联系,教师家访制度,学校生管和班级纪律评比制度,领导、教师听课制度,师生请假制度等等。坚持做到有布置要求,有检查总结,有评比奖惩。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寓教于乐,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大特色。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歌咏、文艺表演比赛,师生自编自演。学校文艺宣传队经常到翁江、翠郊等地宣传演出,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学校组织文体小组,经常开展比赛活动。郑仲起老师组织的音乐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课余生活,还培养了一批人才。此外,各班开辟专刊,学校举办“共产主义教育栏”,每周一期,及时表彰师生中的先进事迹。由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教有目标,学生学有目的,即使在粮食低标准的困难时期,学校教学、工作和生活仍然秩序井然。“抓教学”方面,学校提出“狠抓‘双基’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为国育才,为校争光”等口号,并变为师生的共同行动。突出“苦”、“早”、“交”、“学”四个字。“苦”即要求教学鼓干劲,下苦功夫,环环扣紧,“双基”过关,不留“夹生饭”。“早”,学校早计划,下学期工作,上学期期末就做好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备课,拟订教学计划。每学期一开学,学校就宣布了教育教学计划,各教研组、各科教学亦订好工作计划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予以修订、充实。各项工作按计划进行,有条不紊。“交”,就是重视经验交流,团结协作,各学科密切配合。从教研到各科教学,期初、期中、期末,全校开展全面检查,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表彰先进,纠正偏差,克服薄弱环节。“学”,就是强调教师以老带新,边教边学,互相学习,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全力以赴提高教学质量。“搞劳动”方面,学校办有农场、砖瓦厂,各班设有学农基地。学校开设劳动课,组织学校到农场种植小麦、地瓜等作物,并割草烧砖瓦,砌学校围墙。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劳动习惯,还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这期间,教职员工和学生中感人事迹层出不穷,如校长陈世良在困难时期,不仅对供应的米糠食品丝毫不染,还千方百计组织师生采集野果、野菜和藕杆等做多种代食品。教导主任陈希立创业艰辛,既当教师又当医生,任劳任怨,象慈父般关心师生。林丛生教师不仅教学认真负责,而且对学生要求严格,以身作则,班级管理是学校的一面红旗。方茂发老师在教学设备缺乏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制造校具,是技术革新的尖兵,赵炳发老师坦任俄语、地理、体育等课程,除搞好教学法外,还积极开展工作各种体育活动,给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蔡联滨老师兼抓生管,每天起早摸黑,日夜巡视,常在三更半夜为学生盖被,对学生爱护备至。庄孝赵教师连续多年,任毕业班语文教师,中考语文成绩曾获全县第一名,地区前三名。他总结的教学经验印发地区各中学,并在《福建教育》上发表。还有总务潘正章积极为教学服务,及时添置供应教学用品,廉洁奉公,精打细算,是个好当家。特别是工友杨春梅爱护学生如子女,对待师生亲如一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态度和蔼,令师生难以忘怀。优秀生蔡慕熙等,思想好,劳动好,学习好,大部分学科成绩都达到满分,成为考不倒的学生。 (1966—1976)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波及全国。运动初期学校领导被指为“当权派”靠边站,师生写大字报,以后学语录,讲路线,谈观点,接着停课闹革命,搞串连。以后中央文革虽然提出复课闹革命,串联还是无法停止,一直闹到六七年五月,学校暂由陈希立主持校务。上级再次重申“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可是运动纵深发展,派性愈演愈烈,课已复不成了。六八年秋,上级一边号召学生上山下乡,随便发给毕业证书算是毕业了,一边派支左部队进校。接着上级又提出“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派了工宣队接替支左部队,本校的工宣队是由白琳茶厂工人组成。同时,学校实行大联合,接着批斗“一小撮”,给“一小撮”挂牌、游街。1968年12月,学校成立革委会。革委会、工宣队带领学生下乡到翁江、瓜园、翠郊、棠园、车阳、牛埕下支援农业,白天割稻,晚上学“宝书”斗“一小撮”, 这是文化革命运动中期。一九七五年秋,上级派吴本栋同志接替李笃英主持校务。随后又派王祖修同志来校共同主持校务。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要打破课堂教学旧框框,红卫兵上讲台自教自学,教师只能从旁指导。接着号召学习江西龙岗办学精神,学校要以黄帅、张铁生为榜样。红旗杂志不断发表文章,“只怕红旗落地,不希罕卫星上天”。这时,学校真的开门办学,学生半天学习,半天劳动。本校师生初战葛藤岭,开辟茶园五亩,既种茶又种地瓜。为了更好地学习龙岗精神,七四年春又大战鸡心岗,种茶、施肥、锄草,做为学生主要学习内容之一,当时发毕业文凭的标准是看谁掌上茧最硬,谁的成绩就最好,就能得到文凭。从1973年到1975年的高二班级都办了赤医班,为期二个月,由陈希立同志担任医药知识这一门课。他把中医、西医、青草、针灸编成讲义印发给学生,以便治疗农村一般常见病。每年端午节前后一星期带领学生到太姥山一带采觅青草,这对以后学生上山下乡在缺医少药的乡村多少有所帮助。 (1976—1991)恢复高考制度后,拨乱反正,学校及时采取了以下措施:(一)立即派遣负责教务的陈承宝同志与担任文、数两科的陈希立、丁振奎同志到福安、霞浦两县教学水平较高的兄弟学校求教取经。(二)起用老教师,重新让游绍珊老师任课, 以实际行动来改变鄙视老教师为“臭老九”的错误观念,随后恢复了陈希立同志的教导职务。(三)恢复了各教研组,开展了备课、听课等教学活动。