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于应天府(南京)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并在当年遣大军北,于闰七月攻克大都(北京),迫使元顺帝北逃,明朝成为中原新的主宰者,朱元璋即明太祖。

太祖在立国之初,军国大事繁杂,而且诸子也年幼,所以并没有马上着手建立完备的宗藩制度,除即位时册立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外,其余诸子皆未封授爵位。

洪武三年(1370年),天下初定,太祖决定建藩,以屏护皇室。他在和诸臣的朝议中总结宋元兴衰治乱的经验时提出“宋元败亡、在于主弱臣强,宗室无力;我朝当引以为鉴,广建宗藩,以卫社稷”。

同时,太祖又吸取了汉晋宗室藩王裂土建国、形同自立、权力过大,导致威胁中枢,最终野心膨胀举兵作乱的教训,制定了一套有别于汉唐宋元诸代的宗藩制度,并亲自编写《皇明祖训》,把这些规章制度一一加以详解,诏命后世子孙以其中的规定作为自己平日的行为规范,不得有违。

明朝宗藩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世袭罔替、禁绝四民之业”。

藩王分封不授实际疆土,有封国而不领民政大权,地位尊崇但不得无故结交地方官员,爵位世袭,不得从事士农工商之业。

自太祖创立宗藩制度、到成祖靖难成功后收回诸藩军事指挥权,英宗时确定亲藩不再入朝、二王不相见,明朝宗藩制度逐步完善,藩王的权力和地位也一再被压缩。最后除了尊崇的地位和优渥的待遇外,明朝藩王基本上只能做一个富贵闲人,政治上毫无影响力了。

洪武三年、十一年、二十四年(1370年、1378年、1391年)太祖三次建藩,把除皇太子之外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册立为王,建藩于全国各地,用以“众建宗亲以藩王室”,并给诸藩设立了

“授金册金宝,府置官属,护卫甲士三千人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皆伏而拜谒,不得钧礼”的优厚待遇。

洪武九年(1376年),太祖再定诸王岁禄

“诸亲王岁供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紵丝三百匹;纱、罗各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花千斤。马料草月支五十匹。缎匹纱罗者岁按价给予匠料,由王府自造。”(靖江王岁禄米二万石,钞万贯,其余为亲王之半,马料草月支二十匹。)

此后,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至崇祯元年(1628年),明朝历代皇帝所册立亲王、建藩计七十九位(指始封亲王、承继者不计),其中实封六十二位,追封十七位,另靖江王一位,合计八十藩国。(崇祯帝实封亲王二位、追封四位,都在崇祯元年以后;建文帝次子朱文圭被追封润王是在南明隆武时期。)

其中,因事犯法被废、举兵作乱被废、自尽除国、无子除国、入承大统升为帝系等原因,先后有五十个藩国没有传承至崇祯元年(1628年)。

至崇祯元年(1628年),明代诸藩尚存者—————

一、太祖位下

秦王:始封者太祖次子秦慜王朱樉;秦藩秦肃王朱谊漶薨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秦世子朱存枢历经十年等待,尚未袭封,秦藩此时无亲王在位。(秦世子薨于崇祯二年(1629年),非《南明史》中记载后来承袭秦王爵位,然后被李自成俘获,之后又降清,最后被杀于京师的经历。)

晋王:始封者太祖三子晋恭王朱棡;此时在位者是晋裕王朱求桂(晋裕王薨于崇祯三年(1630年),非《明史》记载被李自成俘获,再降清后被杀的结果。)

周王:始封者太祖五子周定王朱橚;此时在位者是周端王朱肃溱(薨于崇祯八年(1635年)。)

楚王:始封者太祖六子楚昭王朱桢;此时在位者是楚王朱华奎(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起义军破武昌,朱华奎被投入长江溺死。)

鲁王:始封者太祖十子鲁荒王朱檀;此时在位者是鲁宪王朱寿鋐(薨于崇祯九年(1636年)。)

