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尾段剧情中,上演了一幕李卫在刑部监狱殴打曾静的闹剧。
李卫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湖南秀才曾静由于受到了吕留良“反清复明”思想的影响,进而与他的学生们为雍正编写了“十大罪状”,大肆在民间进行宣扬,甚至他还写信给当时镇守西北的岳钟琪,要他起兵造反。最终曾静被岳钟琪扣押并且送到了北京,只不过雍正皇帝并没有着急处理曾静,而是将他关在了刑部大牢中另做他用,只不过当时他的两位皇子弘时和弘历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雍正将所有的精力全部用以处理这件事情上去,所以才将曾静一事暂时搁置。直至李卫护送着弘历安全回到了北京,在看到自己的潜邸奴才李卫的时候,雍正才将此时提起,而此时的他也在处理好弘时的事情后,准备着手处理曾静一案。于是,在这样的情况背景下,李卫擅自闯入刑部大牢,不顾雍正的旨意,用私刑殴打曾静,发泄心中的不满,最终还是被雍正所制止。
然而,跟随雍正一同前往的宝亲王弘历,只是将在场观看取乐的其他官员予以了革职处理,然而并么有对李卫进行处置,实际上,此时的弘历可以说是不能也不敢处罚李卫。
说弘历不能处罚李卫,是因为李卫的做法可以说是“敢为人所不为”,甚至可以说,这是他乃至雍正心中都想做的事情。
曾静犯下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并且以如此恶毒的语言诋毁雍正,说雍正不气愤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抬不符合雍正的一贯风格了。
纵观整部《雍正王朝》为雍正所杀的人并不在少数,不管是像高福这样自己府上的奴才,还是像年羹尧、隆科多这样对自己有过支持和帮助的“同党”,不管时像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这样的政敌,还是如同谢济世、陆生楠这样的政策反对者,无一例外不是为雍正所处理,更不要说一个与雍正无任何瓜葛,却又如此狂悖的曾静了。
然而雍正之所以一反常态的不杀他,更多是看到了曾静对于自己的今后的利用价值,所以他才选择了隐忍,但是并不代表他不记恨。
于是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雍正“腹黑”的一面。
在与李卫谈论立储之事的时候,突然话锋一转,说到了曾静的事情,在见到李卫的情绪非常激动的时候,进而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的一清二楚,最后还特别交代了李卫此时的曾静就在刑部大牢。可以说,不管李卫是明白了雍正的话外之音,还是仅仅是一腔愤恨,前往刑部大牢殴打曾静,必然是与雍正有着脱不开的干系,雍正可以表面上不去处罚曾静,但是不会让曾静免受皮肉之苦,雍正的这口恶气终归是要出的。
或许弘历不知道雍正和李卫之间说了什么,但是凭借自己对于父亲雍正的了解,必然不会彻底的放过曾静,况且对于曾静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自己也是非常的愤恨,于是他用不处罚李卫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对于李卫行为的默许,甚至是赞誉,而这实际上也是做给雍正来看的。
说弘历不敢处罚李卫,是还是因为李卫与雍正特殊的关系,贸然越过雍正动李卫,必然会引起雍正的不安。
不得不说的是,李卫和雍正的关系太特殊了。
李卫原本只是扬州城内的一个小叫花子,如果不是雍正救济,能活多久都不确定,然而就是这样一次偶遇,瞬间改变了李卫的人生。而如今,李卫不仅是娶妻生子,更是做到了两江总督一级的封疆大吏的位置上,而他本人也对于雍正是极为忠心,雍正自然也就带他如家人般,无比信任与器重。
面对这样一位与雍正关系如此特殊且亲密的官员,弘历是没有办法去动他的。想想之前的剧情中,大阿哥的门人马国贤大闹户部,被雍正拿下后,也是交给了大阿哥处理。所以,弘历不可能不明白器重的道理,包括此前的田文镜,弘历也只能提供信息,甚至连建议都不能有所表示,都是因为像李卫、田文镜这样雍正视同心腹的臣子,他们的处置只能由雍正来定夺,弘历还没有这个胆量和资格。
与此同时,李卫出现在刑部牢房,弘历并不确定这件事情与雍正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也不确定李卫是不是受到了什么样的暗示或者旨意,这更加的令他不敢轻举妄动。
况且,弘历也深知其中的厉害,那便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向雍正示弱。
如果弘历贸然的处置李卫,雍正不会驳自己儿子的面子会予以同意,但是心中必然会非常的不爽,一方面,弘历不经请示就处理自己的心腹和近臣,这就是明显不把雍正放在眼里,另一方面,雍正还在世,就敢如此行事,那么雍正去世后,弘历岂不是更加不把雍正的这些熟人老臣甚至是兄弟们放在眼中了。
弘历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可以用处理其他官员的方式表明自己严重不揉沙子的果敢,但是对于李卫,还是要交给雍正处理,以示对于雍正的敬重,也是为了让雍正放心,不会对自己再有什么样的其他想法。
当然,尽管李卫没有为弘历所处置,但是还是被雍正处以罚俸一年的惩罚,整件事情也算告一段落了。
历史上的曾静,尽管也受到了雍正的优待,但是终究没有逃过乾隆的“报复”。
历史上的曾静如同《雍正王朝》剧中的一样,也是为雍正编写下了“十大罪状”,并且为了“反清复明”积极奔走,也写过信给岳钟琪邀他起义反清,这些都通电视剧中的讲述是如出一辙的。
而雍正也如同剧中那样并没有处置曾静,而是要曾静仔细观察、了解自己是如何勤政爱民的,而曾静在期间,也算是“幡然悔悟”,决心“痛改前非”,进而成为了雍正的“宣传员”,在民间歌颂雍正的丰功伟绩,并且澄清自己之前的不当言论,而他所宣讲的内容便是那本引得争议的,还是由雍正自己编写的《大义觉迷录》。与此同时,雍正也留下了旨意,不要再动曾静,准其善终。
然而,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皇帝登基后,马上一改雍正善待曾静的态度,马上将其抓捕处死。乾隆皇帝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因为《大义觉迷录》在民间产生的负面影响从一开始就已经显现,乾隆必须阻止其继续蔓延,二来就是因为曾静当年对于雍正的诋毁,引得了乾隆的极度不满,最终乾隆不惜违抗雍正的安排,处死了曾静,也算是发泄了他心中的愤恨,当然,更多的还是出于对雍正不利舆论的一种挽救。
就这样,曾静还是没有逃过惩罚,只得以非常悲惨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