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麻喇姑不仅仅是孝庄的贴身侍女,更是对清朝顺治、康熙两代帝王产生深远影响的“帝师”。

苏麻喇姑,初名苏茉儿,而“苏麻喇姑”实际上是在她去世后宫中上下对其的尊称。

苏麻喇姑出身于科尔沁蒙古一个普通牧民家庭,后来到科尔沁贝勒府中,成为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和孝庄太后也就此开始了长达一生的主仆之谊。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从这个时候开始,苏麻喇姑陪伴着孝庄太后渡过了多尔衮专政的时期,又与孝庄太后共同见证了顺治、康熙两代帝王的成长,可以说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最为亲近也是最为信任的人。

而苏麻喇姑也曾经先后担任了顺治和康熙两位帝王的老师,堪称“帝师”。

在多尔衮专政时期,有意将顺治皇帝与孝庄太后隔绝,因而孝庄太后与顺治皇帝之间,通过苏麻喇姑进行联络,并且孝庄太后对于顺治皇帝的教育和教导也是通过苏麻喇姑实现,使得苏麻喇姑成为了顺治皇帝实际上的老师。

在康熙皇帝继位之前,年幼的康熙因为出痘被隔离在宫外,这期间便是也苏麻喇姑负责照顾康熙起居,同时负责教育培养康熙,“赖其训迪,手教国书”。后来顺治皇帝去世后,年仅8岁的康熙皇帝继位,并在很小的时候就具备极为良好的文化修养,可以说苏麻喇姑是功不可没。


孝庄太后去世后,苏麻喇姑开始承担起了抚育皇子的重任。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太后去世,由于与孝庄太后感情极为深厚,苏麻喇姑也就此陷入了极度的悲伤之中,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做了一个并不符合后宫制度的决定,那便是将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

胤祹的生母万琉哈氏当时仅仅是康熙的庶妃,并不具备抚养皇子的资格,按照规矩应该交由其他更高级别的后妃进行抚养,当年雍正就是因为他的生母级别太低,故而交由那时还是皇贵妃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的。而苏麻喇姑本就不是后妃,仅仅是一介宫女,让其抚养皇子,足可见康熙对其的信任与看重。

而经过苏麻喇姑抚养与培育的皇十二子胤祹,并没有参与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进而在雍正、乾隆两朝屡次受到封赏,位至履亲王,并且还被委以重任。直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胤祹以79岁高龄寿终正寝,成为康熙皇子中最为长寿的皇子,这与苏麻喇姑的对于其的教育,以及对其心性的培养也是密不可分的。


苏麻喇姑去世后,康熙皇帝按照妃嫔礼仪进行下葬,成为清朝唯一享此殊荣的宫女。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苏麻喇姑逝世,康熙按照嫔妃之礼安葬,这也使得苏麻喇姑成为大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按照妃嫔礼仪下葬的后宫宫女。

众所周知,孝庄太后去世后,康熙将自己祖母的灵柩一直停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内37年没有下葬,而苏麻喇姑的灵柩死后也停放至此。直到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为孝庄太后单独修建了昭西陵并将孝庄太后正式入葬其地宫,之后雍正又在昭西陵东墙外为苏麻喇姑另建一座陵寝,用以安葬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既不是皇室成员,也不是皇帝的妃嫔,尽管因为身份的限制不能与她侍奉了一生的主人——孝庄文皇后合葬,但是作为一介宫女,不仅能够以妃嫔之礼治丧,并且还能葬入皇家陵园,也是一种的莫大的荣誉,足可见清朝康雍两位皇帝对于苏麻喇姑的敬重与爱戴。

最佳贡献者
2

康熙二十六年,身历三朝的孝庄太后走完了她漫长的人生,以75岁的高寿安然离开了人世。

孝庄太后的死,不仅让康熙和众宗室皇亲们悲痛万分,还让一个70多岁的女人从此陷入了悲痛孤寂的境地。

这个女人就是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剧照)

早在孝庄太后嫁给皇太极时,苏麻喇姑就已经陪伴在她身边。

苏麻喇姑不仅忠诚,还是个极为聪慧的女子。

她不仅陪伴孝庄太后学习满语,还帮助孝庄太后巩固了在后宫的地位。

皇太极病逝后,由于没有立储,引得多尔衮和皇长子豪格为汗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又是她暗中为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穿针引线,最终达成拥立福临为帝的约定。

福临(顺治)做皇帝后,按祖制,做了皇帝就要搬到了乾清宫。他年幼,凡事都由摄政王多尔衮作主。此时的多尔衮权倾朝野,对顺治的举动也盯得紧,孝庄太后别说教导顺治了,就算见一面也是极难的。又是苏麻喇姑暗中给孝庄太后和顺治传递消息,才没有让顺治在多诡变幻的政局中,处于危险的境地。

待顺治亲政后,孝庄太后终于能和他日日相见,苏麻喇姑该休息一会儿了吧。可是没过几年,顺治的皇三子玄烨又出天花,被养在宫外。

(孝庄太后剧照)