蜀王:始封者太祖十一子蜀献王朱椿;此时在位者是蜀王朱至澍(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起义军破成都,朱至澍投井自尽。)

代王:始封者太祖十三子代简王朱桂;此时在位者是代康王朱鼎渭(薨于崇祯二年(1629年)。)

肃王:始封者太祖十四子肃庄王朱楧;此时在位者是肃王朱识鋐(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西征,破兰州,俘获并处死了朱识鋐。)

庆王:始封者太祖十六子庆靖王朱栴;此时在位者是庆王朱倬漼(尚未受朝廷册封)。(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西征,破宁夏镇城,俘朱倬漼,次年将其杀于山西。)

岷王:始封者太祖十六子岷庄王朱楩;此时在位者是岷王朱禋洪(薨于崇祯元年(1628年)。)

韩王:始封者太祖二十子韩宪王朱松;此时在位者是韩王朱亶塉(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破平凉,俘获并处死了朱亶塉。)

沈王:始封者太祖二十一子沈简王朱模;此时在位者是沈王朱效镛。(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部将刘芳亮破潞州,朱效镛被俘,下落不明。)

唐王:始封者太祖二十三子唐定王唐定王朱桱;此时在位者是唐端王朱硕熿。(薨于崇祯二年(1629年),其孙朱聿键在隆武元年(1645年)称帝后,追谥为端皇帝。)

崇祯元年(1628年),太祖位下尚存亲藩者十三王。另十一王中,四子燕王入承大统,为成祖(永乐帝);九子赵王、二十二子安王、二十四子郢王绝嗣;八子潭王牵扯谋反案,惶恐自尽;七子齐王、十九子谷王作乱被废;十二子湘王反抗建文帝削藩,愤而自尽;十五子辽王、十七子宁王、二十五子伊王后裔犯法,被废藩。

二、成祖位下

赵王(第二次建赵藩):始封者成祖三子赵简王朱高燧;此时在位者是赵顺王朱慈斡(斗改火)。(薨于崇祯二年(1629年)。)

崇祯元年(1628年),成祖祖位下尚存亲藩者仅一王。另一王,次子汉王因谋反,于宣德元年废藩。

三、仁宗位下

郑王:始封者仁宗次子郑靖王朱瞻埈;此时在位者是郑敬王朱载壐(薨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

襄王:始封者仁宗五子襄宪王朱瞻墡;此时在位者是襄忠王朱翊铭(崇祯十四年(1641年),张献忠起义军破襄阳,杀襄王朱翊铭。)

荆王:始封者仁宗六子荆宪王朱瞻堈;此时在位者是荆王朱慈烟(薨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

淮王:始封者仁宗七子淮靖王朱瞻墺;此时淮王朱翊钜已去世,淮世子朱常清尚未承袭王位,淮藩无亲王在位。(崇祯四年(1631年),淮世子朱常清承袭王位。)

崇祯元年(1628年),仁宗位下尚存亲藩者四王。另五王,三子越王、四子蕲王、八子滕王、九子梁王、十子卫王皆绝嗣。

四、宣宗位下

郕王:始封者宣宗次子郕王朱祁钰,后承袭大统,为代宗(景泰帝)。

崇祯元年(1628年),宣宗位下无亲藩存世。

五、英宗位下

德王:始封者英宗次子德庄王朱见潾;此时在位者是德王朱常洁(薨于崇祯五年(1632年)。)

崇王:始封者英宗六子崇简王朱见泽;;此时在位者是崇王朱由樻(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起义军破汝宁,俘崇王朱由樻,封其襄城伯。朱由樻不从,逃跑途中被杀。)

吉王:始封者英宗七子吉简王朱见浚;此时在位者是吉王朱由栋(薨于崇祯九年(1636年)。)

崇祯元年(1628年),英宗位下尚存亲藩者三王,另四王,四子许王、五子秀王、八子忻王绝嗣,九子徽王后裔犯法,被废藩。

六、宪宗位下

益王:始封者英宗六子益端王朱祐槟;此时在位者是益定王朱由本(薨于崇祯七年(1634年)。)

