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介绍常熟名人时,我误把钱国梁上将、许耀元上将写成了常熟籍将领,感谢网友及时提醒,其实这两位上将都是苏州吴江人。今天就介绍几位江苏苏州籍的解放军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钱国梁,江苏苏州吴江人,解放军上将军衔,1940年1月出生,1958年 12月参军。历任解放军第27军参谋长、第27集团军军长、济南军区参谋长、济南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2002年6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许耀元,江苏苏州吴江人,武警上将警衔。1952年12月生,1969年2月参军入伍。历任总政治部干部部部长、总政治部主任助理、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等职务,2012年7月晋升武警上将警衔。
△吴铨叙,江苏苏州常熟支塘镇北街人,解放军上将军衔。历任任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助理、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等职务,2000年6月晋升上将军衔。以前介绍过,欢迎关注。
△王文荣,江苏苏州吴江人,解放军中将军衔。1943年出生,1962年入伍,曾任国防大学副校长。
△ 钱抵千(1919~1989.2.23),江苏太仓人,解放军中将军衔。历任总政治部宣传部处长、副部长,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军政治学院副院,解放军报社代社长,国防大学副校长。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 。
苏州历史悠久,古称“吴”,简称“苏”,又称“姑苏”、“平江”等。
在苏州发现了许多远古文化遗址,尤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最为丰富。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图片一:苏州博物馆
在商末,中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首领的儿子泰伯、仲雍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建立了“勾吴之国”。这是苏州一带称吴的历史最早记载。
在公元前585年的周简王年间,吴国寿梦称王,吴国开始有了确切纪年,随着吴国不继强大,公元514年,阖闾继位,吴国称霸,著名的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此发生。苏州城就是吴国大将伍子胥建造,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的名称还保留有许多吴王、伍子胥、西施的印记,象“胥江”、“盘胥路”等。干将、莫邪夫妻铸就的锋利无比的干将、莫邪剑虽然湮灭于历史洪流中,但在苏州还留下了干将路记下了这段传说。成语“木塞于渎”是吴王夫差专宠西施,给她建造馆娃宫,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河道而由来的,后来这一带发展成木渎镇。
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吴地属会稽郡,郡治所在地吴县就是现在的苏州。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西楚霸王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在苏州率八千江东子弟起兵反秦。
图片二:虎丘
宋代诗人苏轼曾说:“到苏州而不游虎丘,诚为憾事。”虎丘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我国第一部茶经的作者陆羽曾长期居住虎丘,研究茶叶,著作《茶经》。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镌刻着“虎丘剑池”据说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笔迹。
图片三:苏州园林
苏州的历史人物多不胜数。
三国时孙权的大将陆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北宋名臣范仲淹、明朝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明末思想家顾炎武、著名的批评家金圣叹都是苏州人。
苏州人才备出,自古就是状元之乡,有“海潮过昆山,苏州出状元”一说。自唐代有科举以来,小小的苏州出过几十位状元。唐朝14位、宋朝文状元5位,武状元4位,明朝8位,清朝共出过114位状元,仅苏州就占有28位,每五人中就有一位苏州人。
苏州处于温暖湿润的江南水乡,至今已有3000年历史,苏杭大运河带来了繁荣的经济,大批的园林建筑吸引了众多学者、文人驻足办书院、讲学。浓郁的文化氛围,发达的经济,造就了苏州丰富的人文底蕴。
苏州的历史记载和历史人物太多,欢迎到讨论区补充讨论!
好像吴江有个连长在对越作战牺牲。黎里镇
苏州是文人荟萃之地,历史上出过许多的名人。
孙武∶齐景公时齐国的贵族,因齐国内乱投奔吴,著有《兵法》十三篇,帮助吴王阖闾南服越国,西破强楚,争霸中原,号称“兵圣”。
陆机∶字士衡,文学家。曾任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与弟弟陆云并称“二陆”。他所写的《文赋》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完整的文学论著。他的《平复帖》被誉为法帖之祖。
顾野王∶字希冯,文字训诂学家。著有《玉篇》30卷,收字16917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字典,文字训诂学的重要著作。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贞元四年秋,由左司马郎中任苏州刺史,在任三年,清正勤政,7其性高洁,以清德为唐人所重。号称“韦苏州”。
陆龟蒙∶字鲁望,唐代长洲县人,隐居甫里(今吴中区甪直镇),自号江湖三人,甫里先生,他生活清贫,一面亲自耕种,一面读书论撰,史称“乐闻人学,讲论不倦”。
与苏州相关的历史人物还有范仲淹,范成大,蒯鹏,吴宽,唐寅,文徴明,祝允明,冯梦龙等等。
首先想到陆逊,唐伯虎,贝聿铭,刘嘉玲,,,
谢邀!说起苏州,首先浮现在脑海里的是那首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苏州,古时又称“姑苏,吴门”。比较耳熟能详的人物大概是“江南四大才子”了,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大部分人只知道唐和祝,无外乎是看过电影《唐伯虎点秋香》。
另一个比较出名的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才色双绝。与大多数青楼女子悲惨命运不同的是,董小宛遇到了那个值得托付终生的人,并厮守到老。不过现在对于董小宛的家乡所在存在争议,一说苏州,一说嘉兴。
叶圣陶,苏州人。我国第一篇童话故事《稻草人》便是出自叶圣陶先生之手。他是我国的教育家,作家,出版家。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代表作:《隔膜》、《线下》、《倪焕之》等。于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不幸去世。
在历史上,据有史记载,有以下十大苏州历史人物:
一、唐 伯 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亦称唐家园,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的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坞,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二、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
文征明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及父亲都是文学家。但文征明幼时并不聪慧。稍长,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终于“大器晚成”。
三、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号枝指生。江苏长洲(苏州)人,出生于七代为官的魁儒家庭。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是吴门书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书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钍榉ㄖ瘢锝豸酥⑼跸字惺椤⑻苹乘夭菔橹疲诨峁嵬ǎ猿梢惶澹⒄刮约旱亩捞乜癫荩挥懊鞒谝弧保鞔小疤撇⒌幕Vι降淖帧敝怠
四、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五、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在苏州买下南园宅地,创设学府,以后全国各地竞相仿效,有“苏学天下第一”之说。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在苏州范庄前范仲淹的旧宅旁,建造了范文正公祠,门前原有一座高大的“先忧后乐”牌坊。天平山麓有范仲淹的祖坟,坟旁建有“忠烈庙”。还有乾隆御笔“高义园”题碑。1989年又重新建造“先忧后乐”坊。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始终贯穿着其“先忧后乐”的爱国爱民精神。嫉贪如仇,三次被贬;兴修水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兴办义学,提倡教育,扫除人民的愚昧无知;授命戍边,抵御强敌,扬我国威。不仅在当时受到重用、人民爱戴,就是在今天,也是为官者的楷模。
六、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年),字犹龙,一字耳犹,号姑苏民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墨憨子、茂苑野史民、龙子犹等。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
冯梦龙的辉煌成就是他的白话文小说《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扫我国以前的文言文体裁,堪称我国白话文创作的先驱者和奠基者。
七、黄公望
(1269-1354年),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人。元朝著名画家,“元四家”之首。
据传本名陆坚,后过继永嘉府平阳县(今温州平阳县)黄氏为子,尝自称“平阳黄公望”。中年当过都察院掾吏,皈依全真教,别号大痴道人,在江浙一带卖卜为生。
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之法,得赵孟钪甘凇K魉柿系剑虻詈瘛S钟谒下允┑鳎莱啤扒崇剿薄
八、顾炎武
(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
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九、叶圣陶
(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十、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幼学欧、褚,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许可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