(四)大力加强班级共青团工作,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使学生认清“红”与“专”的关系。(五)抓计划制定,抓工作制定,抓总结,要求教师期中有小结,期末有总结,教务处把质量好的计划,小结、总结以及较典范的教案、作业批改加以介绍推广,以便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校各项工作开始走上正轨,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教师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学生夜以继日、卧薪尝胆、忘我攻读。丁振奎、陈承宝、赵炳发、吴传敦、张帆、谢瑞喜、季炳家、黄联辉、林宣贤、缪恩泽等毕业班教师带动学生奋力拼搏,鼎力争先,使学校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崭新面貌。中、高考成绩逐年提高。政治科高考成绩连续四年名列地区红榜;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科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地区红榜。一九八○年,中、高考录取人数达 27人,其中上大学本科就达7人,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八二年以后,由于教师调动频繁,给学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九八四年八月,上级任命赵炳发为校长,吴传敦为副校长,成立新的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大力培养并大胆起用青年教师,使他们很快成为学校教学工作上的骨干力量,从而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青年骨干教师锐意进取、不断改革,使历年中考成绩稳步上升。八四届初中毕业生许元年荣获全县中考成绩总分第一名;八五届初中毕业生马协玲,荣获宁德地区中考成绩总分第一名,直接被集美航海学院录取,创福鼎县初中毕业生直接上大学的先例;八七届初中毕业许桂芬,荣获全县中考成绩总分第一名,于90年荣获“庄彩芬奖学金”,后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现为留美博士后。这几年,学校还克服重重困难,重新管理鸡心岗茶园,办校办工厂,搞服务部,踏踏实实地开拓着勤工俭学的道路。这时期,学校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已故校长赵炳发,身患重病,危在旦夕,仍为学校教学楼的基建工程,四处奔波,日夜操劳,终因过度劳累,引起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为了党的教育事业,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副校长吴传敦,以校为家,全身心投入学校工作,殚精竭力,呕心沥血,被传为佳话。八八年十一月,上级任命黄益寿为校长,新的领导班子进一步建立健全“一职责、三常规、五制度”等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一职责:行政人员岗位职责;三常规:德育工作常规、教学管理常规、各科教学常规;五制度:考勤制度、教师工作量化评估制度、教学工作奖惩制度、班级年段工作量化评估制度。强化量化管理,加强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教研组在教学工作中的纽带作用。各教研组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分别举办了各种有声有色、异彩纷呈的智力竞赛,促进了教学工作。八九年中考单科成绩平均分,语文科居全县第二名,政治科第二名,数、理、化三科均第三名。九一年中考,英语科平均分跃居全县第二名。八二年以后,由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我校中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全部输送到福鼎一中和中等专业学校深造,致使本校高中生源减少,学生素质有所下降,高中录取的新生存在“三中最高分,不如一中最低分”的状况,极大地影响了几年来的高中教学。但广大高中教师在逆境中求生存,群策群力,忘我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几年来每年都向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合格新生,升学率名列全县第三名。学校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德育工作,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校长洪桂约专职负责。学校坚决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制定了“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校训,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八年底,开展普法教育,使师生增强了法制观念,形成了遵纪守法、讲法护法的良好校风。八九年初,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蔚然成风,推动了学校各方面工作。同时,学校大抓整顿校园治安工作,成立了以校长黄益寿为组长的“整顿校园治安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因此被宁德地区公安处、宁德地区教育局评为“整顿校园治安秩序先进单位”。为了贯彻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应当加强国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国防观念”的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近年来,学校把国防教育列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做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广泛地开展了国防教育活动。