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古人吃完饭不问多少钱,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阻拦?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小二,来两斤上好的熟牛肉,再来两坛美酒”,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古装剧中经常会出现。更为有趣的是,一般能说出这种话的还基本都是些民间风云人物,说得高档一些,那就是所谓的大侠。此外,与这些话语共同出现的往往还有一个动作,那就是吃完饭后大侠们会将一锭银子放在桌上,然后转身就走,店小二也是从不阻拦。

可这样问题就来了,古代难道真有用银两付钱的习惯,而且一顿饭食真的贵到需要一锭银子才能买得起吗?相信这个问题屏幕前的您应该会有些好奇,所以笔者接下来就跟大家一起聊聊,看看古代大侠们吃饭都是什么样子。

一,明朝以前

在我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非常大的分界线,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以明朝隆庆年间作为一个主要分界线。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明朝隆庆元年以前,白银是非常稀少的,而且也是非常珍贵的。如果说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那么影响白银流通的核心原因,就应该是“违法”,说的直白些,明朝隆庆以前,直接用白银当做货币,是要被官府抓起来的。所以就算大侠们敢用,店小二们也是不敢接的。

根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盛唐),官员们往往因为贵金属(金银铜)不足而非常伤脑筋,因而当时的唐朝官府曾一度规定,民间禁止一切规模的贵金属交易。至于说如果要用到大额金钱来结算,那么唐朝百姓们一般都是用同样昂贵的丝绸布帛。这里多说一句,唐朝时期的黄金一般都是皇室特供,而白银则主要在达官贵人和豪强富商手中作为礼品流通。

两宋时期是古装剧大侠们扎堆出现的地方,那两宋时期的白银真的这么普遍吗?答案其实也是没有,原因如上,那就是白银根本不够用。根据《宋史》等官方史料记载,两宋年间对于白银的消耗非常之大,原因是除了必要的军备和政务开支外,还要花费大量的白银来向辽国和金国“买和平”!

比如根据《檀渊之盟》的规定,北宋每年要向辽国进贡白银10万两,布绢二十万匹(后来白银追加到二十万两)。再到后面,根据《绍兴和议》的规定,南宋每年要向金国进贡二十五万两白银和二十五万匹绢。从这儿不难看出,宋朝时期,别说民间大侠们想要用白银来玩这么奢侈的举动,就是那些高官贵人也是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因为一旦被金国或辽国发现,那这个每年进贡的数量恐怕又得提高。

二,明朝以后

自隆庆开关始,明朝的海禁政策稍有松动,所以每年从海外会给明朝流入大量的真金白银。根据记载,就是崇祯年间,明朝在澳门每年也会有六千多担即数万匹丝绸出海,而这些带回来的全部都是白银。此外,日本学者小叶田淳曾考证,明朝末期的十余年里,光从日本流向明朝的白银就在七千万两以上。

就别说明朝时期还有其他非常昂贵的特产了,如白砂糖茶叶瓷器铁锅等,也都是通过白银来结算的。因而,明朝时期还是有可能出现民间大侠持有白银的情况,毕竟别说他们,就是普通人手里也会有一些散碎银子。这里再说个题外话,明清时期,银锭的大小是有标准的,最大的一锭是五十两,再往下还有二十五两和十两,至于个位数的基本就没有限制了。

说完银子的流通,再说古代饭食的价格。这里以明朝举例,万历年间的书籍《宛署杂记》曾记载,一钱六分银子就可以买8斤上好的猪肉,四分银子就能买一只活蹦乱跳的肥鸡。而同样明朝的小说《金瓶梅》中还有着这样一段记载,说是西门庆的女儿女婿跟小妾共九人,吃了一桌有烧鸭烧鸡的高等酒菜,而且还吃了一天,一共也才花了一两银子。

那么白银在古代为何会有如此高的待遇呢?这其实还要从我国的国情说起,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白银产量确实不是很高,起码在古代是这样。根据《白银帝国》记载,我国在唐朝时期,白银的年产量其实只有一万五千两,而在唐朝以前,白银的年产量甚至只有几千两,几乎都是只供给皇室成员。到了宋朝时期,白银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最高也不过八十万两,平均下来每年三十万两都是多的。到了明朝时期虽然还能再高一些,但本土所产其实每年也就是百万两上下,不会再有更多的变化。

最后,古装剧里各路大侠们,之所以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还从不阻拦,那是因为这只是在拍戏。如果要放到正史里,明朝以前的大侠们这么做,只会被抓进官府严刑拷打。而明朝以后,能有这么多钱来吃饭,那也就不会去做大侠了。

