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中国

从茅盾文学奖阅读中国及文学

2021-06-05 21:22今日中国

简介1981年设立的茅盾文学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奖项。虽然其评选对象只针对长篇小说,但获奖作品基本都能代表当代文学的最高水準,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迁。而在各种关于评奖的争议声中,茅奖的评选方式与标準也在不断改进。 1981年3月14...

1981年设立的茅盾文学奖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界具有最高荣誉的奖项。虽然其评选对象只针对长篇小说,但获奖作品基本都能代表当代文学的最高水準,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变迁。而在各种关于评奖的争议声中,茅奖的评选方式与标準也在不断改进。

1981年3月14日,着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主席茅盾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表示为了繁荣长篇小说的创作,我将我的稿费25万元捐献给作协,作为设立一个长篇小说文艺奖的基金,以奖励每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两周后,茅盾先生去世。同年10月,中国作协遵照茅盾先生的遗嘱,设立并主办茅盾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是代表中国文学界的最高组织,而茅盾文学奖也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项,所以从设立之初就受到重视。

vcg111163416595着名作家茅盾(1869-1981)

从设奖至今已接近40年,茅盾文学奖已经成为了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共评选出44部作品(包括两部荣誉奖作品)。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茅盾文学奖经过了怎样的发展?所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又有哪些特点?

文学界的皇冠

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至今已举办九届。凡评奖年度内首次公开发表、在中国内地出版、体现长篇小说体裁特徵、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选。

在第一届评选工作中,中国作协决定暂由作协主席团全体成员担任评委会委员,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评委中亦不乏丁玲、艾青、冯至、冯牧这样的优秀作家。之后各届,评委均由中国作协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组成,秉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经投票选出不超过五部作品。

茅盾文学奖虽然只单单针对长篇小说,但长篇小说以篇幅长,容量大,情节複杂,人物众多,结构宏伟等特点,更能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反映国家文学水平的特殊标誌,这也符合茅盾先生一贯的文学理念。所以特别是在近几届的评选过程中,茅奖一直都是人们热议的焦点。

如此重要的文学奖项,奖金又有多少呢?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茅盾先生捐的25万元可谓一笔天价巨款,再加上一部分社会赞助与国家拨款,奖金应绰绰有余。而目前所知,1988年第三届茅奖中路遥所获奖金是5000元,折合成今天的价值约17万。随后的几届,茅盾文学奖奖金加到5万元,但随着经济飞速发展,5万元放在其他行业中实在不算一笔大钱。2011年,由于李嘉诚先生的慷慨捐助,奖金从5万提升至50万,使茅奖一举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50万元对于作家群体来说可算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回报。

由于茅盾文学奖被看作是中国当代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奖项,其奖金也许不如一家刊物所设奖金高,但为作家带来的声名和荣誉却是无可比拟的,后续的经济回报也相当可观。

vcg11420652485北京一家书店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专区

时代变迁的镜子

茅盾文学奖一直以来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念,关注现实人生的方方面面,所以从历届的获奖作品中,也可看出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第一届获奖作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刻画了土地改革时期的农村生活和各阶层的人物关係。第三届的《平凡的世界》通过对西北农民走向城市过程中心理、性格变化的描写,表现出内地城乡的历史变迁。第七届的《秦腔》刻画了农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价值观念和人际关係的变化。第八届的《天行者》再现了在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狂飙突进的时代,生活在体制之外的乡村民办教师的生存处境和精神世界。

vcg11462759353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王雷饰)和田润叶(佟丽娅饰)

正是因为作品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才引起了读者们强烈的共鸣和思考。《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孙少安是新一代的农家子弟,也是在艰难中奋斗的典型青年,他们的形象激励着一代代在现实生活中追梦前进的读者。在2018年《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中,有66%的受访青年将《平凡的世界》选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排在所有候选作品的第一位,而《平凡的世界》电视剧也排在最能反映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影视剧第二位。可见这部小说仍为现代青年读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第四届获奖作品《白鹿原》,从出版伊始便因其对传统儒家文化和民间历史的深刻思考引起了众多评论家和读者的热议,以至于之后被改编成电影及电视剧时,从选角到情节删减都成为了观众和读者关注的话题。《白鹿原》自获奖后,销量也一直居于文学类书籍前列。2016年《白鹿原》作者陈忠实逝世,有近万人到场送别。

