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假日广告 福建安溪节日习俗

福建安溪春节习俗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
安溪假日广告,福建安溪节日习俗,
1

福建安溪春节习俗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各个地区的人民都会以其极具地方特色的活动来庆祝新年,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福建安溪地区也不例外,以极具闽南特色的庆祝活动展示着春节的喜庆与隆重。 一 安溪简介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西溪上游,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北纬24°50′-25°26′,东经117°36′-118°17′。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108万(2008年3月),其中非农业人口137838人。除官桥、湖上、剑斗、白濑等少数畲族居民外,其余均为汉族,通闽南方言。(百度) 二 年前准备 1送灶神升天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安溪县的祭灶活动于农历二十四举行。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神,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爷,灶君菩萨等。对于灶神的信仰来源于古代社会对火的崇拜。古人相信与火有关的大神炎帝、祝融就是灶神并且认为灶王的神职是掌管人们的饮食。民以食为天,人们祭灶主要是为了感激和颂扬灶神的功德。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四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让灶王上天之前先甜甜嘴,因而能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 2,掸尘扫房子 送走灶神后,家家户户便开始掸尘扫房子。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送走灶神后,人们就开始对家里进行全面细致的大扫除,处处洋溢着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关于这个习俗,有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以蜘蛛网为几号标于屋檐下。凡被做上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四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三 大年三十到初一的若干习俗1年夜饭 在上午敬拜完菩萨,中午敬拜完祖先之后便是晚上的团圆饭了。在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能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家人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置,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俗话说的好,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除夕之夜的年夜饭一向都是中国人过春季的重头戏,在安溪也不例外。其年夜饭的吃食很有讲究,除了有鱼有肉有青菜外,还有年糕。其中“长命菜”颇具地方特色,它是以整棵的青菜(一种形似莴苣叶的长叶青菜)为佐,象征着长命百岁。 2 压岁钱 一般在除夕夜里,长辈会把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u“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有的家长会将168人民币放入红包袋中给孩子压岁,象征着“一路发”,这168一般要随身携带,一年之后才能拿来使用。3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关于这个习俗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4 开正(zhēng)(来源)吃过年夜饭,大家一般聚在一起聊天,打扑克,喝茶,看春节联欢晚会等等,初一子正之时(零点)一到,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摆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鞭炮、“经”(天神用的纸币)等供品(每盘贡品中的东西需为一、三、五等单数),燃三炷清香,点烛,恭拜“天公”(即玉皇大帝),敬拜的时候一家之主代表全家手握月牙形的“碑”对着天神的排位说出新年愿望(包括敬拜时间、地点以及新年愿望),并征求上天的允许,说完愿望之后手握“碑”拜两下,然后松开双手,让“碑”落地,若“碑”如图一所示(一正一反)表示上天同意你的美好愿望,并会保佑你来年顺顺利利;若如图二所示(两个正面)这表示“爱笑”也就是说没有同意但也不反对,上天对你的请求持一种笑着观看的态度,此时,敬拜者便要再次阐述新年愿望并再次请求上天允许;若如图三所示(两个反面)则表示上天不同意你的请求,此时敬拜者就该换个说话再请求一遍。在得到上天允许后,人们要把放鞭炮,并把“经”烧给天神使用,此时,开正活动方才圆满完成。 月牙形“碑”恭拜过后,人们会泡茶敬长辈,表达晚辈对长辈们的敬爱之情,并且将祭拜过的果品分一些给大家吃,让亲朋好友们在新年伊始便甜甜美美。敬过甜过之后,人们方才纷纷回房睡觉。5 “攻炮城”和“贺正”旧时,初一上午,政府会在中学举办拔河比赛、猜谜大赛、村篮球赛等活动,人们纷纷前往参加观看,最值得一提的是“攻炮城”活动。比赛时,会有一串鞭炮挂在一根竖立着的竹竿上,参赛者点燃另一串鞭炮对准竹竿上的鞭炮投去,裁判以参赛者投炮的次数和精准程度为依据定出一等奖(150元现金)、二等奖(100元现金)、和三等奖(50元现金)。人们积极踊跃参加此项活动,不仅为了增添新年热闹气氛,也不仅仅为了那些奖金,更多是对来年鸿运的美好期望。而现在此类活动渐渐消失,人们多在家迎客或者外出拜访好友。因此“贺正”取代了以往的活动。清晨,无论男女老少,纷纷起床盥洗,穿上早已准备好的新衣服。早餐合家吃面线加鸡蛋,吃蛋去壳,意在除霉气,迎吉祥,面线则象征福寿绵长(切忌吃稀饭,如此便可避免接下来出访好友时“半途遇雨”)。早餐后即出门走访邻居亲友,笑脸相迎,首次见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称“贺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门,要奉上糖果、蜜饯,或喝甜茶、咖啡,让客人“甜一下”,以示有个甜蜜的开端。此外,在初一之日,妇女们多备好贡品、“经”、鞭炮、香、蜡烛等,纷纷前往离家较近的寺庙“定明院”烧香求福,或者到更远的有名的祈福圣地“清水岩” 烧香祈求来年家人多福多寿。 6女婿日正月初二,安溪民俗称之为“女儿女婿日”。据说,过去的这一天清早,女儿一家,穿着盛装,随带鸡、猪脚、面线、猪肚、糕米果和糖果饼干等,一起回娘家。女婿带领一家人给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礼数之重与为老丈人祝寿的差不多。设宴款待,岳父同众女婿以及自己的儿子一桌,岳母同众女儿、儿媳围成一桌,而众多表兄弟姐妹围成一至几桌,尽享大团圆之喜。  7巡灯 在安溪,人们认为男子为“灯”,“灯”闽南话中发音为’丁’ 家中有多少个男子就哪几个灯,以前多是男子去巡灯,随着时代变迁,现在女子也能去巡灯。

-

下面是更多关于安溪假日广告的问答

福建安溪节日习俗

’、敬天习俗,“贺正”拜天公,“清水祖诞法会”,历史文镇湖头各村居纷纷组织高甲戏、布袋戏、南音、舞龙、舞狮、鼓队、水车阁、拍胸舞等民间民俗活动,异彩纷呈。感德、龙涓等乡镇茶农自发组织举行各种祈福仪式,杀“福猪”,分“福肉”,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茶叶能卖个好价钱。龙涓乡举办“龙涓龙年龙灯”元宵灯会,几千人提着各式花灯,队伍绵远几公里。

2

福建省传统民俗有哪些

清明节一般4月4日至六日之间(阳历)在有一个传扫墓祭祖的习俗,市家家户户要去郊外踏青,先,扫墓、压纸、培土。扫墓后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但扫墓时绝对少不了供品,一般就是一些豆腐和面点的等,但绝对少不了“菠菠稞”

3

福建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一、福建民俗的发展与演变

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远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中原地区。福东南是茫茫大海,西北横亘着武夷山脉,西南有博平岭山脉,东北是太姥山脉,大海和高山峻岭严重地阻碍了福建与外地的联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福建处于与外邻相对隔绝的状态,这种半封闭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福建历史发展在隋唐以前严重滞后于中原,并使境内不同地区的民俗各具地方特色。现将福建民俗发展、演变的主要阶段分述如下:

(一)秦汉以前:土著民俗自成体系

考古发掘表明,早在距今约四至八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生活在闽南漳州一带。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福建各地都有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福建先民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如生活在闽江下游的“昙石山人”,合群而居,有简单的语言,用石斧、石锄、石镰等工具进行粗放的农作,用石锛、石刀和蚌刀、陶网坠等工具进行渔猎和采集;有了简单的手工劳动技术,能制作出相当精巧的陶器,并具备原始的纺织技术;在葬俗上,实行掘地而葬,有公共墓地,一般为单人葬,极个别为男女合葬,男子仰身直肢,女子侧身屈膝,有石器、陶器等随葬品,说明已经有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还有拔牙习俗,反映了有原始巫术。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武夷山土著居民已经进入铜石并用时代,他们习于水性,擅长行舟,工于纺织。在宗教信仰上,他们奉龟为神话中的水母而加以崇拜。在葬俗上,实行悬棺葬,即死后将尸体安放于船形棺木内,再放置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祈求死者灵魂早日升天。上古三代时,福建境内至少居住着7支互不相属的土著部族,古文献称之为“七闽”。春秋末,楚灭越国,部分越人遁入福建,史称这个时期的福建土著为“闽越”,他们喜欢傍水而居,习于水斗,善于用舟,最重要的习俗是以蛇为图腾、断发纹身,盛行原始巫术。《说文解字》在解释“闽”字时说:“闽,东南越,蛇种。”所谓“蛇种”,意谓闽越人以蛇为先祖,反映他们对蛇的图腾崇拜。在相当长时期内,这种崇拜一直存在于闽越族的后裔中。如闽侯疍民,直至清末仍“自称蛇种”,并不讳言。他们在宫庙中画塑蛇的形象,定时祭祀。在船舶上放一条蛇,名叫“木龙”,祈求蛇保佑行船平安,若见蛇离船而去,则以为不祥之兆。清代,福州一带疍民妇女,发髻上多插着昂首状蛇形银簪,其寓意亦为不忘始祖。

与原始宗教信仰相辅相成的巫术在闽越人中也相当盛行。闽越人流行断发纹身的习俗,《汉书·严助传》说:“(闽)越,方外之地,劗发纹身之民也。”这实际是原始巫术的“模仿术”,剪去头发、在身上纹上蛇的图案,用以吓走水怪。如《说苑·奉使》所称:越人“劗发纹身,灿烂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闽越族的后裔一直保留着断发纹身的习俗。越巫在秦汉时名扬天下,汉武帝也深信不疑。他下令在皇宫中建越祝祠,设越巫,用越人的“鸡卜”,祈求长寿。

(二)三国至五代:汉族民俗传入福建并逐渐占主导地位

秦代汉初,中央政府虽然在福建设立闽中郡和闽越国,但由于均实行“以闽治闽”的方略,所以汉文化在福建尚未有大的影响。西汉元封十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兵灭亡闽越国,为绝后患,模仿秦迁六国贵族于咸阳的策略,把闽越族的贵族、官吏、军队以及部分百姓强制迁往江淮一带。《史记·东越列传》载:“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汉武帝的迁民政策,给福建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尽管尚有一部分闽越人隐遁于山林湖泊之间,终因人口锐减,使原来就不发达的福建经济文化愈加落后。汉代以后,中原汉文化逐渐向东南沿海扩展。三国时,孙吴据有江东,以福建为后方基地,故重视对福建的治理和开发。孙吴政权多次出兵福建,对山越采取军事镇压政策,“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继而在福建设置建安郡和建安、南平、汉兴、建平、闽侯五县,后在侯官设立典船校尉;在霞浦设立温麻船屯。孙吴政权除了在福建驻扎军队,派遣官吏治理外,还将许多罪犯流放于福建,同时也有一些士民避祸闽中,从此,揭开汉文化大规模传入福建的序幕。西晋至五代,大量中原汉人不断向东南沿海迁徙。随着汉人大批入闽,汉文化在福建自北向南迅速传播,汉族的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庆、宗教信仰等民俗逐渐取代土著民俗而占主导地位。同时,一些汉族与土著通婚,闽越族的一些习俗也沉淀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宋元时期:保留中原古风,形成地方特色

宋代,福建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生齿繁毓。据统计,宋嘉定年间(1208~1225年)福建人口有1599215户,比唐开元年间(713~742年)增长近15倍。在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条件下,福建经济在短时间内跻身于全国发达地区行列,正如诗人张守诗句所云:“忆昔瓯越险远之地,今为东南全盛之邦。”反映福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长足进步,文化也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教育事业十分发达。据统计,宋代福建有县学、州学56所,书院75所,还有数以百计的书堂遍布城乡,莆田有“三家两书堂”(李幼杰《莆阳比事》卷6)的记载,福州有“学校未尝虚里巷”(梁克家《三山志》卷40《土俗类二》)的说法。因读书风气十分浓厚,福州是“城里人家半读书(祝穆《方舆胜览》卷10《福州》),连山区泰宁也出现“比屋连墙,弦诵相闻”(何乔远《闽书》卷36《建置志》)的景象。由于教育发达,读书风气兴盛,故福建科举鼎盛,人才辈出。据统计,宋代福建进士多达7038人,占全国进士总数35093人的五分之一;宋代宰相共134人,福建籍宰相有18人,居全国第三位;被《宋史》收入的福建名人多达179人,居全国之冠。宋代福建涌现出一大批名扬中外的杰出人才,有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天文学家苏颂、法医学家宋慈、史学家郑樵和袁枢、书法家蔡襄、著名诗人杨亿、慢词大师柳永、诗论家严羽、文学家刘克庄,等等。时人周必复颇为自负地宣称:“今世之言衣冠文物之盛,必称七闽”(《南宋群贤小集》第13册《端隐吟稿序》)

宋代福建文化在繁荣昌盛之时,逐渐形成地方特色。在民俗方面,一方面由于古代福建交通闭塞,各个区域之间交往不多,处于相对隔绝状态,因而为古文化的保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许多中原古文化已在其发源地逐渐式微甚至湮没,而在福建却被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在福建旧志书中,有关福建民俗“隆古”、“近古”、“犹有古意”之类的记载随处可见。以传统岁时节庆为例,志载:“风化所被,古意犹存。至如岁时节序之相沿,大抵今昔不殊。”(清·康熙《罗源县志》卷3《俗尚》)另一方面,由于福建海岸线曲折,有许多天然良港,因此海上贸易发达。宋元时期,泉州港一度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从而带动福建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百姓商品意识较强,富有冒险性格和开拓精神,对外来文化和民俗采取较宽容的态度。这种情况与内地人民的淳朴、守成和不轻易冒险的民风形成强烈反差。

(四)明清时期:民风渐趋奢侈、颓废

明代中期以后,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市民阶层的形成,民风趋于奢侈。在福州,据记载:“夫婚嫁侈靡,珠玉莹煌,商财贿也。博戏驰逐,樗蒲百万,作色相矜,必争胜者,重失负也。游闲公子,饰剑履妖服,怒马扬扬过里门者,为富贵容也。”(清·乾隆《福州府志》卷24《风俗》)泉州的奢侈之风更甚,耻贫夸富成为时尚,“习俗之趋尚为豪奢。”不但商贾、胥役之辈“美服食,仆妾舆马,置良田好宅,履丝曳缟,掷雉呼卢,以相夸耀,比比而然。”就是“家无担石”的贫寒之家,也“非色丝盛服不出。”“虽家非素封,亦耻居人后,”(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形成耻贫心理。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闽西、闽北地区,俭朴传统也不同程度受到冲击,嘉靖时(1522~1565年)建阳“市井者尚侈好浮。”(清·嘉靖《建阳县志》卷3《风俗》)乾隆时光泽“嫁女犹从厚,设宴必欲丰。少年衣装必尚华丽,城乡演剧,耗费无穷。”(清·乾隆《光泽县志》卷4《舆地志·风俗》)一些乡村百姓也染上奢侈之习,如尤溪“平民鄙俭崇奢,以服食相矜。”(清·乾隆《尤溪县志》卷3《风俗》)同时,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加上倭寇侵扰,赋役繁苛,大量自耕农破产,其中一部分人无所事事,民间赌风、争讼盛行。《南安县志》载:“嘉靖被寇以后,一切失业细民,率趋赌博、椎剽、嚣讼之计,以幸旦夕。”《同安县志》亦称:“赌风盛行,匪自今日;赌弊最甚,莫如头家。”(转引清·乾隆《泉州府志》卷20《风俗》)类似记载,在旧方志中随处可见,带有普遍性。