八九年十月,全县国防教育试点工作在我校开展,成立了以白琳镇委书记杨建华为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下设秘书、军训、教材编写、宣传、竞赛、后勤等六个组。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防教育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国防观念,转变了学风校容,进一步深化了学校教学的改革。近年来,学校注意培养青年骨干力量,吸收部分优秀青年教师充实领导班子,增强了学校领导班子的活力。同时,注意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入党,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一九九○年,校党支部分别被县和镇评为“先进党支部”。近年来,学校还加强了校篮球队的日常训练。九○年十月,学生篮球队参加县中学生男篮邀请赛,荣获亚军。学校坚持进行早读、课间操、纪律、卫生和好人好事的四项评比、一项公布,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在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学校经过多方集资,先后兴建了教学大楼、教师宿舍楼,建筑面积达2600平方米;维修了办公楼、旧教师宿舍楼,修建了灯光球场、操场和大门,整修了大台阶及宿舍楼之间的绿化带。校容貌有了较大的改观。同时,购置了部分实验仪器、音响设备、图书杂志资料,设立了图书室、阅览室、广播室、美术室、物理实验室、物理仪器室、化学实验室、化学仪器室、生物室,不断充实各种教学设备。 (1993-2000)教育“两基”工程的启动,白琳玄武岩的开采,为学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良机。刚刚上任的郑诗赞校长,在广泛召开党政部门、群众及教师分析会汇聚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凭借个人的魅力与魄力,东奔西走,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企业家的支持,筹措到大量资金,带领全校教职工开展了一场彻底改变校园破旧面貌的战斗。1994年学生宿舍楼落成;1996年,投资160万的学校综合楼开工建设,改善了学生学习环境;1998年,造价达110万的福鼎市第一座中学室内灯光球场(兼做师生食堂)竣工。紧接其后,师生宿舍楼扩建改造及操场的整修、厕所修建,为师生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条件。电脑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以及相应的仪器设备一一得到配套充实。到1998年四年共筹措投入400多万元,扩建校园3000多平方米,充实一系列配套工程及相应设备,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评估组的验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实施义务教育的短短几年间,初中班级数急速增加,最高峰时学生数曾达到2100多人。随着班生数增多,教师人数也在不断扩充,学校顿时人气旺盛,一派欣荣。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学校及时启动内部管理改革并逐步深化改革。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确立,规范了内部管理,强化了队伍建设,学校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办学条件的改善,规模的扩大,又暴露出了教育质量的不足。为紧抓教育质量这条学校生命线,学校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重点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的业务素质,取得一定成效。初中中考成绩逐年上升,升学率名列全市农村中学前列。学校先后获得宁德地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福鼎市“两基”工作先进单位、“校园建设年”先进单位等荣誉。 (2001-2006)二十一世纪初,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这种形势下,2001年陈起和同志主持学校工作,适时调整办学思路与规划,制定了《十五计划和2000至2010年发展规划》,根据规划精神,我校将缩减初中班级数,扩大高中招生数,并力争于2005年底实现省三级达标。学校面对社会,立足农村,提出为农村建设培养生力军,为高校输送合格人才的办学目标,全面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体制改革日趋完善,学校积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三位一体”管理,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由于人事频繁变更,学校处室中层干部配备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决定采用竞聘方式选拔中层干部,由竞聘人志愿报名并述职,经全体教师投票产生候选人,学校校务会议讨论同意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考察后审批任命。到目前,经过竞聘方式共提拔了7位处室正、副主任。经过几年发展,学校建立起一支熟悉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管理理论,勇于开拓,以实求新,精诚团结,廉洁奉公,深得广大教职工的肯定的领导班子队伍。教育水平稳步发展。九十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近五年来,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教育教学骨干,学校现有中高级职称40人,其中地市(县)教坛新秀20人,市(县)级以上先进教师22人,教师学历合科率(本科以上)达60%,有效地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2005年12月,学校被确认为省普通高中三级达标学校。