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安溪习俗 闽南清明有什么风俗习惯呢?
闽南清明有什么风俗习惯
下面是更多关于内安溪习俗的问答
闽南清明有什么风俗习惯呢?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厦门薄饼和寒食节有关 厦门薄饼又称春卷,全国各地的春卷做法都大同小异,但仅有闽南地区的传统春卷不经过油炸的。 民俗专家郭坤聪告诉记者,这和古时候的寒食节有关系。寒食,顾名思义,就是不生火做饭,吃冷食。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日本等国,至今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因此厦门人在清明节吃“寒食”(薄饼)。到了唐朝,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寒食禁火习俗逐渐消失。而厦门的这一道传统小吃至今还保留了这一古老的习俗,这也是全国少见的。 薄饼做法极其考究 在厦门,多数人都吃过薄饼,知道薄饼皮薄而柔韧,吃起来软绵醇香。记者特意请教了民俗专家范寿春,据他介绍,薄饼的做法极其考究,也很繁琐,它必须在立春前后,各种新鲜时令蔬菜上市后才可以做成。最早的薄饼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做皮,选笋、豌豆、豆芽、粉丝、豆干、鱼、虾仁、肉丁、海蛎、红萝卜等为主料,各种荤素菜料酌量搭配煎炒焖熟后,调入适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锅里要经常保持一定的汤汁和热度,吃时才有风味。 范寿春说,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 相关典故 关于薄饼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宋代同安的理学名宦蔡复一在外省署理总督时勤于政务,常废寝忘食,他有一个非常贤惠而又能干的妻子,看着丈夫平时读书辛苦茶饭不思没有胃口,饭菜总是热了再热,很是着急,于是她用麦子磨成粉制成皮,再把各样蔬菜各夹一些包在一起卷起来,让丈夫可以右手执笔,左手取食,十分方便,这也就是薄饼的原形了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qingming/2008-03/21/content_13230443.htm 聆听闽南:清明节——扫墓(内安溪与众不同的扫墓时节——冬至)(闽南特色风俗)2008-04-04 22:1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农历清明节。在这清明的节气里,些许的雨丝是免不了的。 而厦门则是在前几天下了比较大的雨,而且厦门市政府也组织了人工增雨,目的是为了净化环境。从中俨然的可以看出厦门这个城市的宜居环境也开始变得不那么安宁了。从高房价来看,厦门或许是宜居但是不易居。 以上一些罗嗦话。 今天是清明节,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所以今天蛮多人都会回家扫墓,拜祭先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而在内安溪的一些乡村(比如内安溪的祥华、长坑、蓝田),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扫墓时节,那里扫墓的时间并不是像国内普遍的在清明节,而是选择在冬至的时候扫墓。这算是闽南个别乡镇特有的风俗习惯吧。 至于是何原因使得这里的这些地区扫墓的时节会有这样的不同,或许已经无从考证。之前有询问过一些长辈,他们都回答说这个风俗习惯很早就这样流传下来了,就是这样沿着祖先的习俗来做,至于原因,没有记载;因而也就没有人清楚了。 虽然这个在冬至而不是在清明扫墓的风俗不知道是什么因缘而这样的。Aizing在这里做个大胆的猜想。 从二十四节气来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清明这个节气和谷雨是很相邻的,再结合当地农作物春天播种的习俗,而做了一个扫墓在冬至的原因的猜测。 这里先插点话,内安溪的那几个在冬至扫墓的乡村因为地势也比较高,气候比较寒冷,一年通常的播种水稻只能一次——也即春天播种,秋天收成。而惊蛰之后就是春分,接下去是清明和谷雨。在谷雨一般的是播洒种子,种水稻插秧的季节。在播洒种子之前,一般的需要先把田里的荒草等去除,先垦土地,为插秧做准备。 所以在春分、清明、谷雨等的这段时节,恰恰是农村农民们最繁忙的季节。为了收成,得围垦荒地,播洒种子等。而在这个时节,又刚好遇上春天多雨的季节。在农村,先人的墓大部分的只是用土等堆砌而成,在春天杂草也会成长比较快。在内安溪的那几个乡村,扫墓的时候当然希望能为先祖的墓好好的修饰一番。