在孝庄太后的授意下,苏麻喇姑再次肩负起照顾和教育玄烨的责任。

她往来于皇宫和玄烨的寓所,一边把玄烨的病情如实地告诉孝庄太后,一边悉心照料玄烨,教授他满汉蒙三种文化。

顺治去世后,玄烨继位,是为康熙帝。待康熙帝巩固了政权,苏麻喇姑终于能安安心心地陪伴在孝庄太后身边了,她俩虽是主仆,但一个孀居,一个一直未嫁,相携着已经度过了50余载了。

在爱新觉罗家族中,苏麻喇姑的身份已不仅仅是使女这么简单了。自顺治帝起对苏麻喇姑就很尊敬。康熙小时候又是她带大的,一口一声喊她额娘,而康熙的子侄们一律都称她为老祖母。

越是被爱新觉罗家族的人视为一家人,苏麻喇姑就越是谦逊谨慎。她始终牢记自己的本份,不仅对孝庄太后和康熙小心侍奉,对其他皇室子弟们也是毕恭毕敬,从来没做出过失礼的地方。

康熙和苏麻喇姑的感情深,在孝庄太后去世后,他虽忙于政务,但时刻留意苏麻喇姑的精神状态,生怕苏麻喇姑有个意外。

当他得知苏麻喇姑久陷悲痛中不能自拔,一个人太过孤单时,便作主,把才3岁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给苏麻喇姑抚养。

(康熙剧照)

清朝是个制度森严的朝代,按理在皇帝的后宫中,只有嫔以上的位份才有资格抚养皇子。康熙把胤祹交给苏麻喇姑抚养,一方面是信任和重视她,另一方面也希望有个孩子陪着她,排解她的悲痛和孤单。

苏麻喇姑怎么会不知道康熙的良苦用心呢!再加上这是一件极为荣誉的事,所以苏麻喇姑不顾年事已高,依然打起十二分精神抚养胤祹。

胤祹在苏麻喇姑这里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也受到了极好的教育。长大后,成为了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才干的人,康熙对他的能力和政治远见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康熙末年,由于太子被废,引发了众皇子争储之争。

(胤祹剧照)

受苏麻喇姑教诲,胤祹始终远离争斗,保持中立态度。

这种睿智的态度让他在雍正继位后,不但没有被打压排挤,还被封为亲王,此后平平安安活到79岁的高龄,成为康熙35个儿子中最平安长寿的皇子。

胤祹对苏麻喇姑极为孝顺,时常请安问好,给她排解寂寞,所以苏麻喇姑时常感叹自己是个有福之人。

苏麻喇姑认为这福气都是皇帝给的,所以她常常诵经念佛,为爱新觉罗一家祈福。

康熙四十四年,90高龄的苏麻喇姑带着笑意离开了人世。

康熙感念苏麻喇姑为爱新觉罗家族所做的一切,下令以嫔礼安葬她。众皇子亦到灵前送终,哀哭不止。

(参考史料:《清史稿》)

3

熟悉清朝历史的人一定不会不知道苏麻喇姑这个清初的传奇女性。她本是孝庄太后的侍女,出身于普通的蒙古族人家,她在天聪年间陪伴孝庄太后嫁入后金宫廷,一生经历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 四位皇帝、五个时期,最终以九十三岁高龄辞世,康熙感念苏麻喇姑侍奉孝庄太后一生,又替自己养育皇十二子,于是以嫔位礼制厚葬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一生大多数时间是陪伴着孝庄太后一起度过的,她们二人的关系早已经超出了一般的主仆关系,与其说是主仆,倒不如说是姐妹、是亲人。当初孝庄太后初嫁进后金后宫时,皇太极并不宠爱她,此时宫中的专宠是孝庄太后的姐姐--宸妃海兰珠,孝庄太后在崇德五妃中排名最后,这不仅是名次上的最后,而真的是实际上的最后,因为她几乎见不到皇太极,这种失落、愁苦夹杂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那般滋味想必一定是十分难受的,而此时,唯一能给与她些许宽慰和快乐的也仅仅是她身边的苏麻喇姑了,后来皇太极驾崩,诸位皇子、贝勒为争夺皇位彼此较劲,暗藏汹涌,最终孝庄太后的儿子福临作为各方势力妥协的产物而登上了皇位。孝庄太后本来应该松了口气,可是摄政王多尔衮对皇位的觊觎让她胆寒。好不容易熬死了多尔衮,她不争气的儿子又迷上了董鄂妃,在宠妃死后竟要闹着出家,最终因天花过早辞世,年过半百的她只好出来再次扶着8岁的皇孙玄烨即位。这些无数难熬的日子,糟心的夜晚,陪她一起度过,给她出谋划策的,能和她说贴心话的,也只有苏麻喇姑了。

康熙二十六年,七十六岁的孝庄文皇后病逝,追随其一生的苏麻喇姑深受打击,此时苏麻喇姑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为了宽慰苏麻喇姑,康熙帝将皇十二子胤裪交给苏麻喇姑抚养,这既说明康熙帝很信任和敬重苏麻喇姑也说明苏麻喇姑地位非同一般,因为按照清宫制度,只有作为一宫主位的嫔位及以上位分的妃子才有资格抚养皇子。