(五)近代至民国时期:新旧民俗并存

从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厦门、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外国资本涌入福建,逐渐动摇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的农民沦为无产者,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有的弃农为商,做小本生意,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传统民俗的嬗变。中西文化发生碰撞,西方基督教由沿海深入内地,出现许多信奉基督、不祀鬼神的信仰群体,也有两者兼而有之的半洋半土的信徒,还有教会办的学校、医院、育婴堂等先后在各地出现。与此同时,厦门、泉州、福州等城市烟馆林立,吸食鸦片的陋习,严重地腐蚀着社会肌体。20世纪初,在新文化运动以及一些西方思潮的冲击下,城镇中的传统民俗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民俗。民国时,欧化民俗还波及乡村,《长汀县志》载:“盖邑人渐染欧化,踵事增华,奇技淫巧之事,声色货利之食习,骎骎乎遍及各乡,尤以城市为最。”(民国《长汀县志》卷17《礼俗》)

这一时期,民间服饰、器用、交际、婚俗变化较大。在服饰器用方面,清末男女皆蓄发垂辫。辛亥革命前后,男子有剪辫之举,城里人学西方剪短发。女子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剪发者渐渐增多。官员在清代着官服,有钱人家长袍马褂,出门以坐骑、轿子代步。辛亥革命后,官员着中山装、长袍,出门或以轿车代步。富豪人家穿西装革履,使用怀表、座钟、留声机等洋货,煤油、火柴、肥皂、牙膏等舶来品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在礼仪方面,清代平民百姓见到达官贵人要下跪作揖,毕恭毕敬,官场更有各种繁文缛节。辛亥革命后,提倡平等,废除封建官场仪节,见面行握手、抱拳或举手礼;在婚姻礼俗方面,少部分人冲破封建旧俗,自由恋爱,婚礼也不似往昔之铺张;在教育方面,新型学校增多,还建立了女子学校。许多华侨热心家乡的办学、建厂、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一些民间陋习如停柩不殡、溺婴、弃婴、缠足、童养媳、迎神赛会等被明令禁止,虽然其中有的习尚因令行不止而远未消除,但已大有减少。在广大农村,传统岁时节庆、生产习俗、民间崇拜及其他民俗活动仍无多大改变。但总的趋势是封建性减弱,现代性增强,新旧民俗并存,传统民俗仍居主导地位。

(六)1949年以来: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新的风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当家作主人,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时期,随着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福建民俗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夕,福建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移风易俗,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发动群众破除陈规陋习,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在人际关系上,根本改变旧社会穷人与富人、下级与上级的等级尊卑关系,确立平等、同志式的新型关系,大家以“同志”互称,友好相处,互助合作。共产党员、各级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消除了旧时的官僚腐败作风。人民群众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踊跃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拥政爱民、拥军爱民,蔚然成风。在生产习俗上,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应用科学技术,旧时的求神治病、祷告祈雨等愚昧落后习俗基本上被破除。在生活习俗上,城镇居民多着列宁装、中山装,农民穿本地装,尚青、蓝色;出门旅行乘坐汽车、火车、轮船,旧时的坐轿、骑马现象明显减少,以至消失;生病求医成为城乡大多数人的共识,旧时“信巫不信医”的陋习基本破除,人民政府花大气力彻底杜绝吸食鸦片、卖淫嫖娼、缠足等丑恶现象。在婚姻礼俗上,各级政府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提倡自由恋爱,婚事新办,逐渐蔚然成风;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婚事大操大办,受到抵制和舆论批评;法律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流行数千年的童婚、溺婴、纳妾等行为被明令禁止。在丧俗上,禁止停柩不葬,鼓励丧事从简。农村虽沿袭土葬,但风水堪舆、建醮普度亡魂之俗逐渐淡化。福州、厦门、漳州等城市推行殡葬改革,倡导火葬,取得成效。在岁时节庆上,仍保留传统节日,其内容已赋予新时代特色,更加丰富多彩。除表演舞龙、舞狮、演戏等传统节目外,还有看电影,举行球类比赛、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铺张浪费、祭祀鬼神等旧俗逐渐淡化。遇公历元旦、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等欢庆节日,城乡一般要组织报告会、文艺演出、球类比赛、游园或参观等活动,气氛热烈而富有意义;在宗教信仰上,人民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同时加强无神论教育,用科学知识破除鬼神迷信,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民间迷信活动大为减少。

这个时期,福建省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还十分重视对畲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工作,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本省少数民族的状况进行调查和民族采风,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少数民族优良风俗习惯得到继承发展,一些陋习也逐渐革除。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极“左”思潮影响,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将民俗现象不加分析地斥之为“四旧”,用行政或暴力手段予以破除,许多正常的民俗活动遭到批判和禁止,福建民俗被严重扭曲。传统节日除春节外,多被禁革,过春节也要“革命化”,除夕吃“忆苦思甜饭”,大年初一不准舞龙、舞狮,不准演唱传统戏剧;人们服饰单一,传统的旗袍等服装均被禁止。各地庙宇大多被摧毁或封闭,或改为仓库、学校,菩萨、神像均被捣毁,甚至许多文物、艺术品也被作为“四旧”加以破坏、烧毁,等等。

二、福建民俗特征

民俗的形成一方面是与人们的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生活的内容与方式的变化以及自然条件相适应,总之是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只是民俗的变化往往滞后于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另一方面,民俗一旦形成便世代相袭,并以传统习惯势力、传袭力量和心理信仰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具有长久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此外,民俗还具有民族性、阶级性和社会性等特征。

福建民俗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氛围中形成的,所以具有中国传统民俗的一般特征。同时,它又是在福建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等条件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许多方面必然带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在丰富多彩的福建民俗事象中,表现比较突出的特征有:

(一)多源性

福建民俗的构成是多源的,主要有四个来源:

1.秦汉以前的原始土著民俗。福建原始土著居民在秦汉之前有着自成体系的民俗,秦汉以后,闽越族与汉族逐渐融合。唐朝人丁儒在《归闲诗二十韵》(其二)对唐前期闽南地区民族融合的情况作过这样的描述:“漳北遥开郡,泉南久罢屯。归寻初旅寓,喜作旧乡邻。……土音今听惯,民俗始知淳。……辞国来诸属,于兹缔六亲。追随情语好,问馈岁时频。相访朝和夕,浑忘越与秦。……呼童多种植,长是此方人。”(清·康熙《漳州府志》卷29《艺文》)闽越族的部分习俗成为历史遗迹,还有部分民俗却沉淀传承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福建其它民俗。

2.汉族民俗。汉代以后,中原汉族不断南迁,带来了汉族的民俗,并逐渐成为福建民俗的主体。志称:五代时,闽北多为江北避乱之民,所以“备五方之俗”(《八闽通志》卷3《地理》),闽西也“由唐历宋,风声气习,颇类中州。”(陈一新《赡学田碑》转引民国《长汀县志》卷17《礼俗志》)福建民俗中无论是生产习俗、生活习俗,还是人生礼仪、岁时节庆,以及民间信仰和崇拜等等,都与中国传统民俗一脉相承。