衡王:始封者英宗七子衡恭王朱祐楎;此时衡宪王朱常?已去世,衡世子朱由檡尚未即位,衡藩无亲王在位。(崇祯元年(1628年),衡世子朱由檡去世,崇祯五年(1632年),衡宪王朱常?第三子朱由棷承袭王位。)

荣王:始封者英宗十三子荣庄王朱祐枢;;此时在位者是荣宪王朱由枵(薨于崇祯二年(1629年)。)

崇祯元年(1628年),英宗位下尚存亲藩者三王,另七王,四子兴王朱佑杬子朱厚熜入承大统,为世宗(嘉靖帝);五子岐王、八子雍王、九子寿王、十一子汝王、十二子泾王、十四子申王皆绝嗣。

七、孝宗位下、武宗位下

孝宗次子蔚王早夭,武宗绝嗣

崇祯元年(1628年),孝宗、武宗位下无亲藩存世。

八、世宗位下

裕王:朱载坖,后承袭大统,为穆宗(隆庆帝)。

另五王,四子景王绝嗣,五子颖王、六子戚王、七子蓟王、八子均王均早夭。

崇祯元年(1628年),世宗位下无亲藩存世。

九、穆宗位下

潞王:始封者穆宗四子潞简王朱翊鏐;此时在位者是潞王朱常淓(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南下,破南京,俘弘光帝;潞王朱常淓在监国,后降清,被杀于京师(北京)。)

崇祯元年(1628年),穆宗位下尚存亲藩者仅一王,另一王,长子靖王早夭。

十、神宗位下

福王:始封者神宗三子福王朱常洵,此时在位。(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起义军破洛阳,杀福王朱常洵。子朱由崧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即位后,追谥为孝皇帝。)

瑞王:始封者神宗五子瑞王朱常浩,此时在位。(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起义军破重庆,擒获并处死了避难在此的瑞王朱常浩。)

惠王:始封者神宗六子惠王朱常润,此时在位。(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南下,避难于绍兴的朱常润降清,后在京师(北京)被杀。)

桂王:始封者神宗七子桂端王朱常润瀛,此时在位。(弘光元年(1645年)十一月病薨于梧州,子朱由榔在永历元年(1646年)即位后,追谥为礼宗孝端皇帝。)

崇祯元年(1628年),神宗位下尚存亲藩者四王,另三王,次子邠王、四子沅王、八子永思王早夭。

十一、光宗位下

信王:承袭大统,为思宗(崇祯帝)。

另五王,次子简王、三子齐王、四子怀王、六子湘王、七子惠王(和神宗第六子同王号)皆早夭。

崇祯元年(1628年),光宗位下无亲藩存世。

十二、靖江王

始封者为太祖侄孙朱守谦,此时在位者为靖江荣穆王朱履祜(薨于崇祯七年(1634年)。)靖江藩为太祖长兄朱兴隆后裔,是明代唯一一位非太祖后裔的宗藩,其位稍低于亲王,高于其他郡王,所以靖江王的冠服、车辂仪仗、朝贺礼仪等制度和亲王基本相同,王府官属、护卫也用亲王制度,唯禄米同郡王标准。

十三、兴宗(懿文太子)位下

长子虞王早夭,三子吴王(广泽王)、四子衡王(怀恩王)被废,五子徐王被降封瓯宁王,皆绝嗣。

崇祯元年(1628年),兴宗(懿文太子)位下无亲藩存世。

如上所述,崇祯元年(1628年)时,秦藩、淮藩、衡藩前任亲王已经去世,王世子尚未袭封,此三家藩国无亲王在位;另庆藩亲王虽已即位,但也未正式行册立礼。兴宗已被改称懿文太子,位下诸王皆绝嗣。所以,最终在崇祯元年(1628年)尚存的大明亲藩数量,及在位亲王名单,是三十藩国,二十五位亲王、另一位靖江王。