有苏麻喇姑养育成人的胤裪性格温良十分孝顺,他没有参加康熙晚年得诸子夺嫡,所以平安的活过雍正朝,在乾隆朝以79岁高龄去世,是康熙帝最长寿的皇子。他良好的性格与心态想必于苏麻喇姑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康熙四十四年,苏麻喇姑去世,享年93岁,她那传奇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4

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的人,一定会对既温柔体贴又美丽贤淑的苏麻喇姑印象深刻,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康熙,这种爱既有姐弟之间亲情之爱,也有男女之爱。但因为两人身份悬殊,苏麻喇姑只敢表露亲情之爱,而将男女之爱深埋于心。



但这是电视剧中的苏麻喇姑,真实的苏麻喇姑比康熙大了四十多岁,可以当康熙的奶奶了,所以他们之间是不可能存在男女之情的。

苏麻喇姑是一个神奇的女性,她生于明朝万历四十年,死于康熙四十四年,活了九十三岁。从太祖努尔哈赤开始,历任皇太极、顺治,一直到康熙,经历了四个朝,从1612年活到了1705年,跨了一个世纪



苏麻喇姑终身未育,她把人生的全部毫无保留献给了大清朝。清政府欠她一个“终身成就奖”。

苏麻喇姑是蒙古人,她这个名字很特别,蒙语意思是“毛口袋”,传说她出生的时候,恰好旁边有个口袋,于是就取了这个名字,这名字起的够随意的。

这和日本人取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日本人取名更随心所欲,他们根据“造人”地点而定,在水井旁边,就叫井上;在田地里,就叫田中;在松树下,就叫松下;还有山口、渡边、竹下等等。



苏麻喇姑是孝庄的贴身侍女,孝庄嫁给皇太极之后,苏麻喇姑跟着一起来到了沈阳,她聪明干练,做事井井有条,深得孝庄信任。而且她通过自学,熟练掌握了满语,还会写一手漂亮的满文。

清军入关后,苏麻喇姑跟着孝庄住进了北京城,当时多尔衮大权在握,年幼的顺治帝资历尚浅,常常遭到多尔衮的压制。按照大清规矩,孝庄和年幼的顺治帝一个月才能见一次面,于是苏麻喇姑就成了孝庄和顺治之间的联络员。



康熙皇帝玄烨出生后,苏麻喇姑负责照顾玄烨,不仅照顾玄烨的生活起居,还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当时流行天花,玄烨不幸也得了天花,苏麻喇姑冒着生命危险悉心照顾,玄烨终于痊愈,但脸上长了麻子。

没有苏麻喇姑,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康熙。康熙对苏麻喇姑的感情,甚至超过母子之情

多亏了脸上的麻子,玄烨顺利成了康熙皇帝。

康熙主政二十六年后,孝庄太后去世,苏麻喇姑当时已七十五岁高龄。老主子去世,令她倍感孤独、无助和寂寥。



人闲下来反倒容易生病。康熙就把十二阿哥交给苏麻喇姑抚养,按照清朝惯例,只有嫔以上才有资格抚养皇子,可见苏麻喇姑在康熙心目中的非同一般的地位。

算上康熙,这是苏麻喇姑带的第二个皇子了!

苏麻喇姑信奉佛教,她内心笃定,与世无争。在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十二皇子性格谦和低调。九子夺嫡如此激烈,十二阿哥始终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雍正继位后,十二阿哥不仅没有遭到打压,还被封为郡王。十二阿哥活了七十九岁高龄,在康熙二十四位皇子中,是最高寿的。可见平和的心态才是长寿的秘诀



苏麻喇姑在1705年去世,康熙依照嫔的规格给她修建陵墓,并给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当时除皇五子、皇十子、皇十四子有事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全部参加了葬礼。葬礼结束后,其他皇子都回了宫,而十二阿哥主动请求为苏麻喇姑守灵,其对苏麻喇姑感情之深,令人动容!

苏麻喇姑,真是一个神奇的女人。

5

苏麻喇姑可以算是孝庄的“亲姐妹”那样的关系,孝庄去世后,苏麻喇姑十分悲伤,后来康熙为了安抚苏麻喇姑,把自己的十二阿哥给苏麻喇姑抚养,让苏麻喇姑活到了九十高寿,最后开心地善终。

作为一个尊卑分明、阶级严肃的皇朝,一个普通人家出身的女子几乎不可能在宫廷中占据很高的地位,更何况这个女子还只是一个侍女。

但在满清皇朝入关的前后之际,苏麻喇姑就用自己的行动做到了,成为了一个在清朝宫廷之中名声不弱于后宫妃嫔的侍女。而在康熙朝时,苏麻喇姑还得到了康熙唤其为“额涅”(比额娘更高,满语中代表着嫡母)的尊重,可谓是一代传奇女子。