参考资料:《宋史》《宛署杂记》《中国经济通史》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佳贡献者
2

答:武侠片里一个常见的“豪气桥段”,就是“大侠下馆子”:经常是热热闹闹的酒店里,满脸横肉的“大侠”吃饱喝足,竟连“多少钱”都不问,随手放一块银子在饭桌上,然后潇洒飘然而去。“豪横”一幕,也叫多少“武侠迷”连呼身不能至,纷纷心向往之。

那这“豪横”场面,放在真实的历史上,究竟有几分靠谱?首先,倘若这类场景,放生在明朝中叶(16世纪)之前的中国古代世界里,可以说严重不靠谱。倒不是“大侠”们没钱,而是在明朝中叶以前,“用银当钱”这事儿,属于严重不合法。就算大侠“敢放”,店家也未必敢收。

有多不合法?中国人使用白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甘肃玉门火烧沟墓地出土的银鼻环,公认中国境内最早的银制品。战国时代的墓葬也告诉我们,那时的白银,已被国人用于“武器”“首饰”等各个领域。但“当钱用”的历史,却显然短得多——明朝弘治元年起,征税才开始用银。嘉靖四年起白银大量在市场流通,隆庆元年明朝正式宣布“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白银这才算完成“上位”,成为法定货币。

而在这之前,“拿白银当钱用”会有多麻烦?就看号称富庶的唐代,其实哪怕是盛唐年间时,大唐也常为“贵金属原材料不足”苦恼。别说白银了,铸钱的铜都是年年稀缺,唐朝曾限制商人带铜钱出境,甚至禁止民间买卖铜料。铜都如此贵,用白银当然更奢求:唐代倒是把白银做成“银挺”,然后就是用来做各种金银器,或是当馈赠礼品。直接拿来当钱用?几乎是没有。大额的货币支付,在唐代多是用绸缎布帛。

那到了传说中“商品经济发达”的宋代呢?白银“当钱用”的时候,倒是比较多了。比如宋朝“花钱买和平”的《澶渊之盟》,每年就是要支付“银十万两”(后来增到二十万两)来“买和平”。宋高宗“臣构”靠“必杀飞”换来的《绍兴和议》里也规定,南宋每年要“上贡”给“金大伯”二十五万两白银。此外南宋官府采购粮食茶叶等物资,也经常“出银十万两”,发军饷时也经常“犒军银”,看似“白银当钱用”的时候不少。

但事实上,除了“买和平”“孝敬金大伯”外,宋朝日常用银,哪怕是官府行为,也往往是把白银兑换成铜钱后再支付——白银距离“法定货币”,那时还是很远。

所以,就算是传说中“大侠很多”的两宋年间,大侠们行走江湖,花钱时也不用白银。比如宋初江湖上的知名豪侠,亦后后来“发明纸币”的一代名相张咏,早年在江湖上行侠仗义时,也常接受“粉丝馈赠”,比如仰慕他的汤阴县令,就馈赠给他“万钱”。他在江湖上大杀南北,住过不少酒馆客栈,但结账的时候也是用铜钱。“扔下一块银子就走”的豪迈事儿?那是真没干过!

为什么会这样?根子上还是白银太少。中国本身就不是产银国,铜矿本来就少,银矿当然更少。唐朝年间,中国每年的白银产量也不过一万五千两。宋代时手工业大发展,但“赚白银”最多的北宋年间,白银的最高产量也只有每年88万两,正常年景只有二三十万两。就这么点白银,每年还要“刨出去”几十万两“买和平”“孝敬金大爷”,这宋朝的“积贫积弱”,看这“缺银”,就知道有多严重。

所以北宋靖康之耻时,金兵狮子大开口,要北宋“孝敬”一千万两白银。号称“丰亨豫大”的汴京城翻了个底朝天,从皇宫到老百姓家,家家白银掏干净,最后也只凑了一百万两白银,只是五百多年后李自成在北京“追饷”所得的七十分之一。到了南宋给“金大伯”送孝敬时,由于产银地都“割”了出去,南宋白银产量锐减,每年的二十五万两白银“孝敬”,也是勒紧裤腰带都常凑不齐,每次过去“交割”,都常惹得金国官员骂娘。

看过这类景象就知道,网络上流传甚广的“宋朝白银收入过亿”“宋朝白银远超元明清”的“高论”,多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放在这样的年代里,哪位“大侠”能在饭馆里“吃完饭放下一块银子就走”,分明是“来错了时代”。