3.少数民族习俗。福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畲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习俗是福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代蒙古族和清代满族的一些习俗也沉淀在福建民俗中。

4.外国民俗。宋元时期,泉州为世界著名港口,对外贸易繁荣。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其中一部分人定居泉州,府志载:“胡贾航海踵至,其富者赀累巨万,列居郡城。”(清·光绪《泉州府志》卷75《拾遗》上)他们有自己的学校--“番学”,信仰伊斯兰教,保留本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些外来民族虽然后来基本上与汉族融合,但一些特殊习俗却保留下来,成为福建民俗的一部分。元代、明代和近代,随着基督教的传入,欧洲的一些民俗也传入福建。特别是近代以来,福建民俗受外国民俗的影响日益明显。

(二)融合性

福建民俗的融合性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1.不同民族民俗的融合。汉族民俗固然为福建民俗的主体,但福建汉族民俗实际上是融合了其它少数民族的习俗而自成体系的,如闽越族的一些习俗就被汉族所继承。自古以来,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别发达,这与闽越族“信鬼尚巫”的传统有密切的关系。又如闽越族妇女普遍参加生产劳动,这一习俗被入闽的汉族继承下来,在福建沿海地区,妇女参加生产、从事重体力劳动相当普遍。《闽书》载:“福州……田则夫妇并力而合作,女作多于男。女人能轿,取女轿三十户以应内宫之役。”(《闽书》卷38《风俗》)晋江的“妇女芒屩负担,与男子杂作;百工技艺,敏而善仿。”(清·乾隆《晋江县志》卷1《舆地志·风俗》)闽越族的部分后裔疍民及畲族,在保留其独特习俗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汉族民俗,并把它们与本民族的习俗融合起来。

2.不同地区汉民俗的融合。中原汉人迁徙福建,前后持续千余年,他们以中州移民为主,还有不少是来自其它地区的汉人。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汉人,在具体习俗上还是有些差异,有的甚至差别很大,相继进入福建后,汉族民俗也逐渐融为一体。

3.中外民俗的融合。商品经济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使宋元时期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以开放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泉州港,“民夷杂处”,“市廛杂四方之俗。”(《西塘集》卷7《代太守谢泉州到任》)泉州汉民对外来文化博采广取,加以融合。以宗教信仰为例,宋元时期流传于泉州地区的,除道教、佛教、民间宗教及其他民间信仰外,还有从外国传入的伊斯兰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天主教方济各派、婆罗门教、印度教、摩尼教等等。这些外来的宗教不但为侨民所信仰,在汉族中也拥有不少信徒。各种传统宗教与外来宗教和平相处,互相交融渗透。

(三)区域性

福建汉人的祖籍大多是中原地区,由于他们入闽的时间前后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致所带来的中原汉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入闽后,又因与当地土著居民的融合程度不同,加上地区间交通不便、往来不多等原因,逐渐形成许多不能相互通话的方言区。连城、清流、大田等山区县,竟然没有本县通用的方言,甚至相邻的乡村不能进行语言交流。福建方言以纷繁复杂著称于世,在中国八大方言中,除了湘方言外,其它七大方言均有在福建的不同地区流行。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地区的文化特色,往往在语言上得到体现。民俗也因不同的方言区而存在着差异。以民间信仰为例。临水夫人和五帝的信仰主要在以福州为中心的闽东方言区内流行,妈祖的信仰中心在兴化方言区,王爷、保生大帝的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南方言区,扣冰古佛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北方言区,定光古佛信仰主要流行于闽客方言区,等等。

在同一方言区内,不同府、县的民间信仰又有所差异。以闽南方言区为例:保生大帝、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部将辅顺将军马仁、辅胜将军李伯瑶、辅义将军倪圣芳、辅仁将军沈毅的宫庙在漳州府属各县较多,广泽尊王信仰以泉州、南安最盛,清水祖师在安溪、永春、德化影响较大,青山公在惠安县拥有最多的信徒。其它方言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各府、州、县都有自己的保护神。

在同一县内,每个铺、境、村落都奉祀一个或若干个特定的神灵作为保护神,旧称境主、福主、土主、社神等。以泉州为例,旧时泉州城分为36铺94境,铺有铺主,境有境神,共有大小神庙130多座,奉祀着100多尊神灵。境主神的神庙由居住在该境的百姓捐资合建,各种宗教活动也由该境的百姓参加,抬神出游一般不能越出本境地界。

(四)可塑性

平民百姓则不那么严格,往往将纳采和问名合而为一,将纳征和请期合而为一,同时简化迎亲礼节。贫穷之家的婚礼则更加简化,甚至在除夕之夜草草合房者也大有人在。又如福建绝大多数地方盛行厚葬之俗,闽南地区更甚,俚语有“生在苏杭,死在闽南”之说。但闽南地区的不同市县,或同一市县的不同乡村、同一乡村的不同人家,丧葬礼俗的繁简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又如寿诞,富贵之家除了大摆宴席,祝寿请客外,还要演戏助兴。而寻常百姓之家无力大操大办,贫穷之家更不敢奢望举行寿诞之礼,能煮碗寿面招待客人就算不错了,不少人甚至终生没做过一次寿诞。类似的情况在福建的民俗中普遍存在。

(五)娱乐性

民俗的形成要得到全社会大多数成员认同,并乐意参与,需要有一定的娱乐性。福建民俗的娱乐性尤为突出,以宗教祭祀为例,福建的宗教祭祀活动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戏剧演出。在百姓的观念中,要获得神灵的欢心和保佑,除了献上丰盛的祭品和进行虔诚的礼拜外,还要演戏酬神、演戏媚神、演戏娱神;不但神诞日要演戏酬神,传统节日、婚嫁寿庆、祭祖、寺庙落成、神灵点眼开光、庙会、祈雨、五谷丰收、斋醮仪式等等活动都要演戏酬神。最典型的是连丧葬也要演戏媚神,俗称“和尚戏”或“丧戏”。如政和县:“初丧,置酒召客,演剧喧哗,以送死之礼。”(民国《政和县志》卷20《礼俗》)仙游县:“父母之丧,久停未葬,必觅堪舆。……葬毕,晏酒演剧,乡里道贺。”(陈盛韶《问俗录》卷3《仙游县·金斗》)清末,泉州丧葬演戏媚神成为风尚,时人吴增在《泉俗激刺篇·丧戏》中写道:“流俗是非太倒置,作大功德竟演戏。大小班,无小备,男女眷,无不至。嬉谑笑语,嫌疑不避。毫无哀痛心,大有欢乐意。破费计百又计千,人多称其孝,戚友称其贤,鸣呼其然岂其然。”宗教祭祀活动与戏剧演出相结合的习俗,至迟在北宋时就已形成,虽说是为了“酬神”、“媚神”或“娱神”,但在客观上却取得娱人的效果。