蒙古草原中走出的两位传奇女子

后金天命十年,布木布泰出嫁了。

迎娶布木布泰的是后金的八阿哥,皇太极。这场满族和蒙古族的联姻,在众人的不知觉中,间接地影响了后金、满清王朝未来数十年的命运。

布木布泰作为贝勒之女,且在草原以美色出名,“大玉儿”嫁给皇太极实属“世纪婚礼”,不过就在这么一场巨大的联姻中,布木布泰所带来的一个贴身侍女,既不是蒙古贵族出身,也不是身边的亲人,而是来自于蒙古科尔沁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子,名为“苏墨尔”。

苏墨尔和布木布泰的年纪相当,苏墨尔能够成为布木布泰的侍女纯属机缘巧合,但是年纪相仿的两人很快成为了“闺蜜”,虽然主仆仍有尊卑,但是布木布泰的确非常照顾、信任苏墨尔。

而历史的车轮也把这两人送到了一个“奇迹”的位置。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登基。皇太极在位期间,完成了对中原的基本渗透。在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与保皇党爆发了“登基之争”,最后多尔衮在自己兄弟还有大臣的对抗下,选择让年幼的福临登基继承大统,而福临正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

但其实在与多尔衮的“对抗”中,苏墨尔第一次走上了政治的历史舞台。

苏墨尔一生没有操作过政治,但是却涉及政治。在对抗多尔衮登基的问题上,布木布泰派出了苏墨尔与多尔衮交涉。苏墨尔本就被布木布泰用心培养,苏墨尔不是一般的侍女,可谓是文化和思维兼备,因此,福临的登基和布木布泰、苏墨尔的努力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福临登基后,布木布泰成为了“太后”,开始干涉政治。

苏墨尔作为太后的最信任之人,自然也承担起了一部分对幼帝福临的“教导”工作。或许苏墨尔对福临没有太多的师者身份,但是苏墨尔辅佐福临摄政的岁月,的确让顺治皇帝对这位母亲的“侍女”感到亲切。顺治也非常尊重苏墨尔,顺治的三子玄烨出生,为了避免玄烨感染天花,顺治将玄烨放置宫外去住。而抚养玄烨的,正是布木布泰与苏墨尔。

康熙之“额涅”:苏麻喇姑

玄烨在宫外居住,自幼和顺治聚少离多。

根据康熙皇帝后来的自述,他说到小的时候几乎没有在亲生父母膝下承欢,都是祖母孝庄太后和苏麻喇姑奔波宫内外来照顾他,可见在康熙的心中,苏麻喇姑是属于重要的亲人份量。

虽然是到了宫外居住,但是幼年的玄烨,非常地不幸运,还是染上了天花。对于当时的宫廷来说,大家难免直接给玄烨默默判了“死刑”。但谁知道,玄烨顽强地扛过了天花的摧残,在玄烨染病期间,苏墨尔几乎天天骑着马跑到宫外照顾玄烨,这段日子里,让玄烨心中埋下了对苏墨尔的无限感激。

玄烨果真熬过了天花。

得过天花而不死,成为了玄烨后来登基为帝的最大资本。

成功长大的玄烨依旧是与父母几乎没有相见的时刻。顺治给玄烨安排了老师,不过,玄烨最早的启蒙老师应该是苏墨尔。苏墨尔精通大量的文化,在玄烨的幼年里,学习到的大量道理知识,书法礼仪都是前者的灌输。

这便是后来所说的“赖其训迪,手教国书”

一份被誉为对国家社稷都有功劳的教导。

由此可见,苏墨尔在玄烨幼年里扮演的“母亲”的角色是非常尽职的。公元1661年,染上天花的顺治驾崩,八岁的玄烨登基为帝,是为康熙皇帝。

在康熙执政前期,朝堂权臣鳌拜排除异己。为了早点夺回权力,孝庄太后为康熙布下了扳倒鳌拜的大局。十几岁的康熙以“布库”的假象,培养出了大量的少年家丁。最后康熙趁鳌拜不备,逮捕了鳌拜。一代权臣鳌拜因此被康熙迅速控制处理,十几岁的康熙以此作为亲政的标志。

康熙亲政的岁月里,他对祖母孝庄太后还有苏墨尔十分尊敬。因为童年的“母爱”的缺失,苏墨尔又以特殊的方式给予了康熙母爱,于是康熙时常称苏墨尔为“额涅”。由此也可见,苏墨尔与孝庄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和谐,不然孝庄不会允许康熙“违背礼制”叫一个侍女为了额涅。

额涅在满语中,要比额娘的意义更高。额娘只是代表着“庶母”,但是额涅则是代表着“嫡母”,也等同于生母。不得不说,苏墨尔要比孝庄更为传奇一些,因为苏墨尔以“平民”之身,还能被满清皇帝称呼为“额涅”,这等殊荣堪称前无古人。

而康熙成长得很快,孝庄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公元1687年,七十几岁的孝庄告别世界。孝庄的好姐妹“苏墨尔”此时也已经七十余岁高龄,一生忠诚于孝庄的她,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悲痛不已。康熙对苏墨尔的状况非常担心。

