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谢邀,多尔衮不是不想当皇帝,他太想当皇帝了,只是他的许多竞争对手虎视眈眈看着他,稍有差池,一步走错,弄不好皇帝当不上,小命就玩完了,所以他没有贸然称帝。

(多尔衮和孝庄)

至于说他霸占孝庄,当小皇帝的皇叔父,然后当太上皇这个问题,说实话,多尔衮当初没想这么多,事情发展到什么地步,他也估计不到。

真实历史也没有太后下嫁之说,由此也就不存在他想当太上皇的想法。多尔衮比侄子顺治死的早,他也没机会当太上皇。

下面春秋君就摆事实,讲道理,加以论证我讲的理由。

首先说多尔衮是希望当上皇帝的。当他的哥哥皇太极突然死去时,能够问鼎皇位的有三大势力,一个是皇太极的哥哥代善,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哥,一个就是多尔衮本人。

(多尔衮和孝庄)

皇太极的大哥代善为人和气,在八旗中威望很高,他的拥护者除了几个儿子外,实际还是不可小觑的力量,但代善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自己的儿子都不争气,于是他放弃了竞争,但是他倒向谁,谁做皇位就明显占据上风。

当代善退出竞争后,剩下的就只有多尔衮和豪格之间的竞争了。多尔衮此时很想称帝,因为做皇帝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好处是什么大家想必能够脑补出来,不说别的,单就“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些性自由福利就让男人们趋之若鹜。这点道理地球人都知道。

豪格也想当皇帝,毕竟跟着老爸出生入死用鲜血换来的江山,岂能拱手让人。“父死子继”天经地义,豪格是这样想的。

而他的叔叔多尔衮却不这样想,当初哥哥皇太极是抢我的皇位才做的皇帝,不仅如此,为了称帝,他还亲手用弓弦勒死了我的母亲阿巴亥。现在皇太极死了,这皇位还给我不正应该吗?

于是,多尔衮和侄子之间剑拔弩张,谁也不想放弃当皇帝,说实话,多尔衮对皇帝是梦寐以求。但是真要动起手来,完胜豪格也未必能做到。

(豪格和贝勒)

多尔衮不愧为一代聪明的政治家,他敏锐的想到,假如叔侄二人为争皇位打的不可开交,后金刚刚稳定,刚刚要进取中原,如此一来,前期取得的成绩就会付之东流,由自己亲手打下的大片土地,也许还会沦落到明朝手中。

多尔衮不想看到后金分崩离析,他站在新的高度审视自己的国家,难道这大好河山要毁在自己手中?多尔衮扪心自问。说实话,谁为之奋斗,谁就会爱惜成果。多尔衮不想玉石俱焚,于是他想放弃争斗。

多尔衮有自己的打算,讲真豪格还真不是叔叔的对手。多尔衮心里想,我当不上皇帝,豪格也别想当,他为了以后拥有更多的权势,就拥立皇太极的六岁儿子福临为帝,这样以来,皇帝小,势必让多尔衮辅政,权利还是多尔衮操控,如此看来还是不错的办法。

常言道,“两强相争弱者得利”。六岁的福临(后来的顺治)几乎是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蒙了。他的母亲(孝庄)喜极而涕,想不到孤儿寡母还有如此福气。

(顺治)

就这样,经过一番波折,多尔衮拥立顺治为帝,顺治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

接下来说说多尔衮是否要霸占孝庄这个问题,真实历史太后没有下嫁,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证明多尔衮要霸占孝庄。传出太后下嫁是明朝文人张煌言写的一首《建宁宫词》,考证历史有三大要素,证据,证言、证物。用一首词来说明问题显然没有说服力。并且它是孤证。

目前史学界对“太后下嫁”之说是持否定态度的。

【撰文:秉烛读春秋】

最佳贡献者
2

显然,说不过去。试问一个不当皇帝的人,如何还想着去当太上皇?怕不是脑子秀逗了,亦或者找找刺激?实在难以理解,莫非真成神人了。

诚然就当如此,那直接当皇帝他不香吗?何须干些不厚道的事,平白遭人诟病,落人口实。况且,当皇帝后不是什么都有了吗?待时间一久,自然而然,便是太上皇了,何必非得通过她人来实现,真是想不明白?或许,真有爱美人不爱江山的,这就另当别论了。

