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今日中国

邓亚萍——不服输,造就了世界冠军

2021-05-16 14:48今日中国

简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邓亚萍曾驰骋国内、国际乒乓球赛场,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而在退役后,她还通过刻苦努力,攻读了学士、硕士,甚至博士,获得人生另外的「大满贯」。 在中国乒乓球界,曾经有一位身高只有1.5米,手粗脚短,毫不起眼的运动员。但她却在国...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邓亚萍曾驰骋国内、国际乒乓球赛场,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而在退役后,她还通过刻苦努力,攻读了学士、硕士,甚至博士,获得人生另外的「大满贯」。

在中国乒乓球界,曾经有一位身高只有1.5米,手粗脚短,毫不起眼的运动员。但她却在国内、国际赛场上斩获多项冠军,佔据世界排名首位8年之久。她就是邓亚萍。

她的球风兇狠,极具霸气,与她矮小的身材似乎格格不入,而这也正是她获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她的故事,充满了传奇。

vcg11397530193-
2009年,邓亚萍为北京市第3届「和谐杯」乒乓球大赛开球(来源:视觉中国)
vcg11397530193-

?

小个子,大能量

邓亚萍的父亲曾是河南省乒乓球队的队员。受父亲影响,邓亚萍在5岁时就迷上乒乓球,每天跟随着父亲去文化宫练习。当时父亲已经退役,当上教练,他明白女儿年纪小,资质普通,要在球技上有所突破唯有靠苦练一招了。他曾经对邓亚萍说:「你身材不高,速度是关键,你既要打得快,还要跑得快,所以步伐一定要密。」

由第一天训练开始,家人便从早到晚轮流和邓亚萍练球,而且规定要把球打到乒乓球桌上的某一个位置。为了让自己身体更加扎实、速度更快,邓亚萍在双腿上绑上沙袋,弃用木製球拍而选用铁製,目的是提升战斗力。可以想像这一时期她的训练有多辛苦。

虽然身材矮小,但凭藉坚毅不屈的态度、快速的步伐、过人的胆识和拼搏精神,邓亚萍10岁便已获得了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13岁又赢得了全国乒乓球比赛冠军,15岁成为了亚洲冠军。

虽然有了好成绩,但邓亚萍却曾经在河南省队训练仅15天后就被退回,理由就是身材太矮,没有发展前途。而她进入国家队的过程也一波三折。据说时任国家女队的教练张燮林多次提出让邓亚萍加入国家队,但整个教练班子都不同意,理由同样是个头太矮,技术上没发展前途。但张燮林的理由却十分具突破性:「你们认为她个子小是不利条件,但也可能是她的优势,因为个子小,在别人眼中是个低球,对她却是个高球,可以直接扣杀得分。」

邓亚萍最后得以进入国家队,但还是多了一个条件,就是要先进入国家青年队。她知道自己先天不足,于是在这一时期加强训练。每一次训练都比别人长,其他人练到11点吃饭,她练到12点,错过午饭时间,唯有吃乾粮。练习时,绑上沙袋,她一个人和两位比自己高大强壮的男教练对打,每次练习就是一、两个小时,教练都累了,她还要继续。高强度训练和比赛,也给她带来了满身伤痛。长时间带着护腰,关节长满骨刺,她却默不作声。

0916-ap_9208050428-
邓亚萍继1992年巴塞隆拿奥运会夺得乒乓球单打冠军后,在1996年阿特兰大奥运会卫冕成功(来源:AP)
0916-ap_9208050428-

?