安享皇帝、皇子孝顺的晚年

为了安抚苏墨尔的情绪,康熙把十二阿哥胤裪给予苏墨尔抚养。

接到了皇帝孩子的苏墨尔一下子开心了起来,她觉得她的生命里再次承担起了责任。而康熙皇帝把皇子交给侍女抚养的做法,也是清朝从未有过的。许多妃子自己诞下皇子都没资格抚养,可以说康熙为了照顾额涅的情绪,也做出了许多“破天荒”的举措。

但把胤裪交给苏墨尔,宫中没有多少人会反对。苏墨尔是经历过四位皇帝的“老人”,地位极高,孝庄死后,苏墨尔在宫中的地位也非常超然,不说别的,康熙就非常了解这位“侍女”的生活习惯,处处照顾着她。而宫里的后宫还有宫女太监都知道,苏墨尔就是皇帝某种意义上的“母亲”。

果然在抚养了胤裪后,苏墨尔多活了二十余年。在胤裪长大成人后,苏墨尔以“九十余岁”的高龄完成了对满清皇室的使命。康熙对此非常悲痛,已经中年的康熙决定要厚葬额涅。

苏墨尔病逝,康熙将皇子几乎都召集了回来,要求他们向苏墨尔进行告别。而康熙将苏墨尔的灵柩放置在孝庄太后的旁边,以让她们在另一个世界再续“姐妹“之情。苏墨尔的陵墓规格是以“嫔”为标准建造的,这可谓是康熙再次为她违背礼制的一次举措。

而十二阿哥胤裪则提出要为苏墨尔诵经,也等同于守孝,康熙对十二阿哥的孝心十分满意:

“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因为皇子们都将苏墨尔称为“姑妈”,于是苏墨尔在宫里的称呼便成为了“苏麻喇姑”。

苏麻喇姑的一生是传奇的,也是令人为之感怀的。她与孝庄的“姐妹情”,还有和顺治、康熙、胤裪的亲情更让人动怀。很难想象,在清朝尊卑极为严肃的时代环境下,苏麻喇姑能以平民之身享受皇帝、皇子的尽孝。这个没有操作过政治的女人,却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了些许皇朝的色彩。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6

首先,苏麻喇姑是其死后的尊称,她原名不叫这个。

苏麻喇姑是蒙古人,有学者认为她原名叫苏墨儿,是个普通的蒙古人名字。“苏墨儿”在蒙古语的意思是毛皮制造的长口袋,蒙人用来装东西背在背上,是牧民常用之物。


其实在满蒙传统里,给孩子随口取个名字意喻吉祥,其实在汉人里也有这种说法,给孩子取名二蛋、狗剩的,越俗越土越好养。

顺治十三年(1656年)以后,苏墨儿才被改名苏麻喇,而苏麻喇姑的称呼,也是在她死后,别人参照十二皇子胤裪的叫法对她的尊称。


苏麻喇姑历经四朝,与康熙差着岁数呢!

苏麻喇姑自幼就做了孝庄的侍女,虽然她出生年已经追查不到,但是根据史料证明,孝庄在天命十年(1625)嫁给皇太极时,苏麻喇姑年仅13岁。如此推算,她和孝庄年级应该相差不大。

电视里,苏麻喇姑圆寂之前,张廷玉奉命前来询问遗言,问问她还有什么话要带给远在战场上的康熙。苏麻喇姑写道:“皇上,丫头这辈子,只深深地爱国一个人,他就是‘弟弟’玄烨,就是皇上!三十多年了,丫头说不出口,因为,您是主子啊!……”写罢苏麻喇姑依旧有爱说不出口,所谓“爱你在心口难开”,将这封信给烧了。

看到这里,我以为自己看到的是“北京爱情故事”。

而实际上,苏麻喇姑和康熙之间差了将近四十岁,算下来是祖孙辈分了,剧中苏麻喇姑将玄烨当做弟弟,这种爱情也只有电视剧才敢写。

并且玄烨的天花也不是苏麻喇姑采集的芨芨草,她终生不服药草,生病就抗着,知道什么是芨芨草?不过,或许人家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

孝庄亲信+大事亲历人+神秘奇女子

苏麻喇姑作为孝庄的侍女,陪伴孝庄大半生,深得信任。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大清,孝庄由侧福晋被封为西永福宫莊妃,她并非皇太极最宠信的妃子,因此在清宫寂寞的岁月里,陪伴她的苏麻喇姑非常重要。

苏麻喇姑十分聪颖和勤奋,在这段时间,她努力学习满语、宫廷礼仪、制度等,为后期参与政事提供可能性。

1643年皇太极驾崩,福临继位,苏麻喇姑协助孝庄抚育、培养两代帝王。顺治元年(1644),年仅七岁的顺治大权旁落,多尔衮权倾朝野,封自己为“皇叔父摄政王”,后又改做“皇父摄政王”,并将孝庄与顺治分开,几个月才能见上一面。这时全靠苏麻喇姑代替孝庄关爱顺治,维系母子情分。

之后康熙继位,苏麻喇姑还协助孝庄抚育康熙,手把手的教他满文,玄烨写得一手好满文也全靠她的指导,苏麻喇姑早年不懈学习满语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这样一来,康熙也十分尊重她。