而明朝中期起,白银扶摇直上的地位,以及最终成为“法定货币”的上位史,也同样得益于白银的大量涌入。随着“航海时代”的到来,明清的外贸水平远超唐宋,单是16世纪的几十年里,明朝就像葡萄牙西班牙卖出了二百万件瓷器。另外明末每年仅从澳门一地卖出的丝绸,就多达六千担。还有白糖、铁锅等“中国制造”,全凭着硬核的工艺水平,年年在国际市场大赚。

发展到清朝雍正年间时,单是在广东一省,每年纷至沓来的“夷船”都不带洋货,每艘船都是满载白银,上岸就拼命扫货。单是享誉中外的佛山铁锅,每年就要卖出两万多斤。可以想象,有多少白银因此“蜂拥”入中国。以十七世纪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报告,单是每年从菲律宾涌入中国的白银,就在200万比索以上。日本学者小叶田淳断定,明末从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保守估计在七千万两以上。甚至许多外国学者认为,这一时期,全世界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白银,都进入了明清时代的中国市场……

以这个意义说,白银“法定货币”的“扶正”过程,正是古代中国外贸“赚世界钱”的缩影。


这样的大趋势下,“下馆子掏银子”也成了明清生活的日常,豪气的大侠们,自然也有可能“豪气”一把。但“放下一块银子”在桌上,在明清年间能有多少购买力呢?明清年间的白银,最大的有五十两一锭的银锭,另外还有“二十五两”“十两”等各个级别。更小的还有“银锞子”。

这些大大小小不等的“一块银子”,都能在饭馆里吃到什么?可以看看物价:以万历年间《宛署杂记》统计,1钱6分白银可以买8斤上等猪肉,1钱白银可以买5斤鲤鱼,4分白银可以买一只活肥鸡。明代小说《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女儿女婿妻妾等九人,花一两银子就办了桌“烧鸭两只鸡金华酒配菜”的上好酒席,九个人连吃带喝吃了一天。至于五十两的大银锭?《三言二拍》更告诉我们,可以买套“坟边左近”的低档房了。

再可以看看工资,明代县衙里的马夫,年薪是40两白银,但县衙里的更夫,年薪只有3两6钱。“铺兵”的年薪也不过9两六钱。放在清代的官员阶层,乾隆年间巡抚的“年俸”是150两,总督的年俸是180两。

所以说,无论比物价还是比工资,如果哪位大侠真的“放下一块银子就走”,哪怕是几两银子的银锞子,那也能叫店家乐开了花。能这么干的大侠,必然是“土豪级”。

特别是放在鸦片战争前夜,“一块银子”的购买力,那要比之前更高:和明末清初年间“火热外贸”的景象不同,乾隆年间时,一批批传教士“学习”走了中国的造纸、瓷器、纺织。种茶等产业技术,外加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广,“中国货”的优势早已不在,反而海外汹涌而来的鸦片,却让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19世纪的前三十多年,英国向中国走私了四十多万箱鸦片,保守估计赚走了三亿多银元。

如此一来,就带来了恶性循环,一边是白银大量“流出”,中国境内白银锐减。白银的价格也飙升。乾隆年间时,中国的一两白银兑换八九百文铜钱,但道光年间时,一两白银却要兑换一千七百多铜钱。而老百姓完粮纳税,却还要把手里的铜钱兑换成白银,等于是多一道盘剥。鸦片战争前夜,以林则徐的叹息说,苏州汉口等昔日的商业重镇,都是“各种货物销路皆疲”,缺银的困境,困扰近代前夜的大清上下。

而另一方面,民间无比重要的“一块银子”,放在鸦片战争前夜的官场上,却是越来越不值钱。以《道咸宦海见闻录》记载,当时的清王朝,已是越穷越腐败,民间难得见白银,官场上却一切白银开路:在当时经济相对不发达的陕西,每年给西安将军家的门子,都要多次送礼,每次“门包”至少四十两。给西安将军的“三节两寿礼”,每次至少八百两白银。给当地其他“同级高官”,也基本是这待遇……

甚至,刚就任陕西粮道的张集馨,当时进京活动,单是给京城各级官员送“别敬”,前后就送出一万九千两。这“手笔”,放在当时的清代官场,还都是“抠门”级别。却足以叫武侠小说里“豪横”的大侠们,“放下一块银子”后自叹不如。

看过这样“银子不值钱”的怪现象,就能够理解:不久后的鸦片战争,大清为何会这样惨?