邓亚萍在国家队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她身上的压力却很大,赢了是理所当然,输了则要负上很大责任。但人们在乒乓球场见到的邓亚萍,都是沉着冷静,充满自信的。正如她说:「一定要赢,而且没有理由不赢呀,付出的努力比别人多,练习时间比别人长,每天都在研究战术,我有甚么理由输,又凭甚么会输?」这份自信,来自那份坚毅不屈的精神。

此后,邓亚萍在16岁就成为了世界锦标赛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冠军。1992巴塞隆拿奥运,她获得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冠军。一年后她又在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取得团体和双打两块金牌。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邓亚萍几乎包揽了各大赛事的单、双打冠军,媒体称这个时期是乒乓球的「邓亚萍时代」。

1997年5月,邓亚萍在曼彻斯特世乒赛上获得乒乓球女团、女双、女单三项冠军后,逐渐淡出国家队。退役后的她,人生更加充实精彩。

0919_ap_92080302355-
邓亚萍(左)和乔红(右)在1989年的世锦赛上合作获得女双冠军,其后她们的组合多次称霸奥运和世锦赛(来源:AP)
0919_ap_92080302355-

?

人生另外的「大满贯」

「当年收你时,不知你能不能完成。现在,你给我上了一堂很好的课。」2002年底,邓亚萍完成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硕士论文,导师说出了这句话。

邓亚萍从5岁开始进行乒乓球训练,十多岁进入国家队,24岁退役,受教育的时间不多,英文连26个字母也读不全、写不好,谁又能相信她最终能读到硕士,甚至博士。

1997年邓亚萍告别乒坛。运动员能够在职业生涯达到高峰已经不错,可退役后又要如何打算?中国运动员,自小长期训练,一般文化基础不好,退役后一般会顺理成章转做教练,但邓亚萍不服输的性格,决定了她的命运。

她说:「普通人能做的,运动员也能做到。」于是她选择了另一条路,进入清华大学外语系,重新开始。一年后,她又作为交换生去到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学习。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却也是一段艰苦的历程。

在英国的大学上课,教室不大,9个学生向着黑板,摆成半圆形。大家先自我介绍,接下来每人两张讲义就开始听课。她回忆道:「课堂上没甚么纪律,讲解方式也很随意,老师一边讲课,同学们一边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问题。我在云山雾罩中上完了课。」几星期过去了,每天十五、六个小时付出,但收效不大,英语水平也没提高。她是插班生,赶上进度困难大,没有教材的教学方法也很难适应。

「生活的环境也不尽如人意。我居住的女房东家,距学校太远,而且住宿费伙食费很高,每月除了要交200多英镑房租,还要交100多英镑饭钱,两项合起来每月的支出约合人民币将近5000元。」对于自费到英国上学的她,也是不小的负担。

在学校,邓亚萍过着单调而忙碌的生活,与其他女孩子无异。每天起早贪黑,为的就是更快地弥补差距。她用上了当年刻苦训练和不挠决心,终于过了英语关,学成归国。

2001年邓亚萍获得清华学士学位,次年又获得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此后又马不停蹄,继续回到剑桥攻读博士,最终完成自己学业上的「大满贯」。有了文化知识的支撑,邓亚萍得以进入北京奥组委、国际奥委会、国家体育总局,为发展中国体育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vcg11411863829-
邓亚萍出席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来源:人民视觉)
vcg11411863829-

?

更难得的还有她的善心善行。早在1992年巴塞隆拿奥运赢得女单、女双两枚金牌后,她就将河南省政府奖励的5万元人民币奖金全数捐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这在当年是非常罕见的,因为运动员收入并不高,5万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她却毫不犹豫。4年后亚特兰大奥运会,她又从冠军奖金中拿出5万元人民币,捐给山西省繁峙县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她还和队友共同资助云南失学儿童、带动乒乓球队向少数民族儿童捐献「希望书库」等等。

?

邓亚萍的故事,既励志激扬,又充满爱心。

vcg11389128160-
邓亚萍探访医院时与职工及小朋友过招(来源:人民视觉)
vcg11389128160-

?

(文章来源:时空笔记,特别鸣谢。原文有删改。)

Tags:邓亚萍,不服输,造就,世界冠军,上世纪,九十年代,邓亚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