玄烨对她的敬重充分体现在称呼上,称她为“额涅”,也就是满语额娘、母亲的意思。

康熙六年到八年,康熙帝与鳌拜之间进行了殊死搏斗,在索额图、明珠帮助下取得胜利,和孝庄以及孝庄的亲信苏麻喇姑也有莫大关系。

苏麻喇姑的传奇之处,还在于据说她终年不洗澡,只有在除夕夜里,才用少量水擦拭一下。并且终生不服药,这些习惯其实都是她童年在蒙古草原生活时养成的。蒙古草原缺水,故惜水如命,认为浪费水会遭天谴。置于生病不服药草,则是与她笃信佛教有关。

孝庄薨世,苏麻喇姑得享晚年。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孝庄去世了,苏麻喇姑陪伴孝庄六十余年。孝庄去世后,康熙对苏麻喇姑照顾十分周到。在孝庄薨世前夕,就开始将自己第十二子荫裪交给苏麻喇姑抚养,以让她有所依托,打发寂寞。苏麻喇姑也是尽心尽力,在她的培育下,胤裪低调、不争,远离夺嫡之争,最终独善其身。

苏麻喇姑抚养胤裪后,年纪与胤裪相差了七十岁,但玄烨却默许胤裪可以称呼苏麻喇姑叫“阿扎姑”(类似“母亲姑”),后世也参照这个称呼,尊称苏麻喇为苏麻喇姑。所以《康熙王朝》;里直呼她叫苏麻喇姑则是不符合史实的。

在内务府的上奏里,康熙将苏麻喇姑列入皇室成员行列中,并且死后以嫔礼安葬,这是极其罕见的,毕竟康熙的乳母瓜尔佳氏和保姆杜氏,也不过是以公夫人的品级下葬。

电视剧中苏麻喇姑被塑造出聪颖而知分寸的形象,进而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能够独善其身,得到最好的结果,这与她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以山主观之,一个人能够在自己的一生中知分寸、知天命,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个人可以很强,但绝不能太过要强。其次,掌握几项技能真得很重要啊,谁知道何时就会天降好机缘等着自己呢!

7

“联,有时候,真想成为你手中的丝线,也被你织成千丝万缕”

《康熙王朝》中少年康熙对正在织布的苏麻喇姑说的这句台词,曾触动无数人的心弦。

但是,苏麻喇姑却并非自己的真名,而是死后才有的一个“尊称”。最初的蒙古名为“苏茉儿”(苏墨尔),意为“长口袋”;后来,改为满名“苏麻喇”,意为“半大口袋”。病逝后,宫中上下才尊称她为“苏麻喇姑”

1688年1月27日,苏茉儿与孝庄太后(孝庄文皇后、昭圣太皇太后)结下的60余年形影不离的主仆缘分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孝庄太后画像

不过,自康熙平定三藩后,苏茉儿一直陪伴孝庄太后度过了10余年晒晒太阳、聊聊趣事的清闲生活。那么,自孝庄太后病逝后,苏茉儿是继续过那种晒太阳、聊家常的清闲生活,还是继续书写她那传奇的人生呢?

答案当然是后者。

养育皇子,再续人生传奇

人们常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但苏茉儿养育成人的康熙第十二子胤裪,却对她的养育亲情之深,一举改观了人们对于“最是无情帝王家”的偏见。

孝庄太后临终前,担心苏茉儿的生活孤苦无依,于是叮嘱康熙,当自己死后,送一个皇子给苏茉儿抚养。

于是,康熙将万琉哈氏(三十三年后,才封为“定嫔”)所生的皇十二子胤裪送给了苏茉儿抚养。说白了,就是给苏茉儿送个“亲人”陪伴,也好有个精神寄托。

康熙画像

其实,这种现象,在清朝的后宫非常普遍。如:康熙的兄长福全和兄弟常宁,幼时就曾送给“殷实官员抚养”;胤禛(雍正皇帝),自幼由康熙的第三位皇后佟佳氏抚养;胤祺(康熙第五子),在皇太后宫中抚养。

因苏茉儿精通蒙、满两族语言,曾为康熙的启蒙老师(赖其训迪,手教国书),加之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胤裪上身。

因此,在苏茉儿的悉心培养下,胤裪渐渐长大,才华也得以不断显现,曾多次遵皇命办理,结果颇为康熙满意。此后,“凡父皇出游必令其随从”

特别是在“九子夺嫡”之争,胤裪非常明智地没有介入,这才得以免受牵连。

同时,胤裪更是视苏茉儿“不是亲娘,胜是亲娘”。例如:胤裪不称苏茉儿为“妈妈”,而是称“阿扎姑”。其实,阿扎,在满语中就是母亲、额娘的意思。后面再加一个“姑”字,表示二人虽不是亲生母子,但亲情却胜似亲生母子。

苏麻喇姑画像

所以,当90多岁的苏茉儿因“腹疼痢血,食不下咽”病逝,其灵柩停入殡宫后,面对诸皇子们都各自回府的情况下,胤裪却向康熙提出:“姑妈自幼将我养育,我并未能报答即如此矣,我愿住守数日,百日内供饭,三七诵经。”