(六)神秘性

自古以来,福建的宗教信仰特别发达,史称:“其俗信鬼尚祀,重浮屠之教。”(《宋史》卷89《地理志》)志书亦载:“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在在有之。”(《八闽通志》卷58《祠庙》)福建民间所奉祀的神灵十分繁杂,既有闽越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残存下来的鬼神,又有从中原传入的汉民族所奉祀的各种神灵,还有从印度、中东、欧洲等国外传入的神灵。特别是福建民众所创造的神灵数量十分惊人,他们需要什么就创造什么,带有任意性和实用性。不但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盘古、女娲、西王母、彭祖等)、古典小说中的角色(如齐天大圣、猪八戒、通天教主、姜子牙、八仙、四海龙王等)被奉为神灵,而且岩石、老树、花草、枯骨、家禽家畜、泥土、家具等等也会成为崇拜对象,只要需要,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崇拜对象,不受限制,其随意性是中国其它地区所不能比拟的。总之,福建境内的神鬼几乎无处不有,充斥于天上、人间和地府,构成了十分庞杂的神鬼体系。发达的宗教信仰深刻地影响着福建民俗的各个方面,使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庆等都附带了各种祭祀活动和禁忌,不同程度地染上神秘的色彩。

(七)辐射性

福建民俗具有辐射范围广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明清时期,以闽南人为主的福建人大批渡过台湾海峡,移居台湾岛,闽南的民俗几乎全盘移植到台湾,成为台湾民俗的主体;二是明代以后,闽人移民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带去福建民俗,不同程度影响了居住国的民俗;三是福建民俗还辐射影响到日本的琉球等地。

4

福建有什么民俗

 关于福建民俗风情

:简称:闽位置于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和台湾隔海相望,西北部高山连绵,中部丘陵起伏,沿海平畴沃野,海岸曲折,岛屿棋布。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3126万区划:分为9个地级市、46个县、14个县级市、24个市辖区。省会:福州一提起福建,人们就想到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海上花园城市厦门,海上丝路名城泉州,海滨城市福州……作为中国东南部最热的旅游线路之一,福建之旅令人难忘。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北纬28°30′~28°22′,东经115°50′~120°40′),毗邻浙江、江西、广东、与台湾隔海相望,是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和大洋洲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福建境内常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温度17℃~21℃,平均降雨量1400mm~2000mm。全省土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80%以上。福建是以汉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到2000年为止,全省常住人口将达到3470万人。福建又是著名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达800多万人,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山明水秀,人文荟萃。著名的武夷山、湄洲岛、太姥山、鼓浪屿、桃源洞、玉华洞以及古寺庙、古塔、古桥、古城堡和王审知、郑成功、林则徐、陈嘉庚等名流英杰的旧居遗迹等,都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泉州在元代曾是我国最大的贸易港口.福建不但自然景观优越,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永定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能干灵巧的惠安女更是闽南独特的民俗风情中的一个亮点;闽南古刹开元寺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福建还是一个英才辈出的地方,历史上曾涌现过李纲、蔡襄、郑成功、林则徐这样名垂千秋的大人物。因此,八闽大地不但有山川之胜,又有园林之美,更有寺、塔、桥、土楼等古代建筑。古今诗人墨客,吟咏舒怀,留下了许多瑰丽的篇章。只要游客有时间和心情慢慢品味,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

福州有哪些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祭灶(小年),除夕,各个村的伴旦(谐音),神旦等。

6

福州有哪些 特有 的民俗?

福州传统有个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 “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但城区的“ 拗九节” 却渐渐被“ 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楼里也 可以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此外,情人节、圣诞节也在入侵之中。

拗九节与二月二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九节”和“送穷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人的岁数逢九,如九岁、二十九……(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叫目连的,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直,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昨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九岁,俗中,正月分为“三九”,正月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便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

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二十九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年月,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拗九节”过后三天,便是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也是福州特有的传说节日,简称“二月二”。二月二这天,福州人不吃糖粥,改吃咸粥。咸粥是以糯米、芹菜、葱、蒜、虾米、海蛎、肉丝等为原料,煮成的咸味稀饭。二月二煮咸稀饭,主要是因为古时的福州,物质不丰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平时难得鸡鸭鱼肉,只能在过春节前,才有必要又有可能采购一番,为大年三十和正月备足“粮草”(因为正月期间,许多商家也停工休息,市场上不易买到合适的食品)。储存了将近一个月的食品,能吃的已经吃完了,吃不完的也到了即将腐烂变质的时候了,节俭的家庭主妇就在二月二这天,把正月尚未吃完的食品都混在一起,加一些糯米,煮成稀饭,全家人围在一起把它吃完,以免浪费。二月二之后,又开始了平常百姓粗茶淡饭的日子。久而久之,二月二煮咸稀饭的习俗就形成了。由于二月二源于清理、烹调正月富余下来的食物,所以,有的人家有富余食物的就煮,没有富余食物的就不煮。这就是二月二不如“拗九节”热闹、规范的缘故。但是,二月二毕竟弘扬了福州人不铺张浪费、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除夕“避债戏”

福州民间剧团,过去有一个传统的班规习俗,即每年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开始按例要“封箱”(即用红纸条将戏箱封住),表示戏班人员放假回家过年,要到来年正月初一才正式开堂演出。

但是,在福州台江坞尾古建筑万寿尚书庙却与众不同。该庙里的戏台每年除夕之夜却锣鼓喧天,热闹异常。艺人破例粉墨登场献演,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原来在古代,台江商贸发达,贫富不均。有钱人家除夕之夜灯红酒绿,满桌佳肴。而贫苦人家最怕年关到来,债主临门逼债。俗语道:“二九好推,三十难挨。”到了大年三十,又不便走亲访友,深感无处躲避。于是有些慈善家出于同情,便募捐筹款,以高酬金聘请闽剧班社,特定在除夕之夜破例到万寿尚书庙里演戏,并规定要通宵达旦,好让穷苦的负债者聚集到庙中看戏。当晚如有债主进庙逼债,一来人群拥挤难以找到人,二来会遭到穷人们群起而轰之。所以万寿尚书庙除夕演戏免费专供穷人看,被俗称为“避债戏”。到了第二天天亮已是正月初一,便算是过年了,债主又不便开口向穷人讨钱,否则自己也会感到不吉利。

试鼎”和考新娘

新娘入门之后,有个“下灶前”风俗。新娘到厨房,扎挂围裙,先烧柴火,后煮鸡蛋,伴房妈口唱:新人下灶前,家产层层“咸”(高)……这是一种示范性的仪式,新娘仅仅做个动作。

到了第二日,也有在三五日后,新娘要下厨房做饭做菜,叫“试鼎”。所谓“试鼎”,就是对新娘的煮饭、炒菜、煎汤、炖鱼……烹调技艺来个“考试”。这时,母婆、婶婆、姑婆等亲戚长辈都来围观,可以提议这道菜怎么煮、怎么焖、怎么炊等;可以从持刀切菜,剖鱼削肉,到油盐糟酱等使用,进行考察和出题做菜。一般都含有辅导性,以期煮得好,炒得香。如果有一两位亲戚长辈故意出题,新娘就应有自己主见,不能听凭随便说的,免出差错。但作为新娘不便应嘴,采取“说的归说的”,而试厨技艺要有自己的本色。要是人家查问,便说“先试试口味,下次再按你的吩咐办”,或平和谦虚地应声“先吃吃看,以后再依你说的做菜”,避免“顶牛”,节外生枝。 试鼎一般要试煮豆腐,佐以牡蛎、蒜。豆腐汤煮沸后,要调入稀淡的番薯粉,这一步非常关键。入粉太多,会把豆腐汤凝成块状的;入粉太少,豆腐汤不能形成羹状。新娘应沉着试鼎,免得慌张,造成咸酸苦辣甜五味失调。农家重视豆腐,这谐音“务”(有),好兆头;牡蛎,俗称“蛎仔”,谐音“弟仔”(小孩子);蒜,俗称“蒜仔”,谐音“孙仔”(孙子)等,这是喜家所欲的追求和期望。