“一块银子”的学问,如一面历史的镜子,照出了古代中国曾经的辉煌,也照出了多少发人深思的历史画卷。

参考资料:朱伯康《中国经济通史》、罗红星《明至清前期佛山冶铁业初探》、徐瑾《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冯尔康《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森林鹿《唐朝穿越指南》、有历史《南宋送岁币的奇葩故事:金朝拒不接受,宋朝使者宁死也要留下》。顾宏义《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晁中辰《明朝对外交流》、国家教委《屈辱的岁月,奋斗的征程》、刘昭平《明代的工资、物价及税收》、高寿仙《明朝万历年间北京的物价和工资》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3

古代人下馆子喝酒, 吃完留下一块银子就走,小二还不数钱那是电视剧看多了吧,除非非常熟悉的老顾客,否则店小二肯定要查看银子真假、成色和分量。

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时候通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的铜钱,白银作为货币流通,是在明朝中期大量白银流入以后。而在中国古代,流通的白银是以重量计价,不是由官方发行的,也没有固定的形状,各家银铺甚至个人都能熔铸银锭使用。

另外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市面上流通的白银有元宝形的,有条形的,还有块状的,样子千奇百怪,成色也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即使不考虑银子的真假,在使用时也需要根据其成色进行折算,非常麻烦。

而且白银的价值太高,像《儒林外史》里记载牛玉圃在外面吃饭,一碟腊猪头肉只需要一分银子,而一碟芦蒿炒豆腐干是五厘银子,然后一碗汤加一大碗饭一共是二厘,加起来一共不过花了一分七厘。不过古人的收入也不高,《二刻拍案惊奇》里的郭信,当教书先生每个月收入不过一两银子。

所以在古代如果真的下馆子喝酒以后用银子付账,没几个顾客会直接扔出一锭银子就走,小二也肯定会小心的先查验银子真假和成色,换算好了以后从银锭上切割下所需的重量,然后把剩下的还给顾客。毕竟银子太贵重,谁都不愿意承担出错的损失。

古代称碎银的工具——戥子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过程很负责很繁琐,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下馆子吃一顿饭用铜钱就够了,熟悉点的还可以记账,比如我们在书里看到的孔乙己就记过几次帐。而用白银付账只有那些豪门大户去大酒楼吃饭时才有可能使用到,而在这些大酒楼里,收账的一般都有专门的帐房,小二不会管。

不过呢,如果是常来店里的豪客,那么也可能会随手丢下差不多重量的白银,让小二直接送到柜台上。毕竟按照古代人的生活圈子,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大家都熟悉,一般也不会占这点便宜,酒楼也不会拉着人一定要验完银子再走。

在《武林外传》里吕秀才干的活才是收银

4

其实古人去酒店吃饭喝酒,就跟我们现在的人下馆子吃饭一样,如果在古代直接拿出一锭银子,就相当于你现在下馆子吃饭给人家开出一张支票,问题是你什么时候下馆子吃饭的时候见人开支票付账?

要知道在古代来说,银子的购买力是非常强的。如明朝的万历年间,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二石大米,当时一石是94.4公斤,一两银子就能购买188.8公斤大米,折合377.6斤,拿到现在来说按照一斤大米2元左右计算,明代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就相当于如今的755元左右。再如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有过详细的记载,在清代为1000-1200文兑换一两白银,而乾隆年间做长工的一年的工钱也就2500文左右,折合2-2.5两白银。康熙年间猪肉是30-35文一斤,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涨到了50-60文,我们按照1000文兑换一两白银,今天大约30元一斤猪肉计算,一两白银在康熙年间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的1000元,在嘉庆道光年间的购买力也相当于如今的500元左右。

因此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一两白银在古代来说,其购买力基本相当于如今的500元以上。而在古人下馆子吃饭的时候,突然拿出一锭银子,这是什么概念?一锭银子动不动就是五两、十两甚至更多,这就好比你今天下馆子吃饭,可能只有百把块钱的饭钱,你一下子至少是拿出了大几千给老板,人家会怎么看你?肯定会把你当神经。

之所以我们会形成古人下馆子吃饭动不动就拿出一锭银子的印象,是古装剧的误导,在古装剧中,往往是一个大侠点了一桌子酒菜,然后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吃完了以后直接放下一大锭银子走人,显得十分地潇洒。(似乎那些大侠从不为钱发愁)

但是在真实的古代环境中,这种情况应该是极少出现的。按照我们正常的情况来说,在付账的时候会拿出比桌子上的饭菜钱稍微多一些的钱给店家,不可能会拿出数倍于饭菜钱的银子给店家。