2004年学校先后被评为福鼎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文明学校、依法治校先进单位。2005年,学校顺利通过宁德市市级文明学校和福建省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的评估验收。高中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秋,学校共有初中25个班,在校生1300人,其中高中9个班,450人。此后,学校逐步缩小初中招生,扩大高中班生数。2005年秋,共有高中24个班,在校生突破1200人。高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大提高了白琳及邻近乡镇初中升学率,提高了农村山区高中教育普及率,为发展山区教育和促进我市教育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硬件设施不断改善。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教育设施也在不断更新、改善与发展。5年来,学校开源节流,多方筹措资金,不断改善教育设施。2003-2004年,学校投资110多万,建成综合实验楼一座,按三级达标要求配足理、化、生实验室、准备室、仪器药品室;投资50多万建成了包括校园广播系统、听音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及梯形教室等现代教育设备。2006-2007总投入300多万的综合实验楼正在建设中,这标志着福鼎三中向现代化完全中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校园环境美雅洁净。学校重视校园整体规划和建设,共投资150万先后征用原白琳老区彩印厂,改造成师生宿舍;搬迁居民14户,扩建为操场;征用原白琳粮站仓库,扩大校园面积;植树种花,建造文化小广场,为师生创造优美和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大绿化、美化的力度。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建校内雕塑,对橱窗、宣传栏、黑板报、教室走廊进行改造。每年开展体育节、科技艺术节比赛,成立文学社、创办校刊,校园充满浓厚文化气息。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学校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模式和教育手段,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五年来,高考上本科线人数近100人,专科以上上线率75%;高中会考平均及格率达97.92%,优良率达79.74%,达到省二级中学标准。学校教科研成绩和竞赛成绩也捷报频传。2003年学校承担了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创新学习与实践”的子课题“创新学习与情感态度”的研究实验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05年顺利结题。近5年来,教师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或学术会上发表、获奖的达到60篇;学生竞赛获市(县)三等奖以上100多人次;学生被评为省、地、市(县)“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共有50多人次。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各项德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至今,学校成功举办了六届体育节(田径运动会),并举行文艺汇演、诗歌、朗诵、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征文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积极开辟第二课堂阵地。几年来,学校学生男子篮球队在福鼎市中学生篮球赛中屡获佳绩,2005年又成功晋升宁德市甲级队行列。田径运动队、艺术兴趣小组在地、市(县)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50年来,学校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始终秉承优良传统和作风,以育才为己任,为社会和高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50年来,学校向前发展的历史记载了广大师生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对母校关爱与支持。今天,学校在各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以新的理念、新的姿态,不断向前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6福安市第三中学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二
题目是什么啊?
7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的历史沿革
宁郡中学堂于1902一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累址。原址浦城南,后德三都澳,继迁宁德城关,再迁福安,后又复迁宁行三都澳,最后定址于福安扆山。校名也先后更名为“福宁府中学堂”、“福宁府中学校”、“福建福宁中学校”、“福建省立第三中学”、“福建省立第三初级中学”、“福建省立三都初级中学”、“福建省立三都中学”。
福安一中的另一源头“福安县立初级中学”始创于1924年,原校址即今福安一中教师旧宿舍楼。其校名也先后改为 “福安县立扆山初级中学”、“福安县立初级茶业职业学校”、“省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福安县立初级中学”。1950年,福安专署决定将省立三都中学再迁福安,与福安县立初级中学合并,合称为“三都福安联合中学”,简称“联中”。至此,双流合一。至1954年,正式定名为“福建省福安第一中学”,并被福建省确定为首批十四所省重点中学之一。
本页关于福安三中 福安市第三中学的历任校长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