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中国
书香中国——图书馆建设七十年
2021-08-14 14:03今日中国
简介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由55所起步,历经数次现代化转型发展至今,已超越传统图书馆概念,成为信息、知识、文旅的共享空间,令读书成为一件很酷、很享受的事。 在美国《时代》周刊发布的2018年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中,中国天津的滨海图书馆名列旅行目的地榜首,该...
新中国图书馆事业由55所起步,历经数次现代化转型发展至今,已超越传统图书馆概念,成为信息、知识、文旅的共享空间,令读书成为一件很酷、很享受的事。
在美国《时代》周刊发布的2018年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中,中国天津的滨海图书馆名列旅行目的地榜首,该刊点评道:这是一个社交空间,也促进了閲读和灵感启发,图书馆持续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新景点之一。
这所科幻片中才有的图书馆,有绵延至天花板的白色书山,巨大的球幕厅酷似明眸,令不少网友看了后大呼想去天津朝圣。自2017年10月开放以来,该馆吸引逾180万名游客,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的图书馆可以让二者同时进行——用数字技术将万卷书装进旅人的口袋,而别具一格的图书馆又吸引着读者不远万里去体验舒适的阅读氛围。那么,新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是如何发展到如今的面貌呢?在网络经济时代,图书馆又扮演着甚么样的角色?
由55所起步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储存和传递中心。我国自春秋战国就出现了收录保存文献的藏书楼,但一向重藏轻用,不具公开外借的功能。真正具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在清末出现——京师图书馆和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也就是现国家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将抗战以来国统区、边区、沦陷区各自发展的图书馆整合在一起。当时全国仅有公共图书馆55所,高校图书馆132所,科学和专业图书馆17所,私立图书馆44所。不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沿海大城市,而且藏书量少,古籍文献多遗失散落民间海外。
在此背景下,国家专门组织政务院指导接收工作委员会,迅速开展图书馆建设工作。在接收的旧图书馆、藏书楼的基础上改建一批图书馆,另外新建一批省级公共图书馆、高校及专业图书馆,并废除入馆收费制度,私人图书馆逐渐消失。
为扩大馆藏,外交部等部门多次出面赴海外收购、追回古籍文献。民间也纷纷响应,全国各地的庙宇寺观、藏书楼和私人藏家捐出大量善本手稿,丰富了新馆馆藏。以北京图书馆为首的大型图书馆,开始举办展览、诗歌讲座、评书会等文化活动。
以1951年安家北京图书馆的33册《永乐大典》为例,其中11册由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系图书馆赠还,21册由商务印书馆捐赠, 1册来自实业家周叔弢。周叔弢在信中写道:珠还合浦,化私为公,此亦中国人民应尽之天责也。反映当时不少藏书家的心声。
当时的图书馆事业相对落后,既无规章制度经验,又缺乏现代图书馆管理技术和人才,而冷战形势下,新中国採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学习苏联成为必然选择。主要方式是翻译出版苏联的图书馆研究着作,此外也派出留学生,请苏联专家来华指导,展开两国馆际交流协作等。
与过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不同,在文学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对农村的公共文化基础建设尤为重视。閲读不再是知识分子和城市居民的特权,工农兵成为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农村图书馆(室)如雨后春笋在全国範围内纷纷建立,1957年底已发展到18万多个。在偏远地区,则设置流动图书车(箱)供工农兵借阅。
如火如荼的图书馆建设,也很快延伸至少数民族地区,先后建成西双版纳州图书馆、绥远省立人民图书馆(后改称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等。
1949到1957短短8年时间,中国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翻了7倍,高校图书馆藏书量翻了5倍,1956、1957两个年份增幅最快,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1956年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和1957年《全国图书协调方案》的颁布。
1958年开始,全国的图书馆数目随大跃进又迅速缩减。文革十年,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工作出现停顿甚至倒退。直到改革开放,图书馆事业才迎来第二个春天。
现代化转身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包括图书馆、新闻出版、影视娱乐在内的各项文化事业开始复甦。1980年8月5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向各省、市、自治区发布《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令图书馆事业与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图书馆业自身的行业变革相契合。