此外,更是无稽之谈,不当皇帝,却想霸占孝庄当太上皇,完全够扯的,不嫌累吗?殊不知,太上皇也是皇帝,绕来绕去图了个啥?难道孝庄为太后,霸占了她,就真成了太上皇吗?倘若放在以前,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的存在,毕竟有些风俗习惯在,且行之有效。但彼时的状况,经过皇太极推进封建化,有些东西渐渐没了,失去了依据。因此,霸占孝庄当太上皇,还有待商榷,而是否可行,更是未知。

当然了,多尔衮想当皇帝,只是没当上而已。无疑,有很多因素存在,迫使他收起了自己的野心,转而与孝庄合作了起来。一来,估计与孝庄达成了某项约定,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来,也是顾及其余竞争对手的力量,选择了退而求其次,以徐徐图之。如此,多尔衮没当上皇帝,没啥好奇怪的,除非鱼死网破,但可能吗?

总之,多尔衮不当皇帝,是因为当不上。然后,才有了孝庄太后,接着发生了那些事。

3

清朝的第一个摄政王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和顺治皇帝之间,有着很多扯不清的奇特关联。他的皇父称号、太后下嫁的传闻,让清朝宫廷的历史充满了一种诡异的气息。也是受了一些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一些人总觉得多尔衮和孝庄之间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甚至有人觉得多尔衮不当皇帝,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其实,历史的事实不是可以简单地用“爱情”两个字来说明的。多尔衮不当皇帝,是因为当不上,当不了。所谓的太后下嫁,到底是谁主动,是谁吃亏谁占便宜,现在也需要重新审视。而多尔衮最终的目的,和霸占孝庄太后没关系,也不是当太上皇,而很有可能是当一个被供奉在太庙中的木头牌子。

一、为何多尔衮当不了皇帝

多尔衮一共有三次机会蹬上皇位,但是都被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给干扰了。

第一次是在努尔哈赤还活着的时候,通过册封来成为正统的大汗继承人。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自小就被父亲看好。他的母亲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大妃”,地位显赫。所以当时的多尔衮是有理由成为汗位的正统继承人的。可是在关键时刻,可能是阿巴亥急于争取各个皇子的支持,为了表达善意,私自给各皇子送了食物。其中八子皇太极得到食物没吃,而次子代善吃了。结果此事暴露,于是就传出了代善和阿巴亥的绯闻。这个绯闻不但是直接断掉了代善继位的可能性,也让多尔衮的受宠程度大大降低。他通过父王册封而继承汗位,已经不可能了。

第二次是皇太极逝世之后,多尔衮可以凭借武装夺权!

多尔衮在皇太极时期发展得不错,手中掌握了八旗中的正白旗。他的亲弟弟多铎,手中掌握着镶白旗。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皇长子豪格争夺皇位。豪格的支持者是自己掌握的正蓝旗、济尔哈朗掌握的镶蓝旗、以鳌拜、索尼为首的部分两黄旗;多尔衮的支持者是自己的正白旗、多铎的镶白旗、代善之子硕拖的镶红旗。加上多尔衮自己“和硕睿亲王”的威望和战功,他在这场争夺战中是占有优势的。但是在正红旗代善的调停和皇太极后宫的利益交换下,多尔衮用地位换权利,选择让顺治帝蹬上了皇位,自己则成为了太上皇。

第三次是清朝入关之后,多尔衮可以凭借汉人的支持蹬上皇位。

满清入关,与几位重量级的汉人的谈判都是多尔衮进行的。最著名的当然是吴三桂,此人在李自成大兵压境的情况下,被迫同意剃发、投降等条件。后来自然就是清兵入关,以吴三桂为马前卒,扫荡了已经分崩离析的大明天下。此时,多尔衮如果以汉人的支持为依靠,完全可以对清朝的格局进行重新梳理,甚至可以逼宫来获得皇位。可此时多尔衮强行推行圈地、易服、剃发等痹症,得罪了大量的汉人,让江南的平定工作进行得非常不顺利。多尔衮的威望因此而受损。而且这时候,满清朝廷内部已经建立起了以皇帝为中心的政治格局,多尔衮于是又失去了一次机会。