而真正用银子结账,无非是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点的饭菜确实点多了,比如请客或是一帮人胡吃海喝的情况下,也是有可能用银子结账的。如果老板与客人不熟的话,当客人拿出银子付账的时候,老板也会先验下银子,店小二也会小心翼翼地把银子拿给店掌柜,店掌柜在验完银子的成色后还会用专门的戥子称重,之后就是找零之类的。

PS:银子在古代来说相当于如今的千元大钞,就拿如今来说如果你给店家100元通常还会用验钞机之类的验一下。在古代来说如果收到的是假银子,店家就真的亏大发了,所以对于银子如果不是熟人熟客的话,通常都会小心地验一下。

古代称碎银的工具——戥子

二是客人和老板本身就很熟,而且经常在这家店吃饭,一次给一大锭银子就当时存在这里,把这笔钱记在账上,以后来这里吃饭就在这次给的银子里面扣,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充值卡之类的,你在饭店充个几千上万的卡,以后来这家饭店就在卡里面扣。这是因为客人和老板往往是当地相熟多年的人,所以客人给的银子老板放心,客人也不担心老板会不认账。

三是土豪不在乎钱的。这种人也不能说没有,如今我们偶尔也会遇到只是生活中不多而已。当然也不排除在古代就有那种不在乎钱的土豪,过着非常潇洒的生活,明明可能就几两银子的饭菜钱,随便从兜里拿出一大锭银子(几十两),然后潇洒地跟店小二说道“爷吃饱了,不用找了”,然后店小二点头哈腰地目送这位爷然后扬长而去。

最后说一下,其实古装武侠剧中很多场景都是有意为之,而非真实情况。比如一位大侠进了饭馆,通常要好几斤酒、几斤肉之类的大餐,吃完以后把一大锭银子放在桌上潇洒走人,其实是为了衬托大侠的豪爽,给形象加逼格而已。而且如果你是导演的话你也会这样拍,因为店小二在拿了银子以后,如果按照古代的正常程序还要把银子拿到掌柜哪里去验,验完了才会让客人走人,你说这个过程会有多麻烦?观众会看吗?所以大侠在放了一大锭银子之后就潇洒走人才是最佳的剧情方式。

5

下馆子喝酒,吃完放下银子就走的那可不是古代人啊,那是影视剧里的人物!

行走江湖不能掉面

通常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些大侠们每次一到吃饭的时候往酒楼里一坐,刀剑往桌子上一放,大喝一声:“小二,上酒!”通常这个时候呢,就有小二屁颠屁颠的端着一壶酒和一盘牛肉和几个小菜过来,对了如果是丐帮的,肯定还会有一只烧鸡,这就是大侠套餐!

结账的时候也要洒脱,丢下银子就得走。作为一个大侠,从不回头看给的银子够不够,而且甭管多少,店家都得收着。行走江湖的个个都是爷,那绝对都是武功高强的,一言不合拔刀相助都是常有的事,为了几两银子犯不着和自己的小命较劲。

我是大侠我很忙

影视剧里的大侠一般都是正面角色。作为一个正面人物,怎么能随便欠别人钱?更不能持强凌弱。所以一般大侠都会多给点,一来节约时间,毕竟大侠很忙,二来还可以强硬耍酷!

比如一顿饭吃了两钱银子,大侠就会多给三钱。那小二一看,肯定乐意啊,自己扣下来点还能是自己的小费呢。当然也不是没有意外,比如大侠给完钱转身就走,这时候小二叫住大侠了:“客官,留步,您给的银子不够啊,要知道我们这一片牛肉一两银子,这一盘怎么也得三四十片吧?”

那大侠一听,不乐意了:“不是说牛肉一两吗?怎么成一片一两了?哦,你们这是黑店。”确认过眼神,是要宰的人!于是,本着劫富济贫的理念,大侠成功的洗劫了这个酒店,然后又有了零花钱!

打眼一看,用手一过就知道多少钱

对于古代人来说,银子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这些做买卖的,银子都是每天过手一遍,成色好坏,几斤几两对于他们来说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在古代除了银锭,大部分都是用碎银。盖因为银锭面值过大,很多时候不方面使用。所以就把银锭敲碎了,弄成碎银。

碎银大小不一,除了有些初学者需要借住一些称重器材外,凡事有点经验的账房先生拿手一颠就知道价值几何!这种情况下,一顿饭多少钱,手中的银子多少钱,心中就有个数了!

老百姓可没大侠豪爽

在古代,虽说酒楼一般都是达官贵人进出吃饭,但是偶尔呢也有平民去享受享受,这时候如果是乡里乡亲的邻居,记个账也就欠着了,如果是拿现银,吃完饭后还得让老板打个折,毕竟赚钱不容易啊!