刚刚甦醒的图书馆行业,赶上了中国近现代最大的城市化浪潮,特别是1993年到2013年这20年期间,中国的城市化比率从28%提高到53%。城镇人口增加,城市数量和规模扩大,农村也转向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数增长了2.5倍,总流通人次增长了8.5倍,使用率大幅提升。城市建设规划下的公共图书馆,日益成为市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成为流动人口增强职业竞争力的充电站。仅2016年,全国举办各类读者活动14万个,参加读者7,138万人次。
私人创办的公益性图书馆也开始零星出现,它们主要分布在农村,创办人多为农民、退休人员及乡镇干部、教师、医生、邮政投递员等在职人员。据2009年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11所私人图书馆,分布在农村的有188所,佔总数的8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书刊出版业也进入繁荣发展期,1978至2016年,全国图书出版种数增长逾33倍,报刊出版种数增长逾10倍。
1979年的《关于徵集图书、杂誌、报纸样本办法》规定,出版物一经出版,都要向版本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缴送样本,各省市图书馆据此可以评估出版物质量进行选购。公共图书馆依靠各级政府财政拨款支持(财政拨款佔收入比高达89%)来新增馆藏。截至2016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已达90,163万册,为1979年的5倍之多。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中国图书馆也两次华丽转身,完成数字化技术转型。一次在七十年代末,电脑管理的书目数据库,逐步取代了手工检索卡片,机读目录系统普及。另一次是九十年代起的数字化革新,纸质书变电子书,图书馆将信息上载互联网,开拓了新的知识共享空间,从此实体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共存互补。
与之相对应,各高校设置的图书馆专业,也从单一的图书馆学,扩大到图书情报学、通信工程等电脑相关专业。据《中国图书馆年鉴》统计,截至2016年,专业技术人才已佔公共图书馆在职从业人员的71.8%。
制度层面,当前中国图书馆业已形成现代化管理模式——总分馆制。即在一个城市或地区设总馆,周边围绕数个分馆(专门从事服务读者的工作)。总馆对分馆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如数个太阳系同时运转,达到各级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服务互动。
然而,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在建馆规模、馆藏量、信息化普及率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各级图书馆对少儿、盲人借阅区等特殊分类的投入也不够。
近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陆续通过并发布相关法律,进一步应对解决:
2017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强调各地区政府应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意味着图书馆不分地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之一,中、西部地区政府将配合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投入大量资源发展图书馆事业。
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明确指出由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设置少年儿童閲览区域,并提供特殊群体服务,保障了图书馆的公益性和均等性。
不只是图书馆
回顾新中国图书馆事业七十载,人们对图书馆的定义其实一直在变。在2003年,中国图书馆学家黄宗忠就对网络时代的图书馆重作定义,将信息系统拓展至信息空间、物理场所、虚实结合的複合体,以契合图书馆的数字化和日益丰富的文化传播功能。
数字图书馆录入古籍、文献、影音等海量资料,通过APP或微信公众号供读者随身閲览,实体图书馆则愈来愈考虑空间布局,外观上致力打造城市人文景观,通常请来知名建筑师、设计事务所合作,拉动当地文旅经济。如北京市郊的篱苑书屋,身处美丽宁静的村落,吸引从北京来的一日游游客,他们会在附近消费,也会为书屋的维护捐款。
不少图书馆借鑒私人书店的营运模式,贴近文青口味。如位于秦皇岛的最孤独图书馆,游客千里迢迢而来,只为入内点一杯咖啡,翻翻书页,体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
今天的图书馆或许已超越图书馆的概念,成为信息、知识、文旅的共享空间,令读书成为一件很酷、很享受的事。
参考资料:
《中国图书馆史》 韩永进主编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7年
《图书馆学导论》 黄宗忠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8年
《中国图书馆年鑒》 中国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1996-2017年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文件选编(1949-2012)》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4年
《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起源、现状与未来趋势》 图书馆杂誌 2014年第 5期
《20世纪50年代中苏图书馆事业交流及其影响研究》 图书馆情报工作 2009第 3期
《最美图书馆火了,馆方有喜也有盼》 新华社 2017/11/ 3
《篱苑书屋:最美图书馆让山野小村获新生》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5/ 7/ 8
Tags:书香,中国,图书馆,建设,七十年,新中国,图书馆,事业,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