最佳贡献者
2

明朝历代皇帝共册封藩王六十八位,至崇祯元年(1627年)有藩王三十位,分别是:秦王朱存机 、晋王朱求桂、周王朱肃溱、楚王朱华奎、鲁王朱寿镛、蜀王朱至澍、代王朱鼎渭、肃王朱识鋐、庆王朱帅锌、岷王朱禋洪、韩王朱亶塉、沈王朱效镛、唐王朱硕熿、靖江王朱履祜、赵王朱常清、郑王朱翊钟、襄王朱翊铭、荆王朱慈烟、淮王朱翊钜、德王朱常洁、崇王朱由樻、吉王朱由楝、益王朱由木、衡王朱常?、荣王朱由枵、潞王朱常淓、福王朱常洵、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

3

明末的宗室数量,由于缺乏权威的数据,一直处于混乱状态。贬低明朝的,将其夸大到几百万。理性一点的,估计大约为二十多万。

根据明世宗嘉靖朝内阁首辅李春芳的《宗藩条例》记载,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的宗室人口(包含女性)为两万八千余人,不到三万人。根据《明神宗实录》的记载,到了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395年,即30年后)宗室人口(包含女性)为十五万七千人,不到十六万人。

那么作为宗室金字塔顶尖的亲王,又有几位呢?大明开国的时候,太祖朱元璋共册封了24位亲王和1位郡王(靖江王)。而到了崇祯元年,由于历代以来亲王绝嗣除国,或者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被除爵,两百多年来,依然在位的亲王不过29位。今天笔者就来具体捋一捋究竟是哪些。

皇帝所戴的乌纱翼善冠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皇帝之子才能封亲王,而到崇祯帝继位之时,大明一共产生了15位皇帝。其中建文帝朱允炆、景泰帝朱祁钰、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照、熹宗朱由校这5位皇帝没有曾册封亲王的子嗣。宣宗次子朱祁钰先封郕王,此后继位为帝,南宫复辟后复降封郕王,宪宗继位后恢复其皇帝身份。而太祖长子朱标虽然在建文朝被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其诸子也受封亲王。但在靖难之后,朱标本人皇帝身份被褫夺,诸子也降封郡王,此后或废或绝嗣,再无后代流传。换句话说,有儿子被封为亲王的明朝皇帝不过9位,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二。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太祖共26子,除长子朱标封太子,幼子朱楠未封外,其余24子均封亲王。其中崇祯帝登基时还剩13位亲王,另外11位亲王除国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无子国除5王:第八子潭王朱梓、第九子赵王朱杞、第十二子湘献王朱柏、第二十二子安惠王朱楹、第二十四子郢靖王朱栋。
  2. 以罪除国5王:第七子齐王朱榑、第十五子辽简王朱植后裔朱宪?、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后裔朱宸濠、第十九子谷王朱橞、第二十五子伊厉王朱?后裔朱典楧。
  3. 登基除国1王:第四子燕王朱棣。

崇祯元年太祖系亲王(合计13位):

秦王朱谊漶(次子秦愍王朱樉后裔)、晋王朱求桂(第三子晋恭王朱棡后裔)、周王朱肃溱(第五子周五、楚王朱华奎(第六子楚昭王朱桢后裔)、鲁王朱寿鋐(第十子鲁荒王朱檀后裔)、蜀王朱至澍(第十一子蜀献王朱椿后裔)、代王朱鼎渭(第十三子代简王朱桂后裔)、肃王朱识鋐(第十四子肃庄王朱楧后裔)、庆王朱倬?(第十六子庆靖王朱栴后裔)、岷王朱禋洪(第十八子岷庄王朱楩后裔)、韩王朱亶塉(第二十子韩宪王朱松后裔)、沈王朱珵尧(第二十一子沈简王朱模后裔)、唐王朱硕熿(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后裔)。