二、多尔衮的目的,以及太后下嫁和皇父称号的谜团

应该说,在第二、三次机会中,多尔衮如果一意孤行,强行夺取皇位,并非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是如果他真的这么干,新兴的满清就会因夺位而受损,最后能否成为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就不好说了。多尔衮之所以没有这么干,“一心为国”的成分可能有,但绝对不是主要的原因!多尔衮是个政治人物,理智一定是强于情感的,他能够放弃成为皇帝的机会,自然也有他的考量。

首先就是多尔衮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多尔衮一生体弱多病,生育能力在清初的贝勒王爷中,不说最弱,但要说是最弱之一,恐怕也不是夸张。他一生只有一个女儿,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他的血脉,甚至要靠从弟弟那里过继一个儿子来继承。既然如此,他争来了皇位又有什么用?明朝嘉靖时期的大礼议事件证明,没有亲生血脉的支持,太庙里的牌位只不过是片没有意义的木头板。

既然如此,直接让皇帝给自己当儿子,和自己动手抢皇位,实际意义就没有什么不同了。所以多尔衮才会开始一步步地把自己和皇帝扯上关系。而在后宫的孝庄皇太后也同样需要多尔衮的支持,来让自己的儿子坐稳皇位。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多尔衮不断提升自己的地位,由皇叔父摄政王到皇父摄政王,追尊自己的生母为太后,一步一步的向着最高的目标迈进。直到最后在顺治七年多尔衮逝世,被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多尔衮的目的达到了。至此,双方的交易正式完结,多尔衮获得了皇帝的名号,顺治得到了一个大好河山。

至于太后下嫁,很有可能是一场没有实质的政治误会。多尔衮的皇父称号,让反清学者张煌言抓到了打击对方正统性的把柄,因此大肆鼓吹。可实际上,多尔衮没有留宿后宫的记录,孝庄皇太后也没有出宫不归的记载,所以没有任何实质上的证据支持太后下嫁。而关于两个人之间感情的传说,则只能当个传说而已。毕竟在两人初见之时,还都只是小孩子。

以上仅为作者一家之言,欢迎学识渊博的大家斧正!

4

第一,是为了他的整个大清安定做着想,清朝刚刚入主中原,很多大明朝的残余势力还没有解决,此时如果清朝内部出现了问题,那玩笑可就开大了,闹不好他们几代人的基业一下子就没了,明朝卷土重来也是有可能的。

第二,多尔衮也没有子嗣,就算他夺得皇位,也后继无人,毕竟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才是最可靠的,传给侄子或者其他宗室的话,闹不好又会激起巨变。

所以多尔衮选择揽权而不自立,才有后面清朝的两百多年…当然也有很多其他因素,这只是我的个人的一点点看法,不喜勿喷…

5

太后下嫁一说我认为本来就是无稽之谈,大家对于孝庄太后委身多尔衮大多为张煌言那首::“上寿殇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宫昨进新议注,大礼恭迎太后婚”。大家不要忘了张煌言,她本身就是个抗清将领,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看,一点小事也会被无限放大,对于诋毁政治对手的事情,做出来也不稀奇。

首先多尔衮进入中原之后,名义上他仅仅是摄政王,如果他想霸占孝庄太后,首先那帮汉臣的唾沫星子淹也能淹死他。多尔衮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和自己的嫂嫂有什么苟且之事。

第二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风俗来看,即便多尔衮真的和孝庄有什么事,在满洲贵族眼中都不算事,王昭君在夫君死后还嫁给了名义上的儿子呢。

第三就像楼上所说,多尔衮不是不想称帝,而是太想了,但是豪格盯着他、代善盯着他、满洲贵族除了阿济格和多铎没有支持他称帝的,所以他不会去贸然称帝。

前面老冯曾经表达过想法,所以这里就不多说了,多尔衮称帝无论是民心还是臣心,都不具备这样的资格。用张之洞反对废光绪的一句话说当时大臣对多尔衮称帝的态度“君臣名分已定,中外之口难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