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感德网 安溪感德五落大厝是谁家建的
安溪县(拼音:an xi xian)英文简称Ann Kway,An Xi。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南,晋江西溪上游,北纬24°51′-25°26′,东经117°34′-118°18′。总面积2983.1平方千米。全县总人口1063720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37838人。除官桥、湖上、剑斗、白濑等少数畲族居民外,其余均为汉族,通闽南方言。 安溪是福建省泉州市辖县,中国茶叶基地之一。县府驻凤城镇。五代南唐置清溪县,宋改为安溪县。县境位于戴云山脉东南坡。地形以湖头—石坪为界,可分为:西部(内安溪)为戴云山脉的主体部分,地势高峻;东部(外安溪)以低山、丘陵为主,并镶嵌有若干向东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西溪自西北流向东南,在盆地内的沿溪两岸,发育了一片冲积平原,为主要农耕地区。西部气候属中亚热带,东部属南亚热带。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安溪茶园面积约0.67万公顷,居全省各县市首位。盛产乌龙茶,其珍品“铁观音”远销30多国家和地区。矿产资源较丰富,有煤、铁、锰、铅、锌、石灰岩和石墨等。潘田铁矿是全国重要的富矿。轻工业以制茶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新建的漳(平)—泉(州)铁路已通车到县境剑斗。 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全县辖13个镇、11个乡:凤城镇、蓬莱镇、湖头镇、官桥镇、剑斗镇、城厢镇、金谷镇、龙门镇、虎邱镇、芦田镇、感德镇、魁斗镇、西坪镇、尚卿乡、参内乡、白濑乡、湖上乡、大坪乡、龙涓乡、长坑乡、蓝田乡、祥华乡、桃舟乡、福田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安溪地处戴云山脉东南坡,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多山,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40座,大多分布在西北部,最高山峰太华尖海拔1600米。以五阆山、跌虎山为界,西部称内安溪,东部称外安溪。外安溪地势较低,平均海拔300—400米,以低山、丘陵串珠状河谷盆地为主;内安溪地势较为高峻,以山地为主。河流以晋江上游西溪(又名蓝溪)为主,发源于桃舟、棠棣和永春一都,由此流向东南,经南安汇入晋江,境内流程105千米,西部的福前、白荇溪和举溪等,流程较短,自西北向西南注入九龙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外安溪夏季长且炎热,冬季短而无严寒,年均气温19-20℃,年降雨量1600mm左右;内安溪年均气温16-18℃,年降雨量1800mm以上,无霜期约260天,秋冷较早,春来较迟。
下面是更多关于安溪感德网的问答
有几个人是福建安溪感德的?、
吴夲(979-1036年) 字华基、号云冲,闽台尊称吴真人、大道公、保生大帝,泉人俗称花桥公,北宋·泉州府清溪县常乐里石门(今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人,后移居泉州府同安县礁乡(现划归漳州市龙海县)。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6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卒于景祐三年(1036年)。生前是个名医,死后被尊为神。 祖籍考 南宋·庄夏白礁《慈济宫碑》、南宋·杨志青礁《慈济宫碑》、《同安县志》、《海沧县志》、《龙海县志》均无关于吴夲祖籍的记载。但在安溪方面,却有许多资料证明吴夲原籍泉州府清溪县(今安溪县)常乐里石门,其父吴通、母黄月华由安溪入居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乡(现划归漳州市龙海县)。 近年,石门出土一方明·吴泽泉《墓志铭》。吴泽泉生于明·嘉靖丙午年(1540年),《墓志铭》作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为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郑之玄所撰。《墓志铭》曰:“……泽泉君,讳应,字源济,泽泉其别号也。先世自光州固始择胜于清溪之常乐里家焉。传至宋,为真人公(吴夲),从仓公啖上池,佐上帝渡活群生。吾曰:慈航下土,子孙应有食其报者。后受黄石公书,饵丹飞升,此又敛福遗后之意也。宣和间封慈济真人,迄今香饵普庇……” 清·文渊阁大学士、安溪湖头人李光地(参见泉州历史网qzhnet.126.com《泉州人名录·李光地》)所作《吴真人祠记》载:“吾邑清溪(今安溪县)之山,其最高者曰石门……吴真人者,石门人也……乡里创庙立祀……子孙聚族山下,奉真人遗容。” 清·乾隆《安溪县志·山川》载:“石门尖,高峰绝顶,其麓有宋·灵医吴真人祖迹在焉。”该书《仙释》载:“宋·灵医吴真人故迹,在石门尖麓。”同书《古迹》亦载:“宋·灵医吴真人故迹,在石门尖麓。” 在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现存有始建于宋代的玉湖殿,是当地奉祀吴夲的庙宇。殿中悬有“真人古地”之匾。相继,安溪官桥五里埔建双鲤堂、湖头建清溪宫、参内大厝建龟峰堂(石堂宫)、长坑衡阳建衡阳庵,都是奉祀吴夲的。
闽南文化有哪些
1南文化包含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饮食文化及方言等。 2、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崇武古城)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是其代表作。该民居建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其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习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二、三、四落三等,以厅为组织院落单元、厅、廊、过水贯穿全院、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所不同的是该建筑为群体建筑,且座座雕梁画栋,装饰有透雕、浮雕、线刻或圆雕而成的精美木雕、砖雕、石雕、泥灰雕,雕饰题材十分广泛,雕刻技艺精湛,雕琢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戏剧故事、山水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该民居建筑群既沿袭,保留了传统的闽南民族建筑风格和特色,又部分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装饰艺术特点,堪称闽南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中国域外建筑艺术合璧的杰作。此外,俗称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楼式”的闽南侨乡民居“番仔楼”也是其代表作。 3、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博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4、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系指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东方第一大港”,海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曾经盛极一时,多元文化在泉州大地上交融汇合,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信仰文化。闽南人除信奉道教(元妙观、老君岩)、佛教(开元寺)、伊斯兰教(清净寺、灵山圣墓)为主兼信仰印度教、基督教(泉南堂)和摩尼教(草庵)外,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间除信仰中华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诸神(如土地公等)外,还信奉实有其人被尊为神灵的保生大帝(吴夲)、妈祖(林默)、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原名郭忠福)、惠泽尊王、清水祖师(陈普足)、开漳圣王(陈元光)。 5、宗族文化 宗族文化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 6、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闽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十分发达,除剪纸、纸画、漆雕、漆器等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外,最值得称道的有被誉称“宋元南戏活化石”、“东方古典音乐明珠”、“古代戏曲艺术瑰宝”的闽南语系梨园戏、高甲戏、南音(中国四大古乐之一)和木偶等。此外,还有融合释、道二教之法事活动形式发展而成全国罕见的宗教戏剧———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 7、闽南方言 闽南语方言系指闽南人创造和使用的地方语言。该方言是汉语诸方言中很重要的一种方言,为中国八大方言之一。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60种语言之一。据统计全球讲闽南话的人多达近4000万(福建800万、台湾1700万、南洋约1200万。世界其他各地约200万)。 8、饮食文化 闽南人历来讲究饮食,形成“鲜、香、淡”的独特风味,在色香味上独树一帜。如今,闽南各地大街小巷,云集着各种各样小吃,吸引大量海外侨胞、台胞及游人前往品尝。 闽南风味小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流传着许多“食”文化的故事。小吃注重口味、营养、多样,一般喜酸甜不喜辛辣,喜清淡不喜油腻。小吃品种繁多,式样翻新,造型美观,且用料考究。
本页关于安溪感德网 安溪感德五落大厝是谁家建的内容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谨慎操作。尤其涉及您或第三方利益等事项,请咨询专业人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