福州民间丧葬习俗福州早年民间对于丧葬有一套不成文的规例,一直延续下来,到现在有许多已经逐渐革新简化,但还有残留痕迹可寻。 办丧事,首先,旧时有句民谚叫做“七七做,八八烧”,就是说人死了要“做七”,每七天叫一七,七七四十九天,每一七都要请道士做道场,或是请和尚尼姑念经,要设灵前桌,每日早晚要唱汤、唱饭、点塔香。七七四十九天,并非是足足四十九天,中间“孝男”要拔掉一天,六七是“孝女”日也要拔掉一天,如果是未上寿的“少年亡”(男不到五十岁,女不到四十岁)的就不是七天一七,只有六天了。这其间有烧纸屋、烧金银箱等等。七七之后有“烧六旬”(即六十日)要礼祭,烧纸鸭牳,一百日也要烧祭,一百日之后就要等到“周年”(即一年足)到“三年”(即足二年)就要除服,这就是民间所说的“两年足三年促”除服就是孝服已满可以换吉服,照常生活,不要为孝服所拘束了。 早年在丧事中有许多陈规陋俗:做官的要告“丁忧”回乡守孝,孝服满后再陈请复职。“三年”守孝中不能参加宴会应酬,夫妇不能同房,家属不能生孩子,否则经人告发就要办罪。民间虽没有这许多限制,但在守孝中是不能婚娶的,周年之内也不喜欢参加喜庆。如遇必须婚娶的,可在百日之内操办,叫做“借孝”。官家也有借孝之例,如当年曾国藩守孝挂帅,就是由咸丰皇帝下旨借孝的。 实际上在“三年”守孝之中,有逐渐淡化亲属思念的含意,由七七到六旬,由六旬到百日,由百日到周年,由周年到三年,逐渐拉长,也就逐渐淡忘。最后只有每年的“忌辰”(逝世纪念日了)。

其次,男子在父母亡过之后,就要服丧。古时谓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死曰孤哀子。在服丧中是十分狼狈相的,所以福州有句讽人其貌不扬的人叫“真像孤哀子”,就是这个意思。

上寿的人死亡,有发素帖(即讣告)及企“屏风”的规矩,在素帖及屏风上自称为“不孝男”,在讣告的尾段是这样写的:“不孝男某某等待奉在侧亲视含殓即日遵礼成服。”所谓成服就是开始戴孝。戴孝一般都是首七开始,这日叫做“上孝”。在上孝之前,男人要去理发,刮胡须,否则要等到七七四十九日终七时才能理发,孝男穿麻衣带麻帽穿草鞋,腰扎草绳,麻帽上挂两个棉球。据民间传说,这两个棉球的作用是:孝男在服丧期中要把两边耳朵塞起来,任人讥、任人骂、任人说什么坏话都装做听不见。是否如此也无人考究。父死挂左边,母死挂右边,父母俱死挂两个,这是按民间习俗男左女右来挂的。出葬时孝男要手执“孝儿杖”,杖长三尺,糊以白纸絮。孝儿杖,父死用木杠,母死用竹竿。这就是所谓“柴娘罢(父亲)、竹娘奶(母亲)”。

以上所述都是从古训中的“孝道”而来的,父母死这样做就算尽了孝道,生前是否孝顺就是另一回事了。现在这些习俗在福州市内已简化了许多,但在郊县还保持着,其中不乏薄养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更有甚者互相攀比,为办丧事而负债累累,污染了社会风气。这些旧俗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格格不入,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福州传统宴会的礼俗和禁忌福州传统宴会中的许多礼俗和禁忌,因都有一定意义,且并不繁杂,稍加讲究就能做到,所以现时进行了许多革新,这些礼俗和禁忌仍能保留下来,现举数例谈谈。

语言上的客套。设宴请客,客人来了,主人多说“劳驾,劳驾”,客人呢?遇寿庆抱拳说“拜寿”,时髦的说“健康长寿”;其他的喜庆均统说“恭喜”,唯丧宴,客人以肃然不语表示哀痛为佳,低头紧握主人的手,至多说一声“保重”,千言都在一言中,甚至“无声胜有声”。在宴会上,主人劝酒说“请重酌”,“没好菜,给侬骗啦”(因为收人家红包,只好谦说“骗”了);客人说“吃好了”,不说“吃完了”(不吉利)或“吃真饱了”(粗鲁)。

宴中的待吃和不吃。福州的寿宴和其他喜宴必有一碗太平燕。太平燕谓大菜,出大菜要放鞭炮,放过鞭炮还要等待主人敬酒,在这之前是不能动筷的。有小孩不懂规矩的,大人就会制止,这是待吃。不吃呢?不吃是最后一道“全头鱼”。全头鱼“有头有尾”且象征有余,岂能吃掉?不吃,最后由主人收起,作喜庆后期的“饭配”(下饭菜)或送邻里亲友共享。

盘碗碟的重与不重。婚丧两种宴席,吃完一道菜,盘碗碟皆不能重迭,工作人员来收时也不能重,这是怕触“重丧”和“重婚”的彩头。除此以外,其他的大多可以重。不过依我看,现今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按理“添丁”宴也不能重,但旧俗不管这一套。 菜肴中宜与不宜。婚宴和添丁“弥月”宴等不能上鲳鱼,不论桔汁鲳、炖鲳都与“娼”谐音,故不宜,丧宴必须有一碗羊肉,俗称“羊肉袋”,因羊懂哺乳之恩,有跪着哺乳的举动,所以食羊肉表孝心。此俗实无道理,既然如此,丧宴不上羊肉才是呀!但是,祖宗教我们这样做,大家都这样做,谁敢去违反?

喜宴要有一碗太平燕,这已是常识,现在的寿宴第一碗是纱线面,过去似无此俗。面与命谐音,吃炒线面象征长命,实也无可非议。

“依奶”(母亲)不能“做八十”。福州有一句骂人的话叫“依奶做八十”,所以为母亲做生日不是七十九岁就是八十一岁;即使每年都做的,八十岁这一年也不做。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福州话中八十与“拔直”(死亡)谐音,做了八十便意味着“拔直”。其次,传说罗隐的母亲生前十分悍恶,死后被关入地狱,时年八十岁。

入门之后,有个“下灶前”风俗。新娘到厨房,扎挂围裙,先烧柴火,后煮鸡蛋,伴房妈口唱:新人下灶前,家产层层“咸”(高)……这是一种示范性的仪式,新娘仅仅做个动作。

到了第二日,也有在三五日后,新娘要下厨房做饭做菜,叫“试鼎”。所谓“试鼎”,就是对新娘的煮饭、炒菜、煎汤、炖鱼……烹调技艺来个“考试”。这时,母婆、婶婆、姑婆等亲戚长辈都来围观,可以提议这道菜怎么煮、怎么焖、怎么炊等;可以从持刀切菜,剖鱼削肉,到油盐糟酱等使用,进行考察和出题做菜。一般都含有辅导性,以期煮得好,炒得香。如果有一两位亲戚长辈故意出题,新娘就应有自己主见,不能听凭随便说的,免出差错。但作为新娘不便应嘴,采取“说的归说的”,而试厨技艺要有自己的本色。要是人家查问,便说“先试试口味,下次再按你的吩咐办”,或平和谦虚地应声“先吃吃看,以后再依你说的做菜”,避免“顶牛”,节外生枝。 试鼎一般要试煮豆腐,佐以牡蛎、蒜。豆腐汤煮沸后,要调入稀淡的番薯粉,这一步非常关键。入粉太多,会把豆腐汤凝成块状的;入粉太少,豆腐汤不能形成羹状。新娘应沉着试鼎,免得慌张,造成咸酸苦辣甜五味失调。农家重视豆腐,这谐音“务”(有),好兆头;牡蛎,俗称“蛎仔”,谐音“弟仔”(小孩子);蒜,俗称“蒜仔”,谐音“孙仔”(孙子)等,这是喜家所欲的追求和期望。