像《孔乙己》里描述的: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了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这才应该是老百姓们最真实的表现,两碗酒一碟茴香豆刚好九文钱,我知道价格就拿九文钱出来,我也不多给,偶尔欠个帐挂个单也不是不行: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的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



结束语:还有一件事,古代大侠套餐里的牛肉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吃的!古代吃牛肉是犯法的,因为大部分是耕牛,而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耕牛的地位十分高,不能随便吃,所以还是不要相信电视剧里演的了,那都是艺术加工!

6

我是杂谈胡侃,不绕圈子,直接说答案,大侠吃完饭直接在饭桌上放下一锭银子就走,是一种艺术加工形式,是为了从侧面体现大侠豪气干云、放荡不羁、胸襟宽广的非凡品质,但在古代社会中基本不可能发生,一两银子,当做一个人一个月的口粮都绰绰有余,再加上民间钱银造假行为,直接以白银交易,过程十分繁琐,店小二直接放走大侠,万一出了差错,他自身也吃罪不起。如果影视作品或者小说如实描写交易过程,对于故事情节发展用处不大,你想啊,如果有人直接写,乔峰在客栈叫了一坛上好的女儿红,五斤熟牛肉,假如他只是付了一百文铜板,是不是观众那就觉得这大侠忒小气了呢?

大侠用银子给饭钱的真相

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很多影视剧情,把其中一些赘述之处剪切掉,人们依然能够看懂故事的整体脉络,在很多时候,次要细节的取舍反而成为一种凝练的表达方式,精简的、令人心生向往的代入感,恐怕是所有文学创作者持续追求的价值所在,类似于国画留白给世人带来的艺术享受一样,所以大侠实际付账和找零的细节,大可不必细细描写。

倘若单是从大侠们的消费水平来看,这明显是小说在给人们讲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若要想行侠仗义,你还真躲不过世间的人情世故,首先你得有资金,再者你得有人脉,行走江湖之时难免会有手头紧张局面,若是能找到金主,将你的故事讲上一遍,再把自己的本事使出来让人观赏一番,自然会有大量投资人大手一挥:壮士,拿上这些钱,去尽情的挥霍吧!当然,投资人的钱也不能白要,只要人家遇到棘手的事情,给你飞鸽传书一封,你还不得不赶紧快马加鞭去酬谢昔日援手之情。投资人投你,是看中你能力的价值。

至于专注于白手起家,为民除害,劫富济贫一类的大侠则另说,倘若为一方出去地痞流氓、恶霸奸商之类的,老百姓为报感激之情,总会筹集一笔见义勇为资金来报答大侠援手之情。

如果回到现实,以匡扶天下为己任,惩恶扬善的大侠们自然不拘小节,把衣食住行写得事无巨细,恐怕也就找不出人们所崇拜的风采了,小说和影视围绕大侠所叙述的时间跨度很大,作者或导演必须掌握好整体节奏,如果把无足轻重的细节大量简略反而更能腾出空间来在有限的骨架内填充实质性的内容,使得故事情节更加饱满,因此选择性地删除繁琐的过程反而是一种正向选择。

我国银两使用的发展历史

从汉朝开始,我国就开始把银两作为货币使用,但真正盛行流通还是在明清两朝,根源在于,历朝历代,中国银产量并不高。史料记载,货币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当时使用的是贝币,直到春秋时代才开始流行金属铸造币,战国时期各国货币体系特色鲜明,中原三晋以布币为主,北方燕赵地区和东方齐国流行刀币,而秦国则流通圜钱,楚国使用铸文铜贝,诸多国家,各位为政,货币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更大范围的商业贸易,公元前221年,终于有人站出来说,为了方便天下的买卖,我们要统一货币,于是秦半两诞生了,从此在民间大量流通的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主。


历史洪流滚滚前行,钱币形态也随着各朝统治者意识发生着变化。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五铢钱,由于其大小适宜,做工精良,各朝各代,一用就是700年。到了唐朝,货币形态一改前貌出现了开元通宝钱,这次货币变革影响深远。往后的各个朝代发行钱币时直接将“开元”换成当时所处的朝代即可,一直沿袭到清代,直到1916年的“洪宪通宝”方才落下铜钱落幕,据统计以通宝或元宝为名的钱币在我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成为中国古币史上的不朽丰碑。

虽然在中间也出现过使用纸币的时代,但大多只是盛行一时,其后便被埋没在历史的余烬里了。民间真正盛行使用银两的历史,要从明清开始,由于航海时代的来临,中国丝绸、茶叶、瓷器等进入欧洲,欧洲商人在殖民地大量开产白银,用来和中国交换商品,从此,白银大量在民间使用。

中国古代使用银子有多繁琐?

