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raise_ge
家教 喜大普奔! 国家终于对孩子玩游戏这件事出手了! 从此后,娃们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玩1小时游戏。 如果逐渐把熊孩子爱看的短视频啥的,也纳入管理范围,就更好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来看看玩手机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1 玩游戏刷短视频,对我们的改变究竟是什么? 先不说孩子,想想我们自己,有多久没有认真读完一本书,投入地看完一部电影了? 小时候,拿到一本喜欢的书,真是废寝忘食地看呀,吃饭看,上厕所看,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有了公众号后,最初一篇文章可能要花5分钟读完,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后来图文排版越来越精美,篇幅越缩越短,但完读率(读完一篇文章的用户比例)依然不断下滑,我们越来越难有耐心从头到尾看完一篇文章了。 到了短视频时代,如果一个视频的前3秒没吸引到你,就会迅速划到下一个。 这个过程中我们大脑的兴奋阈值被不断拉高,越来越难被吸引被刺激。 就像一个原来口味清淡的人,每天撸串、火锅、大餐,口味越来越重,再让他吃清粥小菜,根本吃不下去了。 手机游戏短视频就相当于重口味美食,让你感到兴奋,过瘾,满足! 而学习工作,就像清粥小菜,吃惯了大餐的人,会感到索然无味。 很多人工作一会儿,就忍不住要看看朋友圈,刷刷社交平台,就是因为大脑习惯了高刺激事物,总要找些能分泌多巴胺的事情做。 这个依赖路径如果出现在孩子身上,学习、运动、阅读,这些你希望他培养的好习惯,全是“低刺激”事物,他都不感兴趣了,想想这是多可怕。 所以游戏对孩子最大的危害,不是瞎眼,不是上瘾,不是性格暴躁,而是让孩子很难投入学习,深入思考。 2 高刺激事物是怎么影响孩子学习的? 知乎上一位叫edmond的答主,对“学霸和普通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给出了12.4万赞的高赞回答。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那些让“学神”们用更少的付出得到更好的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