做半段”——隆重的村庆活动 福州郊县的乡村早已有约定俗成的村庆活动——做半段。这村庆日多在每年夏收夏种或秋收秋种之后的农闲时间里,且皆定在农历七月以后。例如,鼓岭七月初七,义序八月初四,城门八月初八,淮安九月十五……都是各村的村庆日。有的大村里的村庆日还特意分为两天。例如福州东郊五里亭的后浦村,前半村定在八月廿一,后半村定在十月十六。村庆日恰在农历年过了一半以后,这一年的时间已过“半个阶段”了,所以村庆活动就被称为“做半段”。这时天气晴朗,气候宜人,农村多闲日,正适合于社交活动。所有相邻乡村的做半段日子都错开来,时间不一橛,每村一年一次,为的是各村可以互相邀请,村庆活动不停,节庆气氛热闹,历久不歇。

村民十分重视做半段,为了使村庆办得隆重而体面,他们早在上半年做好宴请的物资筹备工作,养肥了鸡鸭猪等禽畜、酿好了米酒;路上相遇,也总在相互提醒或转告:“要来做半段哇!”村里的孩子们更是巴望着做半段。

记得50年代我孩提时故乡后浦村农历十月十六做半段的盛况。那是秋尽时节,金风送爽,村前村后的晚稻早已收割晒干进仓了,在刚刚干燥的田野上,孩子们挖开稻茬下的田土,捉到躲在泥洞里准备冬眠的胖泥鳅,这泥鳅自然成了半段宴席上的一道美味了。傍晚,邻村的舅舅、舅妈、表哥和远在快洲村的老舅公、表叔都陆续来了;父亲鞋厂里的同事也到了,有的客人还“私自”带来他们的朋友。我的同班小客人早在中午就来,品尝过母亲用虾米、蚬仔肉煮的锅边糊。入夜,村头村尾汽灯明亮,村庆的酒宴开始了。这时,谁家的客人多,谁家就被认为好客,社交广,“会做人”,也会被人瞧得起。我家办两桌酒宴,老祖母把她用五月五“午时水”酿的青红酒汲出让客人们畅饮,客人们赞美这酒“很霸,很霸(真棒)!”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全村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划拳喝酒声此落彼起。亲戚朋友聚在一块,畅叙亲情友谊,让累了半年的身心轻松一下。宴席上,或商谈买卖生意,或话桑麻,庆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好年景,筹划明春农事,期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酒过数巡,皓月当空,客人酒足菜饱尽了兴要告辞了。村口的路上,人声鼎沸,互致珍重,踏着月光,便“家家扶得醉人归”了。远道的客人则留宿,不在话下。

“做半段”这村庆活动,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载体和形式,密切了村与村间的联系,增进了亲朋好友的情谊。没有送礼,不收红包,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今天你来吃我的,明日我去吃你的,彼此机会均等,每人一年只办一次,洋溢着人们之间的亲情爱意,既有山野淳朴的风情,又有田泥浓郁的气息。做半段这乡俗能流传至今,足见其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不过,我们要防止在做半段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甚至进行赌博的不良现象的发生,让这个村庆乡俗能葆其原来古朴、纯正的本色,以利于村际和人际之间的正常交往。

请回门和“撮食女子出嫁之后,有的翌日,有的第三天,女家派出新娘的弟侄一辈的人,到男家“请回门”。这时,新娘新郎便在晚辈代表引路下,偕行“回门”。如果双方家庭相隔较远,就要坐轿、扛兜、骑车、坐船。现在交通方便,选坐汽车。

请回门,古称归宁。只来一天,当晚便回男家的,叫“请赶烛”,定在烛明夜黑时分返回夫家;要是路远,或女家场面热闹,可逗留三五天,既可会见女家的亲戚朋友,又可在热闹场面,人们对新郎(俗称姑爷、姐夫)进行有趣的乐和滑稽的调笑。作为新女婿定要礼貌待人,举止文明,婉转答对,避免被圈入合谋计算的“圈套”,弄得既要受罚,又要被人取笑。如端茶盈杯,就要平稳举喝,不滴不漏。又如食太平面,怎么用筷夹“太平”(鸭蛋),怎么挑夹线面等动作都要讲究,有的以象牙筷子或银箸供新女婿使用,必须开动脑筋,沉着应对。再如酒席间怎么酌酒、怎么夹食、怎么对话等都要留心,稍有差错,都要被“处罚(罚钱)。从单项罚钱,买了礼饼等分给在场亲戚朋友,叫做小”撮食“;到几项罚钱集中起来,办起酒宴请在场亲戚朋友,叫做大”撮食“。新女婿被“撮食”,留下“傻女婿”笑柄,久久作了“话头”。一般岳父母出面干预过重的“撮食”,只要不属于新女婿本身智力低下或洋相百出的。

“清明节与“菠菠粿” “清明节与“菠菠粿” 清明节,是全国性的一个传统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扫墓,主要为祖先的坟地锄草、培土,有的人还会在坟边种一棵长青松柏或其它树木。扫墓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压纸,就是在墓头上压一些冥钱纸,表示此墓已由后人祭扫过,或向路人表示:在此安息的前辈后继有人!有闽诗云:“坟前致祭酒三杯,点滴何曾到棺材;地下料应无币厂,只好人间造钱财。”诗句既幽默、诙谐,又道出了福州人为什么称清明扫墓为“压纸”的缘故。

扫墓毕,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人们说明本户已履行了为祖宗祭墓的责任。

扫墓的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主味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粿,如今,街上[米时]粿店也大量出售菠菠粿。

菠菠粿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成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粿就是很好的点心。

正月乡村的迎神活动游神、迎神是福州乡村正月里举行的一种习俗活动,具有道教色彩。农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游神的时间,成为乡村“做年”(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游神常以村为单位,有时数村联合,用敞篷大轿抬着当地供奉的神祗塑像,如泰山神、白马王、临水奶和各村单独供奉的主神、诸主神的部属,如孩儿弟、七爷、八爷和白须等竹制的“扎骨”神像,分别由人顶着,在锣鼓和鞭炮声中结队巡游村境,百姓夹道观看、迎接,场面热烈。

旧时,福州东郊后浦村游神、迎神活动的规格和盛况,可列全东郊之首。该村始建于宋代,历史悠久,古风淳朴,祖庙里供奉着大王林千岁和女神后浦郎娘(简称“后浦奶”)的神像。林千岁系后浦村林姓村民的祖先,宋代人传说他很有才干,被某王认为义子,遂成“世子”,封千岁爷。世代后浦人都十分敬重崇拜这位始祖,并把他神化,尊为“大王”。后浦奶是女神临水陈靖姑手下三十六婆官中的一位,性情贤淑,心肠慈悲,庇佑村境的妇女儿童平安,有护胎救产、送生添丁、保稚佑童的无边法力,深受东郊几十个乡境百姓的信仰和膜拜。至今,后浦村庙中的壁画仍生动地描绘着她的功德。每年正月十一游“林大王”,十五游“后浦奶”,已成为后浦村的时俗,历世不衰,远近闻名。