古代银子分为纹银和底银(也即是银子的白银含量)鉴别方法也十分讲究,以纹银为例,又可分为足纹、九九、九八、九七四种,足纹表面拉丝色泽均匀,从银子边缘到银两中心,连续成型,色泽白润无暇。银两边缘灿白如霜,用工具剪开,色泽依然如此,白如石灰,此种成色,便是足纹。至于其他含量的,除了银两表面的纹理顺畅度和剪开的色泽有区别以外,再无二致。

官银由政府铸造成整块,方便大型贸易结算,民间买卖以碎银子为主,如果你要使用碎银子交易,你需要带上一个精密称重仪器——戥以及凿子、剪刀,每次购买商品时,需要从你手中持有的大块银子上剪下一块重量合适的银子,用戥称量之后再进行交易,形象化一点,把大块银子想象成牛皮糖,如果你要买东西,选好商品后,商家给你结账,计算出需要多少,你付款时,便用凿子或小锤之类的朝牛皮糖上面敲下合适的一块,再用一个精确到克的仪器来称重,直到你敲下来的牛皮糖重量能够交换所买的商品时,双方才达成交易。


假如遇到街天赶集,去逛街凑热闹,这里买一个面具,那边买一个观赏物件,恰好身上只有白银,就会出现这样有趣的场景,在东边的摊子动一动剪子,在西边的摊子锤一锤凿子,整个购物过程,则变成了一个活脱脱的手工艺人。我们再大胆的猜想一下,在大量使用银子的时代,古代的钱包里都有什么?一把刚剪、一杆戥、一个凿子,画风似乎有点奇怪啊。当然这些交易都是建立在无人伪造的情况下,在古代同样也有人制作假币,在银子之中掺杂锡、铅等,如果大侠们都是吃完饭就在桌上拍一锭银子就走,要是用的是假钱怎么办?如此一来,光是防假币都防不住。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大侠们任性在桌子上丢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多少钱?

以唐朝为例,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1两银子等于1000文,相当于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唐朝的一石为59公斤,1两银子就可以买1180公斤大米了,这购买力确实非常可怕,按照现在的大米价格5元/kg来算,也相当于5900多元了大侠就在街边小吃店喝了瓶酒再加两三个小菜(实际消费100到200元),直接给老板五千多元,这确实是壕无边际啊。看看这挥金如土的气势,难怪人们都十分崇拜呢。

若是放到宋朝,从《宋史食货志》和《宋史职官志》中看看当时的物价,“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每斗折钱三十文”,以最低标准算,1两银子可以买3石米,宋时一石为66公斤,换算成现在的物价宋朝1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990元,武侠小说里面郭靖请黄蓉吃了一顿饭,共花费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相当于花了将近20000块钱。

回到主题,鉴于银子使用的繁琐性,古人日常生活使用最频繁的还是以铜钱为主,大侠也概莫能外,他们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在路上的时间远比住宿、吃饭的时间要多,出于时间成本考虑,任何商业结算都会以方便快捷为首要条件,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饭钱给多不要紧,但一定要给够,不然……

7

有钱任性!

8

这主要是古代人明码标价,从不乱涨价没有什么天价鱼,天价虾更没有时价。古代人一进店,自己点喜欢吃的自然就知道该付多少钱了,大袖管里装的零钱整块的银子。所以吃完就付钱,店小二一收完事,特别简单。

那个时候没有吃霸王餐的,武功多高吃饭也给钱。秦叔宝如何大英雄,一样不能欠钱。所以那个时候开店的不用担心去讨债,给回扣有记帐的到时准还。

9

这种桥段一般是出现在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古代社会中几乎没有这样办的。

“小二,给我上来两壶热酒,在来一盘牛肉”,然后留下一个大银元宝或者几颗碎银子?不要想美事了,古代的一两银子换算成如今的购买力,相当于3000元人民币左右的样子,而古代明朝才有的银子作为商业货币,一般的官银为五十两为一锭,核算成现金的人民币是15万元人民币,这么多钱去买两壶酒和一盘牛肉,你感觉是不是有点太豪横了?