顺便再提一句,太祖长兄追封南昌王朱重四的后裔封靖江王,虽然是郡王,但是在明朝一直是特别的存在,崇祯元年时的靖江王是朱履祜。

北京故宫

成祖文皇帝朱棣

朱棣共4子,长子朱高炽继承帝位,第四子朱高爔早夭,其余2子封亲王。其次子汉王朱高煦在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以谋逆废为庶人,国除。

崇祯元年太祖系亲王(合计1位):

赵王朱慈?(第三子赵简王朱高燧后裔)

仁宗昭皇帝朱高炽

朱高炽共10子,其中长子朱瞻基继承帝位,第四子朱瞻垠早逝未封(后追封蕲献王),其余8子均封亲王。但第三子越靖王朱瞻墉、第八子滕怀王朱瞻垲、第九子梁庄王朱瞻垍、第十子卫恭王朱瞻埏均无子除国。

崇祯元年仁宗系亲王(合计4位):

郑王朱载壐(次子郑靖王朱瞻埈后裔)、襄王朱翊铭(第五子襄宪王朱瞻墡后裔)、荆王朱慈烟(第六子荆宪王朱瞻堈后裔)、淮世子朱常清(第八子淮靖王朱瞻墺后裔,此时尚未袭封)。

明仁宗献陵

英宗睿皇帝朱祁镇

朱祁镇9子,其中第三子早逝,剩余8子都有受封亲王的经历。长子朱见深先封皇太子,后降封沂王,南宫复辟后重新册为皇太子。次子朱见潾先封荣王,后改封德王。

此外第四子许王朱见淳、第五子秀怀王朱见澍、第八子忻穆王朱见治均无子除国。第九子徽庄王朱见沛后裔朱载埨,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罪降庶人并自杀,国除。

崇祯元年英宗系亲王(合计3位):

德端王朱常清(次子德庄王朱见潾后裔)、崇王朱由樻(第六子崇简王朱见泽后裔)、吉王朱由楝(第七子吉简王朱见浚后裔)。

宪宗纯皇帝朱见深

朱见深共14子,第三子朱祐樘承袭帝位,长子、次子和第十子早夭,其余10子均封亲王。

其中第五子岐惠王朱祐棆、第八子雍靖王朱祐枟、第九子寿定王朱祐榰、第十一子汝安王朱祐梈、第十二子泾简王朱祐橓、第十四子申懿王朱祐楷均无子除国。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朱厚熜入继大统,兴国除封。

崇祯元年宪宗系亲王(合计3位):

益王朱由木(第六子益端王朱祐槟后裔)、衡世子朱由檡(第七子衡恭王朱祐楎后裔,此时尚未袭封)、荣王朱由枵(第十三子荣庄王朱祐枢后裔)

兴献王朱祐杬显陵

世宗肃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共8子,长子朱载基和次子朱载壡先后册为皇太子,第五子、第六子、第七子、第八子均早夭,剩余2子则封为亲王。

第三子裕王朱载坖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承袭帝位,裕国除国。第四子景恭王朱载圳无子国除。

崇祯元年世宗系亲王(零位)。

穆宗庄皇帝朱载坖

朱载坖共4子,长子和次子早夭,第三子朱翊钧承袭帝位,第四子朱翊镠封潞王。

崇祯元年穆宗系亲王(合计1位):

潞王朱常淓(第四子潞简王朱翊镠第三子)。

神宗显皇帝朱翊钧

朱翊钧共8子,长子朱常洛承袭帝位,次子、第四子和第八子早夭,其余4子均封亲王。这四人在崇祯元年的时候仍然在世。

崇祯元年神宗系亲王(合计4位):

福王朱常洵、瑞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润、桂端王朱常瀛。

结语:至末代皇帝朱由检继位,大明尚存亲王27人、世子2人、靖江王1人。加上后来所封的崇祯帝二子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比之明初也不过增加了30%。说实话这个数字不算多,但是明朝始终没有解决的是数量繁多的郡王以及不计其数的将军和中尉。这些人既不能出仕,又白食朝廷俸禄,可谓是吃垮大明财政的重要祸首之一。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