正月十一中午,后浦村祖庙里烛光摇曳,香火袅绕,鞭炮骤响,锣鼓喧天,一色古装打扮的八位男青年抬起“林大王”的塑像。留着青须、慈眉善眼、穿着龙袍的大王安坐在轿子上,一少女举着凉伞护驾。队伍出了庙门,开始巡游全村。前面锣鼓开道,“东忠境”彩牌紧随,“孩儿弟”跟着,十番尺乐队奏着乐曲,十几个踩高跷的男子倚着音乐节拍边唱边走,并护卫着身后的“林大王”;“呼哄班”镇后,不时齐喊着“好啊”、“发财啊”、“风调雨顺啊”、“乡境平安啊”等吉语祥话,表达了全村百姓的祈愿。这长蛇般的队伍沿着村路迤逦前行,每到一个三叉路口,就有迎神、接神的案桌摆着,桌上放着水酒荤素,点着香烛。鞭炮燃起,道士念咒,祈求新春人寿年丰,全境平安。夹道观看的百姓在“大王”前的香炉里插上香烛,求得庇佑。孩童们跟着队伍穿插奔跑,兴高采烈。掌灯时分,林大王神像被游神队伍请进祖庙。正月十五游“后浦奶”的队伍游得更久更远。统一着装的八位女子抬着神像从庙里出来,五彩缤纷的仪仗紧随其后。秀丽端庄的“后浦奶”手握许多鲜黄鲜黄的油菜花,俯视着全村的芸芸众生。每游到一处人多的地方,只见妇女们手持香烛恭迎路旁,不一会儿她们便蜂拥到女神前。婆婆为儿媳取下一枝油菜花,新妇为自己取走一枝油菜花,祈求今年能生儿育女。这就叫“请花”。队伍游出村外,经过凤坂、连潘、后屿、茶会、竹屿、台头和鼎屿诸村,一路应接不暇。“后浦奶”把送生添丁的法力分赐给了沿途请花的妇女,为那些不孕或难孕的妇女带来了最美好的祝愿和希望,如果有的人今年不生育,明年、后年还要再向“后浦奶”请花,一直到能生育为止。

十五元宵夜,游神迎神活动达到高潮。主神已安坐神位,几尊未进庙的小神分别由男青年抱着,从数里外的田头地边争着往庙里跑,最先到者会得到人们最多的祝福。等到所有的神祗都入庙安坐后,庙前焰火四起,锣鼓震耳,“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一直到深夜。 福州游神迎神习俗,到50年代后渐废;80年代以来,包括后浦村在内的部分村庄又有所恢复,渐渐剔除掉其中封建迷信的糟粕,增加了道教文化和女神陈靖姑文化的内容。

早年,福州还有许多迎神活动,如迎吴颜爷、迎泰山、迎城隍、迎尚书等。因此种活动封建迷信色彩浓厚,提高了认识的市民不予提倡,遂逐渐地淡化,唯春节期间被称为“迎年”的游神还能看到。笔者以为,作为民俗,作为庆春节或元宵的迎年活动如引导得当,是无可非议的。

派吃演出”的风俗过去福州地区经济实力较弱的小戏班,多在偏远的山乡走村串寨流动演出。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从一地出发到另一预订演出的地点,往往一天不能及时赶到,这就得派人先到这两个地点之间的必经村落,贴上一张“红纸榜”,一般是贴于祠堂或庙宇的墙上。纸上写明某戏班某日经过贵地,特在贵地暂时逗留,并在贵地演唱一乐。当地乡绅见此红纸榜后,便马上叫人鸣锣通知全村,作好接待过镜戏班的工作。

戏班一进村,首先是解决吃饭问题。当地乡绅请戏班班主开列人员名单,然后编号抽签,按村民户数进行分配到户。或一户分配一人,或一户分配二人,视户主经济状况而定。这样,演员的吃饭问题便分散到各家各户去解决。吃饭不要钱,全部免费招待,这就是“派吃演出”的习俗。

为了答谢中途过镜村庄的接待,戏班便在当天下午或晚上演一台戏,其间的点心也由各家各户端送到戏台。如果戏班演得好,受到当地村民欢迎,也有被挽留多演两天的。

这种的“派吃演出”风俗,相传是明朝福王的后妃当年流落到穷乡偏壤时,曾受到戏班艺人的接济。当她回宫后,为了表示对戏班艺人的感恩,特命太监传旨各地,凡有戏班过镜进村,应尽力给予礼遇款待。 送三旦和满月酒生男生女,外公外婆家都要“送三旦”。“送三旦”是指分娩三天,定为“三朝洗儿”日,作为娘家人,就要为产妇送来了鸡、面、蛋、油糯米、红糖等礼品,以供哺乳育儿期间的食用。有的娘家殷实,还送来桂圆、羊、鸭以及幼儿的衣服、兜衣、小棉被、毯等,甚至金银饰品、贺礼。娘家的亲戚也有“赠安”的礼品,一般为鸡面或太平面,宽绰的还赠送高档东西。这些都集中娘家,分娩后第三天,挑担或驾车送来。“送三旦”,多是产妇的弟侄辈挑来,也有地方是外婆领担送来。福州民间十分重视分娩后的调养,要吃若干只鸡,三餐食线面或糯米饭,忌吃海鲜之类东西,保元养身,以期喂乳不乏。到了婴儿满一个月,喜家要请喝“满月酒”。一般只请外婆家的亲戚有“赠安”的,有的也请喜家族亲戚属有“赠安”的。大家合饮一堂,酒毕,来宾都分别看看婴儿,赠送“弥月之庆”红包。这是礼尚往来的,收了人家的,到了人家添婴,也要还应人家。

7

福建民俗文化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世教博物馆”、“光明之城”的美誉。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40处,县(市)级600多处。其中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记载古代海上交通和贸易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广受台胞和海外侨胞信众膜拜的天后宫妈祖、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与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阳桥、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以及与惠东民俗、海滨风光、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秀出东南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使泉州成为一个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泉州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融洽交汇、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泉州作为唐朝中期以后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区之一,保留了唐代中期以来的大量文化信息,包括语言、艺术、风俗、宗教等。其中,南音、北管、高甲戏、歌仔戏、梨园戏、提线木偶是泉州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 梨园戏:距今至少有800年的戏剧。戏中指挥一般为鼓手,而鼓手的打鼓方法竟然和汉代出土的乐俑形态相似,也得名“宋元南戏活化石”。南音(也称南管):古代闽南语传播的时候也将此音乐带到东南亚等地,以至于有闽南语的地区就会有南音。傀儡戏(提线木偶):提线木偶的发源地就在泉州,和南音一样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拍胸舞:闽南通俗舞蹈,已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泉州地区戏曲舞蹈种类繁多,还有泉州北管,高甲戏,打城戏,火鼎公火鼎婆,涂脚舞,迎阁等。 泉州,周为七闽地,历年来出土的西周礼乐器和原始壁画,反映了二、三千年前泉州原住民古闽越族人的原始舞蹈风貌。唐朝中期以来,中原人南迁入泉;唐、五代时,不但城郊东湖常有游宴歌舞的记载,南安云台山下还建有常设性歌舞院馆。宋、元时代,泉州已是东方第一大港,成为“市井十洲人”的“富洲”、“乐州”。海内外文化在泉州出现大融合的景象,反映在文人诗中常见有关歌舞活动的描写。官府甚至不得不出榜喻民“莫贪浪游,莫看百戏”。明、清时代,泉州地方戏曲、民间歌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了上元节泉州城内游灯、踩街歌舞活动“一国若狂”的热闹景象。解放以来,泉州民间舞蹈一枝独秀,蜚声全省、全国。

本页关于安溪假日广告 福建安溪节日习俗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