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中国
防沙治沙,向大自然召回绿色
2021-06-22 22:20今日中国
简介土地沙化,环境恶化,荒漠化问题正影响着全球100多个国家。建国后,中国政府就着手进行防沙治沙工作,兴建林场和防风固沙林带,启动大型造林工程,使得荒漠化问题逐渐得到遏制。近年受到关注的库布其治理模式更成为一种新的治沙典範。 1964年,19岁的陈彦娴...
土地沙化,环境恶化,荒漠化问题正影响着全球100多个国家。建国后,中国政府就着手进行防沙治沙工作,兴建林场和防风固沙林带,启动大型造林工程,使得荒漠化问题逐渐得到遏制。近年受到关注的库布其治理模式更成为一种新的治沙典範。
1964年,19岁的陈彦娴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河北北部的塞罕坝林场工作。塞罕坝原是清朝着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此时陈彦娴眼前却是黄沙漫天,草木难生。这里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3.3摄氏度,年均积雪时间长达7个月。
林场艰苦的工作条件也令陈彦娴印象深刻。一遍遍的播种、育苗程序让她手磨出了血泡,手臂肿得抬不起来。冬天汗水把棉袄湿透了,棉衣又结成了冰甲,走起路来,全身哗哗地响。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塞罕坝林场职工建设起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了守衞北京和天津一带的重要生态屏障。
新中国70年的防沙治沙路,有无数像陈彦娴这样在沙区默默耕耘的人,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治理好荒漠化与风沙,向大自然召回绿色。
直面荒漠化
当今全球100多个国家都受到荒漠化问题困扰。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异常气候变化,加上海洋气流无法到达,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大面积的荒漠。二十世纪后,人口快速增长,过度放牧、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都导致了荒漠化进程加快。可使用土地减少,沙尘暴天气,生态环境恶化,都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中国北方大部分土地处于乾旱和半乾旱区域,面临严峻的荒漠化问题,如果不加以遏制,很容易演变成沙地。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下,防止土地沙化任重道远。
新中国成立之初,出于发展农业经济及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国家开始关注荒漠化危害问题。如在河北滹沱河流域沙地、豫东黄河泛滥区、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东北西部沙地及陕北榆林等地建设了防风固沙林带,旨在减轻风沙危害。这些防风林虽然仅局限于几个重点区域,规模不大,但成效显着,许多林带都保存到了八九十年代。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开始兴建林场以培育森林资源,许多林场都建立在生态脆弱区和荒山荒地上,塞罕坝就是其中之一。林场退休职工潘文霞回忆道:当年塞罕坝经常颳风沙,大的时候对面看不到人。最初两年,因风沙太大,造林的成活率均不足10%。如今林场森林覆盖率由建立初期的12%增至80%,林木蓄积由33万立方米增至1012万立方米。2017年,塞罕坝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衞士奖。
另一方面,针对沙漠地理、植物、土壤、林业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也分别展开。1952年4月,为遏止科尔沁沙地南侵,在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治沙科研机构——章古台固沙造林试验站。在国家一五计划中,兴建包兰铁路(包头-兰州)需要先后六次穿越腾格里沙漠,此前还没有国家能在沙漠中建造铁路并持续通车。为此,沙漠铁路风沙观测站建立,并开展铁路治沙工程。经过不断试验,1958年,包兰铁路得以全线通车,其铁路治沙及防护体系在1987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59年,中国科学院治沙工作队成立,综合考察全国各大沙漠和沙地,并提出防治对策。
但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在当时极左的思想引导下,推行了以粮为纲、牧民不吃亏心粮等政策,全国各地大规模开垦荒地,大片毁林毁草,开荒造田,致使森林和草原生态状况急剧恶化,不少沙漠科学研究也被迫中断。
构筑绿色长城
七十年代,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沙尘暴发生的次数愈来愈多,北京、兰州、乌鲁木齐等城市年平均扬尘天数超过了20天,西宁更是达到57.8天。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沙尘暴中心,人、畜颳走,树倒屋塌,损失惨重。这是《宁夏林业志》中记载的沙尘暴发生时的可怕景象。农牧业发展受到制约,水土流失和乾旱问题亦愈发严重,治理土地沙化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1978年11月,一项横跨西北、华北和东北的大型造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工程规划期限为70年,分七期工程进行。
初期,许多地方大量栽种生长迅速的杨树,但到了冬季休眠落叶,防护能力就下降了,而且因树种单一,遭遇到病虫害易成片死亡,急得种树的村民直跺脚。后来经过改进,採用了乔灌草(乔木、灌木、草地)相结合的方式,应对不同自然条件。