银子作为古代市场通货货币的时间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之前,不过那个时候银和金一样,作为贵金属存在,不是像影视剧中一样,随便赶集购物就是拿银子交易,知道明朝时候,银子才算是作为本位出现在市场流动中,小钱直接就能铜钱购买,那要是买贵重物品难道要拉一车铜钱吗?这个时候就体现出银子的价值了,相当于大面额钞票,直接就可以交易。

可是随着古代的经济发展,银子作为硬通货也不是哪里都方便,买个馒头,烧鸡的需要一锭银子吗?所以后来人们开始采用碎银的购买方式,就是把之前的一锭银子分割成多个小块,但小块的重量也是大小不一,所以古代的钱庄便是兑换钱币的重要部门,他们有专用的官称来称量碎银的重量,而且可以和钱庄兑换不同重量的碎银使用,比如你手中有一个2两的,一个5两的,但是你买的东西甚至用不到2两,那便是可以把自己手中的2两碎银兑换成4个半两的,或者笼统的说,把2两的银子兑换成四五颗碎银以供使用。

我们看到影视剧中,那些主角上来就是几颗碎银或者一锭银扔下就走的场景,只能是在电视上看到罢了,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了突出主角的豪爽,大方、视金钱如粪土,比如《水浒传》上的宋江,看到受难的兄弟就是拿出银两照应一二,可宋江作为宋朝的一个押司哪里有这么奢侈的花钱底气?所以我们不要被影视剧中的一些脱离真实历史的情节所误导。

古代饮食消费当然也没有很高,拿清朝为例,一两银子相当于两三千铜钱,可是一顿餐馆消费最多也就几十个铜板而已,多出的几十倍的银子难道是给的小费?而阻不阻拦是店小二也感觉无奈的事,反正一般能拿出银子来消费的在当时古代算是有钱人,有钱必然有势,就算是拿出银子不给,豪横的在你这里吃霸王餐,你敢拦?随便玩弄点心思就能让你一个平民身陷牢狱,所以扔下银子不用找,直接走人的那是不真实的。

10

一般不会阻拦。

为什么?因为古时候和我们现代社会不一样!

大多数时候,大多数古人在外面的食铺吃饭,没啥选择,定食,给啥吃啥。

更多的时候还是定价,我今儿就一个人,兜里有10文,都撂这儿了,老板您看着给上饭。

走的时候,自然也没啥店小二跳出来拦着打脸要钱的桥段了。

要么就是“老板,我这儿有三两银,给我上三斤牛肉,一壶酒!”。

古时候点菜很耿直的,先把钱摆出来,再点菜,否则你想吃霸王餐的机会都没有。

其他更多的食客都是老面孔了,没特别情况,就是老三样了,就不可能有发生故事的机会。

我们现在去饭店,很多时候都会有选择困难症。

看着琳琅满目的菜品目录,哇,这个不错,那个也好想尝尝看,满脸的纠结。

到最后,还是算了吧,兜兜比脸还干净,“老板,来碗素面,多放葱!”。

“嗯,先生,我们这不提供素面,你可以出门左拐,有家‘来一碗’!”

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菜单上的菜品价格从几百到几块的都有,你吃完饭,扔下10块就想跑?

呵呵,无处不在的天眼了解下。



我们再聊聊在古时候普遍的状况,不包括象清明上河图所描述的丰年盛世。

那时候,进饭店,除了几家超级大的酒店外,很少有综合性的饭店,基本都是专业的小食铺。

比如有记载的朱家包子铺,万家三鲜面等等。

每家食铺受限于物资来源和技术水平,很难有厨师精通多道菜品的制作。

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可没有多余的食物可以供厨师练手的。

其实那时候的饮食习惯比较多的都是定食的模式,食客进了铺子,如果老板没有大声吆喝说今天得了一尾金色鲤鱼可以熬个鱼汤,客官要不要尝尝。

否则绝大多数时候,除了铺子里提供的标准酒菜搭配,你还想吃点儿额外的花样,只能象李逵一样,到码头上抢鱼来给宋江哥哥添道醒酒汤了。



而且古时候的粮食产量不足,酒水的量不足,品种也没什么花样。

同时酒是专卖品,没得选,标准价,区别只是不同的铺子掺水的比例高低而已。

肉食呢绝大多数都是猪,羊为主,加上少量的牛和野生动物,所以没有特别说明,价格基本都一样,没人能搞出花来。

蔬果由于受限于落后的交通物流水平,真的就只有本地产的绿色蔬菜,肯定没有防腐剂的绿色食品。

连皇帝想吃口荔枝都得挨骂,平民就安省些吧。


因此,古人吃完饭,一般不问多少钱,放下银子就走,店小二也从不阻拦。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