另一方面,茅盾文学奖也基本反映了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的创作水平和时代印记。当代长篇小说已经不再固守传统现实主义,而不断呈现出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融合的特点。在借鉴现代主义的过程中,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得到了强化。比如《白鹿原》《长恨歌》《尘埃落定》《一句顶一万句》《蛙》等作品,大胆地吸收了象徵主义、黑色幽默、心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创作方法和特点,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文化意识。这都是当代长篇小说前所未有的突破。

vcg11483596582《白鹿原》的作者,着名作家陈忠实(1942-2016)

茅盾文学奖的矛盾

文学奖项向来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代表最高荣誉的茅盾文学奖在获得高关注度的同时,自然也面临着不同的声音。

其一是关于评奖制度的公平性。从第三届起,茅盾文学奖的评奖制度就开始遭到广泛的质疑。长期以来,茅奖评委的产生一直没有一个具体统一的条例,而评委年龄普遍偏大,让人不禁怀疑他们是否具有合格的身体素质完成评选工作,而且部分评委已经不熟悉当代文学的发展状况,甚至抱持老旧的文艺理论,何能选出新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另外,评委们是由中国作协选聘的,多是来自北京的专家学者,如何能确保不同地域文化的兼容性。

为此,中国作协书记处及茅盾文学奖评委会努力进行着改进。首先是制定了《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作为评奖规範,评委既由中国作协书记处聘请,也由各地及有关机构推选,保证京外评委不少于三分之一,并有意吸收活跃且年富力强的批评家。其次是逐步完善和公开评奖过程。从第一届在《人民日报》简单公布获奖名单,到如今及时发布评奖动态、入围作品、评语,并採用实名制投票,都在令评奖信息更加透明。评委会成员还会现身说法,回应各界的质疑。

vcg11473623304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左起:金宇澄、李佩甫、王蒙、格非、苏童。

其二是关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準。由于遵循茅盾本人的创作思想及早期评委会主任巴金的文学理念,茅盾文学奖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及评判标準,即对史诗性作品的青睐和对现实主义的重视,而且需符合主流价值观。从每届获奖作品的简介、评语及总结来看,都会出现类似的标籤。在这种情况下,茅奖虽然拓展了史诗性文学的繁荣,但也无形中阻碍了其他类叙事文学的发展。故有些评论家认为,茅奖应该更多地关注纯粹的文学精神,尊重作家的创作个性。如莫言的《檀香刑》、张炜的《古船》都由于类似的原因成了茅奖的遗珠之作,但事后被普遍认为是理应得奖的好作品。

而从近几届茅盾文学奖的颁布来看,评奖标準也愈来愈具有包容性,多题材的创作受到了鼓励。麦家的《暗算》、莫言的《蛙》、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苏童的《黄雀记》,都不是以宏大、写实、史诗性等标準而获奖,评委更加看中的是这些作品的精神内涵及文学品质,这些变化都使得茅盾文学奖评奖标準更具有弹性。莫言凭藉《蛙》在获得茅奖的次年,亦获颁诺贝尔文学奖,表明了茅奖及诺奖在评判莫言作品艺术性上的契合。另外,在最近两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中,网络文学也被纳入了评审视角,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亦足以看出茅奖在努力吸收不同类型的长篇作品。

茅盾文学奖是近40年来中国文学及中国社会的缩影,也是优秀小说作品的传播平台。随着评奖的改进与开放,将涌现出更多出色的作品,中国文学也正不断向世人传达着这片土地的内在精神和声音。

参考资料:

《茅盾文学奖发了这么多年,奖金还没发完?》 澎湃新闻 2016/3/27

《中青报调查:对当代青年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是<平凡的世界>》 中国青年报 2018/12/11

《关于茅盾文学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任美衡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8月总第192期

《我所知道的茅盾文学奖》 雷达 小说评论 2009年第3期

《茅盾文学奖与出版传播》 张婕蕾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07年

main_site_illustration_maodunwenxue_v4-01
main_site_illustration_maodunwenxue_v4-01

Tags:茅盾文学奖,阅读,中国,文学,1981年,设立,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