康熙恩准:“十二阿哥之言甚是,著依其所请。”

于是,胤祹便一直住在殡宫,为阿扎姑守灵,诵经,长达百日。

这份真情流露的“母子深情”,在冷寂的皇宫中,绝对是一轮温暖的冬日阳光。

病中为主子念佛祈祷,再续忠义传奇

暮年之时,病重的苏茉儿,拒绝了吃药,却允许请喇嘛前来念经。然而,她却让给自己念佛祈福的喇嘛,只能为主子(孝庄太后)念佛祈祷,直到与世长辞。

死后,宫中上下皆尊称苏茉儿为“苏麻喇姑”,而她的灵柩则与孝庄文皇后置于一处,再续主仆之缘。

胤祹画像

如此忠仆,世间能有几人,不是传奇,又是什么。

所以,当孝庄太后去世后,念经也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胜好佛法,暮年持素”(《啸亭续录》)

坚守信念,再续个性传奇

在《啸亭续录》中,记载了苏麻喇姑平生的两大个性生活传奇。

  • 一是:“终生不浴”。只有每年除夕会用少量水擦洗身体一次,并将洗过的脏水喝掉。
  • 二是:“终生不药”。她在临终前的重病期间,依旧坚持拒绝吃药。

因此,有人说,她能够长寿,可能与她的这两大个性生活有关。

话虽如此,但如此独特的个性生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并不一定适合旁人“复制”,而她才是这两大个性生活传奇的唯一演绎者。

其实,若以她的人生而论,这些传奇并不算什么,而之前的人生经历,才是她真正的传奇人生。虽以女仆出身,却能凭借一己之力,游弋于大清的权利漩涡,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侍“孝庄、顺治、康熙、允祹”四代,在许多方面,都活出了极致的人生。而且,一生都在备受尊重,一生都在书写传奇,一生都在演绎“清朝第一宫女”的神话。

图片来源网络

8

由于苏麻喇姑出色的学识和稳重的性格,孝庄文皇后对于她非常看重,在皇四子玄烨出生之后,就命她前去照料。在宫中天花爆发的时候,她也是每日在宫中和避痘所往返,充当玄烨的老师,教授他知识。这个皇子就是后来的康熙帝,每当提起她,康熙都心怀感恩,甚至在自己的第十二子出生后,交给她抚养,这份信任并不是谁都有的,当时连低位的嫔妃都没有抚养皇子的权利。

而胤祹在她的教导下并没有让乾隆失望,在后期众皇子为了皇位争夺补休的时候,他并没有参与,而是保持中立。在新帝即位后,对于参与斗争的皇子都极力打压,对他却恰恰相反,不仅封为亲王,还让他成为议政大臣,丝毫没有避讳。在康熙的所有孩子中,只有他最高寿,还没有像以往那些王爷一样被忌讳,这一切都离不开苏麻喇姑的教导与培养。在苏去世的时候,以嫔位之礼下葬,他还亲自去为她供饭诵经,非常孝顺。身为侍女,去世后却有皇子送终,可见地位之高。

这样一位特殊的宫女,虽然与皇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被当做亲人一样看待。可是她却有两个和普通人不同的生活习惯。一个是她一生不洗澡,只有到每年除夕的那一天才会用很少的水擦洗一下,然后还要把这个水喝掉。另一个就是即便生再严重的病,她都不吃任何药。第一个习惯有人猜想是因为她生于草原,水是很珍贵的,所以没有洗澡的习惯。但是小编觉得这个理由有点牵强,毕竟她入宫的时候很年轻,又是皇后身边的得力宫女,水是不可能缺的。

她这两个生活习惯让人很难理解,但却不是秘密,连康熙帝都知道。不过她也是难得的高寿,一生走过了九十个年头,在古人中实在少有。

9

记得平生第一次知晓苏麻喇姑这个人物还是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剧中年幼的苏麻喇姑刚刚入宫,居然胆敢称呼路过的孝庄太后为“婆婆”,这声带着稚嫩童音的“婆婆”让孝庄一下子便喜欢上了她。

不久之后,顺治帝的爱妃董鄂氏和三阿哥玄烨身染天花,顺治认为是苏麻喇姑将天花恶疾带入宫中,差点被总管太监给活埋了。幸亏孝庄太后及时赶到,小苏麻这才逃脱一劫。当时满以为历史上的苏麻喇姑就像电视剧里演的一样,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苏麻喇姑与电视剧中竟然大相径庭。苏麻喇姑原名苏沫儿,蒙古族人,在孝庄太后未出阁时便担任贴身侍女,仅比孝庄小一两岁。后来,苏沫儿又跟随小姐嫁到后金,伺候小姐从庄妃到太后,又从太后到太皇太后。

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康熙二十六年),享年75岁的孝庄太后病逝,陪伴主子长达60余年的苏麻喇姑精神备受打击,陷入孤独,悲伤之中,不能自拔。康熙帝对苏麻喇姑非常敬重,这不仅因为她是孝庄太后平生最信任的侍女,还在于苏麻喇姑曾在他年幼时无微不至地照料他的生活起居,还是他的启蒙老师。1655年(顺治十二年),年仅3岁的玄烨染上天花,为防止天花在宫内蔓延,被迁出紫禁城,在西华门一户宅院内治病疗养。苏麻喇姑奉孝庄太后之命,往来奔走于慈宁宫和玄烨居所,对他百般照料,玄烨这才安然度过此劫。