如果是在清明时节的话,一则没时间,二则也不利于修饰,不利于清除杂草等。 内安溪的这几个乡村的先祖们把扫墓放在了冬至。或许是因为在冬至,冬天也来临了,杂草也差不多枯死了,扫墓比较方便;而且那时候秋天已经收成,稻谷已经割收晒干入库。在农村就进入了一个农闲的时节,那时候再去扫墓,拜祀先祖。祷告一年的收获,期待来年的新收获,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因为春天农务繁忙,杂草生长等原因,以及冬至的时候进入农闲,为了祷告先祖近一年来的收获,祈祷先祖保佑来年农业的新丰收。这种种的原因,使得内安溪的扫墓时节是在冬至,而且从那时候流传下来至今。 以上是Aizing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部分资料而做的一个猜想。而在内安溪在冬至扫墓也已经是一个流传很久的习俗,成为了闽南特色风俗之一。具体的原因则需要有考古考证学家的深入研究才可知晓。 http://hi.baidu.com/aizing/blog/item/ce91f2d3dabce9dba9ec9aba.html清明节闽南为什么要吃润饼?
一年好景在清明,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闽人民是怎么过清明的,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一个清明民俗就是:吃"润饼"。 在闽南市民,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聚在一起包"润饼"吃。这已经是闽南市民传统风俗的一种传承。 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清明食"润饼"这和古时候的寒食节有关系。寒食,顾名思义,就是不生火做饭,吃冷食糕饼,反映了追悼亡灵的民间信仰。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 泉州闽南市民清明卷食润饼保留了这一古老的习俗,也是全国少见的。 而如今,"润饼"也与时俱进,制作精细,四季咸宜,成为了闽南一带的传统美食、风味小吃。"润饼"也称"饽饼"、"春饼"、"春卷"。 "润饼"皮要煎得薄又有韧性,须有专门的技术。如今,一般家庭都是购买现成的,饼馅自制,一家人边吃边包,别有一番情趣。街头小吃摊也有专门制作销售,买整个"润饼"或买"润饼皮"均有。 说到这"润饼"皮,不得不提西街亚佛师傅的润饼皮店。每年的清明节当日,店门口早早就已经排起了长龙,排队买"润饼"皮的顾客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等待着就要出炉的润饼皮,有一句俗语:"要吃就爱趁热时"(用闽南语表达)。而此时店内的师傅正在那平底锅的润饼皮忙个不停。 别看这薄薄的一张润饼皮,制作工艺却十分有研究的,付师傅制作润饼皮已经有三十多年的经验了:这个手艺是祖传的,差不多有一百年左右。从7岁开始到现在40多岁了,制作润饼皮需要特制的平底铁锅,面粉要拌得适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等锅烧热,把手里捏着的面团往锅上一贴,一蹭,然后快速提起,粘在锅底的面立即变成一张薄面皮。新鲜出炉润饼皮如同白纸一般清薄透亮,吊人胃口。 "润饼"所象征的意义也是市民喜爱的原因之一。"润饼"里面包着萝卜、豆芽、豆干,还有海蛎煎,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包。这么多东西里面也是有学问的哦。那萝卜象征着金子,白色豆芽就是银子,出来的润饼可是——包金又包银呢。拿去供奉祖先,以示祖先也期望他的子孙后代有金有银,财源滚滚来,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而润饼外面得有一张清薄透亮的润饼皮来包裹着里面的陷,把所有的东西都"包容"在里面意识着:心地大度、宽厚能容忍、包涵、原谅、不计较。 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吃"润饼"的习俗依旧,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风俗的一种传承,也是人们过清明的一种食俗文化
闽南清明扫墓的时间,越早越好吗?
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为清明节,古叫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2006年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然而,在清明扫墓期间,有些...
本页关于内安溪习俗 闽南清明有什么风俗习惯呢?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