经过40年努力,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效果十分显着。草地让流动沙丘变成了半固定、固定沙丘,成片乔木和灌木改善了区域气候。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2018年的13.57%,森林蓄积量净增加12.6亿立方米。粮食、木材产量大幅提高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除了三北工程以外,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也被看作国家防沙治沙的主体工程之一。2000年春季,华北地区连续发生12次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多次影响首都,国务院决定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工程採取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外加兴建小型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生态移民等方式的综合治理措施。至2012年一期工程结束时,累计造林752.61万公顷。监测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2年,北京市沙尘天气每年都超过13次,到2010年至2012年已减少到两三次,2014年甚至没有出现沙尘天气。
此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999年)、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年)、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2001年)也相继展开,从不同方面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根据2014年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分别佔国土面积的27.20%和17.93%,近20年内基本保持平衡,荒漠化问题得到遏制。
启动重大专项治理工程的同时,加强法律保障、缔结国际公约也成为改革开放后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内容。1991年,国务院批准了《1991—2000年全国治沙工程规划要点》,开始将荒漠化防治作为专项工程来实施。1994年,中国签署了《联合国防止荒漠化公约》,与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和荒漠化治理。2001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通过,并于次年开始施行,这是世界上首部专门用于防沙治沙的法律。
库布其模式
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的黄河南岸。当地人回忆,30年前,春天风大,沙打在脸上生疼,沙漠侵害,草场退化,羊都瘦骨嶙峋。同时为了抑制库布其沙漠北段流沙侵入黄河,防止水土流失,治沙势在必行。
库布其沙漠的固沙模式除了传统的造林种草外,还採用了绿藻这一新的生物固沙形式,它几个月内就能在沙漠上繁殖生长。乔灌草藻四者结合使得脆弱的生态系统趋于稳定。
固沙植物主要选用沙柳,它耐旱防风,还可用作燃料和纺织、造纸的原料。但栽种并不容易,村民高林树感歎,把沙柳条插进沙里,一遍种不活,补种第二遍,记不得反反覆覆多少遍,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沙里种树,甚至走在路上都会捡树籽寻树苗。直到五年后,沙柳成荫,土地才有丝丝湿气。为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当地还设置了机械沙障作为防治辅助措施,这比单一的固沙模式更加行之有效。
在防沙固沙的同时,人们还利用了沙漠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光热条件,开发了创新性的沙产业。首先是发展沙区种植和养殖业,如种植甘草、肉苁蓉等珍贵药材;以沙柳等固沙植物为原料,生产生物复合饲料。其次,建设光伏基地来利用沙漠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光伏设施下的阴凉区域,还种植了可改善土壤的苜蓿,而苜蓿又可作为牲畜饲料,一举多得。另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辽阔的草原、荒漠、湿地都是库布其沙漠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地在不破坏防风固沙林带的基础上,建立了沙地森林公园、沙湖公园、度假村等,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沙漠生态旅游产业。
肉苁蓉: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素有沙漠人蔘之美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
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似三叶草,耐乾旱,耐冷热,能改良土壤,主要用于製乾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
现在站在沙丘上,感受到的是徐徐微风,婉转的鸟鸣,还有植物淡淡的清香。201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範区;2017年,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授予库布其治沙带头人王文彪地球衞士终身成就奖。库布其治理模式正成为全球治沙的典範。
多年的治沙历程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离不开绿色,完全消除沙漠并不现实,但在沙漠周边营造绿洲,减少荒漠化土地,是人们必须努力的方向。人与沙漠的关係应当是和谐共生,沙漠也会以其独特的方式回馈所有科学用沙的人。
参考资料:
《意志和信念铸就了这片绿色——访第一代塞罕坝林场工人陈彦娴》 长城网 2017/12/6
《弄潮·库布齐治沙:从一棵树到19万亩林》 新京报 2018/12/24
《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及思考》 赵子夜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
《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典型模式》 郭彩赟等 西北师範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
《我国防沙治沙综述》 祁有祥、赵廷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S1期
Tags:防沙,治沙,大自然,召回,绿色,土地,沙化,环境,恶化,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