病愈之后,苏麻喇姑又教玄烨读书认字。康熙见苏麻喇姑自孝庄去世后内心悲戚、郁郁寡欢,长此以往将对健康大为不利。于是决定将定妃生育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按照惯例,宫内只有嫔以上的小主才有资格抚养皇子。康熙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表明了对苏麻喇姑的信任和重视。更重要的是,孩子天真活泼的天性可以使苏麻喇姑暂时抛开忧郁,忘记烦恼,专心致志地看着孩子慢慢成长。

苏麻喇姑把胤祹当成自己的孩子,尽心竭力地照顾他,并教诲胤祹不少为人处事的道理。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大战中,胤祹从不参与,严守中立。雍正即位以后,胤祹获封郡王。乾隆时期,胤祹晋封和硕履亲王,授议政大臣,最终以79岁高龄去世,是康熙膝下35位皇子中最长寿之人。胤祹能在激烈的皇权斗争中平安度过,得享高寿,与他年幼时受到苏麻喇姑的指点和教诲密不可分。胤祹长大之后,苏麻喇姑终日于青灯古佛相伴,过着恬淡平静的生活。她平生有两大特殊习惯,一是从不洗澡。苏麻喇姑每年只在除夕当天用少量清水擦拭身体,而且自己把用过的水喝下去;二是从不吃药。无论如何病重,坚决不服任何药物。

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九月七日,苏麻喇姑在孝庄去世18年之后,以年逾九旬之高龄,安然辞世。康熙以嫔礼将她风光大葬,把她的灵柩与孝庄太后的梓宫一起安放在遵化昌瑞山下的暂安奉殿内。苏麻喇姑也因此成为清朝唯一一位不是妃嫔却以妃嫔之礼安葬的宫女。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0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在剧中孝庄身边的侍女苏麻喇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剧中苏麻喇姑被刻画成了一个悲情的人物,一生都掩盖了对玄烨的深情,但是毕竟是文学的再创造,真实的历史上苏麻喇姑是康熙奶奶辈的人,她是科尔沁蒙古人,在天命十年跟着后来的孝庄太后作为侍女陪嫁到了沈阳,也就是说她是孝庄的陪嫁丫头,年龄应该也孝庄差不了太多。实际上她的原名叫“苏墨儿”,顺治十三年之后,苏墨儿的名字改成了“苏麻喇”,而至于苏麻喇姑的称呼,则表明人们对她的尊重。

孝庄太后死后康熙皇帝成了苏麻喇姑的精神寄托

康熙26年(1687年)孝庄太皇太后去世,苏麻喇姑的生活有了一些变化,她开始笃信喇嘛教,据《啸亭杂录》记载:她性好佛法,暮年持素。她“原意多活几年,为主子叩头祈祷,以尽奴才的一点心意”。可见苏麻喇姑对孝庄的感情在她晚年转移到了康熙的身上,康熙皇帝也成为了她晚年的主要精神寄托。

照顾皇子,尽心培养

在孝庄太皇太后去世后,康熙皇帝对于苏麻喇姑的照顾也是非常的周到,康熙皇帝为了缓解苏麻喇姑的哀思,特命十二皇子胤祹交于苏麻喇姑抚养,她在胤祹的教育方面费劲了心思,而且胤祹在苏麻喇姑的教育下为人通达、处事机敏,面对康熙末年诸位皇子明争暗斗的态势,他始终不参与夺权活动,在雍正即位以后,不仅没有后遭到打击,还被封为郡王,到了乾隆时候,又被封和硕履亲王,一直到乾隆二十八年79岁时候才去世。

最后的日子

1705年,苏麻喇姑染上了痢疾,而苏麻喇姑还有不吃药的老习惯,于是病情越来越重,当时康熙皇帝正在察哈尔等地视察,接到奏报以后,立即指示太医认真诊治,并带回一种叫“西伯噶古纳”的植物,并告诉她这不是药,还让十二阿哥胤祹日夜看护,并让念经祈祷,但是苏麻喇姑仍然固守不吃药的习惯,她说:我自幼就从不吃药,虽然这是草根,但是也算药啊。胤祉、胤祹一直劝说,但是不奏效。九月初七苏麻喇姑去世,在外地视察的康熙皇帝非常的悲痛,并指示把苏麻喇姑的遗体在存放七天,等他回去再来定夺,其实他不仅仅是想再看一眼这位长辈,更是考虑安排葬礼的规格和等级。

康熙回来以后,以嫔妃的葬礼规格,把她葬在了昭陵的西侧。苏麻喇姑在皇室中处于极其特殊的地位,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主仆关系,她从一位出身贫寒的陪嫁侍女,历经清太祖太宗始祖圣祖四个朝代,最后成为了举朝敬重的人,她是清朝历史中绝无仅有的特殊“侍女”,更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